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anche 13 janvier 2019

奇葩兵器集锦(上)



标签:  Fish原创                        分类:  历史追忆 史海钩沉



前言

  有人问过Fish,最让你不高兴的浪费时间方式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被动失眠。201822日发生的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天零点20分左右,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惹麻烦的楼下邻居 —  三个阿拉伯老头子又聚在一起半夜聊天(Fish称之为“开黑会”)。讲话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还夹杂着一些笑声,在隔音极差的木结构老房子里回荡。搞得我这个住在更上一层、没有被邀请的与会成员在声源正上方的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记得今年110号那天发生过相似的情况,也是从零点开始,闹到凌晨2点才结束。那次楼下众位邻居砸墙的砸墙,敲门的敲门,闹出很大动静,可人家三个厚脸皮就是不搭理。这次楼下没人管了,我也懒得起床下楼,平时我就戴耳塞睡觉,现在临时加上一顶毛线帽子做双重防御,坚持到凌晨2点之后正渐渐入睡,楼下居然放起音乐来,还有人合着节拍鼓掌!是可忍孰不可忍之下Fish2:24打电话报了警。搞笑的是我们公寓入口大门出了故障:在楼上按电钮从里面打不开。我只得起床穿衣下楼给警察开门。虽然警察于2:50赶到把音乐制止了,楼下的人也暂时闭了嘴,可警察撤走后那三位仍旧像老鼠似的低声絮叨直到凌晨4点。因为半夜起床活动了一趟,Fish在这晚剩下的时间里保持兴奋状态,基本上每小时都会自己醒过来一下。22日这天偏偏是个难得的加拿大冬季晴天,而我又不用上班,上午7点起床后却因为没睡好无法保证绘图质量而不能画画。Fish越想越气,一时间真是连冲下楼杀人的心都有了。仔细一听楼下居然有人在打呼噜。怎能让他们白天补睡?Fish从墙角翻出结了蜘蛛网的小音箱(我一般听音乐都用耳机),调到白天合法的中等音量,开始一首接一首地播放电子游戏里的战斗进行曲。放音乐的同时还要准备早饭、烧热水外加洗袜子…… 既然不能画画,那就得干些别的事情。上网查过电子邮件和天气预报,拆开几封信和昨天的报纸一起读了。最后干脆按照阴天不能画的惯例,动手写一篇新的博文,于是就有了各位眼前的这篇文字。谁知道呢?也许Fish真的对楼下邻居动了杀心,所以才会联想到这些奇葩兵器?


  Fish自幼学画,10岁进入暑期培训班,当时学的是国画,主攻工笔刀马人物 也就是中国古代武士。记得那时候连用毛笔画直线都不会,要靠铁尺打线 我估计这也是为什么这种画法被行家称为“铁线描”。通过不断临摹学习,发现古今中外的兵器文化真可谓丰富多彩,让Fish为之着迷。记得每次中午放学回家吃过午饭,外婆非要我睡午觉。反正睡不着,我便打开收音机,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听评书。记得评书节目一天播一集,一集半小时,听完背上书包继续下午课程,时间正好。通过评书我知道了十八般兵器、暗器,见识了《水浒》和《三国》,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越陷越深,《燕子李三》之类现代评书已经无法满足我的胃口,Fish开始阅读外公收藏的文言文《东周列国志》 此书至今仍是我书架上的必备书籍。曾有一段时间Fish立志要画出各种中国古代兵器,为此在我的资料库里一直设有十八般兵器文件夹,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作为主流的十八般兵器(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还没有收集齐,其它杂七杂八的兵器资料倒已经搜罗了一大堆,渐渐呈现尾大不掉之势。在此随便拿些出来晒一下,免得相关的杂学知识放久了会发霉。这篇文章的分类很成问题:它既和历史有关联,又兼具奇闻异事的元素。最后因为本文包含我自己的观点、定义和推论,Fish决定将其归入“个人观点”类。因为这篇博文是临时起意写的,加上我起笔前后一直半睡半醒,基本上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还请各位读者多多包涵,将就看看罢。本文图片均出自Fish的私人绘画资料库,除图上注明出处外一律保留版权,谢绝转载。



   从农具到武器

  大部分考古学者支持这样一个观点:武器的起源有二:农具和猎具。总之两者都是生产工具。有人甚至认为,剑是石器时代箭镞、矛头的变形,而刀类兵器的起源就是农用石头镰刀和砍刀。猎具和武器的关系很好理解:人是动物,杀动物的工具一样可以用来杀人。而从农具到武器的演变就需要一些解释了。中国古代很多王朝的建立者出于巩固统治的目的都明令禁止臣民练武和拥有武器,秦始皇上台后没收天下兵器(除了秦朝军队自己用的),融化铸成1224万斤重的巨大铜人,余下的做成了编钟乐器(Fish瞎猜一下,也许还有炊具,餐具)。可谓是他与“焚书坑儒”、“书同文、车同轨”齐名的政治功绩。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政府军带着武器倒戈背叛,老百姓起来造反时,除了猎具(多数情况下和兵器一样被管制,参照《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就只有利用农具来战斗了。最简单的“农转军”例子就是下面要写到的镰刀。镰刀一般是用来割草喂牲口或者收割庄稼用的农具,至今在中国广大农村还可以看到。因为镰刀(还有砍柴刀)的外形和杀人的战刀类似,基本上是农民起义军武器清单里的首选。且不说欧洲那边镰刀的知名度 连死神的形象都是一个手持长柄镰刀的骷髅 非洲、亚洲的一些刀类兵器里都有镰刀的影子。




先让我们到非洲去见识一种奇葩兵器。上面第一张图是一把古埃及早期王朝的青铜砍刀(木质长柄已经腐朽不存,仅留青铜部分)。见过镰刀的人一定能认出两者的亲属关系(Fish甚至觉得它和菜刀也有关联)。这是一种两用兵器:上战场砍人,到田里割麦。第二张图是王朝后期的短柄埃及砍刀,外形之所以变成这样,据说是为了象征神圣的牛角。古埃及历史上有几位女法老(或者是握有实权的太后皇后),她们敢于继承使用男性法老王的各种尊称和神话形象,除了一个例外:埃及法老的众多绰号当中有一个是“强健公牛”。退一步来说,女法老总不能被称为“美丽母牛”吧?


再看一个亚洲方面的例子:图中显示的是18世纪印度尼西亚军队使用的战镰。该兵器全长59.5厘米,其中弯钩型的镰刀部分占二分之一强。硬木手柄,制作精良。Fish感觉它完全是兵农两用工具:去战场上割完人头,回家洗一洗马上就可以收割庄稼去了。

  除了镰刀之外,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里面有很多是由农具演变而来的。以近代戏曲里面的十八般兵器道具为例: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请注意在上面的分法中棍和棒是分开的,斧和钺也是分开的,这几组兵器的区别Fish将在下面的单元详写。抛开属于暗器的拐子、流星不算,斧原来是伐木/建筑工具。钩可能是鱼钩的变形,其实爬树/伐木时也要用到钩型工具。另外中国汉代之前的兵器钩其实是指双刃弯刀(详见下文)。叉多是用来拨草堆草垛的工具(也有从鱼叉发展来的),木质草叉欧洲部分地区至今仍在使用。软鞭是常见畜牧工具。锤和榔头很相似,姑且放在一边(详见后文)。抓其实和钉耙沾亲,是不是农具猪八戒知道。镋是一种在叉头两翼金属部分增加大量尖刺产生的冷兵器,另外还有和耙混合成的镋耙。棍和扁担以及打谷场脱粒用的链枷有亲属关系。在《十字军骑士》那部波兰小说里,作为预备队的波兰农民抡着镰刀链枷直接就冲上了战场……细数下来十八般兵器里面倒有三分之一强和农具沾亲带故。Fish认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历次农民起义与军队构成以及改朝换代之间的关系。



  大马士革刀

  古希腊有句谚语:“第一个想到用金属制造刀剑之人啊,他的心难道也是钢铁铸就的?”在冷兵器的发展史上,各种金属原料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讲到本文的主角之前,先得明确一些和金属有关的基本概念。最早被用来铸造兵器的金属材料是青铜,后来青铜逐渐被钢铁所取代。先说说青铜。Fish记得数年前有位台湾画家以《九歌》、《山海经》等中国古代文献里的神话人物画过一组想象图。人物确实画的很有功力,但是Fish却对其中一个细节有些不满意:画家在画中描绘了很多古代青铜兵器和用具,根据他在博物馆看到的实物将青铜部分一律涂上果绿色。我个人认为这种颜色设定是失败的。青灰和果绿是青铜器氧化生锈以后的颜色,没生锈的青铜其实是金灿灿的。首先要说明一下,自然界里的纯铜是很难获得的。我们习惯上讲的铜其实都是铜和其它金属的合金产品。现在最常见的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而青铜是铜与锡等金属按一定比例调出的合金。因为与黄铜相比色泽略偏色青灰或灰黄而得名。青铜熔点低硬度大,耐磨抗蚀性好,古代多用来铸造日用器物 这其中就包括武器。铁是地球上最常见到的一种物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铁也是几乎是看不到的 因为铁很容易氧化生锈。我们平时说的铁分为生铁和熟铁,它们都是以铁元素为主的合金。钢也是以铁元素为主的合金,和铁的区别主要在于碳的含量不同,因此一般也比铁硬度高且抗氧化。简单来说由铁矿中提取铁,将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助熔剂)在高炉中冶炼,使氧化铁还原成生铁(或铸铁)。所得生铁一般含铁90%~95%,碳3%~4.5%和少量的硅、锰、硫、磷等。生铁是炼钢或制造熟铁(锻铁)的原料,含碳量在0.2%~1.7%之间的铁合金称为钢,含碳量小于 0.2%的称为熟铁。生铁在平炉、转炉或电炉中进一步冶炼除去碳、硅、磷等杂质,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钢。钢加上其他金属元素,还可以再构成不同的合金钢,如现在日常的不锈钢就是含有铬,镍等其他元素的合金钢。

  青铜被钢铁取代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首先铁矿的自然储量比铜和锡更高,这就意味着铁更便宜。其次青铜的性能完全无法跟钢铁相比。青铜密度比铁更大,也就是说青铜更重。再比其它特征,情况就更不同了。我记得某部美国老电影(忘了名字)里有个片段:摩西获得了一把铁剑,用它轻易地砍断了法老王的青铜剑。青铜是用钢就能测出硬度的,淬火钢要用金刚石测硬度。读者应该很容易明白其中硬度的差距了吧?硬度和韧性一直都是自相矛盾的金属特性。想要提高青铜硬度的话韧性就会变得很差,而同样硬度的钢铁韧性可是比青铜强太多了。有人做过实验:汉代铁剑全长一米二,弯曲40°后还能弹回原形。换成青铜当场折断(当然没有真的用古董铜剑去试)。这也是为什么青铜时代兵器大多是剑,等到铁器时代兵器大多变成了刀。就是因为青铜太脆,劈砍容易损坏,多数情况只能拿来刺击。确实黄灿灿的青铜比乌黑的铁更好看,也更耐氧化。但是这两个外观属性都和战斗毫无关系。生锈的刀一样能用来杀人。总结一下,青铜比钢铁贵,比钢铁脆,比钢铁更笨重,还没有钢铁硬。说了这么多终于可以进入正题了。在很多古代文献和现代武侠小说里,经常提到一些削铁如泥,可以轻易毁伤对方冷兵器的宝刀(或宝剑),《水浒》里面杨志卖刀时砍摞起的铜钱示范就是一例,这部分讲的主角大马士革刀也是类似的传奇武器。大马士革刀按外形分类属于阿拉伯弯刀,弯刀是刀类兵器里的一个大家族,在现在人的概念里,刀和剑的区别就是刀一面有刃,另一面为无刃的刀背;而剑总是两面有刃的。这个定义至少对弯刀不适用 古代大部分弯刀都是两面开刃,没有刀背的。直到1819世纪欧洲大量运用轻骑兵部队,从弯刀发展成批量生产的制式装备,才变成单边开刃的马刀。






  Fish在此晒几张奇葩弯刀的图片,前面三张是各式尼泊尔弯刀;第四张是巴厘岛蛇形弯刀(也称为蛇形剑);最下面就是大马士革刀。很多人认为弯刀在中国是舶来品,其实最迟在东周中国已经有弯刀了,只不过因为当时弯刀双面开刃,有钩杀功能,所以当时这种兵器被称为钩。实物证据是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吴钩”,这个名称定义来源自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原文解释为:“刀名也,刀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关于中国弯刀“吴钩”有一个相当凄惨的传说:吴王阖闾得到旷世名剑“干将莫邪”之后仍不满足,又以百金为赏(不是一百两黄金,这里的金是计量单位,也叫镒。百镒约合2000两青铜币,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征集全国工匠制造“金钩”(金是金属的代称)。有个工匠贪图重赏,听说干将铸剑时铁水不成,其妻莫邪自投于熔炉,遂成宝剑。这个利欲熏心的匠人决定照偏方如法炮制,居然杀掉自己两个儿子取血铸成双钩。各路工匠都把各自的“金钩”完成进献后,这个钩师立刻上门讨赏。吴王奇怪为何他肯定自己的“金钩”就是最好的?匠人把自己杀子铸钩的事说了。吴王半信半疑,故意把所有征集来的“金钩”混在一起,让他把自己的作品找出来。弯刀式样相同,钩匠一时也分不清楚,情急之下呼唤自己俩儿子的名字,要他们“显灵于王前”。结果两把“金钩”飞到工匠身边(一说贴到他胸前)。吴王又惊又喜,重赏钩师之后将双钩随身佩戴,不离左右。有人将古代原文中的“金钩”翻译成佩剑用的金带钩,是错误的:试想工匠为了模仿“干将莫邪”双剑才杀两个儿子取血铸造一对弯刀。衣带钩才多大尺寸?估计自己割破手指挤点血出来就够用了,犯得着连杀两个小孩来冶炼么?



