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Fish原创 分类: 史海钩沉 爱好收藏
注:本文所附图片内容可能令人反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者和未成年人请勿观看。
在全文开始Fish首先发一道抢答题:有谁知道监狱和集中营的区别?答案如下:监狱与法院密不可分。警察要逮捕嫌疑犯入狱必须事先获得法院批准发出传票。收集证据时也是由法院颁发搜查令。理论上疑犯被捕后最多只能被关押48小时。这期间允许疑犯以律师不在场为理由拒绝回答警方提问。疑犯被捕后不论认罪、释放与否一般两个月之内(开庭需要取证时间)必须到法庭受审。就算犯人原来没有辩护律师法庭也会临时指定一个给他。如果判无罪就当庭释放;判有罪者正式进入监狱服刑。在监狱里犯人有吃饭、睡觉、放风、写信、阅读、上厕所和体育锻炼等权利(由监狱决定具体作息时间)。健康犯人有参加强制劳动、随判决更换监狱(搬家)的义务。生病者由狱医检查并决定是否保外就医。最重要的是每位犯人除非获判死刑,他入狱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自己何时会被释放(在欧美终身监禁犯服刑20年后就可以获得假释)。除非试图越狱、被发现冤情或隐藏的新罪行(发回法庭重审),对在押犯人监狱连一天都不能多关。与监狱不同,集中营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一旦被投入那里,犯人和外界的联系就被彻底切断。理论上政治犯都是人民公敌,所以不经法庭审判就被量刑定罪:全部是无期徒刑或者死缓,根本没有刑期可言。而且随时会被处决,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在集中营里所谓人权是不存在的,除了看守之外所有其他居民的生活条件已经降至原始社会标准。集中营犯人经常挨饿,上百人不分男女共用厕所。冬季没有取暖设施。他们大多会被强制劳动、体罚,甚至会被当成人体试验的原材料 — 他们没有姓名,只剩下一个编号,根本不被当作是人对待。
有人会说Fish写的上述内容是自相矛盾:电影《逃往雅典娜》里位于某希腊岛屿上的集中营看起来相当正规。奥地利营长还特地申请从党卫军那里调来位老教授帮德国在当地考古呢。还请各位不要搞错了:那是一座战俘营而不是集中营。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日内瓦公约》规定交战双方有接受、交换战俘的义务。且由红十字会负责监督。虽然1935年开始纳粹德国就退出了国际红十字会组织,但德国红十字会依旧独立运行。以二战时期为例,除了被俘人员自愿透露姓名、军衔以及所属部队番号。其它则允许俘虏保密不得刑求逼供 — 当然纳粹德国和盟军为了获得情报其实都违反过这一规定。根据Fish收藏的资料记载,帝国保安总局发明过“音波拷问法”。原理是在关押战俘的小房间里用录音磁带(唱片?)播放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这会使人思维混乱出现幻觉,任由坐在隔音室外的审讯者借机套问口供。但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受刑者精神错乱。美国发明的“暗室囚禁法”则是将战俘关进只能站立或半蹲的黑暗狭小空间内。平时保持绝对安静,犯人想睡觉时又制造噪音干扰。最后战俘会因为精神崩溃而“主动”招供。至今在美军反恐战俘营里常会给犯人头上套的那个黑布口袋就是其遗风。除了昏迷不醒的重伤员,战俘一旦自报身份就必须建立档案,公布其被俘不得隐瞒。再通过红十字会和其家人取得联系。和家人通信是战俘的基本权利之一。原本健康的战俘在战俘营突然死亡,将会由家属请求红十字会调查死因并领回尸体。加上虐待战俘一旦曝光极可能使本国战俘遭到同等报复,所以战俘营的透明度比一般监狱都要高。总之二战期间的纳粹战俘营和集中营相比简直是星级度假村和原始社会部落那样的天壤之别。
1941年党卫队领袖
希姆莱视察战俘营
