mercredi 17 octobre 2018

驱虫战记



标签: Fish原创 杂谈                       分类: 加拿大生活


  201888日是加拿大秋季的法定开始,虽然已经在蒙特利尔住了很多年,Fish对于这边如何确定四季更换、夏时制起始点还是一头雾水:反正每年不同,加拿大政府不是按中国农历来定这些日子的。对我而言,已经结束的2018年夏天十分奇特,绝对值得写上一笔。根据本人的日记,蒙特利尔今年的夏天气候恶劣,打破了当地气象记录。第一,高温:一般情况下,虽然从6月份起就进入伏天,蒙特利尔每年夏天只有十几天气温会突破摄氏35度以上,而且高温一两天后往往伴随雷雨天气,气温会迅速下跌到27度上下。而今年从71日开始(正好是加拿大国庆日,据说因为高温警报,全国很多地方的户外游行庆祝活动被迫取消),直到720日,蒙特利尔连续出现几次一周至少5天,每天平均35度以上的连续高温天气 加上空气湿度感觉达到40度以上(71日的气温为35度,感觉气温是48度),结果才到74日,全魁北克省就因为反常高温死了16人,打破了2010年整个夏天热死11人的记录。到719日高温气候基本结束时,蒙特利尔全市因此死亡53人,全魁北克省达到70人。死者大多数是Fish这样的独居男性。Fish的老家是中国著名“火炉”南京,自以为对摄氏45度以下的天气有抵抗力,在蒙特利尔的住处一直没有安装空调。今年确实有几次待在房里热得气闷,差点中暑,罕见的中午被迫跑到户外阴凉的地方通风避暑。第二,多雨:722日我在日记上直接写下“雨季开始”,此前的高温天气里也有几天预报有雷雨,却根本没下。反之从722号到28号一周时间预报天天下雨,虽然也有一两天没下,但天空一直阴云密布,不见阳光。不过对当地人来说,这种天气比前面两个星期的晴热酷暑要好过一些,所以对此次集中降雨蒙特利尔居民普遍没有抱怨的声音。根据Fish小时候在江南生活得出的经验,这样的气温环境非常适合昆虫的大量繁殖。结果不幸猜中:2018年夏天应该也是蒙特利尔昆虫灾害大爆发的时期,特此作文纪念。


加拿大环境部门天气预报(截图)

  姑且不说去户外活动,比如称地铁出行时经常“与虫共舞”,这个夏季我在自己单元房间里面见到的昆虫种类已经超过搬进来居住几年以来的总和。篇幅有限,这里只能捡重点写写其中两种“人见人厌”的虫子。不喜欢昆虫的朋友就此打住,权当了解一下蒙特利尔今年夏季的特殊天气,跳过下面的文字不读便是。


1. 蟑螂


  相信很多人对蟑螂的外形并不陌生:身体为扁卵圆形;长有一对丝状长触角;体壁呈革质光泽,黑或棕色。头向下弯,口器尖端指向后方,而不是像大多数其他昆虫一样指向前方或下方。飞行功能退化,偶尔会借助翅膀振动跳几下,基本运动方式是以腹部贴地快速爬行。在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面,科学家从包在琥珀里的蚊子体内提取到恐龙的血液DNA样本,成功克隆复制了这一已经灭绝的物种。其实和蚊子比起来,蟑螂在琥珀里面出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它的飞行能力逐渐退化,基本只能爬行,更可能被树脂包住。原始蟑螂大约出现于4亿年前的志留纪。现存最早的包着蟑螂的琥珀大概形成于3.2亿年以前。也就是说蟑螂曾和恐龙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对于蟑螂来说,是人类这种哺乳动物是不折不扣的晚生后辈。到现在已知的蟑螂门类多达3700种(一说4000种以上),陆地上除了南极洲,海洋里除了北冰洋,到处都可见蟑螂的身影。目前地表上数量占统治地位的是两种蟑螂,它们正好也是中国境内蟑螂的最常见品种。偏棕色的是美洲蟑螂,偏黑色的是德国小蠊。蟑螂在国内是“四害”之一,并长期和老鼠争夺“四害之首”的桂冠。说起来好笑,这位“四害”中的后起之秀一度还只是落选的后补队员。事实上“除四害运动”是1958年中国大跃进时期的第一场运动,在运动最开始四害的定义为:老鼠、麻雀、苍蝇以及蚊子;在遭到动物学家一致反对后,1960年“四害”才被重新定义为:老鼠、蟑螂、苍蝇以及蚊子。老外会说中国人对蟑螂这种古老生物的能力明显估计不足。Fish个人却认为,最早定义“四害”的中国人可能事先就考虑到无法根除蟑螂,所以才将它列入后补名单。很不幸的是由于蟑螂与人类的食性重叠,大部分蟑螂对人类的家居都有很强的入侵性。它们繁殖力强,在人类家居栖身及觅食的同时,亦会传播多种病原体,因此蟑螂被普遍认为是害虫。有人预言如果蚂蚁基因变异长到狗那么大,那么人类就会被数量庞大的蚂蚁军团消灭掉。而Fish认为普通蟑螂只要长到人手掌那么大,应该就已经具备颠覆整个人类社会的潜力了。顺便说一句,虽然飞行能力退化,害虫蟑螂都是有翅膀的。现在网上流传的美国无翅“宠物蟑螂”(下图)虽然可以长到长达4厘米,却是素食性昆虫,算是造物主跟人类开的玩笑罢。