  写得高兴有点跑题了,回头再谈我们的主角。大马士革刀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材料好质量上乘,在阿拉伯冷兵器史当中享有盛誉。它们锋利无比,可以媲美亚洲著名的日本武士刀。用来铸造大马士革刀的钢材被欧洲人称为大马士革钢(英文:Damascus steel)。这是一种高碳钢,大致相当于中国古代文献里的镔铁。欧洲人如此命名这种钢铁大概是因为他们最早是在中东地区的大马士革(现在的叙利亚首都)附近遇到这种原材料的。实际上大马士革当地人乃至现代人都把这种传统钢材称为乌兹钢。乌兹是印度的古称,所以它的源产地应该是印度。话说公元3世纪至17世纪之间,整个中东地区都从印度、斯里兰卡进口乌兹钢做原材料,为什么只有大马士革地区出产的弯刀那么有名呢?材料固然重要,特殊的锻造工艺才是大马士革刀成功的秘诀所在。17世纪时荷兰人曾经在阿拉伯商船里掠夺到一批大马士革钢,却根本无法制造出相同品质的兵器。日本刀锋利是因为锻造时采取了夹钢工艺,大马士革刀的锻造技术则因为严格保密一直不为人所知。Fish在国内曾读到过一本回民武术家写的书,里面提到关于大马士革刀制法的一个传说:大马士革刀在锻造后需要埋入地下一段时间。大马士革刀的最大外部特征是其表面类似于木材的特别纹路,当地人因为宗教原因称之为“默罕默德纹”。Fish在上面放了两张图进行对比。上一张是巴厘岛蛇形刀的水磨纹,下一张是默罕默德纹,其中区别一目了然。因为从印度进口原材料的贸易路线太长,还被崛起的欧洲势力逐渐截断,大约在1750年左右,神秘的大马士革刀制法失传了。流传下来的大马士革刀自然身价百倍。近代德国冶金学家试图重现大马士革刀,据说为进行对比试验砍坏了56把古董级的大马士革刀。1973年刀剑匠William F. Moran在电视节目中展示了自己制造的大马士革刀。他的新大马士革刀制法称为纹路烧焊。它是用Bulat钢(一种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出产的乌兹钢)为原料,以数层的钢和铁薄片烧焊成钢条,钢条被拉长和重叠直到形成想要的层次数量,纹路的变化取决于铁匠如何运用这些钢铁材料。1990年新大马士革刀的制法遭到质疑。虽然其纹路几乎和古代默罕默德纹相同,经由高温处理会使可见的碳化物纹路彻底消失,而真正的大马士革刀在降温后纹路会恢复原状。看来大马士革刀的锻造秘密仍旧没有被完全揭开。


   戟的演变

  很多文明古国历史上信奉多神论,即将自身文明某部分的起源拟人化,成为这方面的神灵。古代中国也是如此,不过中国古代专司战争的战神(兵神)很特别 他就是九黎族(据说是苗族的远祖)首领蚩尤。这位高人带着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奔赴战场,却在涿鹿之野被率领熊罴、貔貅、虎豹等六种灵兽(现在一般认为是以六种灵兽为图腾的部落联盟)的轩辕黄帝打得大败。作为堂堂战神,蚩尤不仅吃了败仗,连头都被敌人割掉了,真是有点不太称职。传说蚩尤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发明了“五兵” 也就是最早的五种兵器。这最早的远古兵器到底是哪五种呢?为了对得起读者,Fish花时间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传说中的蚩尤五兵里戈、矛、戟是确定的,另外两种存在争议,有弓弩、弓箭、殳钺、刀剑甚至铠(甲)盾(牌)等不同版本。现在官方采纳的五兵定义来自《周礼》,其实那里面除了五种兵器,还列有五种防护用具(主要是盾牌)。周代专门设立有司执掌的五种兵器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其中殳(音书)Fish会在后面写到。本单元主要讨论的主角是Fish眼中的奇葩兵器 戟。中国古代的戟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作为一种复合冷兵器,它的外形和定义随着时代更替不断变化,简直就像是变形金刚里面的六面兽:别的变形金刚最多只能变成一、两样东西,它却可以变出六种不同的形态来。


  先在这里晒一张弥足珍贵的中国长戟演变图。其来源是一个以中国古代长兵器为主题的英文网站,所以图中没有短戟。请注意最左边的一件兵器,它是戈不是戟,而英文居然把戈翻译成“匕首型战斧”,不知道战神蚩尤听说之后会作何感想?左起第二把兵器出自中国南方,正式名称是双联戈,也就是说一个长柄上挂两个戈头;如果一个手柄上挂三个戈头,那叫三联戈。总之不管挂多少个戈头,这件兵器的泛称是多联戈,它还有个别称叫“多果棘”。古文里果就是戈,棘则是戟的本字。也就是说多联戈和多戈戟是同一件兵器。这便是戟初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的原始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不知道哪位军工人才率先想到把戈直接绑到矛杆上,变成了既能像矛那样刺击,又可以像戈那样钩杀的“卜字戟”。最早的卜字戟实物在秦始皇兵马俑坑里大量出土,其中不少还刻着监制人秦相国吕不韦的名字。当然不能仅凭这个就把卜字戟的发明权拱手送给吕大人 就像秦王嬴政到死都不会承认吕不韦是自己的亲爹。左起第四把仍旧是卜字戟,不过那是汉代的同名兵器,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整个戟的头部不再是两个分离的部分,而是一次浇铸成形的整体。另一个巨大的转变是,由周到秦,戟一直是车战兵器(详见本文附录),步兵除了短戟很少配备。西汉开始骑兵逐渐崛起取代了战车的主导地位,汉朝的卜字戟不再是战车专属兵器,它被大量制造武装日益强大的骑兵部队。当时戟和弓箭一样,几乎在骑兵单位里是人手一把,以至于步兵为了对抗骑兵,发明了很多奇葩的盾牌护具。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钩镶这个怪物。所谓钩镶的核心是一个很小的铁质护手盾,只能保护前臂至手腕周围,这个小盾牌的上下各有一个铁钩,向上长的是尖刺钩,朝下的一面是平顶或者带铁球的封顶钩,这些钩刺可以帮助步兵在战斗中钩住马上敌人的长戟,乘机一拥而上把骑兵拽下马背斩杀。不过钩镶是全铁铸件,拿在手里很重,只流行了一阵子就退出了现役。


  到了演变图中最右边,这两杆戟估计现在很多人都认得,这就是所谓的月牙戟。右数第二只有单边一个月牙的叫青龙戟,最右边有两个对称月牙的就是鼎鼎大名的方天戟。这里Fish得给诸位补一课:月牙戟是通俗叫法,这种带弯刃的戟其实都源自更早的十字戟。后者的起源很简单:早在西周时期,某天某个中国大兵突发奇想:双联戈是把两个戈头绑在一个方向上,那我把两个戈头对称绑在一起,是否更厉害些呢?再加上一个矛头,你看像不像一个十字?这可比日本战国武士用的十字枪早了不知道多少年去了。不过那时十字戟威力不如多戈戟,到春秋时期就很快被淘汰了。等到出现了月牙,大幅增高了杀伤力的十字戟才改头换面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发明十字戟的这位老兄是人才,而想到把戟上的戈换成月牙形刀刃的那位简直就是天才了(希望他不是死于自己的发明之手)。戟上出现月牙的具体时间已经很难考证,官方说法是宋代:《水浒》插图里的戟清一色全部带着月牙弯刃。但是不用看历史剧我们都知道吕布使的兵器就是方天画戟,人家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武将。难道戟这东西奇葩到会玩时间穿越么?下面Fish将用自己的观点来解释这个谜。三国时期使用长戟最出名的战将当属吕布。而且异口同声都说他用的是新潮兵器方天画戟。恨不得在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之外还得加一句戟中方天。不过Fish在这里恐怕要给各位泼点凉水了。《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三英战吕布,打得吕将军倒拖画戟败下阵去。我们由此可以明白两点:这杆戟是长兵器,否则不用拖着走;这种戟的名字是叫画戟没错,不过它很可能并不是一杆带月牙弯刃的方天戟。

  Fish的大胆推论是建筑在《三国演义》中两个疑点之上的。首先是吕布与貂蝉在凤仪亭私会被董卓撞个正着。董卓大怒,操起吕布放在一边的长戟去追杀吕布。董卓身材肥胖,又穿着朝服,眼看追不上,就使劲把戟朝吕布投掷过去……这时吕布的反应很有趣,他听到脑后风声后居然用手格挡,把戟打落地面。董卓虽然胖到跑不动,却很有膂力,这一投的力量自然不小。如果画戟上带着月牙刃,吕布用手去挡很容易被划伤。作为一名有实战经验的名将,吕布当时的动作应该是闪身躲避,而不是抬手去挡。而且以当时的情况,吕布如果捡起地上的画戟反过去刺董卓,搞不好可以和美女貂蝉提前结婚。战斗力比董卓强的吕布主动逃跑说明连环计尚未成功,他对董卓这个干爹老板还是有点畏惧心理的。我得出的推论有二:一种可能是董卓投掷的根本不是吕布画戟,而是随手抄起的任何一件家伙,而吕布对董卓很了解,猜到那是什么(官帽?简笏?朝靴?),才敢用手去格挡。另一种情况是,吕布在逃跑之前已经看见董卓骂骂咧咧地抄起了自己的画戟,他听到脑后风声时完全清楚飞过来的是什么。凭着对自己兵器的多年了解,他才敢伸手去格挡 因为他知道画戟上没有月牙刃之类能割伤手的部分。

  然后是《三国演义》第九回吕布和司徒王允串通诛杀董卓。王允派李肃骗董卓回京接受禅让。当时的阵容是李肃手握佩剑在前开路,身后是坐在车上的董卓,吕布执戟步行伴随车旁,周围应该还有一些董卓手下的甲士护卫。入宫后董卓远远看见王允等人各执宝剑立于殿门,忙问李肃:“他们持剑有什么企图?”李肃根本不理他,推车直入。王允大叫:“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冲出百余人,杀散董卓的卫队后持戟挺槊猛刺董卓,李肃也返身挺剑就刺。董卓朝服下有掩心甲,剑戟等兵器刺不透,他反抗时两臂受伤从车上摔下地,大呼:“吕布救我!”(原文是“吾儿奉先何在?”都什么时候了怎可能这么文绉绉地叫人?)吕布从车后闪出,厉声怒吼:“有诏讨贼!”一戟直刺董卓咽喉,李肃乘机扑上去用剑割下头来……问题又来了:吕布知道他的画戟刺不透董卓的防弹背心,所以没有用戟从车后面刺董卓。他绕到正面来攻击董卓的咽喉要害,如果画戟上有月牙弯刃的话,只要对准脖子一抹,就算不能把董卓的头当场割下来,也能轻易割开喉咙。吕布却偏偏选择用戟去刺 因为东汉画戟上根本就没有弯刃。为此Fish亲笔绘制了一幅吕布画戟的想象图 它其实就是一杆双联十字戟。我的个人结论是吕布的东汉画戟虽然没有月牙弯刃,但是很明显和方天戟有血缘关系:后人使用方天画戟这个全名称呼方天戟就是证明。叫习惯了产生逆向思维,把古代吕布的兵器也当成是方天戟,于是乎吕布画戟也就时间穿越般地长出了月牙弯刃。


