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Fish原创 分类: 历史追忆 史海钩沉
4. 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
阿耳忒弥斯(拉丁语:Artemis),又译作阿尔特米斯或阿提蜜丝、阿忒弥斯,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拉丁语:Diana)。是希腊神话当中的月神和狩猎女神。奥林匹斯山上十二主神之一。她是众神之王宙斯和泰坦女神勒托的女儿,也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妹。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是孪生子。虽然很多故事里强大的阿波罗是兄长,但根据更古老的神话版本,由于阿耳忒弥斯比阿波罗要早出世10分钟,所以阿波罗是弟弟,阿耳忒弥斯则是姐姐。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阿耳忒弥斯诞生在萨吉理安月的第六天,也就是阿波罗出生的前一天。而且相传阿波罗就是由提前出世的姐姐阿耳忒弥斯所接生,因此阿耳忒弥斯还是产妇的保护神。母亲勒托在分娩时所忍受的苦难经历影响了阿耳忒弥斯的性格。在三岁时,父亲宙斯要送她礼物,阿耳忒弥斯选择了永远的贞洁,和一群发誓永保贞节的随从住进远离人烟的山林。因此她与雅典娜(智慧女神,宙斯的另一个女儿)以及赫斯提亚(灶神,宙斯的大姐。赫斯提亚等同于罗马神话中的维斯塔。在古罗马有灶神节,长设灶神的祭坛,里面供奉着长明的圣火。维护圣火的是精选的六名高级女祭司,称为“维斯太贞尼”。她们的地位高贵,甚至可以凌驾于元老之上,但必须保持三十年童贞,否则将受到活埋的处罚。)并称为奥林匹斯三大处女神。由于嫉妒他们的生母,天后赫拉经常虐待阿波罗与阿耳忒弥斯。父亲宙斯为了补偿他们,把太阳授给了阿波罗,而把月亮交给了阿耳忒弥斯。当阿波罗驾驶着光芒四射的太阳神车,把阳光洒满大地时,阿耳忒弥斯正躲在群山中与林中仙女们玩耍,狩猎。当傍晚时分,她登上银光闪烁的月亮车驱车出巡时,阿波罗则为她边弹琴边唱歌,而阿耳忒弥斯则静悄悄地穿越浩瀚无垠的太空。作为月神,她的外形是一位身材高挑的美丽少女,长长的棕色卷发梳在脑后,头戴新月冠,身着白色长衣,手持火炬。打猎时她一身劲装,背上挂着银弓神箭,乘一辆由有金色鹿角的雌鹿拉动的银车,还有一群猎狗伴随开路。她和阿波罗一样有本事能让凡人暴死或得瘟疫,但同时拥有医治他们的妙手回春手段。阿耳忒弥斯喜爱狩猎,她还是幼小儿童和所有哺乳动物的保护神。有时她也会一时兴起,用云彩遮住自己的脸庞去亲吻英俊少年的脸。被月亮女神所亲吻过的人都会变得具有奇特的想象力,或者会成为诗人或预言家。
虽然阿耳忒弥斯为保持贞洁制定了严格的规矩并且主动隐居起来,但后来她还是情不自禁爱恋上了猎人俄里翁。阿波罗为了保持姐姐的贞洁,先引诱俄里翁到海里游泳,然后谎称要和阿耳忒弥斯比试箭法,隔着很远的距离把俄里翁露出水面的头颅当做箭靶。误以为那是一块礁石的阿耳忒弥斯用神箭射中了俄里翁的头部。阿耳忒弥斯降落到海上查看神箭的下落,看到的却是受了致命伤的俄里翁静静地躺在水面上,来不及和他的心上人说一句话就气绝身亡了。失去恋人使得阿耳忒弥斯悲痛欲绝,宙斯为了抚慰爱女,将俄里翁升为天上的猎户星座。阿耳忒弥斯从此和阿波罗反目,月亮和太阳再也不会出现在同一个天空上。为此阿耳忒弥斯还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称号叫“阿波罗萨”,意思就是“毁灭者”。受到严重刺激的阿耳忒弥斯对自己的贞洁重视到偏执的地步:甚至不再允许凡人男子看到她。猎人阿克泰翁在林中狩猎时,正好撞见赤身裸体的阿耳忒弥斯和她手下的仙女们在林中沐浴。结果,阿耳忒弥斯愤而将阿克泰翁变成一头鹿,让其被他自己饲养的猎犬追上并撕成了碎块。在得知自己的侍女卡利斯托被宙斯欺骗怀孕后,她把卡利斯托变成了棕熊。阿耳忒弥斯是三位一体的伟大女神(即月神、养育神和保护神)。除了充当女猎神和纯洁女神的角色,她作为阿波罗的孪生姐妹也被称为光明女神。阿耳忒弥斯的表姐妹则是象征着月亮黑暗面的赫卡忒。遇到失礼不敬的凡人,阿耳忒弥斯也会惩罚他们,许多冒犯她的人或忘了膜拜她的人都会死于非命或惨遭惩罚。例如卡吕冬国王俄纽斯(Oeneus)在给众神献祭时,不小心把献给阿耳忒弥斯的祭品给忘了,于是阿耳忒弥斯在一气之下派遣了一头凶残无比的大野猪去践踏俄纽斯的国土。同时她也有温柔善良的一面,还是个热爱唱歌跳舞的音乐女神。每当她狩猎归来时,阿耳忒弥斯就会到帕纳塞斯山上,与缪斯(九位艺术女神)、卡里忒斯(美惠三女神)一起载歌载舞。由此可见,阿耳忒弥斯既有温柔善良的一面,也有残忍凶恶的一面,这种性格的转变代表着月亮的圆缺变化。