  蟑螂在中国古代称为“偷油婆”,至今四川地区的居民仍旧这么称呼它。这个绰号的由来是蟑螂有嗜食油脂的习性,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对它们最有引诱力。除了学名,蟑螂在世界各式拥有各种别名和变种。比如现在香港一带仍旧把蟑螂写为“曱甴”(读作yuēyóu)。除了蟑螂的意思,曱甴也被用来形容阴险恶毒之人。据说该词写法始见于民国时期的上海话小说中,并非香港原创。在21世纪初叶,蟑螂在中文网络上得到一个新的绰号“小强”(或阿强)。根据好事者在网络搜索,这个绰号来自一部周星驰1993年主演的喜剧片《唐伯虎点秋香》。那么蟑螂的生存能力到底有多强呢?久经考验的蟑螂是名副其实的“超适应生物”。见过被切掉头部的蟑螂依旧活蹦乱跳,行走自如的人对此印象深刻。大部分温血生物失去头部后,身体机能立刻丧失,很快停止运动并死于大量失血。而蟑螂不依赖头部呼吸,也不靠血液来供氧,因此没有血液循环需要的血压。蟑螂的体液会快速封住伤口幸好它还没有强到还能再长出一个头来。加上蟑螂的神经系统并不需要脑部统一指挥,它们完全可以条件反射式地独立完成站立、奔跑等简单动作。无头蟑螂能活上几个小时,最后的死亡原因是因为失去头部口器无法进食。有些疯狂的科学家把无头蟑螂浸泡到营养液里做实验,结果这种“僵尸蟑螂”居然活了好几周时间才死于饥饿、脱水或伤口感染。让我们再看看蟑螂正常的生存能力:首先蟑螂抗辐射能力比人类要强很多。一旦爆发核战争,没有进入地下掩体的人类死光了,蟑螂却照样能活。这是因为蟑螂身体最外层是甲壳(外骨骼),为适应体型生长终身需要定期蜕皮。蟑螂是一种变温动物,也就是俗称的冷血动物,因此它不必耗费能量来维持体温,所需要的食物量比人类少很多。昆虫学家发现有12种蟑螂可以光靠吃浆糊活一个星期,美国蟑螂光喝水可以活一个月,什么都没有可以活三个星期。蟑螂体内充斥着白色液态脂肪,根本没有肌肉。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这些脂肪可以直接转化为能量用来维持生命。

  蟑螂是群居动物,它的飞行能力退化,但反应灵敏,移动速度极快。你如果不幸在自己住处看见一只蟑螂,那么很可能还有三、四十个它的同类正躲在附近正对你窥视。不要以为蟑螂因为体型较大,所以只能在地面上爬。Fish在国内亲眼看到过一只蟑螂停在浴室瓷砖墙上表演“壁虎爬墙”。蟑螂的招牌动作是头部抬起,腹部紧贴地面,一对触须乱摆。有人据此认为蟑螂采用这种站立姿态扩大视野可以看得更远。其实大部分蟑螂的视力也退化了,它们主要靠腹部的感应器官监视地面振动来判断周围情况。这些灵敏的感应器使得蟑螂在地上比在空中的生存机会成倍增长,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这也是蟑螂飞行能力退化的根源所在。一只肚皮朝天的蟑螂和保持相同姿势的乌龟一样,不是已经死了,就是在垂死挣扎。蟑螂会静止不动故意装死,但它绝不会采用肚皮朝上的姿势 那等于是自杀。蟑螂的天敌有壁虎、蜘蛛、蝎子、蜈蚣、蚰蜒、蚂蚁、蟾蜍、蜥蜴等。对其种群数量起控制作用的天敌是膜翅目的蜂类,包括捕食性天敌长背泥蜂、幼虫寄生类天地跳小蜂、姬小蜂等等。另外,家猫、猴子以及老鼠也偶会捕食蟑螂。蟑螂除了上述的自然天敌,讨厌蟑螂、把其大量杀灭的人类亦可算是蟑螂的另类天敌。在蟑螂的自然天敌首推台湾地区的白额高脚蛛。这种蜘蛛练就了一手对付蟑螂的绝迹:从天而降,以远距离跳跃方式对蟑螂发起进攻。这样蟑螂通过多年进化苦练出来的肚皮贴地“监听技术”就毫无用武之地了。