  汉晋南北朝时期,长戟逐渐失去了骑兵主力兵器的地位。但是原来作为步兵武器的短戟却在三国时期迎来了它们的辉煌顶点。《三国演义》里还有一位为戟而生,因戟而死的名将典韦。他的官不大,只不过是个领军校尉。但是他身份特殊:是曹操的卫队长。典韦是使双戟徒步作战的(另一个使双戟的三国名将是东吴的太史慈。)。《三国志·魏志·典韦传》写到:“帐下壮士有典韦,提一双戟(应该是卜字戟)八十斤。”在曹操伐吕布的濮阳之战中,典韦手持一双铁戟击退四将,高超的戟术不在吕布之下。有趣的是典韦还会使用一种特殊的戟类投掷兵器 手戟(不是手机)。还是在濮阳之战中,曹操和他的卫队被吕布的人马围困在一片小树林里。当时西面战情告急,卫队长典韦前去抵挡。吕布军弓弩乱发,矢箭如雨。典韦完全无视,把双戟往地上一插,向随从说:“贼军来到十步之内便告诉我。”不久随从说:“十步了。”典韦又说:“到五步之内再告诉我。”随从心里畏惧,根本没有数便说:“贼军来了!”典韦手持十余支小戟(手戟),大呼而起,以戟掷敌,所投者无不应手而倒:“飞戟(不是飞机!)刺人坠马,立杀十数人”。战了多时后吕布军被迫撤退。此时刚好是日暮时分,曹操才乘机脱身。上面晒两张描写这个片段的小人书插图。要注意的是画中的手戟是带月牙刃的青龙戟式样,实际上东汉手戟已有出土实物 它是一种卜字戟,而且拥有戟头比手柄稍长的特殊外形。我认为这种戟后来很可能演变成了飞叉(对称的外形更利于飞行稳定性)。北宋抗金名将宗泽手下的偏将张纯就善于投掷飞叉,因此被尊为飞叉的发明者。



  《三国演义》里宛城之战那一段提到:张绣想杀曹操,但是畏惧典韦英勇且防范严密不敢下手。于是派心腹小校胡车儿将典韦灌醉,把他的戟偷走了。张绣军队来袭之际,惊醒的典韦赤手空拳,居然抓住两个敌兵的腿(一说是把一个敌兵撕成两半,两手各拿一半),用来代替双戟舞动。最后典韦还是被张绣军乱箭射死了。这个故事也有一个疑点:胡车儿灌醉典韦后完全可以把他的头割下来带走(甚至可以在酒里下毒),何必再由张绣派兵来杀他呢?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确认典韦在宛城战死,却没有提到细节。张绣袭击时典韦的戟到底丢没丢?是如何丢失的?这可能是一个不解之谜了。因为是一种复合兵器,搭配起来花样百出,除了外形完全不像戟的西洋戟(详见下文),戟家族的成员极多。举个例子,把青龙戟或者方天戟的普通矛头换成丈八蛇矛样式,那就成了“蛇戟”(见压题图片右侧)。不少短兵器把戟的月牙弯刃搬到柄的抓握部分外围做为护手,本文压题图片左下侧那对短兵器就是这样。它们不是头朝下摆放的短柄青龙戟,而是一对头向上放置的钩类兵器,大名叫“六合钩”。到了唐代,戟已经很少出现在一线战场,逐渐成为御林军手中的仪仗(称为棨戟,是一种丩字戟)。顺便说一句,戟作为仪仗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卜字戟刚刚问世的时候,战国军队中就有了一种把挺直的戈改成弯钩形状的仪仗戟,作为大将的身份象征使用。当初韩信被分配给项羽做“执戟郎”,估计就在不少场合拿过这玩意儿。时间一长,戟的仪仗作用被无限放大,以至于古代人拜堂成亲的时候,有条件的家庭会在会场布置一个插着三支短戟的大花瓶,取“连升三级(戟)”之意讨个吉利。到后来因为戟的发音近似于吉利的“吉”,干脆连妇女的发簪都用上了戟的形象。怎么样,够奇葩的吧?



  铁椎之谜

  Fish不知道现在中国的文言文课本里还有没有《大铁椎》这篇文章,反正我小时候上课时读到过。这篇文章全称《大铁椎传》,是清朝(不是秦朝)文学家魏禧写的传记体散文,内容是北平(今北京)人陈子灿去拜访同学好友之兄宋将军(此人是个著名武师,不是真的将军,因为周围七个省份都有他的徒弟,长得又结实,所以得了个“宋将军”的江湖绰号),在宋府遇到过一个习惯在右腋下夹着四、五十斤重铁椎的客人。此人有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口音,相貌丑陋,胃口极好,见人不肯通报姓名(估计没有身份证),只能以兵器称之为“大铁椎”。“大铁椎”行踪诡秘,腰里有的是白花花的银子。陈子灿和宋家兄弟有点怀疑此人是个响马强盗,但是又不敢去问。直到有一天“大铁椎”来向宋将军告辞,表示自己仰慕其名声远道来投奔,却发现其名不符实,今晚就将离去。宋将军挽留的时候“大铁椎”自己说漏了嘴,原来他专杀强盗,身上那些钱全是从强盗那里夺来的。那天晚上他要走也是因为有很多强盗集合到一起找他决斗,怕连累了宋将军。宋将军半信半疑,非要跟着去见识一下。“大铁椎”只好把宋将军藏在决斗地点附近的一个土堡上观战,自己去和众多强盗决斗。决斗场上聚集了20多骑马的和一百多步行的强盗,“大铁椎”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杀了三十多个强盗后,“大铁椎”吼了一声“我去也!”,主动撤离了战场。这场恶斗看得宋将军两腿发抖(有没有尿裤子?),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和江湖大侠交朋友的机会。Fish是文言文爱好者,当时把原文背得滚瓜烂熟。我还记得课本下方的文言文注释把椎解释为锤。于是一个手握铁锤、勇猛无敌的侠客形象从此出现小Fish的脑海之中。

  你如果在网上搜索博浪沙这个地名,就一定会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218年春天,秦始皇按惯例离开都城巡视天下,车队途径博浪沙地界(今天河南省原阳县)时,随着一阵破风之声,突然飞来一个大铁椎,把秦始皇坐车后面的副车打得粉碎。皇家卫队立刻四下搜捕,折腾了十天却一无所获。这次谋杀未遂案的主谋是韩国旧贵族张良,他的保密工作做得如此到位,时至今日我们还不知道他派出的那位手使60斤(旧制120斤)铁椎的大力士姓甚名谁。只好也用“大铁椎”这个兵器作为代号来称呼他。在此事件发生的47年之前,魏国贵族信陵君因为秦国大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自己的姐姐、姐夫都被困在那里而拼命想办法出兵救人。说起来信陵君的姐夫也是个名人,他就是赵国的宰相平原君。魏王本已答应信陵君派大将晋鄙带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臣来恐吓:“邯郸旦暮可下,谁敢来救,我大秦就移兵打谁!”魏王又派人去命令晋鄙急刹车,安营屯兵不进。信陵君屡劝出兵,魏王不听。在候生建议下信陵君决定叛国救赵。他先联络王妃如姬偷盗调动军队用的信物 虎符。如姬的爹被人杀了,魏王悬赏缉凶却抓不到人。信陵君的门客最后把凶手的人头送货上门。如姬为此“愿为公子而死”,当然一口答应,而且成功完成任务。信陵君带着偷来的虎符和大力士朱亥,以及二百多门客一起去见晋鄙。晋鄙是老将,觉得光有虎符没有相关文件手续不全,不肯交出指挥权。朱亥在一边叫道:“元帅不听大王命令,便是反叛了!” 晋鄙只来得及问了一句:“这位是谁?”就被朱亥从袖子里抽出一把40斤重的铁锤(原文如此)击中头部,脑浆迸裂而死。于是信陵君得以窃符救赵,成就了一段历史传奇。从朱亥的行为来看,一把重40斤的铁锤怎么也不能藏在衣袖里带着到处跑,这件行刺兵器应该是铁椎才对。


  之所以要写前两段,是要说明铁椎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冷兵器,最早出现于秦朝文献,很可能战国时期就有人在用了,而且一直到清朝还有人在用。写到这里有人会说了:你前面不是说《大铁椎传》的文言文注释说椎、锤是同一个东西,现在又说铁椎能藏在袖子里,而铁锤不能,这不是自相矛盾么?对啊,如果不矛盾,又怎么能称得上“铁椎之谜”呢?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讲的东西不一定全面正确。大家先来玩个文字游戏。《新华字典》里标明椎这个字有两种发音,一是和锥同音,这是“脊椎”里的椎字的读法。而另一个发音和锤完全一致,定义则是“敲打东西的器具”。都不知道作为兵器的“铁椎”应该怎么发音了。在我念书那会儿语文老师的发音不标准,她是念成“锥”音而不是念成“锤”的。而我因为文言文翻译的关系一直认为“椎”就是锤,发音也应该相同。每次体育课推铅球的时候,Fish就想象着当年有个六十斤重的大铁锤呼啸着,如同“吹牛大王”敏豪生骑坐的弹丸炮弹,向秦始皇的车队飞去……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Fish自认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对文言文的爱好,也没有放弃对铁椎真面目的求索。而今我终于在此鼓起勇气宣布:本人相信现已破解了这个铁椎之谜。先请各位看一下上面那张南宋名将岳云的图像。一定有人会笑着说:Fish你贴错图啦,那是双枪陆文龙。谁不知道岳云的兵器是双锤啊?确实,岳云手舞双锤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是我们对这个历史人物真的了解么?岳云(1119 — 1142),字应祥,河南相州汤阴人,岳飞长子。历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等职。绍兴十一年(1142年)除夕和父亲岳飞及张宪一起惨遭宋高宗赵构及奸臣秦桧陷害而死,年仅23岁,死后葬于杭州栖霞岭。绍兴三十年(1161年),宋孝宗赵昚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追封岳云为继忠侯。

  岳飞一共有五个儿子,岳云是老大。父子俩同时遇难的时候,岳飞39岁,岳云虽只有23岁,早已是岳家军里的厉害角色了。他16岁那年随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在攻打随州的战斗中,手持80斤重的一对铜锤(原文如此),率先登上城头,一战成名。而仅仅4年前,他刚被爹送进军营的时候,还被部队的战士们叫做“羸官人”。羸者,弱也。也就是说小孩子身子骨还弱,没有长成。传说那时岳云参加部队训练,身披重铠骑马下坡,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岳飞看见了,不但没有赶紧扑上去救护慰问,反而怒骂:“你小子训练这么不认真,将来上阵打仗也这个熊样吗?来人,给我拖出去砍了!”旁边众将帮忙求情,最后还是被打了一百军棍(没打死真是奇迹)。岳云12岁入伍时,岳飞才28岁,最主要的成绩是收复了建康,仕途方面有一个重大的飞跃,担任了通泰镇抚使,独当一面,成为今天南通、泰州一带的最高军政首长,除了茶盐之利要归朝廷以外,“得专制于境中”。岳飞官当大了之后,按照朝廷的规定可以享受一些好处特权,比如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封妻荫子”。有一次朝廷通知岳飞,准备给岳云封个官儿。可是岳飞竟然上书把属于岳云的这个机会让给了一个叫张宗本的年轻人。这位小张何许人也?他是岳飞老领导张所的公子。张所因为得罪皇帝被下放到南方,郁郁而终。岳飞这位当年的老部下却没有忘记他。为什么岳飞这样对待岳云?是爱之深责之切,还是另有隐情?从史料看,1980年发现的以岳飞之父岳和为第一代的《岳氏宗谱》明明记载着岳云是岳飞的长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八中记载岳云是岳飞的养子,但在同一文献中的卷一四三又记载岳云是岳飞的长子。从《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12卷《岳少保诬证断案》中记载岳雷系岳飞次男来看,岳云应为长男。而最权威的《宋史·岳飞传》却又把岳云说成是岳飞的养子。这不禁使人产生疑问:史料记载为何如此不同?

