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anche 14 juillet 2019

奇葩兵器集锦 (追加部分)




标签:  Fish原创                        分类:  历史追忆 史海钩沉


: 本文序言写于2018年初本文在旧博客发表时,本次在新博客重新发表,没有做任何改动。

  可以说20182月发表的《奇葩兵器集锦》(上下集)是我至今写过的最长博文之一。Fish原本只是想把以前没收集全的18般兵器资料拿一部分出来晒晒太阳,可是资料汇总后仍需上网不断补充,就好像一棵树干周围逐渐冒出很多枝杈那样。本人并不缺乏远见,建立博客之初,Fish原打算上网发表博文后就把电脑里的相关资料(大多是我搜寻绘图资料时的附带剩余物资)删除以节约电脑空间。随着这几年博文意外丢失事故的不断发生,可以说这个计划已成泡影。前一阵子Fish转而求其次,希望能够通过写新博文提高一下打字速度,计划把文章分成单元小节,以一天一个单元的速度尽快写好。谁知道边写边改,平均每天要像职业写手那样在电脑前枯坐打字三到六个小时。有照片为证:压题图片里那个黑乎乎的玩意儿不是别的,正是在端坐打字过程中从我连续使用67年的座椅一侧木腿中折断掉出的一截钉子!铁杵磨成针我没见过,想不到真的做到了坐断铁钉!(本图和“螺丝钉精神”无关)于是一天一单元变成两天、三天甚至一个星期。抢在三月来临前写完下集之后Fish正欲休息,却发现从上下集中剔除的下脚料集腋成裘,完全可以另成一文了。下集发布后还要贴图订正,偏偏新浪出现技术故障,连续20天无法保存贴图完成上传(详见《实名认证事件》)。加上天公不作美,蒙特利尔2018年整个三月份有十五天以上是阴天(多云或雨雪天气)。我有一个怪癖:没有足够的阳光宁肯不画。这直接导致227号就完成的那张草图一路拖到326日才上色完成。这期间除了四处发简历找工作和上网阅读之外总得干些什么。于是乎Fish只好再拼凑推出一篇追加博文于4月发表。打一个比方:本来只是想砍树枝做一根简单的木棍,最后拿到手上却变成了一根狼牙棒。谁知道呢?也许各位体谅Fish苦心之余,对这篇文章会情有独钟,收到意外惊喜?




拉弦放炮

  关于“拉弦放炮”这个主题,根据图片资料显示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事情。但是Fish在网上长期努力搜索,找到的全是关于拉弦放鞭炮的文字。最后只好另起炉灶,自己动手来写了。火药虽然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中国人长期满足于用它来做鞭炮;它被正式拿来在战场上大量应用却是在西方研制的枪炮上。虽然枪炮的发明并没有确定的记录,但可以确认的是在 13 世纪末叶,东方和西方都已经有枪炮雏形出现。据考证火炮在西方的最早出现应该是在公元 1250 1275 年间在北非及西班牙的摩尔人王国军队之中,这也是阿拉伯人将火药引入西方的旁证。最早的火炮都是臼形攻城炮,显然是从调制混合药物的石臼发展而来。这些石臼炮的尺寸不大,装药量也不多,发射石弹的杀伤力有限,但是开火时产生的心理震撼效果一定不小。西方对火炮最早而无争议的书面记载出现在 大臣瓦尔特·德·米尼迈特(Walter de Millimete )替英国爱德华王子(日后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在公元 1326 年写的书《论国王的职责》(De Offciis Regnum)中,该书附有一张用火炮发射金属箭头(bolt)的彩图。虽然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却无疑地可以看出是门火炮。在 同一作者的另一本没有记载日期的书中,也有类似的图片:两门瓮状火炮平放在木制平台上,没有任何能够抵销后座力的装置。炮手用一根烧红的铁条或木条引燃引火孔中的火药。


  当时担任炮手是很危险的工作,由于铸造技术不发达,炮管随时都会炸膛。而且火药在使用前通常还得再混合一次,药量比例错误或是混合不够均匀都有可能导致大炮膛炸。西方对于火枪的使用稍晚于火炮。有一种理论认为火枪其实就是火炮的小型化产品。由于早期火炮的体积与重量都不利于机动,因此有人想到做出较短、口径较小的炮管,并装上一根木柄由人手持,比较能够灵活运用。所谓的“手炮”(hand cannon,相当于中国的手铳)就此出现。最早有关火枪的记录出现在公元 1324 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城的纪年中,只是由于名词上的混淆,并不能真正确定到底是小型的手炮或是比较大的火炮。公元 1331 年,意大利西维达勒城的纪年中也提到小型火器,一样地也是无法确定到底是炮还是枪。有关手炮确切无误的记录在斯耶纳(Sienna)附近的圣李奥纳多修道院一幅公元 1339 年左右的壁画中,画中的士兵正在发射长度约 1 公尺的长管型火器。尽管和火炮相比精度差威力小,手炮有成本低廉的优点,便于大批量生产,所以被保留下来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步枪。关于步枪的演变历史,请参照拙文《奇葩兵器集锦》下集第11单元《让子弹飞》。其实介于枪炮之间的小型火炮也一直没有绝迹,它顽强地以子母炮、鹰炮(下图一)等不同的武器形态生存下来, 最后发展成了现代武器库中的无后坐力炮(下图二)。




  回过头来写大型火炮的开炮方式。引起话题的是一幅日本人画的教科书插图。该图显示一名剃着幕府时期月代头的日本武士正在拉弦放炮。有趣的是此人身着欧式陆军制服,腰间的日本武士刀也按照西方佩刀模式挎在腰带一侧。有人因为这不伦不类的打扮质疑图中人物的历史真实性。实际上这幅图画的很写实,图中人物应该是幕末的一名幕府炮兵。所谓幕末是指日本历史上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17世纪中叶起实施长期锁国政策的日本,被欧美列强叩关,导致德川幕府在1854被迫开国。日本传统的政治与社会体系开始受到现代化发展的西方文明冲击。幕末是日本从尚处于封建与农业社会的江户时代迈入明治时代的转折点。这一时期力主尊皇攘夷的维新志士(天皇派)与公武合一的德川幕府(将军派)是日本两大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势力。德川幕府内部曾出现许多改革声音,如公武合体。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党派也借着幕末时期的政经混乱而争权夺利。保守的幕府也被迫进行了西欧化改革,只是没有萨摩诸藩为主的维新派那么激进彻底罢了。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1867–1868 在位)面对日渐衰落的德川幕府,原希望借助法国协助进行西化(取得法国贷款600万美元以招募法国军官、购买兵器及船只,并组成日法联合公司发展工商贸易),重提公武合体,通过改革保住幕府政体。就连庆喜本人都有身穿法兰西军服的前卫照片传世。不料18667月,法国新外相穆斯蒂(Léonel, marquis de Moustier)出掌政权,不再支持法国公使罗叔亚〔或译陆修〕(Léon Roches)联结幕府的外交路线,反而与英国采取同一阵线,倾向组成解除幕府的公议政体。庆喜顿失外援。加上在1866年尾,一直支持公武合体,反对倒幕的孝明天皇暴毙(有传说是被倒幕派所暗杀),更使庆喜靠西化改革维护幕府政权合法性的美梦彻底破灭

  18676月,土佐藩的坂本龙马及后藤象二郎定下“船中八策”,主张幕府奉还大政,组成以天皇领导的大名公议政体,更取得萨摩藩、土佐藩及广岛藩签订约定书支持。9月,萨摩藩及长州藩达成出兵协议,后再加入广岛藩组成倒幕同盟;10月,三藩代表在京都集合,取得天皇讨幕密诏,决意出兵倒幕。为避免日本内战,庆喜主动在二条城里举行了大政奉还的仪式,名义上将政权还予明治天皇。天皇颁布《王政复古令》,废除幕府。庆喜希望以此作为苦肉计,最终能在新政体下保留实力,以便争回主导权。不过倒幕同盟并不信任幕府举动,决心发动以“王政复古”为名的政变,全面建立由天皇主导的新政府。庆喜面对朝廷及倒幕派的苛刻要求被迫一战,带领幕府军一万五千人由大阪进攻京都,决战为数五千人的倒幕军。18681月戊辰战争的第一战鸟羽伏见之战爆发。幕府军大败,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由大阪湾搭乘幕府军舰逃回江户(今东京)。最后庆喜在海军奉行胜海舟游说下同意投降,在186853日,德川庆喜交出江户,改封于静冈,领地70万石,德川幕府在江户265年的全国统治结束。明治三十年(1897年),庆喜从静冈回到东京居住,首次觐见明治天皇。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庆喜被册封为公爵。大正二年(1913年),庆喜因肺炎逝世,享年七十六岁。

  其实日本内战远没有那么简单就结束。18684月,江户不战而降,无血开城,明治政府建立。幕府海军副司令榎本武扬带领八艘军舰北上虾夷地(今北海道),占据箱馆的五棱郭、松前城两处要塞为根据地。1215日(阳历1869127日)榎本军平定虾夷地,成立虾夷共和国。随后举办记名制的选举,由士官级以上的干部投票选出包括总裁(相当于总统)、副总裁、海军奉行、陆军奉行等重要的内阁人选,结果由获得最高票的榎本出任总裁。新政权建立之后,在箱馆城设有领事馆的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纷纷向榎本递交备忘录、承认虾夷共和国为事实上的政权。其后原幕府法国军事顾问团副团长儒勒·布吕奈(Jules Brunet)带来了十几名法国教官,集结在北海道的原幕府部队达到了4个联队、3000人之多。1869年箱馆战争爆发,虾夷共和国战败,名将土方岁三战死。明治二年517日(阳历1869626日)榎本决定投降,五棱郭于518日转交给政府军陆军参谋黑田清隆,成立一百二十五天的虾夷共和国灭亡,同时也代表了幕末内战“戊辰战争”的真正终结。绕了一圈,言归正传。却说图中的拉弦开炮是一种很古典的开炮方式。说白了就是用弦(称为发火绳,金属或非金属质地)钩着一个铁棒。拉弦后铁棒掉落,敲击并点燃内部引信开炮。这其实和手榴弹内部安装有火帽,拉弦撞击火帽点燃导火索引爆的原理基本相同。