阿耳忒弥斯在罗马时代称为狄安娜,被尊称为“永恒的女神”。她还是女巫们的魔力源泉,所有女巫会在满月之夜聚集起来膜拜她。公元10世纪,由基督教颁布的《主教会规》对“相信自己在晚上与异教徒的女神狄安娜一同骑着野兽飞跃天际”的邪恶妇女们进行严厉的谴责。许多女巫同样将阿耳忒弥斯或狄安娜尊为“三位一体女神”,声称她鼓励狩猎、女权主义和巫术传统。也许正因为她是个凡人绝对惹不起的厉害角色,阿耳忒弥斯在整个希腊的森林和山区、阿卡迪亚、斯巴达和拉科尼亚等地均受到广泛敬奉,同时也受到了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人的崇拜。她最著名的神殿坐落于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殖民城镇以弗所(今土耳其塞尔丘克附近)。也就是被拜占廷人斐罗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它最初于公元前600年建成的时候,规模就比著名的雅典帕特农神庙(Parthenon)还大:总占地面积6300多平方米。神殿为爱奥尼亚式建筑,庙前有10级台阶,神殿里面用127根20米高的石柱交错分成两排,支撑用大理石铺设的屋顶。神殿装饰华丽,不仅正面两侧山墙上和每根柱子上,就连其中32根石柱的鼓形基座上都雕刻有神话故事。至今残存的3根石柱柱礎被收藏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内。该部分至今光滑如玉,上面雕刻着通高1.83米的浮雕神话。内容是赫尔墨斯神引导阿尔克斯提斯前往死神塔纳托斯住处的故事。雕刻手法细腻,是难得的杰作。公元前7世纪后期,原地旧有的建筑毁于洪水。大约于公元前550年由吕底亚王国的克罗索斯发动重建,一百余年后在波斯的阿契美尼德帝国时期完成。让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名垂青史的不仅仅是它的宏伟壮丽,还有它不幸的遭遇。公元前356年7月21日,一个叫赫罗斯特拉特(Herostrat)的年轻希腊人纵火烧毁了伟大的阿耳忒弥斯神庙。传说亚历山大大帝就诞生于神庙被毁的同一天。跟一般罪犯努力逃避惩罚不同,赫罗斯特拉特主动自首,并且声称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字留在历史书上。为了阻止他达到目的,以弗所当局不仅处死他,还明令禁止任何书籍记载关于他的事迹。但还是无法阻止他“让自己的名字留在历史书上”。他的这一“壮举”连同姓名还是被史学家泰奥彭波斯记录了下来,让这个疯狂年轻人的名字和神庙一起留在了历史典籍当中。直到今天在英语和德语里,赫罗斯特拉特这个单词还被用来比喻不择手段追逐名声的人。公元前323年,在亚历山大大帝赞助之下,阿耳忒弥斯神庙再次重建,规模超过以前。神庙以大理石为材料建造。整个殿宇长425英尺,宽230英尺,共有126根高60英尺的大理石柱,各种装饰美仑美映,富丽堂皇。重建后的神庙又矗立了大约六百年。公元246年,神庙被入侵的哥特人再次破坏,之后再也没能重建。公元401年,君士坦丁堡牧首(东罗马的宗教领袖,相当于西罗马的教皇)圣约翰一世带领群众拆毁了神庙残存的地面建筑。1869年,考古学家约翰·特陶·伍德发现了阿耳忒弥斯神庙遗址,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874年。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历代妇女贡献的黄金与象牙首饰。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学家发掘出的阿耳忒弥斯神像是波斯风格的立像,雕刻精美,细节复杂。女神胸前的装饰远看像一串大葡萄,实际上是代表生殖与多产的许多个乳房。在今天的阿耳忒弥斯神庙旧址位置,人们用发掘出的大理石残片拼成了一根石柱作为地标。
Fish推荐4:黎巴嫩巴勒贝克神殿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Fish都无法确定有什么现存的景观可以取代已经消逝的以弗所阿耳忒弥斯神庙。既然阿耳忒弥斯是月神,理应找太阳神的神庙来替代才对。但是太阳神的塑像已经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详见下集);而南美洲印第安古文明的太阳神与希腊神话的月神又实在格格不入。在我几乎就要准备用墨西哥(犹卡丹)奇琴伊察玛雅遗址作为代替景观来写的时候,一幅古罗马神殿遗址的照片及时映入眼帘。多么熟悉的建筑风格!如果阿耳忒弥斯神庙残存到今天,它就不正该是这个样子么?Fish兴奋地在网上狂查细找一通,终于确定了这个被某些人错写(Fish真的很感激这种错误!)为阿耳忒弥斯神庙遗迹的图片来源:它就是黎巴嫩的巴勒贝克神殿。巴勒贝克城距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86公里,位于黎巴嫩山西麓的贝卡谷地。海拔高度约1,160米。当地是著名的农业中心和黎巴嫩古迹集中地。巴勒贝克(Baalbek)这个词的原意是“太阳之城”。但它的词源语种既不是古罗马人通用的拉丁语,也不是古希腊语,而是更古老的腓尼基人语言。地中海是地球上最大的陆间海,处于欧亚非3个大洲之间,以直布罗陀海峡接连大西洋,风浪较小,海水不冰封,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港口。沿着地中海东岸,从尼罗河三角洲、黎凡特、新月沃土、两河流域至安那托利亚,孕育了许多重要的人类文明,从前40世纪至前2世纪,先后有人类最早的信史两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的巴比伦与古埃及、西方文明的源祖古希腊、以及洲际大帝国古罗马,被称为“文明的摇篮”(Cradle of civilization)。腓尼基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是犹太人的近邻。他们是地中海地区有名的航海民族,以远航、商业和殖民著称。