  有人曾作过专门的研究,认为导致史料记载本身存在出入的根源在于岳珂编撰的那部《金佗粹编》。岳珂是何许人?他是岳霖之子,岳飞之孙。《金陀粹编》是岳珂搜集的关于岳家军的资料汇编。其中包含皇帝与岳飞的往来书信,朝廷的命令,岳飞的战报,岳家军旧部的回忆等等,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其史学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岳珂在《金佗粹编》中隐瞒了一个事实:岳飞曾娶有两位夫人。前妻刘氏在岳飞出发抗金之后,没有将养护老幼的责任进行到底,抛弃丈夫和亲生儿子,自行改嫁两次,后来成为韩世忠部下一名押队的妻子。1130年,岳飞率部驻宜兴后,曾前后十多次派人到敌占区寻找家属,把老母幼子(即岳云)接到江南军营。岳飞获悉刘氏已经改嫁,就在当地续娶了李氏为妻。《金佗粹编》作者岳珂的父亲岳霖正是这位后妻李氏所生。韩世忠在得知此事后,于1138年转告岳飞其结发夫人刘氏在自己营中,请他派人前来。岳飞没有去接刘氏,而是“差人送钱五百贯,以助其不足”。可见岳飞对刘氏抛婆母,弃幼子,两度改嫁的行为是不能原谅的。而刘氏恰恰就是岳云的生母。后来岳珂编写《鄂王行实编年》时,鉴于祖父生前对刘氏的不谅解,索性抹去了岳飞和刘氏这段婚姻事实。结果使《宋史》作者对岳云不知所出,以致形成养子一说。岳珂说大伯岳云是养子,显然有彰显自己爸爸岳霖才是“嫡子”的意思。可以说岳云的身世是很不幸的:幼年就被生母抛弃,12岁未成年参军。因为是岳飞的儿子,作战中他必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身受百余处伤。父亲岳飞却隐其功不报,稍有差池则加倍处罚。受父亲的牵连,岳云年纪轻轻就和张宪陪绑被人害死了。人都死了,侄子岳珂还写文章造谣说他不是岳飞亲生的!

  要区分椎和锤,先来一段锤的定义:“锤是一种带柄的球状打击兵器。元朝蒙古骑兵善用铁锤。一种六棱形,称「西夏帕耳」;一种锤头为六角形,用短铁链系於柄上,称「佛来尔」。清军入关前也很喜欢用锤,成立过铁锤军,定鼎中原後遂不复用。”(摘自徐州武术学院网站)关于岳云的武器,史学界其实一直有争议,大体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和小说中描述的一样,岳云用的兵器是双锤,只不过不是银锤,而是铁锤。这一观点有一个很重要的佐证,在《金陀粹编》中记载:“岳云,王(指岳飞)之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得其力,大捷,号曰“赢官人”,军中皆呼焉。手握两铁锤,重八十斤……所用铁锤犹存……”记载中信誓旦旦说岳云的铁锤依然存在,算得上人证、物证俱全。抛开岳珂把岳云说成是岳飞养子的人品问题,这种说法依然有很大缺陷。记载中并没有说两铁锤一个还是一双重八十斤。就算是两个一起八十斤,一个也有四十斤。南宋一斤约为600克,也就是说岳云的一个锤有将近五十斤重。以锤来说体积是很大的,成年人都未必使得动。岳云16岁就扛着这么重的一对锤子往随州城墙上爬,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另一种观点是岳云的兵器为一对铁锥枪。有很多资料显示岳云的兵器是有尖锐枪头的。在晚清时期有人记载了描绘岳飞岳云父子的一幅古画,其中提到:“旧存画像二,王(指岳飞)像长五尺余,幅巾,束带,方袍,坐而观书,气象儒雅。王子继忠侯(岳云)像长不及半,兜鍪戎服,手携双铜锥,英气勃勃。其椎形椭而锐首,异于今之所谓铜锥者。”(出自《岳庙志略》)既然提到了“锐首”,加上铁锤和铁椎发音相同,岳云所用武器为两杆枪型铁椎应当更为靠谱一些。Fish贴的那张岳云图就是根据第二种观点来画的。


  岳云的铁锥枪传承有序,宋、元、明都有记载,请看上面这张图。这是宋朝《武经总要》当中列举枪类兵器的插图。请注意右起第三杆枪,其名称为“槌枪”。槌枪的枪头为锤状,发音也完全相同,更能和“锤”扯得上关系。然而宋代兵书明确记载这种武器为木制(铁制的话应该写为鎚),只是士兵用来对练的器械,并不能用于实战。相对于锤,少年岳云使用两杆一共八十斤重的枪型铁椎更为合理。作为长兵器,铁椎枪的重量分布均匀,不像短兵器铁锤那样集中在前端,使用起来不像锤那样吃力。因为有尖头锐首,其破甲能力还超过头重脚轻的铁锤。明清两代的科举有舞大刀的科目,不少武举人能够舞动上百斤的大刀。古代一百斤约合今天的120斤,传世的武举大刀不少都是这个重量。换成同样重量的铁锤,估计有很多武举人就舞不动了。最重要的是铁椎属于可投掷兵器,“羸官人”岳云完全可以先把铁椎射上随州城,再爬墙上去。在宋元时期的其他资料中,也存在“锤”、“鎚” 、“椎”、“锥”(前三个字都读锤音)分不清的情况,或许和当时的语言发音有关。不管怎么说岳云的武器是两杆总重八十斤的枪型铁椎,应当没什么疑义。Fish认为虽然铁椎和铁锤是两种不同的重型冷兵器,但是岳云可能都使用过。岳云12岁参军时本想以锤为兵器,但是身体单薄使不动,父亲岳飞让他从木头槌枪开始练习,上阵之前又让人做了两把铁椎枪用于实战。16岁初阵用的就是这对枪型铁椎。等到他长大成人的时候终于可以按原计划使用双锤了,偏偏英年早逝,23岁就死了。岳珂看到的遗物铁锤,可能是岳云死前刚装备的,还没有经历过实战考验。后世画家笔下的岳云手里的锤子越来越大,也许正是为了延续少年英雄未尽的梦想吧?


  综上所述,铁椎是一种没有固定形状的重型冷兵器,可以是长柄或短柄,一般为枪型有尖的锐首,可以挥舞投掷,便于随身携带并按照使用者的力气而量身定制。最后写一个花絮:铁椎因为外形比锤细长,容易使敌人误判其重量,可以达到一定的欺敌效果。《说岳全传》里声称岳云练武时学习的是《李元霸鎚法》,那么李元霸使的又是什么兵器呢?《隋唐演义》是根据传统评书《兴唐传》改编的,其中第18回里描写李元霸和宇文成都为争夺“天下第一”金牌在校场比武。李元霸一出场,靠山王杨林就认出他手上的兵器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用过的“擂鼓瓮金鎚”,知道此人力大,吃了一惊。根据相关的资料记载,马援的兵器有两种:一是像大象鼻子的古月刀,还有一种就是擂鼓翁金鎚。它是汉朝时期名将马超的祖先发明使用的,威力巨大,重量惊人,据说和一个人的体重差不多。所以想要使用这件兵器的人必须力大无穷,不然想要操控非常困难。这个鎚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圆形锤,而是腰鼓形状的,比较接近圆柱形。《说唐》是根据清朝的《说唐前传》改编的,其中第33回写到李元霸“尖嘴缩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书里只说李元霸使双锤,重八百斤(应为八十斤之误),没有具体细节。而《说唐》第40回开头的一段写得很有意思:伍天锡奉靠山王杨林之命守天昌关,和前往扬州夺玉玺的各路英雄比武,能在其马前走过三个回合者才能过关去扬州。李元霸帐下梁师泰是使双锤的猛将,先去叫关挑战。伍天锡使镋,一连三镋劈头盖脸打去,梁师泰用双锤架住两次,第三次力气不足没架住。被伍天锡击中头盔,落马后又一镋杀了。李元霸大怒,冲上来抡鎚就打。伍天锡用镋去架,震得双手流血,回马就走,最后被李元霸赶上杀了。从伍天锡和梁师泰对战的方法可以看出,他对付使用双锤的战将是有实战经验的:主动攻击,迫使对方把双锤都举起来招架 这就减弱了双锤对单兵器的攻击翻倍效果。可是为什么如此经验老到的大将竟会傻到用镋去和李元霸的大锤硬碰硬呢?也许李元霸用的是一对看起来更小巧的铁椎,伍天锡以为用镋可以直接架住,所以做出了错误判断,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金吾是什么?

  东汉光武帝刘秀未发迹时作为太学生(官府供养的大学生)在长安求学。有一次他在大街上看到执金吾帅军出巡,被那盛大的场面深深震撼的刘秀忍不住作诗道:“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意思是说当官就要有执金吾的排场,娶妻应当有阴小姐的容貌。执金吾是武将的职称,字面意思是手握金吾。这个官名在《汉书·百官公卿表》里有两种解释。应劭的定义是:“吾者御也,掌金钳以御非常。”颜师古定义为:“金吾即为金乌,乌同鸟,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 说白了,执金吾是平时负责守卫京城,尤其是皇宫重地安全,天子出巡时伴随保驾的禁卫军最高统帅,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卫戍部队司令。执金吾位同九卿,办公的地方叫金吾卫。唐代开始设立左、右金吾将军;明朝设金吾卫指挥使。最后这个官职甚至传到日本:1600年关原大战时背叛主帅石田三成的日本诸侯小早川秀秋就被手下尊称为“金吾大人”。那位当时著名的美女阴丽华长得如何不在本文范围之内。Fish在此想讲述的是名为金吾的这件兵器。那么金吾又是什么?为什么会位列Fish的奇葩兵器排行榜呢?

  西晋崔豹编辑的《古今注》里说金吾是两端镀金的棍棒。官员出行时手握金吾,当做权杖摆威风。御史大夫、司隶校尉用的是涂金的铜棒;而级别较低的御史、校尉、守、令、都尉则用涂金的木棒。也就是说金吾在汉晋时期不具备战斗能力,纯属仪仗性质的器具。那么这玩意儿又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呢?在查阅了不少资料之后,Fish发现最早的金吾是由殳(音书)这种实战兵器逐渐演变来的。前面讲戟的时候写过戈、殳、戟、酋矛、夷矛为周代“五兵”,它们都是长柄的车战兵器。《新华字典》对殳的定义有些笼统:“殳:兵器,为竹制,有棱无刃。”最初的殳应该是截面为六角形或八边形的竹棍,后来相同形状的木棍也称为殳(三国时的白殳就是涂白漆的多棱硬木棍)。殳很可能是从猎具中的长竹棍演变而来。描写商代战争的《尚书·武成》中出现了“血流漂杵”这一成语,里面的杵其实就是当时的殳。东汉郑玄考证周代殳长一丈二尺(约合3米),头部和尾部都安装有预防开裂的铜箍“殳首”。因为没有锋利的锐首,殳应该是一种顶推兵器。Fish认为殳的作用类似于中世纪武士比武时用的一次性木头长矛,战车相向交错冲击时将殳伸出,试图将对方战车乘员顶出车外 至少可以扰乱对方的驾驶方向。殳公认的另一个用途是当两辆战车间距太近,可能发生碰撞时用来把对方顶开。因为殳很有可能是战车五兵里最长的(兵器的金属头越重竹木手柄越短,否则容易断裂。),它还经常与旆(音配)联写为“殳旆” 也就是后世各种带金属兵器头的旗帜前身。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除了著名的成套青铜编钟之外,曾侯乙墓里还出土了不少兵器。其中一件青铜兵器上刻着一个“殳”字。这支青铜殳的殳首不但有锐利的矛尖,而且还有两个青铜刺球形状的节点(增重提高打击杀伤力,见上图)。同样的兵器1955年在别处曾经出土过,但是一直被当成是矛。而普通的无刃殳在曾侯乙墓里也被挖了出来。曾侯乙墓自带的文献颠覆了人们以前对殳的认识。原来殳分为两类:实战兵器的称为“锐殳”,就是那种带矛头和刺球的殳;而没有锐角和刃的称为“晋殳”,是训练和仪仗用途的殳。曾侯乙墓里一共出土了7件锐殳、14件晋殳,从而彻底改写了殳的定义。墓中两种殳的手柄均为积竹木芯,即以八棱形木杆为芯,每个棱面贴宽约1厘米左右的竹片,外面密缠丝线、革带或藤皮,再在表面髹上红漆或黑漆。殳杆通长3.293.4米,粗2.83厘米。这从侧面证明了东汉郑玄的考证基本无误。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的《辞海》仍旧使用20年前的旧定义,使得很多人对殳的印象完全没有改观。接着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的发掘又让人大开眼界。因为此地发现有帷幕和火坑痕迹,被认为是军阵的指挥机关所在地。这里出土的三棱型殳无一例外都是晋殳(上图二)。殳首通长10.5厘米,粗23厘米。虽然殳首仍旧是安装在长柄上,却被放置在步兵俑手里,明显是仪仗队用具。可见随着秦朝不再把战车作为主力使用,殳已经退居二线,完全成了装饰摆设。