纳粹集中营最初出现于1933年3月3日希特勒利用“国会纵火案”宣布德国共产党为非法组织之后。德共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是小党,但在其根据地柏林仍拥有成千上万名党员。为了关押这些未经审讯就被逮捕的政治犯,纳粹党又无法使用现成监狱设施,只好征用庄园、城堡、仓库甚至旅馆来充当临时集中营。直到1933年3月22日,位于巴伐利亚州达豪镇的一座废弃兵工厂被改建为集中营投入运行,第三帝国才算正式拥有了第一座专门集中营。达豪集中营(KZ Dachau,KZ 是集中营德文Konzentrationslager的缩写)距离纳粹党起源地慕尼黑16公里,初期设有32栋简易营房和一座焚尸炉。营区外围是高墙和深沟,四周建有按字母编号的岗楼。营区内设有一个医疗卫生站,但主要是为看守服务。营区有操场用来放风,不过其主要作用是集合点名防范有人逃跑。凌晨4:30至5:30(冬季起床时间比较迟)全体犯人在操场集合点名。在此之前犯人就得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因为不使用姓名而是入狱时数字编号点名,犯人多时报数容易出错,点名核查人数有时会持续数小时之久。每天大部分时间犯人被看守指挥强制劳动。内容包括缝纫军服、外出修路、维护营区设施等等。点名在下午5、6点到睡觉前还会进行一次。对犯错者实施体罚之外,试图逃跑者一律格杀勿论。营房与厨房后面之间的空地被专门用来处决逃犯。因为食品衣物不足、疾病流行,集中营犯人的死亡数量相当高。到1945年4月29日被美军占领为止,档案显示达豪集中营先后关押过18万8千人,其中3万2千人死亡。因为工作效率良好,达豪集中营成了后来纳粹德国在欧洲各地数百座集中营的样板 — 至少在专门屠杀犹太人的灭绝营出现之前是这样。
达豪集中营焚尸炉
到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时,达豪集中营在纳粹德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了。那晚有人在一家犹太成衣店墙上涂鸦写字,开了个恶意的玩笑:“店主到达豪度假,本店暂停营业!”其实达豪集中营规模有限根本容不下那么多犹太人。在“水晶之夜”被非法拘捕的约2万5千名犹太人当中有至少1万人是被送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KZ Buchenwald)关押的。而且集中营的“顾客”主要是日尔曼人政治犯。犹太人那时还只是集中营里的过客,纳粹一有机会就将其驱逐出境。从集中营到死亡工厂灭绝营,这其中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与曲折的过程。很多人恐怕没有想到,纳粹最初设计死亡工厂的目的根本不是针对犹太人为首的劣等民族,而是为了纯化雅利安人自己!1935年5月1日,希特勒批准启动以纯化雅利安人为目的的T4计划。这是一场令人发指的集体谋杀:由纳粹政府牵头、指使德国红十字会里的医护人员败类对智障、残疾、精神疾病及其他患有“不可治愈性疾病”的日尔曼百姓进行有计划的“人道毁灭”。请注意Fish又在名词上加了引号。因为这个词和现在广泛使用的安乐死其实完全相同,在此不得不将其改写为“人道毁灭”以示区别。T4计划的目的只有一个:保留符合“优等民族”标准健康的人,把为“不配生存”的残障“无用者”浪费的大量资金转移到军队重建上去。该计划经过了数年的酝酿准备阶段。举例来说,当时同性恋在德国被视为一种精神病。仅核查确认同性恋“患者”就花费了纳粹不少时间。下图中小学数学题里提出计算残疾疗养院的金费每隔几年增加的现象。其中RM是地产抵押马克的货币单位。
小学算术题
T4计划期间“医院收条”
1939年9月1日T4计划正式执行。纳粹顾问不仅扮演生死判官的角色到各地医院筛选确定将被“人道毁灭”的人选。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去监督实际处死过程。在纳粹医护故意忽视下,开始阶段大量病人死于疾病与饥饿的双重折磨。接着被挑选中的病患用车辆转移至德国和奥地利的六处“医疗机构”。在那里他们被送入毒气室 — 当时还是用一氧化碳即煤气来杀害病患。对于婴幼儿则采用注射毒剂或者任其饿死等残忍手段。从事后死尸很快就被投入焚尸炉销毁来看,所谓“医疗机构”其实就是集中营!许多纳粹医院也参与了T4计划。11岁的阿尔弗雷德·海斯(Alfred Hess)因为长期卧病在1939年其父母移民南非时被迫留下由医院照看(这一家是犹太人)。