  接下来这张照片是2011年驻阿富汗昆都士省北约部队的德国第345炮兵团野战炮兵连的士兵正在向反政府军开火的情景。这门于1998年进入德国陆军服役的PzH2000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至今是世界最先进、作战能力最强大的榴弹炮。这种55吨的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最大射程超过40公里。特点是操作全自动化,全自动装填,具有超高射速,在急速射模式下,PzH 2000能在9秒时间内发射3发炮弹,50秒内发射10发,1分钟之内发射13发炮弹,20发炮弹的最短发射时间为230秒。可以在火控系统支援下实现自动开火、最多5发炮弹同时弹著的炮击模式。看到这里有读者或许会问,为什么如此先进的自行火炮,图中却显示炮手在开炮的时候还需要跑到装甲车身之外,用一根绳子去拉弦?在很多人印象里,用绳子拉火发射炮弹,是上世纪二战以前古董级火炮才有的特征。那么一门现代化的先进火炮,为何在射击时要用绳子去拉火发射?是技术不够先进出现故障么?是炮兵战士不够勇敢么?这要从火炮的发射方式说起。复习一下,一百多年以前是前装的滑膛炮时代,炮身为铜质或铁质材料铸造,使用前装球形炮弹,用丝绸包装的黑火药药包发射。这时的火炮发射方式比较类似火绳枪,在火炮底部有一个传火孔,当药包和炮弹装填完毕,炮手先用一个锥子插入传火孔,刺破炮膛内的药包,然后将一个导火索通过传火孔插入药包,或者直接将点火用的火药倒入传火孔,最后点燃导火索或火药,炮弹就被射了出去。

  从19世纪末开始发明了架退式后膛火炮,进而发展为管退式后膛火炮。由于后膛火炮的后部有开闭炮闩机构,很多火炮还使用了铜质弹壳的定装炮弹,不再适合使用导火索来发射。所以人们发明了炮弹底火。通过击发机打击底火来引爆发射药。这时通常使用发火绳来拉动击发机发射火炮。使用绳索发射火炮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影《集结号》,谷子地操作一门日制4175毫米山炮(炮兵对于旧式中口径榴弹炮的称呼)轰击国民党军队的坦克。解放军早期装备的苏式火炮也有很多采用螺式炮栓,它们都是用的拉火绳拉动击发机,属于拉火式击发装置,例如54122毫米榴弹炮,在很多解放军报的部队演习训练照片上经常看到这个炮拉个绳往后拽。到了现代,所有的野战火炮都配有击发机。击发机就类似步枪的扳机,通常安装在炮身一侧或火炮尾部,当装填手为火炮装好炮弹,炮手需要将一个底火装入炮膛,然后炮手站在火炮旁边扳动击发机就可以开火,不需要使用拉火绳。我军的老式54-1122毫米榴弹炮,采用螺式炮栓,使用拉绳击发。而83122毫米榴弹炮就安装有扳机式的击发机,可以直接扳动击发机开火。下面贴一张越南炮兵列队拉弦放礼炮的图。


  有很多炮兵射击照片都显示,现代还是有很多使用长长的绳子来拉火射击的现象,以至网友误解说这些战士不够勇敢,不敢站在火炮旁边开炮;也有人说这是火炮落后,不能用扳机击发。这些论断其实都不正确。野战火炮的机械击发装置一般分为击针式、击锤式和撞针式。主要以击针式为主,它又分惯性式和拉火式两种。惯性式击发机安装在火炮一侧,可直接用手扳动发射,比较适合半自动立楔式或横楔式炮闩,比较适合需要打击直瞄目标的战防炮、加农炮等火炮。拉火机针的击发机通常安装于螺式炮闩上,欧美国家的大口径榴弹炮习惯使用螺式炮闩,且榴弹炮多是只有单纯的压制任务,所以一直沿用拉火绳击发方式,从老式的美制M-59M-198再到最新的M-777155毫米榴弹炮都是如此(下二图)。我军的很多现代野战火炮采用半自动立楔式或横楔式炮闩,普遍配有击发机,相当于步枪的扳机,一般安装在炮身左侧,炮手可以站在火炮旁边直接扳动击发机来发射火炮。其实带有击发机的火炮除了手动扳动击发机来开炮,也可以用拉火绳挂在击发机上,炮手远离火炮拉火射击。也就是说实战中拉弦与否,一般和火炮的发射机构设计有关。



  各国炮兵普遍使用拉火绳,除了螺式炮闩设计的原因必须用发火绳,还有个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进行“冷炮射击”和使用大号强装药射击。所谓火炮的“冷炮射击”,并不是指类似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以零星炮火打击敌人的冷枪冷炮运动战术。冷炮射击是指火炮进入阵地后进行的第一次实弹发射。这时候发射药的温度不恒定,炮膛温度较低,容易影响精度。火炮驻退机和复进机都没有被良好的润滑,固定火炮的底板和驻锄与土地结合也不严密。导致火炮的技术状态和稳定性都比较差,容易发生炸膛或掀翻炮位等事故,如果首发射击时炮手站在火炮旁边使用击发机,在发生炸膛或掀翻事故时容易伤及炮手。因此,外军和我军炮兵使用绳子拉弦开炮的少数照片并不暴露火炮装备如何落后,更不代表炮兵战士贪生怕死,只是显示“冷炮射击”:炮兵射击安全规范中的一项要求而已。



萨尔浒之谜

  托现代传播媒体的福,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古装武打片里武艺高强的大侠们使的都是过时的冷兵器。如果他们在战场上和用枪炮武装起来的军队硬碰硬,保证战败不说,还会死得很难看。不过有常识就会有例外。古往今来的无数实例证明,武器并非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历史上不乏新锐热兵器在战场上反而输给传统冷兵器的特殊事件。Fish将在这里分析的萨尔浒之战就是世界火器发展史上的奇葩:一场火枪敌不过弓箭的战例。虽然因为双方投入兵力不大,此战没能入围“万历三大征”(指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明朝于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大型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两次援朝战争;平定杨应龙叛变)当中,1619年(大明万历47年)的萨尔浒会战绝对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之战。完全装备过时冷兵器、被汉族统治阶级视为化外蛮夷的游牧民族女真(入关后的满族)打败了曾经扬威海外、远征朝鲜胜利击败日本侵略军,拥有大量先进火器、而且占据数量优势的明朝主力部队。为此不断有人试图站出来揭秘,解释为何如此历史大冷门偏偏会成为事实。Fish在此争取结合各种论点来一个综合分析当然还要借机晒一下让女真满清获得胜利的奇葩兵器。


  先来个情况概述:1618年辽东建州女真族酋长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以13副祖传铠甲起家建立后金,向原来的宗主国明朝宣战。努尔哈赤举兵也有被明朝“官逼民反”的成分。七大恨第一条就是其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作为明朝臣属被明朝守边大将李成梁诬陷杀害,无处伸冤。作为双方过去宗主臣属关系的旁证,入关后清王朝在北京紫禁城东南角设有三间小屋,里面供奉着称为“完立妈妈”的神祇牌位。清代满洲贵族在祀神日必须在家中大神案下面再设小案,供献糕点,也称为“完立妈妈”。清末近支宗室奕溥说明“完立”即为“万历”的满语发音。“完立妈妈”或“万历妈妈”应该就是明孝定庄皇后李氏(明神宗之母,万历为明神宗年号,Fish注)。传说满清二祖(即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被明朝错误杀害时,李皇后很为惋惜,斥责李成梁之枉滥。清太祖努尔哈赤感其恩德,下令附祀于明堂。另有一说为努尔哈赤本人起家前曾被明朝囚禁过,女真各部通过贿赂明朝太监得到太后特赦。从此设立其神位祭祀以为报答云云。总体上看自视为“天朝上国”的明朝在开战前占有人力物力方面的绝对优势。但当时大明宦官当权,党派林立。万历皇帝一连20年不上朝,每天沉溺在皇宫自己的小天地里(野史称其贪杯好色、吸毒上瘾搞垮了身体),对边关奏报一律不理。正是在这20年之间,除了下文将会提到的叶赫部海西女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基本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


