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anche 16 décembre 2018

发现新大陆 ( 下 )



标签:  Fish原创                        分类:  历史追忆 史海钩沉




  哥伦布船队出发时的阵容如下:3桅帆船3艘,旗舰“圣玛利亚”号(该船名为意译,用西班牙语直接念则为“桑塔玛利亚”号,Fish注)排水量约223吨,载重约120吨,其乘员只有40人;“尼尼亚”号和“平塔”号更小,都是载重约60吨。所有水手加在一起总人数正好是90名。为这次航行西班牙王室共投资大约200万马拉维迪(西班牙旧货币单位,如何换算将会在下面提到。)用这么一点资源去探索广大而未知的新世界,就是放在今天,也可以算够胆大的了。Fish认为,有必要在这里阐明两个问题:首先,哥伦布时代欧洲制造的帆船一般有多大?其次,如果按照事先的计划规定,无论哥伦布到达哪里就会使得自己和西班牙王室拥有该地的所有权,那么假如他们真的按计划航行到印度甚至中国和日本的话,难道仅凭区区3条帆船和90个人,就妄想征服以上3个庞大的亚洲国家么?首先解释一下船大小的概念,哥伦布乘坐的旗舰放到现在也就跟中国的022级导弹艇是一个级别,其实跟许多儿童乐园里仿制的玩具海盗船差不多大。现在游客到它的等比例仿制品上参观,都觉得真是小得难以置信,甚至会怀疑展览主办单位偷工减料,把模型做小了。后来达伽马和麦哲伦乘坐的旗舰也跟哥伦布的差不多大,即使两个半世纪后的库克船长远航到达澳大利亚时,其座驾也不过三百多吨而已。这些船小到不可思议,显然拿它进行跨洋甚至环球航行十分冒险,特别是在不知彼岸有多远的情况下,当时欧洲人的勇气真是不能不让人叹服。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上述探险船远非当时欧洲最大的战船。而同时代的真正一线战舰就大多了,满载排水量大约可以达到一千吨,装备有青铜或铁制的火炮。当时欧洲国家之间的征战如此激烈,谁也不会拿主力战舰去玩冒险游戏,何况探险这种事主要得突出航海性能,而非火力,人员配置也是越精干越好。在地理大发现之后的殖民时代,帆船才开始越造越大,当时的所谓一级战舰通常都是排水量1000吨至1500吨的三层甲板帆船,装有重炮约百门,乘员达到7001000人,其实也就是现在护卫舰的等级。

  那么哥伦布的那几艘船在当时是属于哪一等级呢?它们属于所谓的快帆船,其实就是海盗船。稍有常识或是看过这类题材电影的人都知道,海盗船的体积通常都不会太大。因为风帆战舰有在火力与速度间保持平衡的问题。海军战舰倾向于加强火力,毕竟打得过是关键,而且打沉了敌舰才好,所以重炮多多益善,排水量随之不断增加;而海盗们倾向于速度,毕竟追不上目标什么都是白搭,而且根本不想打沉对方,主要靠接舷战,目标是抢夺对方的财富,甚至就是对方的船只,并不需要很多重炮。而且海盗船基本上不可能是量身订购的,通常是逮住什么用什么,如果有的挑,当然优先选择快船。因此海盗主要是靠快船的机动性、狡猾的战术和海盗本身强悍的战斗素质取胜,当然还有打不了就跑的特点。海盗船很难与军舰直接对抗。海盗主动袭击并且打败军舰的例子不是没有,但很少会这样做 因为根本得不偿失 除非其护航的财富太有吸引力。也有极少数海盗建立舰队,甚至跑去参加正规海战。比如英西海战中的英方,以及雷班托海战中的奥方,都召纳了海盗舰队参加以扩充实力。著名的海盗罗伯茨,以三艘海盗船组成的编队与英国海军的“燕子”号遭遇,发动攻击受挫,并且最终在逃跑后被后者找到并干掉。而“燕子”号不过就是600多吨,装50门炮,在当时的皇家海军里仅属于第四级战舰。所以,遭遇主力战舰,海盗只能靠跑,一般能跑掉,而被干掉往往是因为粗心大意。Fish在这里多一句嘴:假设葡萄牙国王事先会知道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的事儿并且有意阻挠的话,只需派出他舰队里的一两艘稍微大一点的军舰在路上来个伏击,很可能就把哥伦布打个全军覆没。可是,葡萄牙国王当时只是把哥伦布当成普通的江湖骗子罢了,人家根本就没动过这念头。