上面那份1942年6月19日发出的通知上写明小海斯已于当年6月14日从医院转移。在去向一栏竟然打着问号!一个病童的年轻生命就这样被一张“医院收条”剥夺了!由于T4计划是半公开进行的,在第三帝国逐渐变得广为人知。1941年8月3日,德国明斯特(Muenster)主教克莱门茨·奥古斯特·冯·加伦(Clements A. Von Galen)在一次布道活动中公开谴责这种疯狂的大屠杀。引发其他神职人员和社会知名人物的愤慨。德国民众第一次对纳粹政府的杀戮行径表示公开反对。1941年8月24日,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希特勒罕见地公开宣布停止T4计划,拆除已经建立的毒气室。到T4计划被叫停为止,已经有至少7万残障人士被谋害。其中有很多是未成年儿童。即使已被公开取缔,一些纳粹医学败类仍旧偷偷继续对残障者的谋杀。到1945年为止被害残疾人总数达到约20万。
德国第二勇士:克莱门茨·
奥古斯特·冯·加伦主教
面对暗杀威胁,冯·加伦主教被迫返回梵蒂冈“述职”逃避政治迫害。他于1946年病逝国外。虽然曾趁“水晶之夜”的混乱将700名神职人员秘密投入集中营,希特勒还是不敢和全德2千多万天主教徒公开翻脸。柿子捡软的捏,纳粹将约2万5千名“耶和华见证人”组织成员当作替罪羊投入集中营。这个被德国新、旧教派均视为异端的新兴宗教是从基督教的“查经班”宗教活动衍生出来的。和犹太人上门推销类似,“耶和华见证人”最喜欢捧着《圣经》上门和陌生人讨论经文内容。这让很多想保持隐秘私生活的德国人大为恼火。所以将“耶和华见证人”镇压取缔反倒没有引发公愤。在执行T4计划的同时,痛感雅利安人口不足的纳粹政府还执行过所谓“重返帝国”计划。Fish在第四篇下集里提到过纳粹党卫队拥有12个下属机构。除了上层结构“骷髅总队”和缩写为SD的帝国保安总局,其它部门都用名称开头第一个字母作为简称。党卫队V机构具体负责“重返帝国”计划执行。该计划主题是将东欧各地特别是波兰西部日尔曼人西迁以充实德国人口。主要服务对象是苏台德地区(原属捷克斯洛伐克)和旦泽(原属波兰)的日耳曼人。V机构原名VoMi(国外德意志民族事务部),是纳粹政府的移民机构。1939年9月战争爆发后直到1941年才被党卫队控制。1939年1月,四年计划执行官、普鲁士自由邦总理赫尔曼·戈林在前一年发生“水晶之夜”排犹事件后“吸取教训”下令成立“犹太移民办事处”,由党卫队二号人物莱因哈特·海德里希兼任处长。因为海德里希本身是帝国保安总局长,这就等于把党卫队情报部门SD与驱逐欧洲犹太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了。从时间上看这个所谓“犹太移民办事处”与V机构完全是两码事,更何况两者的行动主旨与目标正好相反。
德国人素有办事认真细致的美誉,纳粹的“犹太移民办事处”也不例外。在开始将犹太人驱逐出境之前,SD就建立了几乎所有欧洲犹太家族的档案卡片。事先他们曾计划寻找安置犹太人的地点。大概因为纳粹副元首赫斯出生于埃及开罗的缘故,1937年德国将埃及、巴勒斯坦作为犹太人遣送地点派人进行过考察。理由是早在1933年当地就有犹太复国主义者活动,以此处作为目的地驱逐犹太人受到的反抗比较小。但上述两个地方都是英国殖民地,不打一仗抢到手目标是无法达成的。有人开玩笑说后来德国派“非洲军团”转战北非并不是为了帮意大利盟友保住其非洲殖民地,而是为了夺取埃及和巴勒斯坦来安置犹太人! “马达加斯加计划”可视为“犹太移民办事处”安置犹太人最后的努力。1940年法国战败后德国曾考虑向维希政府索要其海外殖民地、非洲东南海岸边上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马达加斯加。纳粹希望在这里安置欧洲犹太人并由党卫队组织管理,把该岛变为一个超级集中营。虽然该计划具体负责人是纳粹外交部犹太局长弗兰茨·拉德马赫(Franz Rademacher),其实最早提出将犹太人全部赶到马达加斯加去的是法国民族思想家保尔·德·拉伽德(Paul de Lagarde)。他在1878年于《德意志文集》一书中提出这一设想。还得到过英国反犹太主义者亨利·汉密尔顿与阿诺德·利斯的支持。最讽刺的是在1937年纳粹德国派人去巴勒斯坦考察安置犹太人安置点的同时,波兰政府在法国政府支持下抢先对马达加斯加进行过考察。其目的居然也是为了安置波兰境内的犹太人!