  面对各路强敌,蟑螂采取的对策是提高生育能力。见过蟑螂成虫的人不少,但见过蟑螂卵的人并不多,Fish不幸就是其中之一。每个蟑螂卵成扁圆形,颜色和体积类似迷你蚕豆壳 大约有人的小指甲盖那么大。严格来说蟑螂卵其实是卵夹,就像豆荚里面有很多豆子一样,蟑螂卵夹里面含有大量受精卵,一旦孵化成功,就会有数十只米粒大小的蟑螂幼虫同时破壳而出。图为一个美洲蟑螂的卵,照片背景上蟑螂卵四周布满了幼虫尸体:当母亲的误把卵下在了洗手池边上,结果幼虫破壳而出时遭遇积水,都被淹死了。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蟑螂,德国小蠊每个卵囊可产生更多的卵、孵化到性成熟的间隔也最短,于是种群数量上升得也最快,突变的类型多,抗药性形成更快;雌性蟑螂可以一直携带卵夹,有利于卵在卵囊内安全进行胚胎发育;德国小蠊比其它很多种类的蟑螂体型更小,可以到达小夹缝中产卵;即使雌虫死掉或卵囊提前掉下,在高湿的气候情况下,卵囊也可存活几小时以上,并正常孵化出若虫(幼虫)。要是有水的话,成虫能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大约活1个月,但是小若虫体积太小,泡在水里就会被淹死。除了几个特殊品种,大部分蟑螂喜欢炎热潮湿的环境,蒙特利尔今夏的高温多雨正好符合蟑螂的习惯。不过由于加拿大冬季漫长,蟑螂总数远远少于美国。只要室温降到5摄氏度以下,蟑螂的行动和生长就会变得迟缓,甚至会死亡。虽然携带有不少细菌,蟑螂其实和苍蝇一样很爱干净,经常用触须进行自我清洁。有人认为蟑螂不喜欢通过布满灰尘的地面是因为爱干净,窃以为另有原因(详见后文)。

  说起来,Fish和蟑螂并没有很多深仇大恨,我厌恶蟑螂的起因竟然是自己视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人类大规模除虫运动。2017111日我去房东办公室交房租的时候一切正常。第二天房东突然在我住的单元门上贴了一张纸条,称因为全大楼统一执行除虫保养,要求所有住户配合,在116日上午9点之前把所有的壁橱、抽屉清空,特别是厨房水槽和卫生间水槽下的壁柜必须腾空。Fish看了之后火冒三丈,次日早上立刻去办公室提出抗议。倒不是我反对除虫运动,而是因为按照我当时的工作日程安排从112日至117日正好要连续上六天班才能轮休。如果房东在1号我交租的时候发通知,我在2日上午还有几个小时时间准备,甚至可以试着预先向领导请假,和同事换班。可我2号晚上下班才看到通知,也就无法再改变日程安排了。这五天除了每天上8小时班(加上来回交通至少9小时)、回来除了睡觉(每天我一定要睡满8小时)上厕所、还要理东西清空壁橱,就任何休息时间都没有了!房东表示遗憾,但态度强硬,表示除虫公司已经接到预定,无法更改。接下来的四天我简直就生活在地狱之中:每天照常上班下班,回到住处还要理东西 在那里住了6年,自己购买、朋友赠送、东西日积月累,蔚为壮观。不是我舍不得摔 每天早上我都得带一袋垃圾下楼丢弃,可是时间实在过于紧张,又不可能把有用的东西也一并丢掉。最后只来得及清空墙上壁柜和厨房水槽下壁柜。到了116号早上,干脆把卫生间壁柜里的杂物(主要是备用的洗涤剂和洗发水)一股脑丢进浴缸了事。另外烧饭的锅子被临时放在公用阳台(通着防火楼梯)上;三个抽屉实在没空清理,全部抽出来摞在地板中央…… 116日我晚上9点下班,为了争取晚上10点能按时睡觉,还得拖着疲惫的身体整理一下东西,才总算腾出了可以躺下的空间。更可恶的是我习惯睡前冲淋浴,可是那晚浴缸里堆满了从卫生间壁柜里清出来的东西,只好破例不洗澡就睡了。118号的休息日也因为要把东西放回原处变成了一场大扫除,整个人累得几乎散架。老实说为此事我真是恨人类比蟑螂还要多一点。人当然可以恨,却是杀不得的,Fish只好通过杀蟑螂泄愤了。