  接下来的问题是哥伦布是否有实力去征服印度、中国和日本?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哥伦布的探险队同时也是带有间谍性质的侦查部队。他出发时带有西班牙国王致印度、中国君主的信件和使节身份证明文件,如果他真的到了中国,大可以装成和平使者和商人到处刺探情报,为日后的征服行动做准备 有道是一回生两回熟,人家可是没打算就航海这么一回啊。假设刚好赶上明朝崩溃的档口,哥伦布肯定会飞奔回去通知西班牙王室出兵,多了不说,什么香港(前英国殖民地)、澳门(前葡萄牙殖民地)、台湾(一度为荷兰殖民地)之类的,那可是有多少就抢多少啊。估计那样的话,明史里除了倭寇,一定会多出一条洋寇什么的。还好,他们后来到达的根本不是亚洲,而是美洲。话又说回来,以当时明朝超级大国的实力,就算西班牙在欧洲组织海上十字军西征,打起来也未必能捞到多少好处。更何况西班牙当时刚建国不久,忙着巴结明朝,和亚洲各国做生意都来不及,信件里写的都是些得体好听的话,应该没有动过大规模入侵的念头。那些征服和所有权之类的纯属文字游戏,只是为了宣扬国威,捞取资本,给自己的冒险壮胆助威罢了。当然,如果探险队到达的只是几个有土著人定居的小岛,也并不排除他们会动手屠杀原住民并占领该地。

  以现代人的观点看,这次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航海其实也是最容易的一次。从出发到首次登陆新大陆总计花费33天,其实,这比当时一个人从罗马走到英吉利海峡所要花的时间还要少。近代英国的邓拉温勋爵是位著名的帆船船长,他曾对哥伦布首次西航时所采用的航海技术做过专门研究。他认为,即使是使用现代帆船从西班牙的帕洛斯港航行到巴哈马群岛,然后向出发地返航,也不可能找到另一条比哥伦布已经采用的路线更好的航线了。更何况,巴哈马群岛在哥伦布时代的海图上根本就不存在!哥伦布的航线在那个季节里本该有许多无风地带和逆风区域,可是他却一帆风顺,运气好得出奇。哥伦布擅长罗盘定位,而且和他弟弟都是海图绘制的行家,这次航行的顺利,与其说是上帝赐予的好运,倒不如说是源自他精干熟练的水手生涯。人们断定,哥伦布已经掌握了大西洋上海风与洋流的基本知识,他了解得如此详尽彻底,以至于在整个航行过程当中连一个最简单的基本错误都没有犯过。

  哥伦布的导航工具除了罗盘之外,仅仅是海图、直尺、两脚圆规、象限仪、星盘、探测锤、方位表和常用乘法运算表。其中的象限仪和星盘本来是星象学家用来观察星体的。他使用的位置推算法及其谨慎,因而定位精度相当高。他的随从记载道:“尽管他(哥伦布)从一个大陆横跨了1000里格(1里格 = 3.18海里)的大洋,没有任何陆地和海岛可以用来参照定位,误差却很小。如果不是风暴的力量阻止他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技巧,他就连10里格的误差都不会有。他几乎每次都能准确地在预定地点靠岸,而那里(美洲)本身拥有无数的海岛和漫长的海岸线…….”同时,哥伦布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他每航行到一个地方,就会用探测锤测量那里的海水深度,这表明他绝不是偶尔路过这片陌生的海域,而是打算反复在大西洋上航行下去。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应经拥有了精确的六分仪、无线电通讯甚至卫星定位系统,声呐也早已取代了原始的探测锤。可是世界上却已经找不到一位能像哥伦布那样完全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海上精确定位计算的船长了。这到底算是人类的伟大进步还是某种退步呢?实际上,操帆使舵,测距定位在哥伦布时代的航海知识里还只是入门部分而已。当时的船长们都必须具备杰出的管理才能。那些出身各异,粗野难驯的水手们可不是那么好使唤的。那时的船长往往品德高尚、意志坚定,自觉地对全船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哥伦布是个出色的管理员和外交官。他言传身教,为西班牙培养了一大批大西洋水手和领航员。有人甚至说,哥伦布单枪匹马就代替了葡萄牙亨利王子苦心经营的航海学校!