关于“马达加斯加计划”搁浅的官方说法是德国人考察该岛后报告称这里面积虽大却资源贫乏,充其量最多能安置700户犹太人。远远达不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规模。Fish估计这是法国维希政府为了保住海外殖民地贿赂考察人员编出来的借口托辞。2021年人口普查显示马达加斯加岛上共有2千8百万居民,资源不足之说不攻自破。其实际落选原因是1942年盟军为防止日本帝国在该岛建立海军基地而发起的“马达加斯加战役”。1942年5月5日,英军发动旨在占领该岛的“铁甲行动”。至10月底驻岛的亲纳粹法国维希政府军战败投降。马达加斯加先由英国短期托管,后于1943年移交给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政府。既然到“马达加斯加计划”彻底流产为止纳粹德国一直将驱逐出境作为对付犹太人的主要手段,那么历史又是在何处急转弯将其变成种族屠杀的?最早公开叫嚣要让犹太人“消失”的纳粹高官是3.1番外篇里出场过的劳工阵线领袖罗伯特·莱伊。在1941年2月纳粹高层会议上希特勒、施佩尔、马丁·鲍曼和威廉·凯特尔元帅都听到过莱伊的这段发言。但四位证人当中只有施佩尔活到了战后时期。因为莱伊是纳粹党内部众所周知的“酗酒蠢材”,喝醉的时候远比清醒时来得多,所以他的话在法庭上是不能视为证词的。1960年5月,以色列出动“摩萨德”特工部队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绑架了一位名叫里卡多·克莱门特的德国奔驰汽车公司职员。此人真名其实叫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十分讽刺的是,1937年这位德国人曾被派到巴勒斯坦研究建立犹太人定居点的可能性。当时他以预计成本过高给出了否定的报告结论。
1941年4月希姆莱视察集中营
后排最左侧是阿道夫·艾希曼
1960年这次艾希曼故地重游,在他自己认为不可能存在的国家(以色列)法庭上受审并被处以绞刑。在中国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佛教的现世报应。艾希曼被绑架是因为作为一名纳粹党卫队成员他积极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准备与执行工作。看来犹太民族也想搞明白针对自己的大屠杀是怎样开始的。按照艾希曼的供词,1942年1月20日召开的“万湖会议”上,德占波兰总督声称不需要继续驱逐,波兰地方警察完全可以“解决”波兰犹太人。这位波兰总督是何许人也?正是在本书第四篇出现的、调查证明过希特勒自身血统纯正问题的纳粹御用律师汉斯·法兰克!“万湖会议”的召集人是帝国保安总局长、“犹太移民办事处”头子莱因哈特·海德里希。据说海德里希这个人不善交际,对同事大多止于点头之交。在会议筹备期间他很难得地推荐了被认为忠诚可靠的阿道夫·艾希曼担任会议秘书。这也是艾希曼在党卫队里逐渐出人头地的起点。虽然已经意识到继续驱逐下去恐怕只能把犹太人赶到苏联甚至中国去定居;至于如何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因为没有先例,到会纳粹官员也没有拿出具体方案。Fish相信连当时的与会者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次纸上谈兵的会议后来当真导致驱逐行动结束,开启了大屠杀的地狱之门。大概是出身律师的缘故,后来德占波兰总督汉斯·法兰克虽然被纽伦堡法庭判处绞刑,但因为他狡猾地事先销毁证据,导致法庭上控诉方有些证据不足。要不是工程部长施佩尔在审讯期间反水当叛徒揭了不少人老底,恐怕法兰克之类的讼棍完全可以逃脱法律制裁。而在东欧另一侧的一个闹独立的小国家却发现了许多大屠杀罪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人们本着同情弱者的习惯纷纷站在乌克兰一边谴责俄罗斯。Fish个人认为政治从来就是人类社会血腥的阴暗面。如果说一个国家民族历史上从没有经历过血腥与暴力,那这个民族其实早就不复存在了。就在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领袖斯捷潘·班杰拉以个人名义写信给希特勒。信中说: “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深信,目前进军莫斯科将消除腐朽的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在欧洲的影响并最终消灭俄罗斯帝国主义。根据《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恢复独立的乌克兰民族国家将巩固东欧国际新秩序,并推动这一空间的和平和顺利发展。我相信阁下作为国际(新)秩序的维护者将支持我们人民的斗争。”