  对Fish而言,在蒙特利尔住处碰见的蟑螂大多是从邻居家持旅游签证过来游荡的“过江龙”。只要自己对食物保持坚壁清野的战术,应该可以让其知难而返,自动退回人口众多、食物更丰富的邻居那里。记得2017年的统一除虫行动结束没过多久 大概圣诞节和元旦才过的样子,我到对门邻居家串门时他就抱怨蟑螂又出现在他住的单元里了,害得房东又请人专门给他除了一次虫。这也难怪,我们每次结伴去超市买吃的东西,我只买一个星期的数量,基本上把冰箱塞满就停止,顶多在厨房壁柜里多准备一盒方便面和一堆罐头;他则是什么便宜买什么,手提袋装不下就用小推车。家里冰箱塞满了,那些可以贮存不怕变质的食物就囤积起来,塞满了各个壁柜和衣柜。试问蟑螂会选择去哪家觅食?此外,为了防止伤害住户健康,除虫公司使用的杀虫剂大部分是控制剂量、延时生效的品种,有的可能今年下药,明年才能看到效果。就像照片中这只中毒死在我住处排风扇罩上的美洲蟑螂,它就不是201711月那次除虫行动的猎物。这张照片摄于20166月,距上一次除虫行动至少隔了至少有半年光景。Fish对此拍照留念是因为我很少在厨房开火烧饭,所以我在厕所见到蟑螂的机率比在厨房大得多。2018年夏天昆虫数量大爆发时情况也是这样,在持续高温的两周时间内,被我撞到并猎杀的四只蟑螂,有三只是在厕所、一只在厨房(其实和卧室、大厅是同一间房,厨灶占据大厅一角)。最后来谈谈人类杀死蟑螂的方法。当然,最直接的攻击法是一脚直接把蟑螂踩死。不过这会造成后续清理的麻烦。中国各地长期使用具有广谱杀虫性的是拟除虫菊酯类化学杀虫剂。其实在人类用化学药物杀灭之前,植物早就会分泌毒素杀灭害虫了。至少有5000万年历史的蟑螂,也进化出拥有较强的抗药能力。拟除虫菊酯说白了就是以化学方法模仿自然界里的除虫菊含有的杀虫能力。试验证明不少德国小蠊对该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所以应该慎用此种杀虫剂。


  Fish以前在国内供职于广告公司,所以对一些虚假广告比较敏感。其中一个很经典的杀虫剂骗术是这样的:表演者弄一个鱼缸似的玻璃柜,在里面放进几只蟑螂,然后用杀虫剂样品狂喷一通。烟雾散去后只见绝大多数蟑螂肚皮朝天,死于非命。这个广告演示看起来无懈可击,实际上Fish知道,就是拿普通的肥皂水代替杀虫剂,也一样可以置那些蟑螂于死地。连砍头都不怕的蟑螂其实有一个致命弱点:呼吸系统。蟑螂和蝗虫等害虫有多个呼吸孔排列在腹部两侧。前面提到蟑螂爱干净,不喜欢通过灰尘密布的地段,应该是害怕呼吸气孔被灰尘堵塞。一旦所有的呼吸孔被灰尘、液体甚至肥皂泡沫堵塞,蟑螂就会窒息而死。广告表演里那些蟑螂其实是被闷死或者淹死的,而不是被毒死的。同样道理,网上有人称节流阀清洁剂是最有效的杀蟑方法,因为它属于高挥发性物质、有机溶剂用于强效去除油脂、污垢,蟑螂腹部有气孔,而它身上总会分泌油脂保持气孔畅通,节流阀清洁剂可以迅速去油,蟑螂的油脂遭到破坏后,很容易就会因为呼吸孔堵塞窒息而死。有人说蟑螂不耐高温,可以使用杯子装热水直接泼下去,马上就不会动了:如果呼吸孔被水珠堵住,它当然就动不了了。使用高浓度酒精也能杀死蟑螂。酒精挥发的过程也破坏蟑螂的气孔,好处是无需清洁擦拭消毒;坏处是不可接触电器、火源。其实根本用不着那么麻烦,这里信息共享一下:Fish自己用的方法很简单,在最容易遇见蟑螂的厕所随时准备一个灌满肥皂水或洗涤剂的喷雾器 只要能产生足够的泡沫就行。泡沫不用多到淹没整个蟑螂,只要能浸透其腹部的呼吸孔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任何人都可以在家表演杀虫剂广告:一旦蟑螂出现就对着它狂喷泡沫。如果蟑螂在墙上,先用水流将其赶到地面,喷一圈泡沫防止其逃脱,再集中火力对目标喷射。开始蟑螂会拼命逃跑,一旦被泡沫包围缠住腹部,随着呼吸困难便会逐渐停止运动,最后窒息而死。至于蟑螂临死前会不会翻身做肚皮朝上的经典动作,这一点Fish可不敢保证。