发明字母文字则是腓尼基人对世界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巴勒贝克是腓尼基人建立的殖民城市,同时是古代的一大宗教中心。早在古希腊文明还在萌芽阶段的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祀奉太阳神巴勒(Baal Helios)的庙宇。太阳神巴勒是腓尼基人信奉的主神。它是一位很古老的神祇,在《圣经·旧约》里面经常成为犹太人的绝对神耶和华(Yahoweh)最强大的敌人。巴勒神的形象常以年轻人的姿态出现:头戴高筒帽,右手持鞭,左手拿闪电和麦穗,所穿的铠甲上刻有7张脸谱,意为7神的父亲,即众神之王。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跨海征服西亚。此后巴勒贝克被改成希腊文“赫利奥波利斯”(Heliopolis),意思不变,还是太阳之城。公元前63年,赫利奥波利斯进入罗马时代。罗马帝国扩张到这里后,由于腓尼基人与古罗马人的多神信仰有相通之处,便把当地的太阳神巴勒与罗马的主神朱庇特(Jupit)等同起来。许多罗马皇帝为扩建神庙不遗余力,并不断在神殿上加上豪华的装饰。罗马当政者的这种做法多少取得了新征服的腓尼基居民的欢心,有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统治。“奥古斯都”(大帝之意)屋大维(公元前27至14年在位)执政期间,开始在赫利奥波利斯大兴土木,建设神庙。其继任者驱遣2万名奴隶,在腓尼基人所建神庙原址上大肆扩建。尼禄(公元54至68年)执政时期,祀奉诸神之王朱庇特的神庙基本竣工。安东尼(公元138至161年)执政期间,又兴建了一系列配殿。先完成的是酒神巴卡斯神庙。后来又修建了爱神维纳斯神庙和缪斯(九位艺术女神,虽然罗马时代每个人名有变化,但总称未变)神庙,完成了史上最大的古罗马神庙建筑群。这些神庙实际上是腓尼基和罗马文明相融合的产物,可列入罗马帝国鼎盛时期最杰出的建筑艺术品之中。当时正处于“和平罗马”(Pax Romana)的太平盛世,才有能力在此建造如此巨大的神庙群。这里不仅神殿气势壮观,而且各地所崇拜的神与罗马所崇拜的神可以供奉在同一神殿里,因此体现出一种宽容大度的多元化风格。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06至337年)皈依基督教,将基督教奉为国教,下令把朱庇特神庙改为基督教教堂。禁止拜上帝以外的神祗,多神教的神殿开始遭殃。狄奥多西大帝(Theodosius,公元379至395年)统治时期,捣毁了罗马祭坛和神像,改建为教堂。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us,公元518至565年)将神殿内8根最美丽的大理石柱运走,做为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教堂的柱石。公元636年,阿拉伯人征服赫利奥波利斯,巴勒贝克恢复原名并沿用至今。在伊斯兰教时代,神庙群的一部分被改为堡垒和清真寺,经过此地的各国军队都多少对神殿有所损坏。1176年,十字军一度攻占巴勒贝克,但很快又被阿拉伯人驱逐出去。这些憎恨异教的十字军战士对神殿的破坏最为严重。1318年5月10日,巴勒贝克城被洪水淹没,4座桥梁和1500间房屋被冲毁,神庙群也遭到特大洪水的洗劫。1516年,巴勒贝克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范围,隶属大马士革省直到1918年。1759年,强烈地震使巴勒贝克再度受到严重摧残。巴勒贝克神庙群大部分倒塌,仅有巴卡斯神庙的主体得以幸存。
作为古罗马时代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埋在地下的神殿废墟在19世纪中叶之后才由考古学家开始挖掘,逐渐重现雄姿。即使因为经过近2000年的刀兵水火,天灾人祸而残破不堪,但遗迹残存部分的宏伟规模仍使今人惊叹不已,尽显当年罗马雄风。根据考古分析复原,当年的神庙群主体是长方形的朱庇特神殿(正门在短边上),周围有高大的石墙围绕的长方形院落。在神庙入口处有宽阔的51级石阶。拾级而上穿过富丽堂皇的长方形柱廊式前厅(正门在长边上),就到了六边形的中庭。据说六边形是腓尼基人的标志。迎面有几块富有腓尼基特色的巨石浮雕,其中一神像为无须男子,头戴麦穗王冠,右手挥鞭,左边出现闪电。正是腓尼基的巴勒神,当然也可解释为罗马的主神朱庇特。穿过中庭来到后面称为大庭院(Great Court)的宽阔祭礼广场。这片场地长135米,宽113米,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足可以容纳上万人。周围石廊由84根花岗石圆柱围成。大庭院高出地面8米,基座里辟有祭司住所,朝圣者宿舍,还有供奉神祗用的牲畜圈。大庭院中央设一大一小两个祭坛,大的长21米,宽20米,小者也有其一半大。据说古代曾用美貌少女活祭,后来才改为用活牛羊祭神。祭坛上有一小石槽,祭品的鲜血就沿着槽流到祭坛右侧底座下面融入大地。这一血槽至今完好无损,成为重要的历史证物。坛旁两侧有两个细长水池(20x7.5米)供祭祀者洗手。由于大庭院面积广阔,公元4世纪时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曾在院内加修一座长方形基督教教堂,但现已毁坏无踪。大庭院原有的玫瑰色花岗岩石柱组成的华丽石廊亦已梁摧柱折,满地散乱。据说有些整块石料是从埃及阿斯旺运来的。