  当时有句俗话说:“女真满万不可敌”。中原汉族王朝要想控制女真,就绝对不能让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必须在萌芽状态维持分裂,打压强者,扶植弱势。在萨尔浒之战前夕可谓为时已晚,努尔哈赤已基本统一满洲各部,拥有八旗劲旅数万,掌控数千里广阔空间,实力比当初大金朝创始人阿骨打反辽时还要强大,其势力抬头后再难压制。先说“八旗”这个概念,它实际上是女真部落的人口编制单位。努尔哈赤于1615年(万历43年)将四旗扩展为八旗时,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每五牛录立一甲喇额真,每五甲喇立一固山额真。一固山就是一旗,八旗合计共有约6万人口。皇太极继位后把每个牛录的定额改成了200人,大概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字(牛录战时大多只能出兵不满百人,基本上没有能300人一起上阵的)。也就是说努尔哈赤时代的牛录平均人数实际上约是定额的2/3。这样来看,八旗初创之时,约有总人数4万。 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数不是实际总人口,而是“丁”的意思,也就是纳税服役的1660岁成年男子数量。后来摄政王多尔衮统帅12万八旗军入关,这12万人里头,满军不过7万,汉军2.6万(称为包衣,比后来收编的绿营尊贵),蒙军2.4万。清朝定都北京后,一年内即招降了40多万各路明军和农民起义军。满洲八旗兵在与李自成50万军队的消耗战中伤亡颇多。到多铎灭了南明弘光政权后,满州军队减员近2万,当时全国的八旗满兵总数不过55千人(包括老迈残废),从那时起正牌的满洲八旗兵已经开始退居二线。

  后金起兵之初,以八旗军为主力攻城掠地,重创辽东各路明军,引起朝廷震动。万历皇帝破例上朝,征求平息努尔哈赤策略。最后朝廷定下“务期歼灭,以奠封疆”的战略。紧急投入军费白银300万两。在抗日援朝战争明军统帅杨镐以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当时明朝在全国各地设立军区,称之为“镇”。明廷从最精锐的九边重镇征发宿将锐卒。包括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发精兵3万,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处发精骑2.5万,浙江征发戚继光旧部浙军4000,四川,广东,山东,南北直隶,陕西等选出精兵2万。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河东西土兵总约7000人。明军从天下百万大军中抽调8.7万最精锐者参战。另外明廷盟友、隶属海西女真的叶赫部出动1万人,朝鲜出动1.3万人,总计11万之众,号称47万。明军人多势众,分兵四路,齐头并进,大有踏平建州,扫灭后金之势。从四路明军阵容看,当时明朝所有著名战将都已倾巢出动。如此拼凑起来的庞大兵团让Fish不由联想到当年曹操统帅下兵临赤壁的大军。别的不说,虽然都自称官兵或天兵,各镇士兵和下级军官大都不会说官话,只会家乡方言,偏偏为了防止将领专权,政府派出的高级将领和监军大多不是本地人,下达命令需要口头翻译,如果战斗中误把命令中的“挡”翻译成“让”,那还不出大乱子?很可能正是因为南腔北调难以协调,十多万明军没有整体出击,而是分为四路。由于各路指挥官的轻敌冒进,最初计划中的“分进合击”很快变成了“各自为战”。

  南路指挥为辽东总兵李如柏,其去世的父亲李成梁是与戚继光并列的名将(也就是杀死努尔哈赤父亲祖父的仇家)。“李家军”对蒙古(北元)作战中号称几无败绩,其兄李如松在抗日援朝战争中担任中方第一阶段指挥官,威震日韩(日本侵略朝鲜之战共分前后两次。李如松1598年于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前在蒙古战场中伏阵亡,Fish注)。李如柏率领的正是他两位父兄所留下的辽东边防旧部及北京御林军京营部队合计2万人,其下属将领诸如尤世功、张应昌、李克泰、戴先裕都系有名勇将。东路为参加过第二次朝鲜抗日战争的猛将刘綎,因为曾经面见朝鲜国王,善使一口大刀被称为“刘大刀”。刘綎15岁即随父从军,冲锋陷阵。无论是在朝鲜战争,还是在平定西南少数民族暴动战争中均从未遇到过对手,所向无敌。部下祖天定、徐九思、康应乾、姚国辅皆系宿将。所率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南方官兵1万余人,会合朝鲜盟军13000人,部队合计2.3万人。西路为山海关总兵杜松,《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杜松榆林人,守陕西与胡骑大小百余战无不克捷。敌人“畏之”,“呼为杜太师而不名”。杜松与蒙古交战大小百余战无一败绩,由一个普通士兵升至宁夏守备。万历20年有一次杜松与蒙古人交战斗身陷重围身负重伤士卒死伤过半;恰在此危急时刻援军赶到。他不顾伤痛继续率军奋力厮杀。最后把蒙古军杀得大败。因此而由游击升至参将,不久又升至副总兵。后来再以副总兵之职调至宁夏后又因军功改镇蓟州。蒙古人称杜松是“杜太师”,满洲人更是称他为“杜疯子”。杜松不但勇猛且为官清廉耿直,有古代名将之风。其下属将领赵梦麟、刘遇节、王宣、桂海龙、王浩等人也多是猛将。杜松率领宣府、大同、山东、陕西官兵3万出战。最后一路为开原总兵马林的北路军,其部队大多为明军辽东镇最精锐的“跳荡铁骑”(即火枪骑兵)。另有真定、保定、河北、山东等官兵共计2万。

  无论从兵员数量,将领素质,还是精锐程度上看,参加萨尔浒大战明军都远超朝鲜战场明军。甚至可以说为永乐大帝远征之来明军最强出战阵容。按照明末重文轻武的习惯,四路明军由辽东巡抚杨镐统一指挥调度。杨镐是河南商丘人,他虽然是进士出身,属于文官,但此人在日本侵略朝鲜期间已经以右佥都御史的官衔负责经略援朝军事,对作战行动并不陌生。说到后来各路明军为了争功而互不配合,也是有历史原因的。除去文件泄密说、门派斗争说,窃以为最要命的动机是封建军队里的流行病:赏额。在明军筛选组织阶段,经历过三大征的明军内部普遍充满畏战情绪,甚至有的官兵听说要去北方极远之地杀“鞑子”(明朝对女真的蔑称)居然当场吓哭起来。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开战前明军统帅杨镐上奏“擒奴赏格”经明神宗批准颁示天下。赏格规定:擒斩努尔哈赤者赏银一万两,升(世袭)都指挥使;擒斩其八大贝勒者赏银二千两,升(世袭)指挥使。此外若擒斩其余努尔哈赤的十二亲属伯叔弟侄(贝子),及其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亲信领兵中外用事小头目等,一律重赏并且封授世职。这种建筑在金银官位诱惑基础上的军心士气(特别是各路指挥官)可谓空前高涨,近乎失控。Fish解释一下:贝子是满语,初为贝勒的复数。在早期满族社会中,贝子意为天生贵族。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称和硕贝勒。贝勒下设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属高级贵族。自皇太极后逐渐实行12级封爵制。贝子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受封贝子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获取途径有世袭、恩封、功封和考封数途。


  开战后四路明军计划分进合击,直驱后金都城赫图阿拉(清朝称为兴京,今辽宁省抚顺附近的永陵镇)。西路杜松明军不顾一切快速行进星夜列炬,一日内冒雪急行军百余里,力图速战速决。229日,杜松已距离赫图阿拉仅有百里路程,自认为胜利在望。此时他所在的位置就叫做萨尔浒。努尔哈赤获悉明军分进合击的企图,判断出明军西路威胁最大,其他3路因山险路远不能很快到达。后金军采取了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即“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所有优势兵力,对数路来犯之敌各个击破。3月初1日,杜松率领1万精兵轻装强渡浑河,准备攻击在界凡修筑工事的1.5万后金部队,打开前进通道。八旗军毁坝放水,河水陡涨,淹死众多明军,仍无法阻挡明军前进。明军并不是不能打,讨伐后金的明军全部是精锐,不仅有汉族,还有西南少数民族、蒙古族甚至有日本人。参战朝鲜人记载:西路天兵一阵极精勇,胡兵几不能挡,而争割首级,无意力战,一胡之仆,十余骑皆下马争之,故以败覆。说到底为了争功劳遗误战机:又是赏格惹的祸!中午起杜松明军于吉林崖与后金二贝勒代善所部发生战斗。下午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当中的四旗赶到战场,努尔哈赤决定首先攻击驻扎在浑河对岸的2万明军。此战清楚地反映出了双方的装备特点。当时明军普遍装备三眼铳(三管火枪)。由于马上发射命中率低,骑兵有时也会下马结阵放枪。三眼铳可根据战场情况选择是否将三圌条引线并在一起,连发还是齐发三弹。三眼枪的战术为:每队造十五人为三眼铳手,四人为大炮手。又多用纸爆,先后混之。此引申前人之法,亦多方误敌之意也。在明初,有些敌人在临战时伏在地上听声,等明军的铳响过之后,便跃起突阵。因此明军开枪前后,会在附近连放三五个爆竹,真真假假,使敌人无所适从。当时明军“枪炮层层排列无隙”,为了提高命中率,规定在十五步内才能点火发射。这就暴露了面对女真骑兵奋力冲锋,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开炮放枪后来不及重新装弹发射火器的弱点。八旗军呼喊着在野地纵马冲击,明军来不及换药装弹,阵营即被突破,明军枪炮方阵根本无法阻挡八旗冲击。保定总兵王宣,赵梦麟都是陕西榆林人,武将世家出身,此役皆战死沙场。