2. 床虱


  和从小见惯的蟑螂相比,床虱是Fish今年才首次遇到的新对手 也是最可怕的对手之一。蟑螂虽然可恶,但至今还没有主动攻击人类的记录(有腐烂伤口的重伤员除外)。虱子可就不一样了,它们个个都是注定要和人类作对的天生吸血鬼。我可以坚壁清野不留食物残渣来对抗蟑螂,可没办法在自己的血液里下毒来预防虱子。同样是吸血昆虫,选举“四害”时虱子落选,而蚊子夺得名次,可以解释为评委们被会飞的蚊子叮怕了,或者正好相反,和麻雀与蟑螂的典故类似,是“两害取其轻”罢了。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触角呈丝状,比雌蚊浓密。雄蚊口器退化,吸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的成熟。而虱子不分公母,就算是才出生的幼虫,统统终身都是吸血鬼投胎。即使在冬季漫长的加拿大,虱子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寄生虫。作为一个现代人,一辈子没见过蟑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随着时代变迁,卫生条件改善,我们当中一些幸运儿确实可能终身见不到虱子。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相对体积庞大,蟑螂引人注目;虱子体积过小,所以不少人对其视而不见罢了。证据就是同样是受害者,见过蟑螂的人可以很肯定的描述自己见到的蟑螂是哪种模样,而被虱子袭击过的人往往就没办法讲清楚了。和蟑螂一样,虱子是个很庞大的吸血鬼家族,狗身上的叫“狗虱”;猫身上的“猫虱”;甚至鱼身上都能生“鱼虱”,至于大到可以做菜的“龙虱”算不算龙身上的虱子,是不是蟑螂的亲戚,还请各位自己去查好了。而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寄生与反寄生斗争经验,人类身上的虱子已经不是“人虱”一个词可以概括了。长在头发里的叫头虱;长在阴毛里的叫阴虱;长在体毛、腋毛里的叫体虱;藏在衣服里的叫衣虱(衣蛾);而下面Fish将重点描写的床虱,顾名思义是躲在人类床铺里,乘人熟睡偷偷吸血寄生的。虽然床虱已经是虱子家族里个头最大的了,可比起蟑螂,仍然小得很难发现。母床虱有一粒熟米那么大,远看就像一滴血;公床虱只有一颗生米粒大小,幼虫更是小到芝麻乃至针尖大小。在很多资料里床虱和臭虫是同一种昆虫:据说床虱可以放出臭气。不过在我小时候老家的臭虫指的是某种不吸血,可以释放臭气自卫的甲虫;而加拿大这边,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品种不同,还是Fish嗅觉退化,我遇到的床虱不论死活,感觉并不臭。所以本文采用学名床虱,而不是俗称臭虫来写这种生物。