大庭院西端,有多级石阶通向位于整个建筑群制高点的朱庇特神庙,此庙竣工于公元60年,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长106米,宽69米,占地面积7314平方米。大殿四面由高大的石柱支撑,其中正面10根,背面6根,两侧各19根,共计54根,形成气势雄伟的柱廊。每根石柱高20米,直径2.3米,均由三节圆柱体镶接而成。石缝之间毫无粘合剂,刀刃不能插入。柱顶一排横梁,遍雕花纹,并有一行行用于排泄雨水的狮头塑像,造工极为精巧。朱庇特神庙曾是神庙群中最宏伟的建筑。由于沧桑巨变,该庙毁于地震等灾难,如今只剩下大殿南面的6根石柱排成一排,依然屹立在碧蓝的青天下。通过这6根挺拔的石柱,人们不难想象出当年朱庇特神庙的雄姿。它以其雄伟高峻,被视为黎巴嫩的骄傲。人们常把这穿过了时代风雨的六根大石柱和黎巴嫩山顶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雪松,并称为黎巴嫩的象征。此外,残存的庙宇基座平台中夹有所谓“三块石”的祭台遗迹,每块高近5米,宽约4米,长21米,重达800吨。这些石灰岩巨石是附近的采石场开采出来的,号称是人类开采的最大石块。如何把它们运到这里,至今还是一个谜。
朱庇特神庙以南48米处,坐落着精美的配殿巴卡斯神庙(见本部分压题照片),它完成于公元150年左右。巴卡斯(Bacchus,又译巴科斯)是酒神,等于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倪索斯。巴卡斯神庙的规模比朱庇特神庙略小,大殿长69米,宽36米,占地面积2484平方米,仍比雅典的帕特农神庙(70x31米)还大。这也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庙中有酒神巴卡斯塑像,旁边有一个大酒窖。当年人们祭神歌舞之后,就到庙中举杯酌酒,以尽余欢。如今虽然殿顶已被震坍,四壁及长廊石柱大体尚存。四周墙壁上刻有由葡萄和酒壶等组成的图案清晰可见。大殿四壁周围有3米宽的柱廊环绕。柱廊正面耸立着8根石柱,侧面各15根(背面石柱已经震毁)。每根石柱高18.2米,柱脚直径1.91米,柱头直径1.59米,柱子间距2.5米。石柱上刻满各种水果蔬菜的图案,相当精致。这些石柱镶接成长廊。残留的大理石列柱相当完整。柱顶用石榫相接,柱廊拱顶一部分天花板至今仍存,上有巨石浮雕,刻有多个神像,如战神、有翅膀的胜利女神、戴葡萄花环的酒神、拿铁锤的火神(Vulcanus)、戴穗冠的丰收女神(Ceres)的浮雕(一说还包括修建庙宇赞助人的小雕像)。在为数不多的罗马遗迹当中,巴卡斯神庙是装饰最华丽的一处,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罗马神庙。说来有趣,巴勒贝克本地还是有名的美酒产地,也许正因如此巴卡斯神庙才得以在经历磨难后幸存至今。除了上述朱庇特神庙和巴卡斯神庙外,还有建于公元245年的爱神维纳斯庙,就坐落在酒神殿的斜对面。相比之下,维纳斯庙可谓娇小玲珑,更像一座东方花园里的凉亭。现主体结构已基本倾圮。仍然能辨认昔日小巧的庭院、亭亭玉立的石柱,以及曲径通幽,给人以美的联想和感受。这是一座圆形带方拱形门廊的马蹄形神殿,有人说象征星星,也有人说象征维纳斯诞生自贝壳。其实就在爱神殿一侧的同一个庭院当中原来还有一座缪斯(九位艺术女神)神殿,但由于损坏的情形相当严重,根本想象不出其原始全貌。这也是为什么考古报告称该神庙群由四座神庙组成,而旅客游记里大多只提到其中保存较好的三座的缘故。巴勒贝克神庙群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罗马神庙建筑群,全世界包括原来的帝国首都罗马城在内已找不出比它更完整的神庙遗址。1984年巴勒贝克古罗马神庙群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的巴勒贝克城常驻人口为1.8到3万。顺便提一下,它还是国际红十字会的总部所在地。
5. 哈利卡纳苏斯的摩索拉斯王陵墓
摩索拉斯王陵墓是一座位于古希腊殖民地城邦哈利卡纳苏斯(今土耳其博德鲁姆)的陵墓,墓主是波斯帝国在当地的总督摩索拉斯与阿尔特米西亚二世夫妇。该建筑完工于公元前350年左右,由于非常宏伟壮观而当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今日英语中的“陵墓”一词(mausoleum)即源自摩索拉斯的名字。斟酌再三,虽然Fish最后决定还是按通行的方法来写本部分的标题,不过有一点还是要在这里多句嘴。现代习惯上把摩索拉斯尊称为王实际上是错误的。按照当时希腊文明世界的城邦制度,在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称帝,他死后手下的将领据地称王之前,除了斯巴达有名义上的双王之外,每个城邦是没有城主或者国王的,一切政策由元老院的贵族开会讨论,制定执行。一个城邦是共和制度还是独裁制度,取决于元老们(相当于现在的议员)是民选还是世袭。共和制度的城邦表率是雅典,而独裁制度的后盾是斯巴达。两者之间矛盾重重 — 这也是后来古希腊城邦经过多次内战后由盛而衰,为马其顿王国和罗马共和国先后征服的真正原因。不团结的希腊城邦和相对统一、虎视眈眈的邻国波斯帝国一直关系紧张。不要看现在美国的影视作品里极力美化,把希腊人对波斯战争的两次著名胜利(马拉松战役和甘泉关之战)描写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当时希腊人因为内部不团结,在对波斯的战斗中一直败多胜少,根本处于被动防御状态。