1941 年 6 月 30 日,德军占领了乌克兰西部重镇利沃夫(Lviv)。班杰拉分子(以下简称班派)在利沃夫宣布建立西乌克兰共和国并发布了乌克兰独立宣言。该宣言称:“阿道夫·希特勒领导伟大的纳粹德国正在建立欧洲和世界新秩序并帮助乌克兰人民从莫斯科占领下获得解放。重新复国的乌克兰将与伟大的纳粹德国密切合作。我们即将在乌克兰土地上建立乌克兰民族革命军。今后将与德国盟军共同为反对莫斯科侵略、为主权独立的乌克兰国家和世界新秩序而奋斗!”乌克兰的反苏联独立意识其实发源于1932到1933年之间的大饥荒。当时占乌克兰总人口6%、有耕种经验的富农阶层被苏联政府驱赶到西伯利亚开荒,导致有“东欧粮仓”美誉的乌克兰出现罕见的歉收与饥荒。苏联政府误以为当地农民拒绝交粮,不但不救济还派出搜粮队掠夺农民最后的口粮。这次被人为加剧的饥荒导致乌克兰地区240万到750万人死亡。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主要的历史仇恨情结之一。
乌克兰哈尔科夫街头饿死的逃荒农民
汉斯·法兰克出席乌克兰“建国庆典”
当时的乌克兰执政党(缩写OUN)内部又分为两个派别:相对比较温和的梅派(领袖为安德烈·梅尔尼克)和激进的班派(领袖就是斯捷潘·班杰拉)虽然两者都信仰纳粹主义又都参与过对乌克兰犹太人的屠杀,但他们最后还是决裂了。德占波兰总督汉斯·法兰克代表德国出席了那次乌克兰“建国庆典”。极为讽刺的是因为其忠诚被怀疑斯捷潘·班杰拉在乌克兰建国一个星期后就被德军秘密逮捕丢进了萨克森·豪森集中营(KZ Sachsenhausen)。直到1943年他才知道自己的两个弟弟都死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班派军事组织“乌克兰反抗军”被OUN政府接管并以“特别行动队”名义置于德军直接指挥之下。此后表面上是梅派在乌克兰执政,实际上其民族独立性已被德国抹杀。二战期间乌克兰傀儡国的直接上级是东普鲁士大区总督埃里希·科赫(Erich Koch)。对乌克兰这个狂妄的纳粹分子留有一段名言:“最普通的德国人都比任何乌克兰人高贵。如果有乌克兰人胆敢坐在我面前,我会忍不住枪毙他!”1941年7月,新外来户出现了。波兰人当中的亲纳粹败类塔拉斯·布洛维茨(Taras Bulba-Borovets)也在乌克兰组织了1千人左右的“波莱谢军团”(隶属于国防军第213保安师)为德军卖命。以上各路伪军被苏联政府直接统称为法西斯匪帮。德国方面则称之为“乌克兰合作者”。有趣的是后来“波莱谢军团”因为拒绝参加屠杀犹太人行动被德军解散转入地下。其领导人塔拉斯·布洛维茨和班杰拉一样被秘密逮捕投入集中营。有了领袖们的前车之鉴,乌克兰伪军开始积极配合纳粹屠杀当地犹太人的活动。那时乌克兰算是东欧比较富裕的国家,估计不缺胶卷。所以他们执行屠杀犹太人的“野外作业”时都有隶属于党卫军C机构即宣传部门的摄影师跟随行动。这些急于向德国主子邀功请赏的乌克兰合作者无意中为后世留下了屠杀犹太人的铁证。
埃里希·科赫
C机构摄影队
(1941年于利沃夫)
接下来是一组对乌克兰米佐茨克地区犹太人进行“野外作业”的屠杀照片。具体地点据说是在一个叫斯科登(Skeden)的地方。Fish奉劝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者还是跳过去别看为好。原图没有配文字,Fish在此斗胆引用同一时期(1941年8月4日)在奥斯特罗格地区发生犹太人大屠杀时当地居民奥莱克西·穆莱维奇的目击证词:“上午10点左右,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乘坐各类交通工具被押解集中到这里。所有人被乌克兰辅助警察和德国党卫队驱赶到一片荒芜沙地上。”幸存者瓦西里·瓦尔德回忆:“大家都怕这是要挨枪子儿。但那些德国人根本没法子一下打死所有人。我们没吃没喝,沙地上很热,有许多人被迫随地大小便。有人(中暑)晕倒,一些人干脆被活活吓死了!那时我觉得宁愿被枪打死也比这样死来得痛快!”穆莱维奇回忆:“后来乌克兰警察动手了。犹太人被分为50个或者100个一批的小组被带离沙地。列队走开之前他们被强迫脱光全身衣服。犹太人知道他们就要死了,很多人哭叫起来。警察勒令那组犹太人站在一个大坑边上,然后长官下令每个警察瞄准一个犹太人开枪射击。所有警察同时开枪,犹太人被击中纷纷倒进大坑。长官让几名强壮的当地人负责把留在外边的尸体扔进坑里。(Fish估计目击者穆莱维奇就是干这个活的)然后下一批犹太人被带过来,屠杀继续进行着……”几乎所有中文网站都宣称图中在现场对受害者进行补射的那些凶手就是德国党卫队成员。 其实德国人当时只顾忙着拍照,动手的是乌克兰梅派伪军。造成混淆的原因是这些凶手的制服和德国党卫军一模一样而且颜色也都是所谓“田野灰”。作为证据Fish在屠杀现场系列照最后晒一张 1942年成立的乌克兰警察部队制服标识。臂章上的德文“忠诚、勇敢与服从”确实是党卫队的信条。但穿这种警务部队制服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全都是持纳粹反犹太思想的非日尔曼人!