  蟑螂因为生命力顽强被人称作“小强”。窃以为应该将蟑螂称为“大强”或“阿强”,而把“小强”这个绰号册封给虱子才对。那么虱子的生命力有多强呢?在《聊斋志异》的“补遗”故事集中,有这么一则奇特的虱子复仇故事。有一位乡民偶然坐在树下,发现一只虱子走过,就用手捏住它,又用纸裹住,然后塞到一个树洞里,自己就离开了。原文是“片纸裹之,塞树孔中而去”。过了两三年,此人经过当年塞虱子的那棵树,亏他记性好,居然还记得两三年前他在树洞里塞过一只虱子,就顺道往树洞里一瞧,那张纸竟然还在。他很惊讶,就从树洞里掏出那张纸打开一看,发现虱子还在里面,已经薄得像麦粒上的皮屑,“虱薄如麸”。乡民将虱子放在掌心,仔细观察,结果没过多久,就觉得手心奇痒,而虱子的腹部却渐渐隆起。乡民将虱子扔了,回到家中,手掌上的包居然肿胀得大如果核,过了几天人就死了。这个虱子复仇的故事有点诡异,可信度有多大呢?至少从卫生角度而言,这个故事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就体积而言,单个虱子的吸血量不足以致命,但它是一种能通过吸血传播疾病和病毒的动物。那位乡民这样接触虱子,是很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当时医学不够发达,事后不经消毒处理,伤口感染导致丧命也是有可能的。和蟑螂一样,虱子自古有之。只不过和蚊子、蟑螂相比它的个头太小,很难在琥珀里被发现,所以人类对虱子的了解要肤浅一些。例如很多人以为虱子和跳蚤是同一种昆虫,其实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在生物学上虱子、跳蚤是近亲:它们都属于昆虫纲下面的有翅亚纲。但科目不同:虱子是虱目、虱科;跳蚤是蚤目、蚤科。最明显的区别当然是虱子只会爬而跳蚤会跳,活动范围比虱子广。另外虱子身体扁平(图中的例子正好是母床虱,因为在虱子家族中以它的成虫体积最大)而跳蚤身体浑圆。虱子口器退化,只能靠吸血维生;跳蚤有咀嚼型口器,除了血液还可以进食其它有机物质。最后,虱子分类明确,各有各的寄主。床虱主要就只吸人血,对其它哺乳动物兴趣不大。而跳蚤活动范围广,寄主种类繁多:鸟类、家畜、猫狗、人类,可谓来者不拒。写到这里Fish的头皮都开始发痒了:还好今年夏天在蒙特利尔碰到的是床虱而不是跳蚤!


虱子


跳蚤

  先写一下2018年夏季Fish住处闹床虱的起因。我认为今年夏天蒙特利尔的反常气候造成昆虫大量繁衍是主要原因,此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第一遇人不淑,邻人不善。今年五月,在经过长期斗争Fish终于成功迫使房东将楼下三个爱半夜开畅谈会的阿拉伯老头子赶走后,Fish发现隔壁住的一对年轻阿拉伯夫妇那里又出了情况。今年六月底,正在我生病期间(详见后文),有一天下午突然听到楼道里响声大作,似乎是多个行李箱划过地面。当天晚上就有人半夜打电话报平安,吵得Fish惊醒后失眠。第二天发现共用的阳台(同时也是防火梯通道)上出现了好几个陌生面孔:除了原来那对没有小孩、很安静的年轻阿拉伯夫妇,又冒出来一对更年轻的夫妇,外加一位戴着包头巾的阿拉伯老太太。不用说,这是隔壁邻居的亲戚从老家来探亲了。隔壁是双卧室的大单元,客人来倒是住得下,问题是需要更多的床铺。阿拉伯人之间讲团结是很有名的,第二天就有楼下另一家阿拉伯人给抬了两个床垫上来。问题是在他们抬着床垫经过我的后门时,居然用喷雾剂对床垫进行消毒处理。正所谓瓜田李下,我不得不怀疑那些床虱就是从这些旧床垫通过后门跑到我的单卧室单元里面的。加上那位勤劳的老太太来了之后天天忙着洗衣服、晒毯子,只能更加重我的怀疑。第二,生病自身抵抗力下降。尽管Fish平时很注意个人卫生,坚持天天洗澡,偶尔还是会被不知哪里来的虫子叮上一口。今年夏天可惨了,正所谓祸不单行:先是421日误食了一片侧面发霉的蛋糕(那家华人开的小糕点店已经于6月关闭,Fish注)。中毒后完全没有上吐下泻,而是第二天全身起疹子。然后615日、20日出门的时候穿着外表看似完整、其实里面已经朽烂的旧皮鞋走了几公里,结果全部10个脚趾无一幸免长出水泡,导致行走不便。不知道是前者、后者还是两者结合,居然使得我的血液在虫子眼中突然变得“香甜可口”起来。以前只是偶尔被叮一口而已,现在虫类对我几乎是闻风而来,群起而攻之。可怜Fish身上除了食物中毒引起的旧伤,又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伤痕。那么我又是如何确定床虱是元凶的呢?其实要确认床虱的存在很容易,如果在床单、枕套、被褥上发现一些奇怪的黑色小颗粒,把它们丢进抽水马桶,可以看见它们逐渐溶解,居然可以把周围的水染红。那样的话就恭喜您中彩了:这些颗粒是床虱的粪便,它们在您床上安家落户了。