打个比方,希腊和波斯的关系简直可以类比中国两宋和辽金的关系。在希罗多德的名著《历史》当中,提到过一个特殊称号“僭主”。窃以为倒是可以用在本文的主人公摩索拉斯夫妇身上。关于这个称号,希罗多德并没有专门给予定义,而翻译者显然借用了“僭越”(以下犯上,不遵礼法)这个中文古词。僭主在《历史》中第一次出现时是这样使用的:“吕底亚地方之人、阿律阿铁斯的儿子克洛伊索斯是哈律司河以西各个民族的僭主。”,“这个克洛伊索斯在异邦人中间是第一个制服希腊人的人,他迫使某些希腊人向他纳贡并和另一些希腊人结成联盟。”说白了,僭主就是未经民选或更高级独裁者(帝王)的世袭任命,占据一个或多个城邦自立为王的土邦主。摩索拉斯(?- 公元前352年,公元前377年至前353年在位,一译马乌索卢斯)就是个典型的僭主。摩索拉斯是世袭贵族赫卡托姆努斯的儿子。虽然名义上他是波斯帝国任命的卡里亚总督,实际上当时的卡里亚地区是一个半独立的政权。他曾参加总督叛乱(英语:Revolt
of the Satraps),暗地里与希腊人合作反对波斯人的统治。通过在希腊和波斯这两大势力之间左右周旋,摩索拉斯夺取了吕底亚的大片土地,成了有名的军阀和富豪。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指挥建造了许多庙宇等大型建筑。摩索拉斯死后,其妻阿尔特米西亚二世继位,依照他生前的计划建造了宏大的陵墓。
阿尔特米西亚二世(?-公元前350年)是卡里亚原来的僭主吕戈达米斯的女儿,从她的父系来说,她是一个哈利卡尔那索斯人,但从她的母系来说,她又是一个克里地人。通过与她的(同母异父)兄弟摩索拉斯结婚后成为卡里亚实际上的王后。公元前352年摩索拉斯去世后,他们的儿子尚未成年,于是阿尔特米西亚二世独掌大权。可惜红颜薄命,在位仅两年就去世了。后继者伊德里乌斯将她与丈夫摩索拉斯合葬于著名的摩索拉斯陵墓之中。摩索拉斯陵墓位于在土耳其的西南方的哈利卡纳苏斯。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濒临爱琴海、风景秀丽的古城。陵寝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为40米(120英尺)乘30米(100英尺),高45米(140英尺),其中墩座墙(立柱下面的实心墙体,参照本部分插图)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形的顶盖部分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众多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匹马拉着一架古代战车,驾车者塑像应该是以摩索拉斯本人当模特建造。这种在顶部安放大型雕塑的装饰方法后来被用在凯旋门上并一直延续下来,德国的名胜古迹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就沿用了此种设计。此陵墓的著名之处除了它的建筑外,还有那些美丽的雕塑。摩索拉斯陵墓的雕塑由四位当时最有名的雕刻家比亚西斯(Bryaxis)、雷欧查瑞斯(Leochares)、斯高帕斯(Scopas)和提莫透斯(Timotheus)负责制造。据说当时每人负责陵墓的其中一边。后来陵墓虽然历经战火,但是在很长时间内仍保持完好。最后于公元14世纪的一系列地震中被破坏,陵墓顶部与围墙崩塌倾倒,但基座部分仍旧完好。1494年,圣约翰骑士团夺取该地并修建要塞抵御奥斯曼帝国,他们使用了一些震落的石块作为原料。1522年,因为传闻奥斯曼帝国要大举进攻这里,骑士团又一次挖掘摩索拉斯陵墓以期获得更多石料。这一次陵墓残余的基座惨遭破坏。在挖掘过程中,几位骑士意外发现了摩索拉斯的墓室,但当他们次日回来打开墓室准备寻找财宝时,发现整个墓室已被搬空。此事究竟是骑士团内部有人抢先出手还是当地村民所为,一直无人知晓。后世的考古发掘显示,其实早在骑士团到来之前,墓室就已经多次遭到盗墓贼的洗劫。以摩索拉斯陵墓的规模,不难想象当年殉葬品的丰富与奢侈,这批宝藏的下落,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Fish推荐5:印度泰姬陵
关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替代景点推荐部分写到这个单元,Fish又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世界上现存的宏伟陵墓之多,已经构成考古学和历史学里面的一个门类,替补候选者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撇开前面已经写过的埃及吉萨金字塔群不说,如果比修建时间的古远,当属埃及王陵谷和亚历山大大帝之墓;如果比规模和持续建造时间,中国的明十三陵绝对榜上有名……
最后Fish决定写印度泰姬陵,是基于如下理由:我个人认为但凡写陵墓的故事,实际上埋藏其中的墓主生前事迹与建筑特点、文物价值、珍贵程度是同等重要的考量标准。虽然因为年代久远,摩索拉斯与其妻阿尔特米西亚二世的生活细节已经不可考,但是丈夫死后妻子继位并努力完成其陵墓,最后又被合葬一处。正符合古代所谓“生而共寝,死则同穴”的夫妻道德标准。如果说他们夫妻俩的婚姻生活当中只有政治和财富因素,毫无感情可言的话,根本不用专家分析报告,恐怕连普通人都不会相信。于是,Fish在寻找一座宏伟陵墓的同时,也在挑选着一个个被死神拆散的恩爱夫妻的故事。泰姬陵(英文:Taj