米佐茨克大屠杀(组图)
乌克兰警察部队制服标识
乌克兰梅派分子跟着党卫队搞大屠杀的证据有了,那么加入德军阵营的班派分子表现又如何呢?答案是有过之而不及!与穿仿制德国军服的梅派分子相比,以激进著称的班派分子大都是些扛着步枪的便衣队。这些人堪称是乌克兰人当中的危险分子,几乎个个是有经验的职业杀手。班派搞大屠杀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波兰还和乌克兰是邻国的时候。那年波兰政府在与乌克兰接壤的沃里尼亚地区推行波兰化政策。在文化方面,波兰鼓励退伍军人去沃里尼亚定居。移民点受到波兰警察保护。在宗教方面,波兰人拆除了190座东正教堂,又把另外150座改建成天主教堂。引发当地占人口大多数的乌克兰人强烈不满。但波兰人在西乌克兰地区一直占上风,所以闹独立的OUN成员虽然达到2万多人依旧斗不过波兰警察,班派只好以越境暗杀作为报复(练出了杀手的心理素质)。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并和苏联合伙瓜分了这个东欧大国。那时德国在占领区搞“日耳曼化”;苏联也在波兰搞“俄罗斯化”。据说苏军在卡廷森林一次就集体屠杀了2万2千名波兰军人和知识分子。其他波兰战俘被发配亲苏的东乌克兰。战时有120到170万波兰难民被迫越境逃入西乌克兰。其中除了有犹太人,还有少量忠于波兰流亡政府的“救国军”成员。失去波兰政府保护的波兰非法移民被迫散居在西乌克兰各地村镇,他们被班派分子视为入侵者。其实还有一种说法,纳粹德国占领乌克兰后为了讨好当地人,把原有争议的沃里尼亚地区划入乌克兰,那里的波兰原住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变成了乌克兰人 — 只不过是难民身份。1940至1942年间班派就开始针对波兰人的屠杀。到1943年春季,因为德国人把当地控制权交回班派手里,反波兰种族屠杀终于达到高潮。
波兰死难者
那年2月至4月,班派分子最多一次杀掉7千多波兰难民。有当事人战后回忆:“我们在库蒂村展开行动。大伙伪装成苏联游击队。高唱《喀秋莎》,用俄语骂人。此后每天黄昏都有波兰移民点被烧,天空沐浴在火光之中。”某次一些波兰难民逃入东正教堂避难。班派分子毫不客气地对自己的教堂开火,把躲在里面的波兰人屠杀一空。那座弹痕累累的老教堂至今仍作为罪恶的见证耸立原地。虽然OUN明文规定只杀死16至60岁的波兰成年男性,被害人当中大部分仍旧是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上图为1943年沃里尼亚地区利普尼基村大屠杀的照片。可以清楚看见露着光腿的女性尸体,她死前很可能遭遇强奸。德国入主乌克兰之后把犹太人加入了班派的屠杀名单。对于班派分子来说波兰人与犹太人都是外来入侵者,所以他们屠杀起犹太人来毫不手软。到过乌克兰的党卫队老兵这样描述班派分子:“他们将孕妇拦腰锯成两半,婴儿被刺刀钉死在餐桌上……这帮人面带微笑从容屠杀,在伏特加酒帮助下总是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其实德军多少有些畏惧这些乌克兰和作者。他们借口班派杀手自由散漫经常开小差把很多波兰人召入西乌克兰警察部队。波兰难民趁机建立了自己的自卫武装。结果导致波兰人和班派分子的势力此消彼长。班派对波兰人的屠杀到1945年秋季终止。而波兰人对乌克兰人的报复性屠杀一路持续到战后的1947年 — 不过波兰方面只承认出于自卫而杀了两、三千乌克兰人。当然大部分乌克兰人民仍旧是善良的,很多波兰难民在他们那儿得到了教堂都提供不了的安全庇护。
班派屠杀者(组图)