  反观八旗兵当时的装备,女真族使用的弓大多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复合弓,其设计保留了几个世纪以前蒙古反曲弓的特点。虽然落伍,但是弓身沉重,可以用重箭反复发射,保证一定的连射效率;重箭的离弦速度低,就近距离使用中箭的速度、动能损失不大。哪怕拉力相等,本身单体弓都无法与复合弓比较威力。女真复合弓无论射速,穿透力,射程都远胜于英国长弓。八旗强弓力度以“力”计算,一个力相当于现代的600克,弓分为三等,一等十二力、二等十力、三等八力。强弓有六种,十三力至十八力。普通八旗作战使用10力强弓者居多,也就是132磅硬弓,这种武器100米内射穿2名披甲士兵毫无问题。当时女真弓箭射程比明军十五步才发射的火器要远得多。满清入关时弓箭射程是100米左右,也就是最远在一百步一百五六十米的距离上实现精度射击就很不错了。实际上清军就是通过合理的战术安排,让他们过时的弓箭获得足够的穿透力和重复杀伤力,充分发挥了威力。顺便多句嘴:弓箭骑射在清朝一直被重视,尤其是入关后擅长骑射的清军对弓箭有着非同寻常的需求量。因此皇室指定了17家弓箭铺专门生产。其中材质最好、要求最高的皇家专用弓大多是聚元号的产品。据说聚元号制作一张弓需用20多种天然材料,200多道程序,历时至少一年有余才能完工。

  有说法称女真射手学英国长弓兵朝天放箭,隔山射杀明军。明军火器因为无法直射目标,所以惨败。此说不可信。其实罪魁祸首是当时明军火器的另一个弱点:夜晚容易暴露目标。三月初二下午,西路监军张铨在萨尔浒山上见敌军来攻,即令各队结营列阵以待,当敌进至山下时,即刻下令开炮轰击。战幕拉开,雨雪忽至,天降大雾,弥漫山谷,视线不清,咫尺之外,难分敌我。明军个个恐惧,人人心慌,入夜后便点燃松枝当火炬,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后金军面前。(就算不点火把,火绳引信的火点也一样会暴露目标)后金军利用其火光,使用弓箭齐射攻击,每发必中。明军虽有火光易于点燃火枪,但因在明处,难寻目标,非但未能伤敌,自己反吃大亏,加之黑色火药惧潮湿,雨雪中使用不便,所以难以进行有效抵抗。而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愈战愈勇,一举夺取萨尔浒山寨。八旗军占据山林高地发动箭阵,强弓攒射,如夜间行围打猎一般。杜松本人被八旗军强弓射杀,部下参将柴国栋、游击王浩、张大纪、游击杨钦、汪海龙和管抚顺游击事备御杨汝达俱战死。监军张铨被俘,誓死不降被处决。

  北路马林明军跟在杜松部队之后急行军追随,3月初2日得到杜松全军一天之内覆没消息后,马林全军震惊。马林军于慌乱中在萨尔浒西北尚间崖立下三处军营,明军以步兵为主布成方阵,每座大营挖掘三道壕沟,壕沟外排列三层枪炮,分别由马林,潘宗颜和李希泌把守,全军转入防守。八旗军很快抵达战场。首先集中主力攻击龚念遂所部明军,八旗军下马发起冲锋,明军并不出战,只是密集施放枪炮。八旗军推倒掩护明军的楯车(详见下文)打开突破口,冲入战阵内部,射杀明军。明军参将龚念遂、李希泌、千总张天祚、颜天佑、王弘化和把总雷应龙、丘起凤、刘友才、于景柱、杨朝武、代运旺等及全营5000人全部阵亡。攻灭一营后,八旗军又冲向马林大营。前阵明军出战抵挡,后阵明军密集发射鸟枪、燃放火炮掩护。1万八旗军往返射箭,骑快马的快跑,骑慢马的慢跑,如同截击野兽那样奔驰,不顾明军枪炮射击持续发动进攻。八旗军一部击破明军前阵,另一部又从背后突破明军鸟枪火炮为主的后阵。明军阵线开始崩溃,马林首先向外突围,匆忙中部队陷入沼泽地,八旗军又像围猎一样把明军包围起来,跟踪追击,肆意射击,几乎将后退明军全部射死在原野中。其中包括千总杜福、王国印、李日篁、张桂;把总天台、哑汗兔、猛克虎、魏思贤、库承恩、尚民雄、王应干、单秉德、马灼、马熠、杨登科、李毓药、王怀智、刘尚胤、王效忠。把总打代、赵仲举、腮介哈监代、李尚仁;督阵应袭:曹秉忠、万人英、胡国弼、周大受、李天复、孙冲良、伯言兔等等。马林的两个儿子马燃、马熠皆战死,“死者弥山谷,血流尚间崖下,水为之赤”。最后马林仅带数人逃出包围。


  早期八旗骑射堪称无敌,萨尔浒战后皇太极仅率领2万八旗科尔沁军就击败号称40万骑的北元蒙古。就更不用说数万八旗交战8万明军了。不仅如此,经过严格训练的集体齐射形成“箭阵”,成为明军的克星、女真人的杀手锏。马林败退后勇冠三军的潘宗颜指挥残余明军继续抵抗,八旗军以重甲兵持大刀,轻甲兵持弓箭发动进攻。明军“奋呼冲击,胆气弥厉”拼命抵抗。八旗军越攻越猛,最终冲进明军阵营。明军悍将潘宗颜带领部队冲出来反击,持刀要与其白刃血战。八旗军避其锋芒并不接战,只是保持距离使用强弓放箭。潘宗颜全身被无数强弓硬箭射得“骨糜肢烂”,也就是浑身箭孔,骨头都被射烂。其部下守备江万春、黄瑷及麾下千总陈玉、王学雄;把总常因泰、何印、王琯、陈一元和中军李维桢、千总刁国瑞、把总康世泰等等皆死于八旗军箭阵。由于明军决定于3月出兵,中国北方的辽东地区风雪大作,行路艰难,东路明军刘綎率领戚继光系统浙军在内1万多南方精锐明军与1万多朝鲜军还不知道杜松,马林明军已经全灭,继续行军向赫图阿拉进军,此时其已孤军深入300多里,多次与八旗军小股部队交战。(有说法称努尔哈赤消灭杜松、马林两路后让人穿上明军号衣假扮使者,不断催促刘綎前往赫图阿拉会师,将其引入圈套)

  3月初4日,刘綎明军抵达距赫图阿拉约70里的阿布达里冈。此地重峦叠嶂、隘路险夷。刘綎督令兵马单列急进。3月初5日,四贝勒皇太极立军山顶,从上向下打来;大贝勒代善攻击侧翼,阿敏从前方进击。东路明军战斗力很强,携带的火药数量也是四路明军中最多的。他们陈列火器,结阵抵抗。八旗军数次攻击未果。待刘綎明军弹药耗尽后退入至瓦尔喀什旷野,八旗伏兵四起,万箭齐射!刘綎15岁少年从军,讨伐九丝蛮,冲锋在前,率先登城抓获蛮人首领阿大,一战成名。打缅甸,仅率2千明军对阵5万缅军居然取胜。播州讨伐叛乱土司之役勇冠三军,势如破竹,立了头功。援朝之战大败日本小西行长军团,是援朝之战首功。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刘綎在萨尔浒之前一生从未打过败仗,手下兵士部将最凶猛,久经战阵,结果持勇冒进,在萨尔浒全军覆灭。刘綎两个儿子刘佐、刘结相继牺牲,刘綎本人先被飞箭射中左臂,又被射中右臂,犹舞刀奋斗不止。最后八旗军一刀劈下刘綎半边脸,其人仍左右冲突,手刃数十人。然后“鲜血流尽,力脱虚弱”,倒在地下挣扎而死,其义子刘招孙骁勇善战,他“负(刘)綎尸,手挟刃”与八旗厮杀,连杀数人后也力竭而死。八旗军杀败明军东路前队后马饮水,人吃面,稍事休息便再次出动。东路后队明军全为浙军步兵,排列方阵,使用竹竿长矛,身披硬牛皮木甲。其他朝鲜军披挂的居然全是纸甲,这支明军在富察南野层层排列至少3000支鸟铳。

  八旗军前进到敌手近处时,突然大风转向反吹明军方向,明军施放枪炮的硝烟,兵马踏起尘土全部弥漫在明军阵营,一时间天昏地暗。八旗军趁机冲进烟尘中,重箭随大风越射越远,越射越劲,数千浙军随之全灭。女真八旗歼灭明军后,朝鲜军派使者请降说:我们不愿意参战,日本曾侵犯我国,明军曾援救我国,为了报答我们才不得已前来。现在我们这个部队全是朝鲜兵,只有1个明军军官和他的随从,我们可以逮捕他们交给你们。后金大贝勒代善同意朝鲜军投降,此时在朝鲜军营内的明朝监军在得知消息后已经自杀。南路李如柏明军在得到消息后迅速撤退逃离战场,全身而退。和明朝结盟的女真叶赫部队则根本就没敢进入战场!仅仅5天时间,八旗军即击败明军调集的全国精锐,除李如柏一路明军逃回外,明军共损失45800人,宿将军官战死者310人,丢失骡马28000匹,火炮鸟铳20000多支。文献记载中八旗军伤亡数目轻微。负责拖延刘綎东路军的三个牛录900人伤亡最重:死了50人,伤了几百人,估计剩450人的战斗力。《满文老档》中称因为得到天助,整个萨尔浒之战八旗军仅仅战死200人,伤2000人。这明显是清军入关后的粉饰之辞。再怎么样,经过如此激烈的战斗,女真方面的损失应该足有其承认的十倍,即阵亡2000,伤约2万。