  前面Fish已经写明金吾的前身是商周时期的实战兵器殳,从秦代开始逐渐离开战场,演变为汉晋时期的仪卫权杖。有趣的是南北朝以后作为官职的执金吾及其衙门金吾卫一直被保留着,可是棍棒形态的金吾作为仪仗道具却神秘消失了。“上元之夜,金吾不禁”出自于唐代韦述的《西都杂记》,本指古时元宵节及前后各一日,京城百姓终夜观灯,金吾卫照例取消夜禁。如果只用后半句也泛指任何没有夜禁,通宵出入无阻的情况。这种制度早在汉朝就有了。问题是唐朝的金吾长得什么样Fish翻遍资料也找不到。乾陵神道上的石雕武士明显是金吾卫的仪仗兵,但是他们都拄着宝剑站立,剑柄尾部有夸张的圆形装饰,正好置于雕像的胸腹部 这些仪仗用剑就是唐代的金吾么?无法确认。而壁画里的唐代仪仗队几乎清一色都手持长柄丩字戟,腰挎箭袋,再也看不到任何古代长柄殳的痕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Fish只好跳过唐代,直奔另一个历史时期寻觅金吾的下落。描写北宋时期呼延庆为首的众位忠良豪杰与庞文奸党政治斗争的演义故事《呼家将》里曾经提到皇帝(宋仁宗)震怒,命殿前武士将某大臣牵出殿外,用金瓜击顶而死。这种刑罚不见于宋代以前的史书中,倒是和金朝女真人的处决犯人的方式有点近似(哇喇卜咳,用大木槌打碎罪犯的头)。金瓜,就是南瓜,或者再具体一点,扁圆型的小南瓜。殿前武士属于金吾卫编制,看来金吾的新外形已经呼之欲出了。




  宋代壁画上的各种仪仗兵除了传统的各类长兵器外,不少人手里又多了一件短兵器。很明显宋代执金吾从当时的战场上吸收了一个新兵器作为道具。这种我们俗称为金瓜锤的兵器正式名称是铁骨朵(上图一)。骨朵,本名胍肫,现代人还把含包未放的花蕾称为花骨朵。这种兵器类似铁锤,在木柄上安装一个蒜头或蒺藜形的铁器头,凭藉重力锤击敌人。这是一种专门用于破甲的锤击兵器,但和普通锤相比手柄较长 只有如此才能在战场马背上打击到地面对手。与之相比京剧中的大圆锤根本不适合实战。下一张图是Fish老家南京明孝陵神道上手持金吾的“石翁仲”。严格来讲“石翁仲”与“石像生”有一定区别: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雕人物、禽兽等统称为石像生,但只有石雕人物才称为石翁仲。Fish曾经实地观察过,除去石雕本身的夸张成分,明代的金瓜与宋代的骨朵相似,但柄较短而粗。根据力学原理,除非整个金吾包括锤头部分都是木质,这种造型的金吾为了防止较短的手柄折断应该使用全金属整体铸造技术。由于找不到实物,暂且用一张印度战鎚的图片代替说明(上图三)。铁骨朵到底该属于锤类还是棍棒类兵器呢?Fish的看法是两者兼而有之:宋元时期的铁骨朵为木柄,主要靠锤头部分发力,应该属于锤类;明代的铁骨朵是整体浇铸,靠全体质量发力,应该属于棍棒类。总之管它叫金吾就对了。总结一下,金吾是带两端殳首或一端锤头的棍棒类兵器,先后两次经历过从实战兵器到仪仗兵器的演变,从三米多长逐渐缩短到一米上下。作为中国历代皇帝禁卫军统帅执金吾的权力象征,金吾在保持名称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吸收新锐兵器,改变实体外形,堪称奇葩兵器中的变色龙。



  斧钺的区别



  相传周武王的兵器是一把铜钺,刃宽八寸、柄长五尺(具体尺寸不明:商代一尺合今16.95cm,周代一尺合今23.1cm),重八斤,名为“天钺”。《史记·周本记》称武王带兵攻克商朝首都朝歌,入宫后发现商纣王已经自焚而死,就用“天钺”砍下其头颅,宣布商亡周立。后世执行死刑,往往最后将犯人的首级割下号令示众,估计就是从此开的头。那么钺是什么样子的兵器呢?对此第十版《新华字典》里是这样定义的 钺:古代兵器,似斧而比斧大一些。讲得难听一点,除了知道外形和大斧很像以外,其它什么也没说。实际上如何区别斧钺一直是个众说纷纭,令人头痛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是根本没有区分方法,而是各类说法太多太滥,很多根本就不值得去讨论。比如有人说斧从斤,也就是远古的平刃石斧;而钺有金字旁,是金属(青铜)制造的阔刃斧,基本是不同材质制造的同一种东西。问题是钺自古被奉为仪仗用具,很多明显不能用来实战的装饰钺就是石制(玉石)的。而实用青铜战斧更是大量出土。这个论点根本不值一驳。有人说钺和斧前后截面都可以有插手柄的孔洞,钺和斧的区别是它在斧刃上方侧面还开洞(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铜钺截面无孔,侧面上方有两个捆扎连接手柄的方孔。其它文物如管钺截面上有插手柄的孔,侧孔用途是增强加固、纯装饰或其它用途,有争议)。这个区分法对商周时期文物还勉强适用,过了秦汉就完全没法工作了 后来的钺早就不在侧面开洞了。又有人为了图省事干脆这么说:短柄为斧;长柄为钺。谁都知道李逵的板斧是一对短兵器没错,问题是程咬金的宣华斧在所有文献里都是长柄的……写到这里Fish都觉得图里那把青铜钺咧开嘴在笑话咱们这些不肖子孙。





  有人说了:Fish你别站着讲话不腰疼,有本事你来定义一下斧钺的区别?这恰恰正是我在本单元的写作重点所在。请诸位看一下斧钺的最新“陈震版定义”:斧钺不分长短,可为平刃、阔刃、单刃或双刃,外形类似;但是斧功能比较单一,没有锐首枪尖;而钺是一种复合兵器,即将斧和其它兵器安在同一个手柄上,而且钺的特征是必须有锐利的首部。除了像斧那样削砍,钺还可以执行刺击动作。按照这个定义,上图一中左侧为“金顶开山斧”,右侧则为“枪首螭尾钺”。Fish的定义是建筑在实物基础上的。首先让我们来看斧:阿拉伯兵器sagaris战斧早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就是穆斯林战士的标准装备。请注意它是单侧开刃,另一端则为一个锋利的破甲锥。可以说它已经不单纯是把斧子了。但是根据“陈震版定义”,因为它前端没有锐首,仍旧是战斧而不是战钺。而第二张图中这把汉朝铁兵器可谓完美地栓示了钺的定义:矛尖和斧组成的复合兵器。而压题图片当中左起第四杆长兵器因为是斧与蛇矛的结合体,应该称之为“蛇钺”。



“陈震版定义”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快速清楚地区分斧和钺,而受到的限制基本降到最低。以有历史背景的演义故事为例,Fish先贴一张《兴唐传》里程咬金的画像。人物手中那把长柄宣华斧画的很像一把钺。但仔细看的话,它没有尖锐的首部,而是代之以一个球形锥,也就是说它不能刺击而只能顶击(斧法里面叫点),这完全符合了斧而不是钺的定义。另一张图画的是金朝名将金兀术。按照《说岳全传》记载金兀术的兵器是螭尾凤头金雀斧,而图中的那把兵器有明显的枪形锐首。我不敢说画家画错了,但他画的是钺而不是斧。当然我这个私人定义也不是没有缺点 照此定义,很多没有锐首但开有侧孔的商周青铜钺得改名叫青铜斧了。总而言之,这就是我个人的斧钺区分办法。各位反对也罢,支持也好,Fish决定我行我素,将斧钺的区别进行到底。

  既然上面已经贴了金兀术的图,索性据此写上一段故事。金兀术是汉人的通俗叫法,此人真名叫完颜宗弼,本名斡啜。《金史》载其人有胆略、善射。金兀术的兵器是长柄大斧,是一位很有力气的猛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演义小说里,金国四太子完颜兀术这几个字都是响当当的。“靖康之耻”刚刚发生的那几年,金兀术“搜山检海”追杀宋高宗,并且一度打过长江。南征北战中几乎从未遇到过敌手。《金史·列传第十五·完颜宗弼传》中有作战记录。其一:“宗弼矢尽,遂夺辽兵士枪,独杀八人,生获五人,遂审得辽主在鸳鸯泺畋猎,尚未去,可袭取者。”其二:“宗辅军还,遇敌三万众于河上,宗弼击败之,杀万余人。”其三:“攻开德府,宗弼以其军先登,奋击破之。”其四:“宗弼选善射者,乘轻舟,以火箭射世忠舟上五緉,緉著火箭,皆自焚,烟焰满江,世忠不能军,追北七十里,舟军歼焉,世忠仅能自免。” 也就是说金兀术火烧韩世忠战船,把韩世忠打败了跑路。《金史》对金兀术评价甚高。金世宗说过:“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也就是说金兀术是整个金朝仅次于粘罕排名第二的大将。有帅才如此,恐怕其勇力还要胜过粘罕。不论是《宋史》还是《金史》,都没有岳飞和金兀术正面对决单挑的记录。金兀术有“空手夺枪,独杀八人,生获五人”的记录,岳飞有刀劈叛将,枪挑金将的记录,这两个人如果面对面单挑,几十回合之内怕是不会分出胜负。这一推断可能会令岳飞迷们失望:他们更希望岳飞上来就能一枪把金兀术挑了。但事实不可能如此 因为金兀术也不是吃素的。尽管后来宋金达成和议,金国甚至通过外交手段让南宋杀了岳飞,夺了韩世忠的兵权。但是宋军特别是岳家军的战斗力依然让金兀术感到胆寒,以至于他在临终的遗书中劝告金朝皇帝不要轻易动武,并且回忆说:“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大斧,外无所畏。”(据完颜兀术《遗行府四帅书》)