Mahal,一译泰姬玛哈),是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在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它是回教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的第三任妻子姬蔓·芭奴而兴建的陵墓,工程主体竣工于1654年。泰姬陵被后世广泛认为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珍宝和世界遗产中被广泛赞美的杰作之一。中文泰姬陵的“泰姬”二字里面,泰是Taj的音译,在波斯语中为皇冠之意;而玛哈(Mahal)是死者生前的封号,相当于王妃,勉强可以翻译为“姬”。因此泰姬陵实际上应该翻译为“皇妃之冠”,并不能直接按习惯称呼葬于此的姬蔓·芭奴·比古姆为泰姬。姬蔓是波斯人,沙贾汗的父亲贾汉吉尔的第20个妻子(Fish没写错,真的是20!)茉荷茹妮莎的侄女,1612年与当时还是库拉穆王子的沙贾汗结婚,被赐予慕塔芝·玛哈(Mumtaz
Mahal)的皇族封号。传说姬蔓·芭奴的美貌举世无双,皮肤白得透明。她入宫19年,生有8男6女。1630年,姬蔓·芭奴在第14次分娩时不幸感染产褥热,死于南征的军营中。临终前向丈夫沙贾汗提出了4个遗愿,其中一项就是为她建造一座美丽的陵墓。
大约3500年前,来自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次大陆,征服了当地的居民: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为了巩固自己的特权地位,征服者们就以肤色的深浅将当时的社会阶层划分成4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在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其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经过长期演变,印度种姓制度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实质上是一种阶级继承制度。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帝国分裂后,一个突厥化的军事贵族帖木儿建立了帖木儿帝国,其版图囊括中亚与中东的大部分区域。十五世纪末,帖木儿帝国再次分裂。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一译巴卑尔)被乌孜别克人逐出中亚,率军南下占领了阿富汗。莫卧儿王朝(英文:Mughal
Empire,1526年-1858年)即是巴布尔1526年从阿富汗起兵侵入印度北部灭德里苏丹国后所建立的,印度最后的封建王朝。“莫卧儿”意即“蒙古”。在帝国的全盛时期,其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这是一个伊斯兰教封建王朝。上层建筑是穆斯林的,而基础则是印度教的。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而被征服的当地印度教徒以原有的乌尔都语交流。阿富汗人作为军队主力,享有比平民较高的地位。应该承认,作为一个外来的异族统治王朝,虽然其自身仍旧带有不平等的封建等级,至少在其前期对印度固有的种姓制度(英语:Caste
system in India,或作印度卡斯特体系)造成了冲击和挑战,获得低级种姓人民的拥戴。巴布尔逝世后,其子胡马雍在1540年和为苏尔王朝的舍尔沙战败,被逐出印度,但是他随即重整兵力,于1555年卷土重来,恢复了帝国。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到第六任奥朗则布统治时期是莫卧儿帝国的全盛时期,帝国的疆域经过逐步的扩张而达顶峰,经济繁荣。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缓慢,开始走下坡路。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爆发之后,莫卧儿末代皇帝被推为起义军领袖。英国击败西帕衣团后起义失败,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被流放缅甸,莫卧儿王朝灭亡。1876年,英国女王获“印度皇帝”的称号。
现代很多史学家认为沙贾汗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暴君,一生沉溺在性爱与毒品当中,种下莫卧儿帝国日后没落的恶果。沙贾汗原名库拉穆(Khurram),沙贾汗的父亲是莫卧儿王朝著名贤君阿克巴大帝的儿子,莫卧儿帝国皇帝贾汉吉尔,母亲是印度教部族拉其普特人的公主曼玛提(Manmati)(回教皇帝为了维护内部团结多迎娶印度教公主,这一政策正是由阿克巴大帝所首创,Fish注)。库拉穆早年在宫廷受到良好的教育,通晓武略。信奉穆斯林逊尼派教义,信仰虔诚。一度协助其父统领军队。在沙贾汗的父亲贾汉吉尔统治的末年,莫卧儿帝国开始面对一系列挑战,沙贾汗成功地应对了这些挑战并稳定了局势。1622年,在他还是王子的时候便起兵反对他父亲的统治,但这场叛乱很快给镇压下去。虽然事后库拉穆得到了宽恕并返回自己的领地,但是他的两个儿子达哈(Dara