  很多人在解释萨尔浒战果时只注意火器和弓箭的攻击能力,却忽略了交战双方防御能力的对比。女真族和蒙古族都精于骑射,却又有很大不同。首先表现在女真族强调机动性的同时兼顾防御。女真和蒙古兵祖传的弓箭射击技能极强,马上又有短刀和钩子,每个骑兵都有三四匹马,各个膘肥体壮,可以轮换骑乘。而明朝骑兵都只有一匹马,还经常要干杂活,运输物资装备和人员。一旦两军骑兵交锋,明军的机动性肯定比不上,根本挡不住满蒙骑兵。这也是明军以步兵为主结阵,用拒马等障碍物阻挡骑兵突击的根本原因。关外的清军最早以建州女真为核心,向明朝学习,善于重甲兵步战,骑兵并不突出,常常下马做重步兵使用。《太宗实录》中就记载了皇太极教导骑兵到战场后,半数下马半数马上接应的战法。清军入关后之所以一统天下,强大的防御能力是根本保障。古时近战盔甲很重要,明末时为了防锈,铠甲已经从甲片露在外面的“明甲”进化为把甲片缝在皮袍或厚布衣服内侧的“暗甲”。当时由于官场腐败得不到及时更新,明军的盔甲外表看上去很新,其实里面的铁甲片早锈烂了,漏洞多到如筛子一般,盔甲不如女真人成了明军的软肋。明军的盔甲既防不住弓箭,还可以被刀斧轻松劈开。后来南明郑军和清军作战,经常吃清军重甲步兵的亏。郑成功羡慕清军“全身披挂是铁”,敢“下马打死仗”,并建议“我亦用此披挂”。但是全套清甲重30明斤,郑军缺少军马驮畜,难以模仿穿着机动使用,所以仅能捡选军中千余名矫健者穿着。这些部队就是郑军精锐“铁人军”。随着战争磨练和势力扩张,八旗兵的骑兵战斗力也逐渐提升。而在引进火枪和火炮后,八旗兵形成了以重甲步兵、重装骑兵为主力,配备弓箭火器的均衡配置。这样的部队在当时的东亚可谓劲旅,能入主中原不足为奇。

  既然盔甲防护不如敌人,明军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火器了,当时一个3000人的火器营列好方阵后,一面600支火器,分5个班轮流射击,其实每次只有百多杆火器射击其一面。虽然此时的明军依旧保留火器上的优势,但是装备的主流依旧是老式火门枪。作为最为早期的武器,火门枪其实不比弓箭有优势,在戚继光的描述中,火门枪在校场的成绩只有弓箭的一半,更别提其射速和士兵素质上的绝对劣势了。明末以骑射见长的辽军中居然出现了大批十步不中的士兵。上阵前的火器营杀气腾腾,但真正到了战场后就不一样了。每秒都是生死瞬间,士兵各个面黄口干,心慌手抖,要么忘了下铅子,要么铅子不合口径,要么就是药线装不进去。火线熄灭的情况至少有20%,打不准的以及因为太湿点不着火的又有40%以上。最后能真正打中敌军的不超过20%,很多还打在了马身上或者没命中致命部位,后金军真正死在火枪上的仅十几人。而对方早就数千骑兵冲了过来,百米瞬间就冲进了阵列之中。满清八旗重甲步骑兵的护甲是比蒙古兵还要精良的双层和三层甲,其对战结果肯定是一边倒了。明军大炮的威力比火枪大,可是射速也更慢,而且笨重不利于机动。资料称“火炮故虏人所忌,然今习闻而巧避,每见放了,却才装药,虏便突来冲屣,故必十五人为三叠,便递入药,可以接放。”也就是说女真人渐渐学会了对付大炮的方法,等明军第一轮炮打过,开始重新装药的时候立刻发起冲击,让明军根本来不及再射。对此明军的对策是把15个炮手分为三组,轮流上阵,前一组放完立刻退下,第二组冲上去继续装药放炮,很可能当时和火铳一样已经有把火炮分为小组轮番射击的战术了。袁崇焕后来就用这个方法在宁远城把清太祖努尔哈赤轰得重伤而死。面对明军火器的威胁,女真人启用了另一件奇葩兵器:楯车。


  “楯”通“盾”,楯车也就是盾牌车,因此又有牌车(不是车牌!)的别名。根据明末范景文所著《战守全书》记载,女真楯车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这样制成的楯车“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反弹),柴火掷之不焚”,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前面说过,在那个时代明军虽然已经大量装备火器,但这些火器主要针对的是无甲、少甲的北元蒙古轻骑兵,所以在面对楯车时威力明显不足。早在1584年(万历12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满洲各部、进攻玛尔墩山城时便使用了楯车。攻城时努尔哈赤命三辆楯车并排前进,试图掩护士兵到达城墙下。这段记载表明,当时楯车被挡住了,并没能在攻城中起到很大作用,但至少证明了满洲军队自初创起就开始使用楯车了。只不过当时的楯车还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攻城手段。此役之后女真人对楯车进行了改进,增强其防御力,最终成为了前文所提到的、《战守全书》中所描绘的模样。改造成熟后的楯车成为了满洲军队中的重要武器。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后金每牛录(合三百人)中每一百人就配备四辆楯车,由三十名士兵操作,所占比例达三成,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在1619年(万历47年),努尔哈赤进攻明朝开原、铁岭的作战中,再次使用改进过的楯车参与攻城,这次成功将士兵掩护至城下。到达城下的八旗军或者挖墙脚损坏城墙,或者架设云梯登上城墙,最终二城先后沦陷。


  尝到甜头的女真人开始研究新战术:前面描写萨尔浒之战,女真八旗攻击明军马林部队的时候已经写过:八旗军推倒掩护明军的楯车打开突破口,冲入步兵方阵内部射杀明军,取得了胜利。当时攻守双方都在使用楯车为自己提供掩护,只是用法不同。后金军在进攻明军火器防线时推着楯车列阵抵挡弹雨,配合弓箭手主动出击。而战术僵化的明军虽然也有楯车,却墨守成规,只拿它们堆在步兵方阵外围作为障碍物使用。在萨尔浒战役之后的1621年(天启元年),努尔哈赤率军攻打沈阳,此战中楯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彻底改变了其单一的攻城用具身份。在努尔哈赤攻占沈阳之战中,八旗军除了在攻城中使用了楯车,在与前来支援沈阳的明军陈策部队的野战中也大量使用了楯车。根据《满洲实录》的记载,陈策所部明军身着内衬铁甲片的厚棉甲,手持长枪、大刀、利剑,还配备了为数不少的火器。面对这样一支武装到牙齿的明军,努尔哈赤如临大敌,他命令右固山将原计划攻城用的楯车、重甲兵调到前线支援。努尔哈赤麾下的红拜雅喇一部急于求战,不待楯车、重甲兵到达就与明军交战,结果参将布哈、游击朗格实尔泰等人被明军阵斩消灭。待楯车、重甲兵到达满洲军才反败为胜,成功消灭了这支有战斗力的明军。楯车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同一种武器用法不同,取得的战果也就不同。


九头鸟传说


  Fish首先声明,九头鸟传说是一个多源而又分离出多种版本的故事,要完全弄清它的源头和变化,尚须进一步考证。这里基本按时间顺序大概介绍一下。九头鸟,又称九凤。该神话生物源自古代奇书《山海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不祥怪鸟。原名“鬼车”,长有十个脖子、九个头,因古汉语中“九”和“鬼”音似,所以也叫做鬼鸟。据说它原有十个脑袋,第十个头是被周公旦命令猎师射掉的。九头鸟逃脱飞去,那个没有头的脖子不断地滴出血。古人认为九头鸟飞过之际,要吹灭灯火、放狗把它赶走,否则九头鸟会吸走小孩子的魂魄,造成灾害。有说法称中国从周代开始有九州,分别是徐、冀、兖、青、扬、荆、梁、雍和豫,九头鸟就是九州的动物化形象。后代还以九头鸟象征人和事,“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就是个在全国流传甚广的说法。一般没有在湖北工作生活过的人对湖北人的印象可能就是来源于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多种解释。最直白的说法是指湖北人象九头鸟有九个头那样聪明能干。实际上其历史背景要复杂得多。首先解释前半句“天上九头鸟”。古代九州之中的荆州辖现今湖北、湖南大部,由荆山之下直到衡山以南。周代至春秋时期楚国兴起强盛,楚庄王时到达巅峰,荆州也被称为荆楚。楚人崇拜凤凰和数字九,屈原的《九歌》就是一例。因为九头鸟又称九凤,楚人视火神祝融为先祖,而祝融又以九凤为化身,因此被楚人先祖设为图腾。说白了九头鸟就是湖北的古代动物图腾。后半句“地下湖北佬”出现的时间较晚,据说和明朝末期名人张居正有关。张居正(1525年-1582年)又称张江陵,湖广江陵县(今湖北江陵县)人。在明神宗幼年继位时是当朝宰相,事实上的摄政者。一说张居正为相时大权在握,整顿吏治,推动改革,声誉日增。他患病时,各地官绅纷纷为之建生祠醮祭,迹近铺张。此事被九大御史前后参奏,而张之地位并未动摇,九大御史反被张居正一一整肃,因此民间便编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讽刺歌谣。在这个说法里九头鸟乃指九御史,湖北佬则暗喻张居正。二是说张居正在整顿朝政时一共保荐了九位湖北籍同乡当御史,对贪官污吏严厉制裁,革新政风大有成效。受到整顿的贪官污吏心怀不满,当时流传的“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其实是对湖北籍当权者的一种诅咒。(参考书籍 :朱介凡《九头鸟传说》、熊召政《张居正》)