  14921011日,根据哥伦布精确(实际上是错误地)推算的数值,他的船队应该到达亚洲最东面的一些岛屿了。海风西吹,顺风顺水。想到马可·波罗描述中金屋顶的日本就在前面不远,整个船队都处于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紧张和亢奋状态之下。本来出于谨慎,在距离加那利群岛700里格以后,已经禁止夜间航行,以防在“亚洲”海岸触礁。但是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哥伦布下令开禁夜航,同时下令重赏第一个看见陆地的水手。哥伦布要求船首楼上的夜班观察员保持高度警觉。接着水手长也下达了“各就各位,注意观察”的命令。时间从11日的黄昏渐渐走向12日的黎明,这是人类史册上最重要的夜晚之一,其重要程度只有1969720日美国阿姆斯特朗的登月行动可与之媲美。顺便一提,当时登月用的太空舱被命名为哥伦比亚号,正是为了纪念哥伦布。11日晚上,月亮又大又圆,处于船队左舷的猎户座星团之上,明亮的天鹅座阿尔法星(中国天文上的天津四)正好位于西方水平线上,似乎在为人们导航。10点左右,哥伦布亲自在后甲板上观察,似乎看见远处有一点亮光。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转身告诉周围的其他人,人们半信半疑,有一些人附和着认可了,但是也有诚实的人说他什么也没看见。实际上,当时船队距离最近的海岛有35海里,哥伦布要想看见亮光,岛上的土著得为他修一座灯塔,再点上一盏亮度相当于40万瓦电灯的超级大火盆。虽然发现亮光的谣言在整个船队里传得沸沸扬扬,但是船队在信风推动下以7节(1 = 1海里/小时)的航速继续西进,发现新大陆只是迟早之间的事了。14921012日凌晨2点,船上凡是没有睡着的人都在向西瞭望。终于,“平塔”号前甲板上的瞭望员罗·德·特里亚纳首先发现水天之间出现了一道道白色沙滩悬崖一类的物体,接着一条黑色的线条把它们连接了起来。“陆地!陆地!”他大声喊了起来。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项地理大发现被完成了。特里亚纳也因此从哥伦布那里领到了5000马拉维迪的赏金(约合现在的2美元)。

  哥伦布所到达的这片陆地,是位于今天的美国佛罗里达州里达半岛东南,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马群岛。最先被看到的是后来被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的东岸。这是一个珊瑚岛,位于西经7430分,北纬24度。岛周围暗礁密布。哥伦布下令绕岛航行,同时小心地测量着水深。他们最后找到了一个小海湾,放下小艇,成功登陆。他们在岛上碰到了一群裸体的土著。哥伦布确信他已经到达印度(他怎么也不想想,印度那么个文明古国,哪里来的裸体土著?)。大家喜极而泣,举行了庄严的仪式,正式宣布以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君主名义占有该岛(想象图见本文结尾处)。很多印第安人(这是哥伦布对他们的称呼,在拉丁语系的很多语言里至今和印度人是同一个词,需要在前面加上美洲才能区分。)好奇地围在一边看热闹。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白种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那里干什么,更绝不可能知道自己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大陆和自己的家族日后的命运。无独有偶,1535年,中国南方的广东人在澳门看见葡萄牙人在澳门登陆,也是这样围观他们的。哥伦布看见那些印第安人十分淳朴温顺,就送给他们一些玻璃珠和水手戴的小红帽。土人们高兴地接受了这些贵重的礼物,但是等西班牙人以后再回到这里,带来的就是刀剑、骑兵和大炮了。哥伦布不想在岛上多呆,他带上几位印第安人做向导,急忙下令起航 印度既然在这里,日本应该也不远才对(可惜就算他怎么努力,就是逛遍加勒比海,一辈子也不可能在美洲找出日本来啊)。印第安人向导告诉他,在西方和西南方有大大小小100多个海岛,不知道他这是要去哪里?于是西班牙人的探险船队在这一群翡翠般瑰丽的热带海岛里流连忘返:他们都被那些外形奇特的植被和五彩斑斓的鹦鹉迷住了。14921028日,哥伦布在古巴岛登陆。他自己描述道:“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地方。河两岸树木葱荣,与(西班牙)国内完全不同。树上鲜花野果,种类之多,数不胜数。小鸟绕飞于花木之间,歌声悦耳,动听极了。”确实,即使在今天,古巴(哥伦布命名为胡安娜岛)仍然是加勒比海上最主要的旅游胜地,风采丝毫不减当年。