篇幅有限,Fish只晒几张班派分子图片。上面第一张图Fish特地把两张照片连到一起。左边那张罕见的彩照上,乌克兰班派分子笑容灿烂。他们扛着步枪,身穿便衣,头戴鸭舌帽 — 完全是该组织的标准出场装扮。请注意图中两个班派分子都打着赤脚没有穿鞋。难道乌克兰当时那么穷农民连鞋都买不起?当然不是的!现在请注意那位背对镜头的德国鬼子。他军服笔挺还穿着一对漂亮的军用长统靴。原来这张宣传照的主题是班派武装被纳粹占领军兼并后更新装备。那两位班派分子光着脚正等着德国军需官给自己发靴子呢!穿上战靴这些帅气的乌克兰小伙子又去干了些什么呢?他们没有上战场去和苏军拼命,而是奉命去屠杀当地犹太人!右侧图片显示穿好靴子装备齐全的班派美男子正拽着一位赤条条的乌克兰犹太村姑去执行死刑!如果各位这就被气晕吓呆了那么下一张图还是不要看了。照片显示一队乌克兰警察站在坑边屠杀犹太人。受害者竟是一对毫无反抗能力的母子。细节决定一切:虽然枪响后硝烟四起,我们还是可以看清离镜头最远的那名男子头上戴着鸭舌帽 — 那是班派的标志。Fish相信,虽然装束改变了,照片里所有的凶手其实都是班派分子。首先这些人的警察制服不是德式而是更陈旧的俄式 — 搞不好还是被俘的苏联红军穿过的。看来德国人在发靴子之后又给班派杀手发了些其它行头。但万变不离其宗,那些屠杀者的笑容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 一群毫无人性的乌克兰叛匪!下面是一张西乌克兰反犹太宣传海报《魔鬼撒旦摘下(犹太人)面具》。这幅画让我感慨万千:那个摘掉人类面具的恶魔不正是班派屠杀者的自画像吗?!
《魔鬼撒旦摘下面具》
东、西乌克兰简图
黄色部分为二战时期
侵吞的原波兰领土
这部分结束前还需要解释一下:由于历史原因乌克兰在地理上分为长期受波兰压制的西乌克兰以及早在沙俄时期就是帝国版图一部分、亲苏联的东乌克兰。1939年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里的秘密条款出兵和德国瓜分波兰,途经乌克兰西部重镇利沃夫时遇到西乌克兰人夹道欢迎,以至于摩托化部队被堵塞在大街上无法前进!对西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来说,苏联人也好、德国人也罢,只要能从波兰人手中解放乌克兰支持他们搞独立就是天降救星。所以1939年苏联占据波兰东部时虽然还分了一些领土给西乌克兰(地图上黄色部分),但因为不支持当地人独立所以还是把西乌克兰人给得罪了。1943年在东乌克兰,苏联乌克兰第二方面军仅在刚解放的德占区就征召了26万5千人;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少一点,也征发了7万9千人。有的苏军部队里面四分之一的战士是乌克兰人。反观西乌克兰,德国人费了很大劲才拼凑了一个1万5千人的“加利西亚”党卫军师(又称乌克兰第一师)。结果该师在梅林津地区依托密林和两条大河(西布格、布格河)掩护仍旧被不到3万苏联红军打得大败而逃。整个乌克兰第一师战史上只有一位勇士因功获得过一枚纳粹骑士铁十字勋章!1943年面对危急的当地战局,纳粹德国几乎同时将班杰拉和塔拉斯·布洛维茨释放回西乌克兰收拾残局。耳闻目睹班派对波兰同胞的屠杀暴行后,忍无可忍的塔拉斯写信向德国总督埃里希·科赫抗议“暴政”,召集旧部成立“乌克兰革命军”和班派武装打了起来。
1943年5月,因为和“乌克兰革命军”谈判破裂,班杰拉的亲德武装开始扫荡各路敌对派系。当年9月,班派武装击败“乌克兰革命军”。在妻子被班派分子擒杀后,塔拉斯带着残部干脆投奔了东乌克兰苏联解放区。尽管红军救了他的命,塔拉斯还是在当年11月离开东乌克兰前往华沙,试图以“我的手上没有沾一滴德国人的血!”为理由和纳粹政权和解。结果塔拉斯再次被捕投入集中营。1944年8月,面对几乎绝望的战局,希特勒下令释放塔拉斯。让他在敌后组织游击队。同年8月27日,面对苏联大兵压境,党卫军第30掷弹兵师的西乌克兰、白俄罗斯士兵发起暴动,杀掉200名德国军官“阵前起义”。1945年1月苏军攻占乌克兰全境,西乌克兰共和国灭亡。二战结束后顽固的纳粹分子塔拉斯·布洛维茨被迫向苏军投降后下落不明 — 估计苏联政工干部不敢收容此等反覆小人,将他秘密处决了。名义上指挥辅助警察部队的梅派领袖安德烈·梅尔尼克逃亡欧洲小国卢森堡(于1962年在那里病逝)。而班派领袖斯捷潘·班杰拉干脆逃到德国(西德)去了。面对战后班派残余武装的顽强抵抗,苏联不得不把劝降与镇压结合起来。好不容易在1952年才结束了乌克兰境内的混乱局面。1959年10月15日,苏联克格勃特工组织派遣刺客用山埃毒雾喷枪在慕尼黑街头将班杰拉暗杀。了解此人与纳粹德国以及班派屠杀者的渊源之后,相信读者和Fish一样,对其横死只有“活该”两字相送!