  说来惭愧,经过粗略统计,今年夏天位列“四害”之一的蚊子只叮过Fish一次,而床虱络绎不绝,恨不得天天光顾。看来Fish的血液还不够高档次,只能吸引低端顾客群体。有趣的是我宁愿被床虱咬,也不愿再被蚊子叮了。以前觉得很搞笑的是某人在网上发帖求助称:在深圳被蚊子叮了个包,很痒,求消除解救办法。那时我还想深圳的蚊子叮人起包发痒,难道这还有地域区别?还有叮人不痒的蚊子?你还别说,蒙特利尔这边的蚊子个头不小,隔着老远就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令人吃惊的是被这里的蚊子咬居然会疼!要知道向血液里注入化学物质,抗凝血同时麻痹痛觉神经可应该是所有蚊子的看家本领之一,想不到加拿大的蚊子居然退化到不会玩了?徒手拍死这只蚊子以后,Fish对身边所有“嗡嗡”带响的飞行物一律杀无赦。别说苍蝇、连瓢虫都跟着倒霉,成为塑料拍下的亡魂。不过加拿大这边蚊子、苍蝇真的不多。整个夏天在住处我也就发现并消灭了蚊子、苍蝇各一只。从照片上看,那个有些发黑的大蚊子包触目惊心,其实不到两个礼拜就恢复正常了,真正顽固的是食物中毒引起的红色小疹还有夹杂在其中的床虱咬痕。姑且不论大小,蚊子和床虱的咬痕其实很好区别:在水泡顶部只留一个孔的是蚊子;而像毒蛇咬痕缩小版那样有两个孔的就是床虱(有时候是两个并列的单孔小包)。加拿大的床虱倒是没有忘记在吸血时注入抗凝血麻药,这个东西的成分应该和蚊子用的不一样,用花露水涂抹无法消除床虱造成的包(也可能国外的花露水成分不同?),涂过碘酒包肿起来的时候几乎是个透明的半球体。蚊子吸完血飞走,留下一个大包;床虱则喜欢边走边吃,或者带着全家出来聚餐。所以被床虱咬过后产生的包单个并不大,但是很少不是连成断续的虚线或者红红的一片乌云。有人说被床虱叮咬后伤口奇痒无比,我倒觉得刚刚食物中毒那两天生的红疹更痒,所以对床虱的伤口还算是有一定忍耐力。尽管如此,介于日渐增多的床虱咬痕,进行驱虫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事发突然,Fish除了要应对自身的病变(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每天至少要花半小时为双脚打绷带),还要兼顾灭虫除害,一时间真有了数秒钟生不如死的感觉。人真是一种奇特的生物,在Fish动笔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记不清自己当时是如何咬牙挺过来的了。人类和虱子长期斗争并存着,发展出很多有效的灭虱手段。把头发剃光就是古代男子和孩童常用的去头虱方法。古代妇女经常用到篦子 这是一种类似梳子的工具,但篦子的齿排列比梳子密集,在梳头的同时用来清除头虱和头发根部的虱子卵。用篦子梳头需要费工夫花力气,技术不好的话容易弄疼头发主人。所以古代负责给主妇、小姐梳头的侍女一般都很得宠,是主人心腹。经常洗澡、勤换衣服可以有效杀灭体虱、阴虱和衣虱。至于对抗床虱的方法,Fish将在下面专门详写。根据法律除虫是房东的责任,向房东报告虫灾则是房客的义务。但是因为有病在身,Fish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201711月那样“天灾人祸”式的除虫行动了(且不说没力气整理东西,喷药后至少要离开房间46个小时,Fish偏偏脚肿不能走远!),只好到网上查找偏方,自己计划执行针对床虱的小规模除虫行动。作为现代人Fish想到的自然首先是杀虫剂。加拿大这边的杀虫剂也是以拟除虫菊酯为主,除了号称是虫都杀的广谱通用型号,更多的是针对某一种昆虫的分类型号。铝罐上清楚地画着专杀的是哪一种昆虫,即使不识字也不会搞错。问题是把针对床虱的杀虫剂买回来一看说明,居然要求只能在床架和床虱经过的地段喷洒;而不得在床垫、被褥等可能与人体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上喷洒,当然也就不可能在床上直接对着床虱喷射了。没办法只得在门槛、窗沿等地方喷洒一次,建立“断虫道”,防止室外其它的床虱赶来增援。顺便说一下,普通的杀虫剂对虱子杀伤力有限,而且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还请慎用。网上就报导过某女子将666杀虫剂直接喷洒到头上试图杀死头虱,却因为自身对杀虫剂过敏而死亡的案例。