  兵器当中的九头鸟(Jingal或 Gingall)又称九头鸟铳,清代叫抬枪,是明、清时期中国和印度都曾使用的一种放大版的鸟铳(火枪),其枪管十分细长,而且品种繁多(可能是以九头鸟命名的一个理由),以火绳枪及手动枪机式等运作原理操作。由于抬枪体积太大,所以通常都会由两至五人操作或置于两脚及三脚架上使用。现在已经无法知道该武器为何如此命名 — Fish瞎猜一句,说不定它最初是由湖北人发明的?抬枪最早在明代已经出现。《车铳图》里记载有20余斤的绝大鸟铳,可用大弹1个或小弹9个(九头鸟命名的另一个理由?),尤适于夜战。十七世纪之前,弓箭对抗火器还存有一定的战斗力,但随着火枪重炮的不断演进,弓箭兵地位也越来越低。面对射速快、杀伤距离远的火器,弓箭从逐渐落伍变成毫无还手之力。此外训练一名弓箭手至少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训练一名火枪手只需要不到一个月。晚清时虽然也引进了少量火枪大炮,但由于军事思想落后,弓箭的训练依然占据主要位置。尽管如此清军武备当中火枪的装备率仍逐步上升,虽然清朝皇帝们强调“敬天法祖”,想通过紧抓射箭训练来磨砺战斗精神,以强其“立国之本”,终究没有抵挡住热兵器全面淘汰冷兵器的历史潮流。鸦片战争前后,弓箭已不再是清军的主要武备,沦为习射娱乐的工具。清代《治平胜算全书》上有架在三脚架上发射的九头鸟铳图示。清代抬枪是一种重型鸟枪,平均枪管长1丈(约合3.3米)左右,重30多斤。其结构与一般的单兵鸟枪完全相同,但装药量、射程及杀伤威力远远大于兵丁鸟枪。发射时至少需要两人操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准发射。抬枪在清朝中后期十分盛行。18世纪末,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苛政统治,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农民暴动连年不断,起义军常常流动在山陵地区与清军斗争。在这种环境下作战,农民起义军的大刀长矛、弓箭、土枪、地雷等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清军的新式重炮却寸步难行,不得不大量制造这种30多斤重、由两人操作的中型抬枪应急,借以弥补普通鸟枪的火力不足。


  抬枪的英文称为JingallGingall Wall Gun。其实抬枪在欧洲从来没有出现过,外国人首次见到它是在1839-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印度已经沦为殖民地,不再装备这东西。在洋人眼里它是一种清朝独有的武器,可谓中国军队的象征。在19世纪中叶两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战争中,抬枪是清军使用的主要火器之一。一直延用到19世纪末的中法、中日战争以及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我国的战争中。中国人虽然闭关自守,但并不比别人笨,装备这种看似不伦不类的火器也自有一番道理和苦衷。首先和大炮相比这种火器重量较轻,不必车载马驮即可人力携带,而且和普通鸟枪相比火力较强。普通鸟枪射程只有五十米左右(资料原文,应该是有效射程而不是最远射程) ,后期滑膛抬枪则可达到三百多米 。此外抬枪造价比大炮便宜多了,道光咸丰年间抬枪装备率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就是说每一百个清兵就有二十个到二十五用抬枪的,还有三十到四十个玩鸟枪的,剩下的才是使长矛大刀的。清朝湘军火器兵装备台枪的占总数将近三分之一。鸦片战争时清军大量装备抬枪,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及后装线膛等,其结构原理与同类的步枪、马枪相同,只是尺寸、重量、装药量、威力、后坐力等比步枪、马枪为大。19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的抬枪为前装滑膛、散装黑药、火绳点火;60年代后,也开始仿照英、法、德、美等国制造各种类型有击发机构的前装和后装抬枪。另外洋务运动开始后还研制了线膛抬枪。线膛抬枪尺寸已经缩小到和二战时期反坦克枪差不多了。至1905年,制造抬枪的单位有江南、金陵、四川、天津、河南、山西、湖南、福建、陕西、云南、兰州、广东、吉林等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制造的品种有各种规格的前装滑膛和线膛抬枪及林明敦边针、黎意、毛瑟、7响和五子等后膛抬枪。其中除金陵、四川、北洋、湖南4个机器局的总产量分别皆在1000支以上外,其余各局根据能力大小产量数支到数百支。由于抬枪品种繁杂,其诸元相差很大,例如江南制造局生产的边针后膛抬枪十分有名,其它的就品质杂陈,褒贬不一了。

  从鸦片战争到镇压义和团,清朝军队可谓连战连败。每次失败后要推卸责任,所以各类文件里极力贬低清军的装备,制造出了清朝战败是由于武器落后的神话。实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英国人就记录过很多清军装备精良但是不堪一击的情况。面对装备坚船利炮的英军,清朝再腐败还是要想办法扩军备战的。道光年间清军沿海参战火炮多是进口,战前曾打算采用佛山兵工厂自制的国产八千斤与一万斤重炮。因为给的工钱不够,炮厂只能用杂铁铸炮无法按质完成。根据林则徐记录:佛山铁炮“全不能用”,铁中杂质过多,炮身有大量气孔,一发即炸。有人曾用锤打破其中一门,发觉最大的气孔可以灌进满满一碗水!最终是朝廷被迫拨款购买洋炮。其中虎门要塞洋炮最大,是68磅巨炮。除了购买洋炮外,还增加经费在浙江、江苏造炮,其中江苏炮局主要生产仿制洋炮,主要产品就是英式12磅长炮,浙江则开发出了铁模炮与锻铁炮,其中大口径铁模重炮鸦战时生产了120门,锻铁炮数量更多,不过多为中小口径。整个鸦战时期清军共投入5000门重炮,大部分被英军缴获。晚清的一系列对外战争实际上没有一次是武器全面落后于对方,相反多数战争里清军不仅有数量优势,还有装备优势。头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就缴获了清军大量性能良好的进口洋炮,现在它们还躺在博物馆里。装备有500门西洋重炮的虎门要塞实际没有打死英军1人;9000多清军被登陆的1000英军打得一哄而散,清军死300人:除了十几人外都是弹压不住,畏罪自杀的各级军官。其它战场清军死亡同样微乎其微:汉军绿营死亡多为军队溃散,军官自杀后以阵亡上报,很少有临阵战死的士兵。汉军在战场上如果战死超过10人的战斗就是著名大战役了。汉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没有把自杀按阵亡上报的战斗只有第一次厦门之战。那次清军一共死了9个人:7个鸟枪兵,1个团牌手,1个长矛手。


  在鸦片战争当中抬枪是清军在战场上杀伤英军最多的武器,火炮倒没发挥什么作用 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火炮掌握在汉军绿营手里。当时绿营军士兵的收入大头就是走私鸦片的好处费,因此绿营军毫无与英军作战的兴趣。广州溯江战斗中两万绿营军被区区一百多英军打跑,丢弃火炮1000多门,其中200门还是英制重炮。这是抬枪的幸运,更是大炮的悲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抬枪在八旗军与绿营军都有装备。18427月八旗军(共1583名,其中400人为青州兵;另有汉军2700人)在镇江作战中用抬枪对英军造成严重伤亡。此战英军投入最多(含陆战队共6915人),损失也超过整个战争中其他所有战斗的总合(死伤共160余人)。守卫镇江的八旗军几乎全军覆灭。他们当中很多人杀掉自己妻小后投入巷战至死不降,打得相当勇猛。可以说鸦片战争当中英军伤亡基本是抬枪造成的,鸟枪和冷兵器几乎无战果,死于远程炮击也不超过十个人。 因为抬枪开火时很有气势 ,连有的英军都说其火力凶猛。顺便说一下,抬枪还是清军最早实用的后膛装弹雷击枪。英国人早在1807年就发明了雷汞这种特殊火药作为子弹底火,使用这一发明的枪械称为雷击枪(击发枪)。说来有趣,道光年间清军装备的雷击枪数量比英军还要多(英军用的大部分是前膛燧发枪,详见《让子弹飞》)。早在乾隆年间雷汞配方就传入中国,但配方中的氯酸钾一直要依靠进口,当时被称做洋硝,民间叫盐卜,最初是味中药。鸦片战争之前清军击发枪就是使用氯酸钾与雄黄粉的混合物为击发药叫黄药。后来还使用了雷汞击发枪与雷银击发枪,其中雷银击发药是由丁守存创立的国产工艺。雷汞依旧进口为主,但国内也开始生产。黄药后来解禁在民间使用,咸丰年太平军起义时自制火枪大部分就是黄药击发枪。而清朝官军用的是白药与绿药击发枪,也就是雷汞和雷银击发枪。


  在甲午战争中抬枪仍作为一种步兵支援火力被北洋陆军大批装备。甲午战后随着步枪、手枪的价格下降,同时其数量、质量显著提高,旧式抬枪因为过于笨重且射击精度颇差而逐渐退出了中国军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最有中国特色的武器,且时间离现代也不远,抬枪却一直知名度不高。而秦弩、唐刀、夏人剑、明朝三眼铳之类的少量出土文物或“血滴子”那样根本是吹嘘出来的货色却广为人称道。艺人耍把式用的红樱枪基本上垄断了影视作品里从唐朝到清朝的武备。这是九头鸟的悲哀,更是中国人试图通过遗忘来逃避半封建半殖民地悲惨历史的真实写照。话说回来,Fish个人认为作为一种绰号,九头鸟更适用于多管枪械和其后代左轮手枪。先来看一款奇葩手枪。《神秘的黄玫瑰》是1984年由Doru Nastase执导的罗马尼亚电影。讲述了19世纪中叶罗马尼亚政治腐败,一个名叫Margelatu的神秘人物以黄玫瑰为标志四处除暴安良的故事,可谓罗马尼亚版的罗宾汉传奇。该影片中的男主角用的武器是一把转管手枪,这种枪是转轮手枪(也就是俗称的左轮手枪,见下文)的前身。因为其外形也被叫做胡椒瓶手枪。其实这种手枪并不好使,容易走火。作为手枪来说很重,一般单手举不起来,射击精度也很差。开枪连发要靠手来转动集束枪管。尽管如此,在我看来它的奇特外形跟九头鸟这个绰号相当匹配。