克格勃保存的斯捷
潘·班杰拉档案照
等到二战规模升级纳粹德国的军队四处出击攻入欧洲各国,“野外作业”式屠杀的恐怖伴随着战事像瘟疫般传播开来。除了最先发起者德占波兰以及留下照片证据的西乌克兰,加入纳粹阵营的欧洲小国大多把屠杀犹太人当成了强盗组织的“入伙试胆比赛”,纷纷向本地犹太居民举起了屠刀。原属苏联的几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虽然面积小入伙迟,却在反犹太杀人“竞赛”中后来居上。在立陶宛,布罗纽斯·诺尔科斯(Bronius Norkus)指挥的“哈曼别动队”得名自其德国上司约阿西姆·哈曼(Joachim Hamann)。这个最多只有6百人的小型部队在1941年7至10月疯狂屠杀了6万立陶宛犹太人,占当地犹太人口的80%!剩下的立陶宛犹太人则被集中关押在两个城市的犹太人安置区里 — 可以说当地最先达到了党卫队“让犹太人绝迹”的目标!于1941年7月1日成立于拉脱维亚的“阿拉斯特遣队”得名自其指挥官维克托·阿拉斯(Viktors Arajs)。这也是一支直属于帝国保安总局(SD)的非日耳曼人辅助警察部队。值得注意的是该部队招兵买马相当民主:自愿加入,自由退出。从成立的当天“阿拉斯特遣队”就派人前往拉脱维亚东部的苏联边境执行一些“随机任务”。整个二战期间该部队“战绩辉煌”:总计杀害了2万6千名当地犹太居民。在苏联边境对斯拉夫人执行“惩罚性”屠杀。他们还消灭拉脱维亚自己的残疾者和精神病人(复活T4计划?)。有些人甚至自愿去集中营担任守卫!战后阿拉斯被引渡回拉脱维亚受审。结果被判处终身监禁。
被烧毁前的犹太大教堂
1965年2月23日,以色列“摩萨德”特工再度出击,远赴乌拉圭首都蒙特维多刺杀了64岁的特遣队前成员赫伯·希库尔斯(Herberts Cukurs)。其中缘故如下:作为拉脱维亚1930年代知名的飞行员,赫伯曾经长途飞行到达过中国、日本、中南半岛甚至印度。希库尔斯还设计过以自己姓氏命名的一款俯冲轰炸机。这位拉脱维亚“民族英雄”在二战期间自愿加入“阿拉斯特遣队”,蜕变成为屠杀犹太人的恶魔。1941年7月4日,党卫队C机构派人前往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计划拍摄一部以“杀犹太人是民间自发行动”为主题的记录片。算作对刚成立不久的“阿拉斯特遣队”的贺礼。当时赫伯·希库尔斯指挥部下穿便装包围了里加城里一座大型犹太教堂。这些暴徒把正在做礼拜的至少30名犹太人反锁在教堂里然后点火活活烧死!从此赫伯就有了个“里加屠夫”的绰号。顺便说一句:最早提出动用警察部队“消除”犹太人建议的德占波兰总督汉斯·法兰克在会议中采用的理由让人匪夷所思:他认为波兰犹太人操纵了当地的黑市交易。这给第三帝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就算这个荒唐的理由当真成立,他当时完全可以建议在继续将犹太人驱逐出境之外加上没收其财产这一条法令(当时并没有相关法律但已经照此执行)。可是这个疯狂的纳粹分子却直接提出将全体犹太人从肉体上消灭掉!这一切使Fish百思而不解:到底是战争使人疯狂,还是疯子挑起了战争呢?(未完待续)
(4.1番外篇上集完,敬请关注中集 回总目录)
Aucun commentaire: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