  既然杀虫剂无法直接使用,Fish只得上网向老祖宗们取经,搜索剿灭床虱的偏方了。试过好几种土法之后,自认为有效的不外乎如下三种:第一是阳光暴晒,紫外线对床虱有一定杀伤力。有经济实力的人家会购买紫外线灯直接使用;Fish这样的穷人只好靠老天帮忙,乘着晴天把枕头、被单拿出去晒一下。这其实是对付衣虱的方法,缺点是单元空间有限,床垫等大家伙没法抬出去晒太阳,如果床虱把根据地设在床里,根本是治标不治本。每天起床检查床单枕套里有没有漏网之鱼会变成家常便饭。第二是沸水烫,床虱不耐高温,摄氏45度就足以将其置于死地。Fish个人的经验,没办法用沸水冲刷整个床垫的话,至少应该对床垫的拉链和拐角接缝处倾倒热水。母床虱每次产卵至少十枚,每个虱子卵只有针尖那么大,拉链和床垫缝隙是床虱喜欢的产卵胜地,如果能用沸水烫死虫卵,至少可以消灭吸血鬼的下一代,努力熬到成虫两个星期寿命到期自然死亡。第三是天然驱虫药。Fish使用的网上偏方如下:将十滴高纯度茶树精油滴入一杯水中,灌入喷雾器里,再直接对床垫、被褥喷洒以取得驱虫效果。Fish是在夏季床虱人口大爆炸快一个月之后才托人搞到100%纯度茶树精油的,兑水后对床垫连续喷了三天(早晚各一次),感觉确实有效。第一天观察足有10只成虫逃出床垫,到第三天就只剩下三、四只了。第四天以后基本上成虫就看不到了。关于这个方法,Fish需要做如下免责声明:首先这是驱虫药,不是杀虫药。网上有人说用煤油可以直接熏死床虱,不过煤油气味那么重,应该不可能直接往床上喷洒。茶树精油带有一种老旧木头的气味,您的鼻子不见得喜欢闻到。茶树精油是有挥发性的天然防腐剂,一般过24小时就会挥发干净,所以理论上每隔两三天还得再喷洒一次以保持效果,否则床虱就会卷土重来。如果您身上有流血伤口,就算把高纯度茶树精油直接涂在身上,床虱还是会像鲨鱼一样闻腥而至,照咬不误。此外Fish使用的是没有床架的折叠式单人床垫(本来买了一个金属折叠床,打算用至少五年,结果才一年多焊接的地方就断裂了,没法修只好丢掉),可以翻起来折过去方便喷雾。Fish无法保证普通床垫能不能这么处理,是否能达到相同的驱虫效果。一般来说还是买一个防虫套把整个床垫密封起来比较省事。其实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床铺和木器家具都丢掉,彻底换新。不过Fish没有这个经济条件。光丢床垫的话,这种小尺寸的折叠床垫现在已经买不到了,买个更大的回来自己的房间又塞不下。真是想想都头痛。如果你家床虱去而复返,实在顽固,那就只有请驱虫公司来解决了。再来一个临时救急方案:床虱是夜行动物,所以开着灯睡觉可以稍稍缓解其攻击力度。


  总结一下,2018年蒙特利尔夏天的持续高温多雨造成罕见的昆虫人口爆炸。虽然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和睡眠质量,Fish自己组织了一些除虫行动,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杀光居住环境里的所有昆虫。例如蜘蛛就不在我的猎杀名单上,除非误杀,一般都予以驱逐/保留。我认为一个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比一个无虫无菌的人造环境更加简单合理。Fish个人认为,昆虫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环节,它们比人类出现得还要早,数量种类远远超过人类,具备很强的求生本能。要彻底消灭昆虫是不切实际的,人类最多在昆虫过量繁殖,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奋起自卫,暂时驱逐一下昆虫。例如让人类消灭蟑螂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美国德州大学生物学教授指出,被视为害虫的蟑螂只是其庞大种群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种类的蟑螂靠腐败的有机物维生,这些物质里含有大量氮元素,蟑螂食用这些有机物后,会透过粪便把含氮有机物排放到土壤中,由植物再利用。假如蟑螂真的彻底灭绝,将对地球的氮循环造成严重破坏。哺乳动物和昆虫注定会相伴生活,直到世界的末日。(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