  左轮手枪或转轮手枪(英语:Revolver)是一种传统手枪。其结构的核心为一个可旋转弹巢。其转轮一般有6个弹仓,也有少至4个,多达12个弹仓的各种不同设计。19世纪末出现了甩出式弹仓(通常向左方)和中折式构造的的转轮手枪(上二图),同时双动式枪机也开始成为主流了。其中外摆式弹巢的转轮手枪为了配合多数人使用右手的习惯,多为向左90度转出弹巢以方便装填弹药,因此中文里面常称为左轮手枪,其实该枪英文名称为转轮手枪,与左右无任何关联。左轮手枪的子弹安装在转轮弹仓中,可以连续发射而不用在每次发射后重新装填弹药。 子弹哑火卡壳是手枪的先天缺陷,而使用转轮手枪遇到哑弹时只要再扣动一次扳机就可将下一发子弹运入枪管继续射击。手枪的转轮设计早在1718年燧石枪时代就已经开始。英国律师James Puckle发明装弹9发的转轮燧石枪(Puckle Gun),英国人Elisha Collier更于1818年取得转轮燧石枪的英国专利。但早期转轮手枪多是用笨重的多枪管(即转管手枪),且无法防止转轮逆转,所以无很大实用价值。1835年美国人柯尔特改进前人的设计,获得英美两国的专利。由于柯尔特的推销技巧了得,以及当时美国不像欧洲为了保密,由国营或垄断的私营兵工厂独占一切枪械新科技,所以柯尔特才能将其名字流传后世,后人甚至误认为柯尔特就是第一把转轮手枪发明者。(当时因为专利和保密法例,经常有不同的厂家独立地发明相似的设计,也有时因为买不起专利权或等不过专利权到期,引致一些枪厂被逼放弃市场和倒闭,而使公众搞不清谁是第一个发明者。)南北战争成为左轮手枪首次活跃的战场。左轮手枪在19世纪逐步定型,因其性能可靠和威力强大而风靡一时。后来装弹量更多、体积更小的半自动手枪逐渐取代了左轮手枪。但左轮手枪因为可靠、便于维护和便宜,目前在一些警用、运动射击和私人防卫的领域仍然有人使用。


  最初的柯尔特转轮手枪,如柯尔特沃克转轮手枪或柯尔特骑兵型转轮手枪,虽然外观和现代转轮手枪相似,并且使用相似的机械结构转动和发射,可并不表示和现代左轮一样方便,实际上通常每发射了一枪后,为了适应威力随时过大(难以控制每次装药分量的散装火药),转轮都造得十分厚重结实以防止炸膛,和现代左轮的外观分别是当时的转轮没有沟槽,non-fluted)的,所以非常笨重。由于是单动式设计,故在每一枪射击后均需要用持枪的手的拇指拉起击锤才能发射下一发子弹,对于指力不足的人,或者要应付多个敌人时,就会以另一只手拨动击锤才能完成动作,这种技巧被称为速射(Fanning)。其击发机构仍是适应18世纪末相似的前装霰弹弹药,即所谓的火帽和雷汞枪,使每次发射的时间较短,但每当子弹射光后依然像早期“火枪”用火药袋来慢慢地填装,于是柯尔特又发明了在弹仓前面,直接向弹巢填装散装弹药的盖,减少枪管填装的时间。后来他也发展了适应当时最先进的、早期定装弹药纸或布制弹壳的前装转轮手枪。早期的手枪只能单发,所以当有可靠的连发手枪,便会压倒性地占优。19世纪中后来引入史密斯威森发明的黄铜弹壳定装弹,和亚当斯发明的双动式枪机,变成美国西部拓荒者的招牌武器。对于之前只能以前膛装弹火枪勉强跟印第安人的弓箭打成平手的状况起了决定性的改变。即使是一个平民,用转轮枪连发对抗只有弓箭和早期火枪的原住民时,在单打独斗中都有绝对的优势。这也引发了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和东亚殖民地战争中大量使用转轮枪的热潮。在19世纪时柯尔特公司还曾经推出过柯特转轮步枪〔Revolving Rifle〕,但因为这构造对步枪的使用方式(贴脸瞄准)而言对于射手有危险而被废止使用。但对于不需要射手把脸贴枪身的枪械来说,因为左轮的结构简单和射速较高,所以现代有一部分霰弹枪和榴弹发射器也使用左轮式的弹仓结构。



  19世纪末半自动手枪问世,可是早期的半自动手枪很容易卡壳甚至炸膛,只能标榜其密闭结构能更大程度发挥火药的威力。所以比利时设计师纳甘针锋相对地开发了有气封结构的纳甘M1895转轮手枪,能够把火药气体更大利用。不只是比利时军队,连俄罗斯帝国和后来的苏联亦采用纳甘转轮手枪为制式手枪。可是纳甘转轮手枪也因为气封关系只能是固定弹仓式结构,这意味着不能有效地快速装弹。20世纪初出现了由鲁格设计有可拆式弹匣的轻巧手枪P-08(上图一),虽然转轮手枪也推出过可拆式转轮弹仓,但因为本身必需承受发射的火力,所以较弹匣笨重而没有流行。稍后勃朗宁、瓦尔特等著名设计师发展出可以匹敌左轮手枪的高可靠性保险机构。但竞争从没有停止:美国继续利用转轮手枪简单坚固的优势发展了新的型号,反而胜过标榜更能发挥火药能量的自动手枪,例如能发射超音速高膛压枪弹的马格南手枪系列。此时火力强大的左轮手枪成为很多国家的警方、匪徒和恐怖分子的得力工具。到了20世纪末,因为更为先进的自动手枪问世(上图二),有些甚至同时拥有勃朗宁和瓦尔特的机械结构,亦有部分自动手枪能够使用高速马格南子弹。火力更强大的冲锋枪亦被广泛装备军队,于是几乎所有国家军队都把左轮手枪从制式装备中淘汰,很多地方的警察也开始采用自动手枪。由于左轮手枪结构简单、售价(相对)便宜,而且保养较容易且不可能发生卡弹故障,所以左轮手枪并没有完全绝迹。尤其一些经典的旧型号成为竞赛中的用具而不断重新复刻生产。到21世纪仍有一些特种警察和特种部队(GSG-9GIGN 及海豹部队等)会携带转轮手枪作为备用枪械,尤其是在水上行动时常被特战队员当作应急武器使用。几度浮沉、老而弥坚。转轮枪的顽强生命力恰好和九头鸟非常接近。




无节操兵器


  武器是人类用来自相残杀的工具,本来并无道德可言。偏偏现代人掩耳盗铃,假扮文明,设立一系列条条框框来限制某些特殊武器的发展。所谓“无节操兵器”范指因为杀伤力太强、容易误伤无辜或会造成严重后遗症而被国际上大部分国家联合禁止生产使用的武器。其实同一种武器也会因为危害程度而决定是否被禁。除了大名鼎鼎的核生化武器,最有名的例子恐怕是地雷了。苏联在阿富汗战场上大量空投伪装成玩具的地雷,造成当地大量儿童死亡残废,这一款肯定该禁。美国开发的反步兵定向爆破地雷(跳雷)引爆后向攻击扇面高速发射上千颗钢珠,敌我不分,非常容易伤及无辜,这个可以在禁止名单排第二。老电影《地雷战》里面的那些传统的反步兵地雷理论上不会被禁。但不鼓励故意填装少量炸药,使人残废而不死,拖敌人大部队后腿的做法。至于反坦克地雷,一直都不在被禁之列。Fish说得不好听点,就算有朝一日地雷被卫道士们彻底绝灭了,它还是可以用炸弹或者手榴弹的名义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下去。就是小小的子弹也有几种被禁的:苏联开发的、打到人体内会爆炸的达姆弹;欧美开发的可以突破警用防弹衣的穿甲弹。(记得在80年代美国电视剧《神探亨特》里面出现过,当时被翻译为龟甲弹。)…… Fish认为这种禁止名单只会越来越长、没完没了。其实至今没有被禁的所谓常规兵器里面,有很多就是名副其实的无节操兵器。本文篇幅有限,这里只选个典型曝光一下。