  1492年的圣诞之夜,旗舰“圣玛利亚”号在夜航中于海地岛的卡拉科尔湾触礁,因为损坏严重无法修复,哥伦布只好下令将它解体,用其木材来修建营地和加固另外两艘船。哥伦布改乘“尼尼亚”号继续探险。1493116日,在尽可能详尽地勘察了古巴岛和海地岛之后,哥伦布决定返航回西班牙。诚然,他既没有找到金屋顶的日本,也不可能见到中国的大汗(马可·波罗对中国统治者的称呼,其实1368年元朝就被明朝击败了。)但是,只要想一下,他在33天(往返的话,全程68天)里取得的成就,就已经使得葡萄牙在此之前60年间的南航努力黯然失色了,这份荣耀难道还不够他下定决心,赶回西班牙报喜么?正所谓好事多磨,哥伦布的返航反而没有之前的西航那么顺利。逆风、大浪和恶劣的天气给这位伟大的冒险家设下重重障碍。哥伦布依然坚毅顽强,和他的队员们冒着狂风暴雨向东疾驰。一路上他们不断向上帝祈祷,哥伦布本人也许愿如果能够返回西班牙,就一定去进行朝圣。老天爷似乎真的听到了他们的恳求,船队鬼使神差地选择了北北东航向,途中遇到了西风带,为东航带来了动力。217日,船队到达亚速尔群岛的圣玛利亚岛(正好和原旗舰同名!),这里已经是欧洲人当时熟悉的水域了。哥伦布和他的手下刚刚松了口气,灾难却接踵而至:当地是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西班牙船队的到来被视为入侵,双方爆发了冲突。区区两艘西班牙快船根本不是葡萄牙人的对手,它们只有悻悻撤退,重新钻入风雨肆虐的大西洋。冷风和气流把两艘小船推来抛去,“尼尼亚”号上的水手们把豆子丢进帽里抓阄,预测自己能否逃过此劫。全凭哥伦布技术高超,经验老道,他们总算没有被风暴吞没。但是,“尼尼亚”号却因此和“平塔”号失散了。

  149334日,“尼尼亚”号挣扎着驶入葡萄牙的特茹河口。虽然哥伦布不愿在这个充满敌意的国度停留,但是为了躲避风暴,他不得不下令在这里抛锚修整:除了一片小小的前桅帆外,“尼尼亚”号的所有风帆踪影全无,只剩下三根光秃秃的桅杆。如果凭这个样子还想再北上200海里到达西班牙海岸,无异于自杀。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艘火力强大的葡萄牙战舰气势汹汹地开来,企图顺手牵羊,捞他一票。顺便提一下,发现好望角的探险家迪亚士当时在这艘葡萄牙船上担任大副。哥伦布临危不乱,严词拒绝了对方的“帮忙”。他的使臣身份证明文件意外地发挥了作用 可不,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么。葡萄牙国王得到消息,请他到王宫去见个面。老天爷真会开玩笑:哥伦布返航回到欧洲,第一个听到他报告探险经过的欧洲显贵恰恰就是当年拒绝采纳他西航计划的国王若奥!国王详细询问了“印度”(美洲)的情况,还(半信半疑地)亲自接见了哥伦布带回来的几位印第安人。当他明白了这个往日的幻想家发现的陆地竟是如此富饶辽阔的时候,他再也顾不得什么王家体面,满心悔恨地当众大叫起来:“我真是个理解力奇差无比的小人物啊!为什么会让一桩这么重要的大事溜掉了呢?!”眼看着死对头西班牙竟然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利益,估计可怜又可笑的葡萄牙国王当时想寻死的心都有了。若奥身边的谋臣建议国王杀掉哥伦布,从而毁掉西班牙即将获得的巨大利益。若奥国王并非胆小之辈,野史记载他亲手杀过自己的兄弟,但是摄于西班牙双王的威名,他最后还是决定不加害哥伦布。313日,哥伦布在葡萄牙人充满嫉妒的眼神里,再次启航,踏上光荣的归途。