Shikoh)和奥朗则布(Aurangzeb)被送到贾汉吉尔的宫廷中做人质。1627年贾汉吉尔去世,库拉穆和他的兄弟沙赫亚(Shahryar)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又发动了战争。库拉穆得到了邻国波斯王阿卜杜勒汗(Abdul
Hassan Asaf)的支持;他的兄弟则得到了贾汉吉尔遗孀纽吉汗(Nur
Jehan)的支持。最后库拉穆获胜,在阿格拉称帝登上大宝并于1628年2月4日正式改名沙贾汗(应该写为沙·贾汗,波斯语“世界统治者”之意)。他统治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扩建军队,平定了德干各公国的穆斯林叛乱,任命其子奥朗则布为德干总督。1631年,命孟加拉总督镇压在该地的葡萄牙人。1636年吞并艾哈迈德纳格尔,迫使戈尔孔达和比杰伊布尔地区统治者纳贡称臣。长期与伊朗萨法维王朝战争,争夺阿富汗。1638年派重兵迫使伊朗坎大哈总督阿里·马尔丹汗投降。1646年占领巴达赫尚和巴尔赫。在西部,莫卧儿帝国吞并了拉吉普特人的王国Baglana和Bundelkhand;在德干高原,占领了Bijapur和Golconda王国;在西北,将自己的势力越过了开伯尔山口。沙贾汗的穷兵黩武吸干了帝国的财力。在他的统治下,莫卧儿帝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机器,军人贵族(大部分是阿富汗人)和军队的数量扩大了几乎四倍,这样造成了本国农民负担的急剧增加。尽管如此,在沙贾汗统治期间,莫卧儿帝国的版图在财源不足的情况下依然不断扩张。
在宗教方面,沙贾汗遵奉逊尼派教义,推行伊斯兰教法,健全各级法律制度。他支持苏菲派纳格什班迪耶教团,聘请其长老为宗教助理,对其道堂和清真寺赐封以土地。他改变阿克巴大帝时的宗教宽容政策,对印度教徒歧视迫害,尤其反对天主教,不允许传教士兴建教堂。他统治时期经济发展,国库充盈(资料原文如此,前面还说穷兵黩武,财源枯竭,这里却给出完全相反的评语!),伊斯兰文化得到发展。他投入巨资修建了宫殿、陵墓、清真寺,使王朝的建筑艺术达到较高的水平。沙贾汗的统治所带来的一个好处则是促进了一些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的出现,比如拉合尔、德里、阿格拉和亚美达巴德。这些城市和港口以及其他遥远的地方通过水陆交通紧密相连。沙贾汗自己则将首都从阿格拉迁往穆斯林的传统权力中心德里。在沙贾汗的统治期间,莫卧儿帝国的艺术和建筑成就到达顶峰。泰姬陵正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它被认为是莫卧儿建筑(英语:Mughal
architecture)的最精美例子,结合了印度建筑和波斯建筑的风格。泰姬陵是一个拥有多处景观的复杂建筑群,大约在1632年开始建造,1653年左右完工。泰姬陵的建造被委托给一个建筑师团队并由皇帝亲自担任总监。当时极负盛名的波斯建筑师拉合里被认为是首席设计师。1632年,泰姬陵在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工程的首要工作是种植树木:由于树木的成长极为缓慢,因此至少要有10年的时间让树长成。拉合里以德里的胡马雍陵(阿克巴大帝父亲的陵墓,Fish注)为蓝本,动员2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工匠和书法家,融合中亚、波斯和印度的本土风格,用了整整22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座以纯白色大理石为主的艺术建筑,总费用估计为3,200万卢比。泰姬陵建筑的材料是从亚洲各地以逾一千头大象运送而来,可谓世界级工程。仅就装饰材料而言:绿松石来自西藏、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水晶和翡翠来自中国,碧玉来自旁遮普邦、檀香和红宝石来自印度南部四邦、孔雀石和琉璃来自缅甸、象牙和白玉来自泰国、蓝宝石来自斯里兰卡、玛瑙和黑曜石来自阿拉伯、珊瑚和萤石来自波斯、黄金和白银来自朝鲜、绿宝石和鹿角来自于越南。共有28种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入白色大理石建筑墙体,华美至极。Fish个人的观点是:沙贾汗继位之初,莫卧儿帝国经济是稳定的,否则就无法开始建造泰姬陵这样大的工程。但随着这一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不断延续,莫卧儿王朝的国库就逐渐被掏空了。(就算你是亿万富豪,用20年时间盖个房子而且不停装修试试看?)沙贾汗统治后期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其实包含有逼迫邻国纳贡以维持经济收入、增添建造泰姬陵的工匠人手和珍贵材料的意图。总而言之,沙贾汗为了实现亡妻遗愿的那份执着确实令人叹服。