  军队里有句老话:“新丁怕炮,老兵怕机枪” 。也就是说才入伍的新兵害怕开火时发出如同打雷一般巨响的大炮;而有经验的老兵却知道实战中杀人最多、最可怕的武器其实是机关枪。九头鸟铳的支架结构、转管枪和转轮机械结构都可以在早期转管机关枪上找到。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手动式的机枪,其代表作为美国人理查·格林发明的加特林机枪(Gatling gun1861年)。该枪使用弹匣供弹,射手摇动手柄来提供上膛、击发、退膛的动力。你知道么?当世界上第一种实用机关枪 法国雷夫耶(重)机枪(5个旋转枪管,射速125/分钟)1870年出现在普法战争战场上的时候,交战双方的骑兵部队还在用冷兵器马刀和长矛格斗呢!更搞笑的是法国政府竟然将所有200挺这种安装在炮架上的秘密武器连同射手全部配属给了炮兵而不是步兵部队。结果被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普鲁士火炮一个个解决掉了!19世纪80年代,定居美国的英国人海勒姆·马克沁(Hiram Stevens Maxim)发明了全自动机枪。1882年,马克沁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射击时因为老式步枪的后座力肩膀被撞得瘀青。这现象表示步枪的后座力能量不小。马克沁认为可以利用来自于枪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能量。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子弹的自动连续射击,同时减轻了步枪的后座力。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后,他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枪管短后座自动射击原理。为了连续供弹,他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马克沁在188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同年取得应用此原理的机枪专利。


  马克沁机枪口径11.43毫米,枪身重27.2公斤,理论射速为每分钟600发,可以单发和连发。缺点是结构复杂,枪体笨重,帆布弹带可靠性差,经常卡弹。而枪管会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需用水冷却。马克沁曾经到世界各国推销他的发明。18874月马克沁赴俄国表演机枪,不但没有收到任何订单,反而备受嘲讽。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俄国武器专家认为:一发子弹就足以杀伤一个敌人,没有必要继续连发子弹(Fish支持:苍天有好生之德!);枪管可以用空气冷却(这也是对的),水却不能大量随身携带。美国人也认为一批训练有素的神枪手比普通士兵用机枪乱射一通来得有效。大部分人认为马克沁的发明是对弹药的极大浪费。直到1887年,英国才试买3挺马克沁机枪。马克沁机枪首次参战是在1893年,一支50余人的英国殖民军队于非洲罗得西亚用4挺机枪击败了5000名非洲祖鲁战士,当场击毙了三千多人 就是一场大屠杀。而马克沁一面改进其机枪,一面继续周游列国推销其新式杀人武器。一战前夕,马克沁当德国皇帝的面表演其改进的MG 08型马克沁机枪。由于德皇对机枪非常赞赏,马克沁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订单。之后德国成了一战前军队装备马克沁机枪最多的国家:据说有12500挺,平均每团装备了100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在索姆河战役中,当英法联军冲向德军阵地冲锋时被数百挺机枪轮番扫射,英法军一天之内伤亡了近6万人!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当时认为机关枪的出现是“人类前所未有的灾难”:人类首次可以这样高效率、大规模地屠杀同类。此役之后机关枪被各国所重视,欧美列强的军队都纷纷装备了马克沁机枪及其衍生产品。自此机枪就大量进入人类战场,发展出各种型号,还被装上战车、军舰和飞机。一直到现在机枪仍是军火市场的主力明星。如果有人想把历代至今死于机枪之手的现役军人名字列个统计表出来,很可能已经是一个耗十年之功也无法完成的大工程了。


  现代步枪多指狙击用来福枪(rifle),步枪主要发射步枪弹,有效射程通常为500米左右(依种类和性能分别会有所不同),可以配备瞄具、激光、手电、脚架等战术配件,也可装配刺刀进行近身格斗。有的步枪还可以发射枪榴弹,具有一定的面杀伤和反装甲的能力。而现役武器库里泛指的步枪大部分是自动步枪。关于马克沁发明自动步枪的过程前面已经写过了,这里顺便讲一下枪械的分类。时至今日,单兵武器大部分自动化,分类已经很模糊了。平民最容易搞混的长枪类别是下面三种:手提机枪、自动步枪(半自动或全自动)和冲锋枪。Fish个人认为二战期间这三种武器才开始服役时靠弹药来区分的方法仍旧合理有效。手提机枪和自动步枪都使用尺寸较大的步枪子弹(重机枪另外使用特殊弹药),区别为前者使用子弹带,后者使用弹匣。理论上手提机枪的持续射击能力强于自动步枪。因为现代自动步枪可以通过特种大容量弹匣持续供弹,两者的区别已经小到可以视为同一种兵器了。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法语里面手提机枪是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的总称。冲锋枪从发明开始就一直是一种比步枪经济、射程较短的连发型近战枪械,主要用于巷战。因此大部分冲锋枪使用的是手枪子弹,理论上冲锋枪比自动步枪短小,不过靠外形来区分没有根据弹药定义可靠。下面这张德制MP5K冲锋枪图片由Fish用三维软件制作。子弹本身演变到今天也变成了一个多门类的大家族,需要重新定义。子弹(英语:cartridge,也称round;霰弹枪弹源于猎枪弹药,称为shell)又称定装弹药,是一种将弹头/散弹、推进药、底火整合在弹壳中以方便在火器类枪械的膛室中填装进行发射的弹药。子弹是后膛火器专有的弹药,相比之下,前膛枪不使用定装弹药而是将火药和弹丸分开装入枪管;而气枪因为根本不依赖推进药提供发生动力,只装填独立的弹粒(pellet)和弹珠(round shot)。气枪弹丸(ball)基本上保持了步枪发明前期的子弹原始形态。



  不论是机枪、自动步枪还是冲锋枪,使用者都需要接受军训,练好枪法才能掌握使用。那么像你我一般的平民百姓如果在紧急情况下闯入军火库,应该拿起哪种长枪自卫?答案是长枪中的无节操兵器:散弹枪。理由很简单:这玩意儿枪法再烂的人都可以用!散弹枪的官方写法是霰弹枪(早期霰为多音字,“霰弹枪”中“霰”与“散”同音,九十年代废除了这个读音,但在中国大部分人还是读作“散弹枪”,现散弹枪、霰弹枪两种写法均正确),是指无膛线(滑膛)并以发射霰弹为主的枪械。有一些霰弹枪为了精准度(发射独头弹时)会更换有膛线的枪管。霰弹枪的威力根据弹药种类不同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常见的鹿弹、鸟弹在近距离上对人体都有着不错的停止效果(铅子烧伤表皮后会留在体内)。除了停止效果好以外,霰弹枪还有个独特的优势:子弹散布面积大。一次打出去好几百个弹丸,只要有一两个命中了目标,目标就够受了。根据不同用途和口径,霰弹枪的子弹分为12号,其中8号(0.45英寸/11.43毫米)和10号(0.357英寸/9毫米)弹药比较常见。电影里经常可以看见银行押运现金时守卫握着霰弹枪跟车伴随。这是因为霰弹枪射程近、穿甲能力较低。抢银行的歹徒很少有拿着长枪隔着200米把人打死了再上的,双方交战距离一般不过20米左右。如果警卫选用军用弹药(包括54手枪和79冲锋枪用的7.62手枪弹)的话,子弹飞出去2000米,打穿几扇车门,照样都能打死人:穿透力明显过剩。那些没有经受过什么专业训练的押运员要是用上了这些枪支弹药,普通老百姓可就倒了血霉了。(可上网搜索运钞车押运员有权开枪吗?问题、答案与评论)而霰弹枪通常距离50米外杀伤力就很小了,哪怕是独头弹在穿透障碍物的能力也小得多。我国银行押运员通常用的是齐齐哈尔雄鹰厂出品的97式防暴枪,结构上参考的是经典的美国雷明顿870。由于是泵动式霰弹枪,所以分解、维护都很简单,可靠性也好,不需要大量的保养就能正常使用。出现了瞎火不会卡壳,重新拉动一下手柄就行。


  霰弹枪用起来简单,距离十几米的人型目标,举起来大概指向目标就可以开枪,命中率比手枪高出很多。这也跟前面说的子弹散布面积大有关系。看看奥运会上飞碟射击比赛就明白了:大家都使用12号口径的猎枪(霰弹枪的一种)装填6号鸟弹。如果给选手们一人发一把手枪,一匣军用子弹打光都不一定能击中一个飞碟。霰弹枪操作也比较简单,食指一按打开保险就能射击,而且打完一枪左手一推一拉,右手一扣扳机就能再打一发,几乎不会让初学者产生任何困扰。套用三炮在《高效的单兵武器霰弹枪》中的一句话:它是现代武器中发射命中比最高的轻便武器。相比54手枪和79冲锋枪,常见霰弹枪长度体积都很大,这是为了防止其被用于犯罪活动:一旦被犯罪分子抢走也不容易隐藏。我国押运员用的97防暴枪还有个特殊的设置就是无法使用常见的12号猎枪弹,这也是防止被犯罪分子夺走以后拿去干坏事。而且长枪的威慑力明显比手枪要好,拉动唧筒时发出的声音足以震慑任何对霰弹枪威力有了解的人。霰弹枪能发射的弹药种类很多:独头弹、鹿弹、鸟弹、豆袋弹、染色弹、催泪弹、破门弹、橡胶弹、痛弹、盐弹。杀伤效果上从抵着脑门打不死人的橡胶弹、痛弹,到一不小心就轰飞人头的鹿弹、独头弹都有。有些霰弹枪甚至能发射军用枪榴弹(含催泪弹)。从这几点看霰弹枪很适合作为平民自卫武器。霰弹枪之所以位列无节操兵器排行榜,除了它使用太简便,老少皆宜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弹药大面积散布,被击中者受伤后不一定会死,感觉却特别痛苦。皮肤表面被弹丸烧伤后容易留下疤痕。特别是竞技用6号鸟弹,发射后喷出大概200多颗小铅子,号称“毁容专业户”。最后加一点:和气枪一样,霰弹枪发射后很容易误中眼睛造成失明。Fish总结:玩枪本不是好习惯,打霰弹枪就更没品味了。除非万不得已,还请不要摸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