  这下可写到点子上了。神臂弓什么的且不提它,为什么惯用大斧的一代名将金兀术偏偏害怕起南宋岳家军的大斧来了呢?那还得从头讲起。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再次率军南侵。当得知驻扎在郾城(今河南省漯河)的岳飞兵马不多,金兀术便派精锐骑兵一万五千人直扑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南宋岳家军。七月初八日,金兀术与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盖天大王完颜赛里等,率领金军在郾城北与岳家军对阵。兀术以特种骑兵“铁浮图”为主力(人马均身披重铠,马只露四蹄,人只露双眼。参照上图)由正面进攻,左右翼又辅之以“拐子马”配合(轻骑兵单位,专门负责从两翼包抄),可以说投入的都是金军主力。岳飞令其子岳云率岳家军的精锐“背嵬军”和“游奕军”骑马迎战。岳云身先士卒,率“背嵬军”骑兵冲撞敌阵,反复冲杀,左突右砍,并派步兵集中使用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军,下砍马腿,使“拐子马”失去威力,大量金兵被杀伤。所谓的麻扎刀到明代已经无人会制造使用,其定义有三:一种是根据记载中“以麻扎刀如墙而进”,将麻扎刀当作长柄陌刀(类似三尖两刃刀,顶端只有一个尖角,几乎是平的);另一种则认为麻扎刀是一种与盾牌搭配使用的短柄手刀,以刀盾结合的方式作战;第三种则干脆说麻扎刀根本就不是刀,而是《水浒》里金枪将徐宁用来大破连环马的钩镰枪!“背嵬军”主将杨存是北宋名将杨业玄孙,善使长柄战斧,经历大小二百余战,身上有伤痕五十余处。此战他率领万名斧头军,大破铁浮屠,号称斩杀万名金兵(此数字偏大且出自演义小说,不保证准确)。初十日,金兵再犯郾城。岳飞在城北的五里店再一次大败金军。这时金兀术调集了十二万大军屯于临颍县。十三日,岳飞麾下勇将杨再兴率兵出巡,在小商桥与金兵遭遇,竟以三百骑兵杀死了金兵二千多人(其中包括一百多名军官)。杨再兴与所部全都英勇战死,金军锐气受挫。第二天岳飞爱将张宪率兵挑战,金兵只好退出临颍。郾城大败后,金人不甘心失败。七月十四日,金兀术再率增援来的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围攻颍昌。宋将王贵、岳云分率兵三万与金军战于颍昌城西。战前岳飞对儿子岳云说:“如果此战不胜,就先斩下你的头颅”!少年英雄岳云面对强敌毫无惧色,他欣然领命,以八百背嵬骑兵作正面攻击,步兵分左右两翼,奋力与优势金军骑兵搏杀。颍昌之战岳家军“无一人肯回顾”。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使金军魂飞魄散。此役岳家军共斩杀金军五千余人,连金兀术的女婿、大将夏金乌也被杀。还俘虏士卒二千余人、将官七十八人,缴获战马三千余匹,军器等不计其数。史料记载,郾城等数战后,金兀术大为震惊,仰天长叹道:“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屦见挫衄(遭遇失败)。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五十万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为对手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这里再多写一点。前面写戟的部分提到西洋戟(英文:halbert)时我说过这种兵器根本就不像中文定义中的戟。那么它像什么呢?其实在中国就有和西洋戟外形非常相似的兵器。考古队曾经挖掘出一些顶上带锥刺、前方有矛头的汉代铁钺,原图有些不清楚,这里贴一张三维效果图。因为这种钺类兵器古文献中从无记载,专家暂定名为“钺戟”。只要上下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钺戟的形制和欧洲斧矛一体的西洋戟(上图二,作为仪仗的钺戟会把斧刃改成弯刃,这也就是西洋戟名称的来源))非常相似。可以说我们完全可以把西洋戟直接翻译成钺戟而不必担心犯任何原则性的大错误:两者都是兼具仪仗功能的步兵长柄武器。 如果诸位出国旅游,要观赏钺戟也很容易:在梵蒂冈为教皇站岗的瑞士仪仗兵到现在还天天扛着西洋戟上班呢(上图三)。本文主要展示奇葩兵器,最后再贴一张美国收藏家展示的奇特兵器 手枪斧。从外形上看就是把曲柄小战斧的手柄前部改为前膛装弹的燧发手枪管。从金属的光亮程度来看这根本是一把没来得及做旧的假古董。大家都知道把斧头加在枪管下面会造成枪管下垂和瞄准困难。听Fish一句劝,如果拍电影选道具,最好别用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它在影片中的实际效果还不如2000年好莱坞电影《爱国者》里面男主角一手持斧(或匕首),一手拿燧发手枪来的自然真实呢!





  神仙的兵器


  有谁记得古本《水浒》里面一百零八条好汉谁出场最早?他就是九纹龙史进。这位沉迷中国传统武术的地主富豪之子不事生产,到处拜师学功夫。最后他有幸拜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为师,据说学得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既然什么都会,那么他临敌又拿哪种兵器出场呢?答案是三尖两刃刀。三尖两刃刀也称二郎刀,相传为二郎神使用的兵器。它属于长柄刀类武器。其特点是刀头分三叉,刀口分两刃,可以刺,劈,砍,砸。分叉的刀刃除可突刺之外,还可用来格挡其它武器的攻击。可以说史进之所以用它当兵器,因为它集合了刀、枪、戟、叉等多种兵器的特点,是武术行家爱用的多功能刀具。上图展示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人从中国寺院里找到(偷到?)的一件古怪兵器。此物通高46.5厘米,19世纪制造,材质为黄铜。应该是某种长兵器的首部。从连接手柄的龙头往上看,整个结构活像一棵没长好的怪树。其主干和顶端部分酷似古代长柄冷兵器三尖两刃刀(上图右侧)。问题是在刀首中部有一对铜钹,还有好似芭蕉扇和火焰形状的突起,这些附件被人用一根尖头铜棍穿过固定在刀头上。这算是哪门子兵器?当然它很可能是寺庙神像手中不具备实战能力的法器。问题是到底哪路神仙可以用得着它?不要说史进,估计二郎神驾到见到它也会皱眉摇头罢。凡人使用的兵器好认,敢问各路神佛都会用到什么样的奇葩兵器?又奇葩到什么程度呢?


  先说古代最常见的神器(Fish对神用兵器的简称)金刚杵。猛一看这家伙和现代健身用品哑铃的关系倒比古代兵器还近。让我们先解释一下“金刚”这个词。还请诸位把记忆库中好莱坞电影里那个同名大猩猩的形象暂时抹掉。金刚是印度梵文vajra的中文翻译,原意为闪电。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印度教文献《梨俱吠陀》,是天神因陀罗的武器名称。相传因陀罗与阿修罗(恶魔)战斗时,猛力击打阿修罗头部,碎裂的闪电成为钻石(一说是阿修罗的尸体化为钻石),因此钻石也被称为金刚钻。金刚钻是古印度著名矿产,坚硬无比。佛教运用它来形容教法的坚固和能够破斥天魔与外道,而不被其所破坏。在宗教仪式中,印度教徒使用一种小型的杵形武器来象征因陀罗的雷电。它的大小尺寸类似于日本柔道棒(yawara),也被当成是一种护身符。印度教、藏传佛教与耆那教,皆以金刚杵来作为宗教器具,认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上的力量。




在西藏密宗的护法神经常手持金刚杵(上图一),象征能够击败邪魔外道的力量。这些护法神被称为执金刚神,金刚力士或密迹金刚,简称都是金刚。而原为古代印度武器的金刚杵,也成为西藏密宗的法器之一。“金刚乘”,就是“密宗”,是形容无坚不摧的“密乘”;“金刚禅”,就是指“密宗禅法”,是形容战胜外道禅法的“密法”。大乘佛教则用此金刚来形容如来藏空性心、无心相心、非心心,不取六尘万法,无可摧毁。性如金刚,即使集于百万亿佛之力亦无法毁坏。金刚心坚固无比,能破斥外道以见闻觉知心为真我,一切法皆是空无不可得,死后堕于灰灭空无者等等邪说谬论。说白了就是用金刚钻的坚硬来形容对佛法的坚定信仰,上升到了精神高度。后来金刚也特指护卫佛门的护法神(例如四大金刚)。《初刻拍案惊奇》里写到:“坛中有一重菩萨,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刚围着,圣贤比肩,环绕甚严。” 顺便说一下,可能因为金刚杵外形类似于兵器手柄,很多宗教画里的金刚杵上长出了其它兵器。比如两个金刚椎叠加十字再加手柄(上图二),或者干脆是以金刚杵为柄的宝剑(上图三)。在中国佛教寺庙里一进门的地方,如果你能看见冲你开怀大笑的大肚子弥勒佛,还请记得绕到他背后去看看身披甲胄,手持降魔杵的韦陀菩萨。那降魔杵应该也是从金刚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神仙的兵器毕竟和凡世间的不一样,和这种可以如意取舍变化的神仙兵器相比,三尖两刃刀、多用途瑞士军刀算得了什么?


  现在发一道抢答题:“《西游记》里面唐僧师徒四人各自的兵器是什么?” 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就是在铁棒两端套上金箍,和Fish前面写过的汉代金吾铜棒构造相同。但是不能因为外观简朴就小看了它,这件神器原本是太上老君监制,大禹治水时用的定海神针,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加上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变幻莫测,真可谓是飞机中的战斗机,神器里的大杀器。猪八戒用的家伙是九齿钉耙。耙又可以写作扒,外形基本和农具铁齿耙差不多。古代主要用于水面船战,可以隔架对方长兵器,趁机杀伤敌人。冷兵器当中耙出现比较晚,明代以前很少见到记载,传世的文献中有“叉钯”和“镋钯”这两种。镋钯是从农具演变来的兵器,外形像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左右横出两尖股,向上弯曲,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茅元仪《武备志》描述它的形制道:“镋钯,上用利刃,横以弯股,刃有两锋,中有一脊,造法须分脊平磨,如磨刀法,两刃自脊平减至锋,其锋乃利,日久不秃,中锋头之下库,可容核桃,则安于木杪,乃不折损,仍用一钉关之。”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说:“此器柄长八尺,于马上最便,可戳(刺)可格(挡),利器也。此自杀倭始。”说明镋钯很可能是明军为御倭所创制的新型兵器。有趣的是在实战中,每两名镋钯手还配备三十支火箭(箭身上绑着火药管,将在本文下集出现),和敌人距离比较远时,两柄钯叉靠在一起可以充当X型发射架;敌人迫近时,又可直接用来刺击对方。清代绿营兵使用凤翅镋、五趐镋、月牙钯、通天钯等隔拿兵器,形制大同小异,各有特色。清代王啅《兵仗记》载:“钯之制有二,曰铁钯,曰木钯。铁钯之头,直刃横齿皆铁;木钯铁刃木横,上施铁齿,铁皮裹钉。其使钯之家五,曰雄牛出阵钯,曰山门七埋伏钯,曰番王倒角钯,曰直行虎钯,曰稍拦跟进钯。”这些耙外形更像是一般的农用耙,与明代钯外形不同,可能是清代才开发的兵器。当有齿的耙与敌人兵刃相斗时,可以轻易压制住对手器械,可称作实战中最有利的奇葩兵器。猪八戒很会选兵器,连媳妇也挑漂亮的背,谁说他笨来着?


  为了保持童年的美好回忆,新版的《西游记》连续剧Fish一集都没有看过。我只记得1983年版的《西游记》里,沙和尚自从离开了流沙河,就一直拿自己的兵器当扁担挑行李,这十万八千里一路挑下来可真够辛苦的。所谓十万八千里,即108000 = 54000公里,地球赤道周长40076公里,也就是说这个距离比绕地球一周还要长!巧合的是“里”这个长度在现在合500米,以前合360步,如果按照常识,一步大概0.5米,那就是108000 = 19440公里,又正好是地球周长的一半 — 20000公里左右!话说沙和尚的全名是沙悟净。他的兵器应该是禅杖。可惜的是沙僧战斗力太弱,老是被妖魔鬼怪抓俘虏,真正的战斗场面不多。也难怪,他的兵器大部分时间就是扮演扁担的角色,连猪八戒偶尔还有机会去巡山放哨,缺少练习的沙悟净几乎成了全职脚夫。真正把禅杖打出成绩创出名气的是另一位出家人 《水浒》里面的花和尚鲁智深。当初他在五台山要订购一百斤以上的重兵器,铁匠说太重不好使,推荐他用一把八十斤重的“水磨禅杖”。写到这里问题来了,几乎所有的图片资料里面沙和尚和鲁智深的禅杖都变成了古代兵器方便铲(上图)或者日月铲(压题图片中左起第6杆长兵器,严格来说下端月牙铲的部分不标准,变成了肉月牙)。方便铲和日月铲确实是出家人爱用的兵器,不过会用的人一直不多。这是一种重型冷兵器,对使用者有一定体力要求,招式也需要特别训练。Fish想象力比较丰富,在这里瞎猜一下:最早的兵器铲应该还兼备烟幕施放功能。只要在战场上对地面铲几下,估计使用者周围立刻烟雾弥漫。如果彻底舞动起来,几乎不用打了:谁还看得见谁啊?真不愧是最“方便”的兵器。其实作为法器的禅杖和兵器禅杖根本不是一回事。在古本《水浒人物插图》里面鲁智深拿的根本就是最简单的法器禅杖 一根光秃秃的棍棒!而兵器里的禅杖为什么偏偏是铲呢?仅仅是因为“禅”与“铲”发音类似还是另有典故,现在Fish等喜欢刨根问底的家伙们尚在热烈讨论之中。另外提一下,《西游记》里面沙和尚之所以要把日月铲作为兵器/扁担,是为了不和他师傅唐三藏的兵器发生混淆。