泰姬陵的主体建筑物 — 白色大理石圆顶陵墓高250英尺,占地约17万平方米,南北长580米,宽305米,另建有前庭、正门、莫卧儿式花园和清真寺。著名的莫卧儿花园中间是一个大理石水池,两旁种植成列的柏树,分别象征着生命和死亡。水池尽头则是陵墓,内有两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沙贾汗及皇后葬于空棺下面的土窖内。陵墓主殿四角都有高40米的高塔一座。这四座塔其实都是斜塔:每座塔均故意向外倾斜12度,是为确保遇到地震时,尖塔向外倒塌而不压到主殿,内有50级阶梯。这四座高塔向外倾斜的最重要原因实为美学上的需求。因为人类的眼睛在远方挑望此四座垂直建筑物及中央主殿时,受距离影响,将产生高塔向内倾斜的感觉。将此四座高塔刻意建造成向外倾斜,反而可让人于远处挑望时,感觉其为完全垂直。这些塔楼专供穆斯林教徒们每日登高朗诵《古兰经》,以及祈祷朝拜之用。墓室中央有一块大理石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几行波斯文:“封号宫中翘楚泰姬玛哈之墓”。站在陵墓旁边回廊中央的石块上,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回音效果,令人为之着迷。后方草坪为当时宫殿附属的葡萄园。主体建筑外观以最高级纯白大理石打造,内外镶嵌美丽的宝石(水晶、翡翠、孔雀石),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3米高的拱门,陵前水池中的倒影,看起来好像有两座泰姬陵。泰姬陵在建筑美学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其完全对称。以主殿中心向两向延伸之轴线切割之中轴线,可以看到相对于中轴线之距离相等之处,必存在数量、尺寸及样式完全对称之雕饰。其中轴线贯穿园区各门、水池及道路等之中线。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现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灿烂的金色,白天的阳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变成银白色。白色大理石映着淡淡的蓝色萤光,更给人一种恍若置身仙境的感觉。1857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发生暴动,英军士兵和殖民地政府官员趁火打劫,从泰姬陵的墙壁中任意凿去大部分的宝石和青金石。19世纪末,英国殖民总督可增勋爵(Lord Curzon)下令开展大规模的泰姬陵修复工程,该项工程完成于1908年。他还模仿开罗大清真寺在内部设置了大型灯室。葡萄园被改造为英国式的草坪。印巴战争期间,泰姬陵曾一度受到巴基斯坦空军的威胁。
1983年,泰姬陵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单》。2004年是泰姬陵建成350周年,印度政府将这一年定为“泰姬陵国际年”。泰姬陵平均每年吸引2至4百万名游客,其中超过20万人来自海外。游客都集中在天气比较凉爽的10到12月参观。泰姬陵附近不准停车,游客要步行或搭乘电动车;进入主陵需要脱掉鞋子或者穿上鞋套;允许带小型摄影机、照相机和手机。有人说,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过印度;不在月光下来到泰姬陵,就不算到过泰姬陵。2004年11月27日,泰姬陵有条件对游客开放夜游,门票价格高达1500卢比,使其成为一个少见的早中晚不同时段游览票价不一样的景点。近年来,随着印度工业化的发展,泰姬陵因此遭受马图拉炼油厂产生的酸雨侵蚀,乳白色的大理石外墙出现了黄斑,墓室生出了小孔,白银大门氧化变黑。泰姬陵附近的亚穆纳河污染严重,河中化学物质含量偏高。有专家认为泰姬陵的基座最终将会崩坍。生态学家建议在泰姬陵周围栽种桑树来吸收二氧化硫。印度政府开始大量栽种桑树并成立泰姬保护区。故事写到这里其实还没有完。很多细心的游客在观赏泰姬陵的时候都会注意到离它不远处有一片废墟。那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自己设计建造的陵寝,与泰姬陵相反,准备完全用黑色的建筑材料来修建。如果它没有半途而废,能够按计划完成,和泰姬陵并肩而立的话,那将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又一大奇迹。但是沙贾汗命中注定不能如愿以偿了。1657年,沙贾汗卧病在床期间,其4个儿子为争夺王位展开斗争。1658年,第四子奥朗则布在内战中获胜并宣布称帝。奥朗则布则以异教徒的罪名将他的兄弟、得到父皇支持的皇太子达哈砍了头,把首级送给他们的父亲沙贾汗并将其禁闭在阿格拉城堡,以诵读《古兰经》祈祷渡过余生。阿格拉城堡四周有长达2.5公里的护城河,围墙高20余米。沙贾汗被软禁在阿格拉堡的一间能够看到泰姬陵的房间里。沙贾汗晚景凄凉,身边只有大女儿贾哈娜哈(Jahanara Begum)陪伴,由最小的女儿照顾饮食。相传一次沙贾汗口渴想喝水,奥朗则布让他饮用墨汁。诵经祈祷之余,沙贾汗每天透过囚室的小窗,远眺护城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后来由于视力恶化,他只好借着墙上宝石光芒的折射来观赏泰姬陵。被拘禁7年后沙贾汗抑郁而终,于1666年被葬于泰姬陵爱妻的身旁。于是,前面提到过的“生而共寝,死则同穴”故事又在异国他乡轰轰烈烈地被演绎了一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