  等一下,唐僧有兵器么?答案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西游记》第78回描写:“看这长老打扮起来,比昨日又甚不同,但见他:身上穿一领锦襕异宝佛袈裟,头戴金顶毗卢帽。九环锡杖手中拿,胸藏一点神光妙。通关文牒紧随身,包裹袋中缠锦套。行似阿罗降世间,诚如活佛真容貌。”文中描绘的长老就是唐僧。如果说沙和尚的兵器禅杖是假冒伪劣产品,那么唐僧手里经常拿着的九环锡杖就是正经厂家的正牌禅杖了。不是说禅杖来着么,怎么又冒出一个锡杖来了?前面说过法器禅杖和兵器禅杖根本不是一回事。在法器里禅杖是一个总称,锡杖是其中一种禅杖。锡杖又称为智杖、德杖,为比丘(僧人)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锡杖通常由锡、木柄两部分组成。锡是杖头,成塔婆形,附有大环,上面再悬挂数个小环。锡杖的得名是因为锡杖头上带环,振动时有“锡锡”之声。因此锡杖又称有声杖。《锡杖经》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对于比丘持锡杖的缘由,《大比丘三千威仪经》记载:“一者为蛇虫故,二者为年老故,三者为分卫故。”对于锡杖用来驱遣蛇、毒虫等物的功用,在《四分律》卷五十二说:“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也就是说佛陀在世时,有比丘行于路上时,见到蛇、蝎、毒虫等物,心中恐怖,甚至有比丘被咬伤。于是佛陀说,应做有声的锡杖来遣散毒虫。锡杖还可作为年老、病弱者扶身拐杖之用。锡杖还具有警觉施主,防身之用 说到底紧急情况下可以当兵器用。只不过人家唐僧不是习武僧人,空有兵器不会用而已。


  在佛门禅林中,锡杖有一定的功用与表法意义。《毗奈耶杂事》记载: “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鐶,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狗便出吠,用锡杖打。佛言:‘不应以杖打狗,应举怖之’时有恶狗,怖时嗔剧。佛言:‘取一抄饭,掷地令食。’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由以上经文可知,锡杖的设立,不仅为驱遣害虫,或特为年老者扶身或者防身之用,也可作为比丘乞食时用以警觉施主之用。经中特别指出,比丘在乞食时,若施主家有狗吠,锡杖也可以用来防身 举起来威吓狗,但不可用锡杖打狗 那就变成乞丐的打狗棍了。如果用锡杖打了狗,那狗遇到的应该是假和尚。如果狗吠加剧,则可以从钵盂中取食物给狗食用,被狗攻击的危险即可化解。另外化缘时锡杖不可多摇,顶多只晃动发出声音两到三次,如果没有人搭理僧人就应该转身离开。那么唐僧年纪轻轻,身体健康,根本不需要拐杖,他出远门去西天为什么要带锡杖呢?这是一个制度问题。古代僧人到诸方各地参学行路时一定要手持锡杖作为身份标记。佛门中因而称僧人云游为飞锡、巡锡。另外古代若有高僧在某一处地方暂时居住,也称为住锡、挂锡。在《景德传灯录》中记载了隐峰禅师的飞锡故事。隐峰禅师冬季居住于衡岳(南岳衡山),夏日居止于清凉山。唐元和年间(806-820)禅师登五台山,出淮西时,恰巧遇到当地军阀吴元济抗拒王命,起兵造反。官军与贼人交锋,打得不可开交。禅师心想:“我应当去解除这场祸患。”于是隐峰禅师掷锡于空中,飞身于两军上空。双方将士看到禅师在空中飞行,无不惊讶得张大了嘴,相互争斗的心思当下消失。隐峰禅师显示神通之后担心有以神通惑众的嫌疑,于是来到五台山,于金刚窟前入灭(肉体死亡)。


  最后Fish再拿唐僧的兵器开个玩笑。话说唐僧去西天途中一路走来,碰到许多厉害的妖魔鬼怪。他们当中大部分只有一个目的: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一本《西游记》读下来,各位可曾发现有哪一路妖怪吃到过一口唐僧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尽管唐僧根本不会打架,总是手拿锡杖藏在一边看徒儿们动手,已经很对不起原型人物玄奘法师了。可是他还有个毛病:除了时不时哭出来,还经常会发抖。他自己抖两下也就罢了,还老是抓着锡杖不松手。于是他抖锡杖也抖,那锡杖上的环不断发出声音,简直就是在跟妖怪们打招呼:“喂,我在这儿那,快来抓我啊,抓到的有唐僧肉吃啊!”都这样了妖怪们还吃不到唐僧肉?Fish大胆推测:不是吃不到,而是不敢吃 那唐僧肉有毒!为什么几乎所有成功抓到过唐僧的妖怪都要浪费时间把他洗干净了烧着吃?上去啊呜一口吃生的不行么?排除急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外,估计观音菩萨在为师徒四人设下九九八十一难之际,曾经好心地向各位妖怪发过正式通知:唐僧肉不能生吃,吃法不对轻则丧命转入轮回,重则丧失法力,变成唐僧那样的肉眼凡胎 活着也是个废物!要达到长生不老的疗效,请参照本说明书后附的《文火熬药煎汤》食谱大全。文火烧汤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每次孙悟空和他请的救兵总是及时赶到,救下正准备到汤锅里洗桑拿的唐三藏。所以说锡杖和其它行头都是障眼法,唐僧自己身体上的肉才是他真正的兵器。有没有人读过这段后笑倒笑趴下来的?有的话请留言。(未完待续)





附:战车与戟





  既然戟最早是战车上的兵器,我在这里顺便写一下战车。中国古代战车最晚出现于夏商,全盛时期是春秋战国,秦朝仍使用战车,但已不是军队主力,到汉朝就逐步被骑兵取代了(仍保留有车骑将军封号)。战车的种类很多,资料中没有夏朝实物,最早商代是用一匹马或者两匹马拉一辆单轴车,一匹马速度太慢,很快被淘汰成为民用交通工具。两匹马的军车上一般有三名固定乘员,战车每个部分都有了特定名称(见上图),连马儿也有了职称,被分成左、右骖。这就是春秋战国军队仍旧使用的轻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无日不战,中国的战车文化随之发展到一个空前的水准。今天在秦始皇兵马俑参观的游客往往会惊叹秦军战车车轮的巨大直径(约124厘米),其实殷墟出土的商朝车轮比战国时期还要大(130-140厘米)。拥有这么大的轮子是因为车子体积大:要运载三名全副武装的乘员,外带三套兵器(包括备用的羽箭)。为了拖动这么大的重量,作为主力的“戎车”需要四匹马来拉。当时战车部队的基本单位是乘。步兵最小单位是伍。一乘包括一辆四马力战车(戎车),车上有三名甲士,都是贵族出身,他们当中地位最低的是在车厢中央前方赶车的御手,御手的后方右侧是车右(戎右),左边是车左(甲首)。中国古代一般以右为尊,但战车沿用商朝旧制以左为贵。所以车左是全车的指挥者,一般负责弓箭,还使用双方战车接近后交战用的较短兵器。车右一般使用长兵器(周代五兵几乎都是长柄的),负责指挥步兵排除障碍,还可能兼职当旗手。因为车右是指挥员的副官,又是战斗主力,所以任命时需要很慎重。春秋战国时期挑选和决定国王诸侯贵族战车上的车右(君主是车左)人选是一件需要请法师事先占卜的大事。御手不参加战斗,只管专心赶车并按照车左命令不断调整驾驶方向。



  每辆战车配有大约三十名步兵(一伍是五人,三十人合四到六个伍,按照国家大小人数会有多寡不同)伴随,一般来源是平民百姓甚至囚犯奴隶,称之为车徒。当时交战时每乘是个小方阵,好几乘并排联结成大方阵。按照周朝定下的规矩,打仗前双方两阵对齐,正面头一排基本保持一样宽度,人多车众的一方向后多列几排,形成纵深,一次一排,相对冲锋。到后来“礼崩乐坏”的时候,大家一起犯规,不再公平决斗,而是人多势众的一方尽量把方阵向两翼展开(仍需要保持一定纵深),对兵力较少的一方进行合围。Fish个人觉得围棋就是对这种车战策略的模拟。戎车之间的战斗(特别是双方车右之间的决斗)决定胜负。步兵根本不参加战斗,基本上是给车上甲士打下手,很像京剧里面的跑龙套角色。车徒是车战的配角,但是绝对不可或缺。古代戎车会战时对战场地形要求很高,开战前布阵的大部分时间里,三名甲士(特别是车右)主要忙着指挥车徒检查装备,移走前进方向上的障碍物,还要用土石柴禾把所有的坑洼填平整。等到开打,交战区域的地形很可能会影响整个战车军团的发挥。在秦晋龙门山之战当中,先是秦穆公的指挥战车陷入土坑,差点被晋军包围抓了俘虏,后来被冲入战场报恩的乡野土人拼死救出。接下来为晋惠公拉战车的郑国宝马(不是汽车品牌)由于没有上过战场受惊乱跑,结果他的战车也陷入泥泞之中。由于没有准备土著预备队救驾,最后晋惠公被秦军俘获。综上所述,一乘是3名甲士加30名步兵合33人,春秋战国时期的千乘之国可以动员的战车兵主力部队约为33000人;更大的万乘之国就是大约33万人了。其它的战车、步骑兵虽然也在军队中服役,但因为不是主力不被计算在内。

  Fish记忆中同时出现战车与戟的战役有两个,都出自《东周列国志》。它们是第45回的秦晋崤山之战以及第64回的晋国栾盈之乱。原书是文言文。我在这里大概写一写,借以再现战车与戟的实战用途。先说崤山之战。话说秦国的秦穆公和晋国的晋文公都是政治经验丰富的优秀君主,为了体现“秦晋之好”的亲戚加同盟关系,他们经常协同作战。有次两国联合攻打郑国的时候,秦穆公听信郑国使臣的说辞,不仅偷偷撤了军,还留下三员大将帮郑国守城。晋文公孤掌难鸣,又不想和秦国闹翻,也和郑国签订盟约匆匆退兵。秦晋两国从此结下了梁子。晋文公去世之后三位秦将贪功外加思乡心切,派人捎信提议秦穆公出兵袭击郑国,作为其保护国的晋国在大丧期间应该无法出兵阻拦。秦穆公派孟明视为首的另外三名秦将(称为三帅)带兵偷袭郑国。结果事机不密,被郑国商人弦高得知。弦老板本着爱国主义精神,冒称郑国使臣在国境之外截住秦军“犒劳”。孟明视只得改变计划,为了不空手而归,攻克了郑国附近的滑国就收兵回秦(可怜的滑国因此灭亡)。那边郑国驱逐了秦国内应之后立马报告晋国政府。晋文公的儿子襄公派兵到两国交界的崤山伏击路过的秦军。秦军急于带着战利品回国,冒险把在平地上使用的战车开上山路。要知道那时候战车采用交轨战术,也就是每辆车像欧洲中世纪骑士比武那样面对面错开冲锋。一开始放箭,接近到一定距离用长兵器对刺或钩杀,最后是两车贴身擦过时的短兵器近身肉搏。说是肉搏,其实敌手之间没有身体接触:因为那时的战车轴很长,相遇时两车间距很大,一米多长的佩剑拔出来很可能都劈不到敌人,最多往车轮上剁几下。所以当时战车上除了弓箭盾牌,包括戟在内的所有兵器几乎都是两米上下的长家伙。

  开战之初,孟明视派手下勇猛的牙将褒蛮子打着自己旗号充当先锋。褒蛮子驱车直进(可能是双马轻车),和出来侦查的晋军大将莱驹遭遇。这两个大胆狂徒就在狭窄的山道上玩起了交轨车战。褒蛮子挺戟(应该是卜字戟)直刺,误中莱驹战车的衡木(战车后箱周围的栅栏木)一时拔不出来。莱驹大喜,正想趁对方脱不开身搞偷袭,只见褒蛮子大吼一声,用力一拧戟杆,长戟转动起来,居然把衡木搅断劈碎。莱驹不由赞叹:“好孟明,名不虚传!”褒蛮子大笑着说了一大段文言文,大意是我乃孟明元帅手下牙将褒蛮是也,我家元帅才懒得和你动手,还不快滚开!莱驹倒也听话,命令把车靠边,挥手放行。孟明视见褒蛮子上山走远,以为安全了,命令全体上山。山路越来越窄,到后来别说两车并行,四马戎车还要卸下最外侧的两匹马,靠车徒手推绳拉,一点点向前磨蹭。前面不见了先锋褒蛮子,却冒出许多乱木阻塞了通路,木头垛上还插了一面晋字大旗。孟明视这时只得硬着头皮驱赶车徒搬开障碍,为战车开道。甲士也下车帮忙,累得出汗连盔甲都脱了。混乱中不知是谁砍倒了那面大旗。四周埋伏的晋军看到信号一起攻山。秦军战车困在山道上进退不得,整个战斗变成了晋人对秦人的集体大屠杀。秦军总兵力三百乘,约合9900人,加上侦查用的双马轻车,负责后勤的辎重车,以及俘获的滑国奴隶,上万人没有一个能逃出重围。孟明视等三帅无力回天,全部束手就擒。秦国人千里往返,却等于将战利品给晋襄公送上门来。就连那个勇猛的牙将褒蛮子也落入陷坑,成了他手下败将莱驹的俘虏。

  栾盈叛乱的故事情节相对长一些,却更精彩: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出于政治利益派人护送晋国流亡贵族大夫栾盈秘密回国。栾盈先回到原来的封地曲沃,得到自己在当地旧部的支持,纠集220乘的兵力,公开发动叛乱。曲沃距离晋国首都绛城(也叫绛州或绛都)只有60余里,栾盈以6600人左右的兵力发动斩首行动,直接攻击绛州。栾盈率兵出其不意一夜之间就冲到绛都,守军连城门都来不及关好。不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栾盈的部队就攻下了外城。国王晋平公和忠于他的重臣爱卿们带着卫队退入晋文公时期修建的内城要塞固宫(不是故宫!),拼死防御。栾盈之所以敢用不到一万人的兵力攻打堂堂万乘之国的首都,是因为他手下有一位称得上万夫莫敌的勇士。《东周列国志》第62回里这样介绍这位大力士督戎:“力举千钧,手握二戟(卜字短戟),刺无不中。”督戎是栾盈心腹爱将,栾盈出逃时连“自幼同卧起,相爱宛如夫妇”的好友叔虎都没来得及通知,却把督戎带在身边做保镖,寸步不离。按栾盈自己的话来说:“以督戎之勇,可自当一军。”,一个人可以当一支部队使了。举事时栾盈用手抚摸督戎之背,许愿事成之后同享荣华富贵。督戎倒也不负期望,自己提出领兵一半攻打固宫南城门,栾盈带其他将领打北城门,打赌看谁先打进宫去。

  接下来可就热闹了。督戎坐着战车直逼南城门。固宫城外有一条护城壕沟,车徒们奉命背扛着各种工具往沟里填土,好让战车通过。那边城上晋侯见督戎手执双戟,如同黑煞神一般往来奔走,吓得不轻。有大臣赵武推荐自己手下姓解的兄弟两个很是勇猛,于是派二解每人坐一辆战车出去迎战。这边两辆车杀出来,对面战壕还没有填好,固宫那边也没放下吊桥。督戎性急,跳下战车,用双戟按地,居然蹭地跳过了壕沟。把解家兄弟俩吓了一跳。督戎也不管人家是两辆车六个人,自己只有一位,上去就打。一戟把解家老大的一匹架辕马打折了脊背,解老大的车不能动了;解老二的马受惊,他的战车也不肯挪窝了。二解只好下车步战,玩不公平决斗,打算以二对一的优势干掉他。二解使枪,督戎双戟左右开弓,一支戟顶住一杆枪。杀得性起,一戟把解家老二的枪杆劈断。解家弟弟掉头就跑;解老大心一慌被一戟刺翻。解老二接着城上放下的绳子爬到墙上,督戎跑过去没追上。等他回头,其余晋军丢下战车,架着伤员跑回城里去了。解老大伤重,拖到夜里死了。第二天督戎的部下已经把战壕填平,驱车直到城下挑战。晋军那边红了眼,派老将牟登的两个大力士儿子和解家弟弟一起去报仇。又是一人坐一辆战车,这次一上来就玩不要脸了:三对一直接围着督戎打转盘。二牟各使大刀,和解老二合力夹攻。督戎打到兴头上,又一次跳下车去,一戟把牟家弟弟的车轴敲断,牟老二急忙跳车的时候挨了一戟,整个人几乎被打烂。老将牟登在城上看到,毕竟有经验,知道不行了,下令鸣金收兵。督戎还想跟着败兵杀进去,却被弓箭射退。

  晋军二比零连败两阵,唯一的得分是轻年贵族、小将范鞅在外城陷落前立了一功。原来栾盈在晋国时待大臣魏舒有恩,起兵前栾盈托人捎信给魏舒要他当内应。栾盈攻入绛州时这个魏舒集结了一些人马正准备去接应栾盈,半路上碰到了范鞅。小范将军没有硬拼,他跳上魏舒的战车,一手揪住对方的束甲带,一手按剑,威逼魏舒把这伙人直接带进了固宫,居然把内应火线改造成了忠臣。这天晚上,就在范鞅和他父亲范元帅为没人斗得过猛将督戎犯愁的时候,身边侍候着的一名奴隶自告奋勇要去杀督戎。此人名叫斐豹,因为父亲是奸臣屠岸贾(《赵氏孤儿》里面的大反派)同党而被抄家没官为奴。斐豹认识督戎多年,两人又都是大力士,以前经常比武切磋一下。范元帅大喜过望,报告过主君后于次日早晨派斐豹出战。这斐豹内穿铠甲,外罩战袍,怀里藏刀,拎着一柄52斤重的铜锤,单个儿步行出门挑战。督戎仍旧下车徒步,手持双戟和斐豹决斗。斐豹知道硬拼的话不一定斗得过督戎,打了二十多回合,抽身就跑。督戎见对手要逃哪里肯放?两个大力士玩赛跑,督戎跟着斐豹跳过一堵短墙,一眨眼却不见了对方人影。督戎刚一愣神,就被藏在墙后树下的斐豹从背后一锤敲破了脑袋。见斐豹提着督戎首级回来,城上晋军欢呼喝彩,叛军阵脚大乱。解老二和牟老大带兵杀出固宫,大败敌军。晋侯大喜,给斐豹记大功,赏(宝马)战车一辆,封为牙将。成就了一段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

  评书里经常讲到一个口诀:“锤棍之将不可力敌。”意思是在遇到使用锤、狼牙棒、铁棍(木棍不算)一类重型冷兵器的敌人时,不可以赌力硬拼。大力士斐豹手舞52斤铜锤,却不能占督戎双戟的上风,最后要靠偷袭暗杀取胜,这是什么道理?冷兵器讲究“一寸长,一寸强”。所以古战场上长兵器一直占统治地位。从故事细节判断,督戎的双戟在战车上可以使用,那么其单体长度应该不少于一点五米 否则无法隔车刺击。督戎力气再大,也不可能一手抓一杆两米以上的长戟作战 骑马还有可能,那可是在战车上,双手使用单兵器都很难保持平衡。另一个证明那双戟不是很长的证据为,督戎每次杀得性起都会从车上跳下来徒步作战。可见在战车上使用双戟对抗长兵器并不方便。这双戟有多重没有文字记载。以其使用者力举千钧以及其战果(拍折马背、打断车轴、砸烂敌人)综合分析,单体应该至少有四、五十斤重。所以不论长度和分量,斐豹的铜锤并不占压倒优势。话说回来,前面讲到的二解、二牟四员勇将使用的兵器分别是车战用长枪和大刀,长度应该超过两米,却也没在督戎面前讨到多少便宜。如果督戎不是用双戟而是用双手长戟的话,估计很难应付二对一乃至三对一的局面。短兵器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成对使用,作为攻击性武器的戟如果一手一支,就等于将使用者的攻击力翻倍。二对一的时候督戎还可以用一杆戟对付一杆枪遮挡防御;三对一的时候就得改变策略主动攻击,尽量减少敌人的数量优势。这时双戟的攻击力明显超过单戟,长度优势也被督戎跳下战车,和敌方拉开距离给化解掉了一部分。当然督戎的千钧怪力也是很重要的加分条件。总之长戟适用于车战,而较短的双戟还是徒步作战时比较方便。

  讲故事不能有头无尾,虽然战车时代戟的用法已经讲明白了,Fish还得把栾盈叛乱的故事写完。还在北城门作战的栾盈得到督戎的死讯后放声大哭,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同族兄弟栾乐劝他拼死一搏,连夜决战。三更后栾家叛军登上巢车,带火箭(箭头上有引火物可以点燃)突袭固宫北门。所谓巢车虽然“高与墙齐”,却不是攻城用的楼车。春秋战国时代的巢车长什么样没人知道,现存最早的模型是唐代制品:在八轮大车上加两道竖立的高杆,两杆之间再加一个横梁,形成一个门型框架。横梁上用绳子吊着一个蒙着牛皮的吊斗,斗里坐着瞭望哨或弓箭手,用绳索调节高度 整个就是古代版的电梯。固宫里面晋平公君臣开完庆功宴会才睡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时的城门都是土木结构 最多木门上包点青铜附件加固,叛军以栾乐为首、栾鲂为副,烧毁大门杀了进去。叛军打进北门却傻了眼 估计事后晋平公得给自己的祖宗大烧高香 晋文公在修固宫的时候给每个城门设了前后两道门 内关和外关。叛军攻下外关,却又被晋军挡在了内关门前。小将范鞅判断叛军稍事休息后会再次突击内关门,提议自己领兵绕出南门,对栾盈叛军实施夹击。战斗开始后城上开北门放牟老大(解老二不知为何没来?)带兵出击;范鞅带主力从南边绕过来,却被栾鲂用铁叶车(估计是武装辎重车)拦住去路,两边开始混战。叛军主将栾乐判明形势,下令集中兵力去南面打范鞅。


  这栾乐也不是等闲之辈:栾盈本身不是战将,却有两员大将做为他的左膀右臂。督戎是大力士;栾乐是神箭手。督戎刺无不中;栾乐箭无虚发。最厉害的督戎死了,二把手栾乐可就威风了。栾乐命令自己的车徒多带绳索,自己射倒了敌人,立马上去捆住。要说栾乐的箭法的确了得 在颠簸奔驰(不是汽车品牌)的战车上射箭可比平地上要难很多 只见他左一箭右一箭,一射一个准,绳子都快不够用了。栾乐的弟弟栾荣是车右副手,提醒他:“咱们剩下的箭不多了,还请节约使用。”,栾乐这才罢手休息。这时远处跑来一支晋军,为首崭新的战车上站着一个崭新的将军。栾荣认出此人正是杀掉督戎的斐豹,连忙叫哥哥瞄准射击。就在斐豹命悬一线的时候,斜刺里又冲出一辆晋军战车,上面站着一员年轻小将,正是指挥官范鞅。栾乐见范鞅的车上插着指挥用的旗鼓(其实那是他爹范元帅的东西,临时借来用的),知道碰上对方主将了,立刻放弃斐豹,转射范鞅。不知怎么搞的,栾乐这一箭居然射偏了!范鞅指着放冷箭的对手大骂:“大胆反贼,死到临头,还敢射我?” 栾乐让御手拉开距离,好让自己重新瞄准。没想到栾乐的战车被树根绊到而倾覆(地形真是战车的克星)。范鞅手下的车徒围上去,用戟(步兵短戟,一说则是斐豹冲过去用长戟)从肘部割断了他的双手。栾乐含恨而死;副将栾鲂身负重伤。没了唯一的顶梁柱,栾盈叛军很快全线崩溃。栾盈举兵反叛时自己说过:“只要能进绛城,死都甘心!”到了这会儿,要不是魏舒、赵武等大臣看在往日交情面上偷偷在战车包围圈上开了个小缺口,栾盈恐怕真的要兑现誓言了。栾盈一路败逃回根据地曲沃,被各路晋军团团围住攻打了一个多月,等不到齐国援兵,最后走投无路只好投降。范鞅怕魏舒等人向晋侯求情放人,下令当场绞死栾盈,整个栾氏家族都被满门抄斩。写到这里我们这个关于战车与戟的故事也该圆满结束了。Fish突发奇想:栾盈真应该让栾乐做车左、督戎当车右、栾鲂负责驾车。如果栾家军最强的这三个人坐在同一辆战车上联手出击,估计晋平公手下没人能挡。那可是纵横天下无敌手的王牌战车组合啊。夺取晋国不在话下,提前代替秦始皇统一天下都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