  哥伦布终于在1493315日星期五中午回到了他32周之前出发的帕洛斯港。这位西班牙的海洋统帅禁不住感叹:“这次航行以及我以前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上帝的旨意无处不在,它在远航探险中屡次显现奇迹。伟大啊!我为天主教增添了荣耀。”其实就算葡萄牙人杀了哥伦布也无关紧要:哥伦布舰队的另一艘船“平塔”号早在2月底就到达了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岸边的另一个港口巴荣纳。船长马丁·阿隆素·平松也是一位优秀的航海家,他在到达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上书住在巴塞罗那的费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女王求见,但他们坚持要先见哥伦布。415日,哥伦布带着仆从和6名印第安人,从陆路到达西班牙京城巴塞罗那。当天,整个西班牙朝廷和城里的所有官民万人空巷,一起出迎这位伟大的探险者。哥伦布在阿尔卡萨宫受到西班牙国王和女王的接见,场面盛大隆重,和六年多以前他受到的待遇形成了鲜明对比。哥伦布初尝荣耀,不禁喜极而泣。他给西班牙皇室的远航探险报告(通常叫做《哥伦布书简》(英语:Columbus Letter on the First Voyage))被翻译为拉丁文在整个欧洲广为流传。哥伦布的发现给西班牙王国带来滚滚财源,使得西班牙得以继续与穆斯林伍麦叶王朝近百年当中上千次的战斗,最后在菲利普二世(1559-1598)时期迎来了帝国扩张与繁荣的顶峰。可以说,如果没有哥伦布,西班牙就不会人才辈出,称雄欧洲。维拉斯开兹和戈雅(画家)、塞万提斯(作家)、马里内奥和马尔蒂雷(历史学家)、胡安·瓜斯和恩里克·埃加斯(雕塑家和建筑师)之所以会出现在西班牙,归根结底还是拜新大陆带来的财富引发的社会繁荣所赐。总而言之,威尼斯、热亚那、葡萄牙的伟大如流星一瞬,而哥伦布造就了西班牙的累世辉煌。哥伦布自己曾说:“那些能在别人认为的不毛之地里挖出黄金或甘泉的人才配被称为天才。”哥伦布发现了“印度”(其实是美洲大陆),轰动了整个欧洲世界。一天,他在一个朋友家吃饭,同桌中有几个客人妒忌他获得成功与荣誉,故意贬低他的功绩。他们说:他的发现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只要稍稍动下脑筋就可以办到。哥伦布略一沉思,命人取来一只鸡蛋,对在座的人说:你们当中有谁可以把这个鸡蛋竖着立起来吗?客人们呆住了,鸡蛋在每个人手里轮流传递,转了一圈,没有一个人能够办到。哥伦布把鸡蛋接过来,轻轻地敲破了一点底部的壳,于是鸡蛋就直直地竖在餐桌上了。这太容易了!大家叫了起来。哥伦布笑着对大家:完全正确,只要稍稍动下脑筋就可以办到。那几位客人的脸立时涨得通红。这正说明了发现新大陆的真谛: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哥伦布一生中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 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成功开辟了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并在加勒比海开拓殖民。他的执着不禁又让我们想到了那位中国航海家郑和。但是他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亚洲的东海岸,而不是什么新大陆。人们对他的偏执逐渐不能忍受。急流勇退并不是哥伦布的处世之道。伊莎贝拉女王曾向哥伦布许诺,他可以做他所发现的任何陆地的总督。但是作为一个行政官他是不称职的,他染上了宗教狂热,力图转变美洲异教徒的宗教信仰,最后被撤职查办,从殖民地带着镣铐遣送回国。在西班牙,他很快就获得释放,但是再没有让他担当任何官职。不过,直到去世,他都生活得比较富裕。1506520日,大约54岁的哥伦布在西班牙北部的巴利亚多利德一个普通旅店里逝世,剩下的财产被用来偿还他在热亚那和里斯本受穷时欠下的债务。随后,他的兄弟和他的儿子迭戈将他安葬在当地的一座圣方济会的修道院墓地内。后来又依照他儿子迭戈的意愿(迭戈此时已经是西班牙殖民地的总督)移往塞维利亚的卡尔图哈的拉斯•奎瓦斯修道院。1542年,这些遗骨又被转移到圣多明各的殖民城(现今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首都圣多明各市)1795年,法国占领整个西班牙岛(加勒比海中仅次于古巴的第二大岛,现分属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哥伦布的遗骨被转移到古巴的哈瓦那。古巴于1898年的美西战争后独立,哥伦布的遗骨又被转回到西班牙本土的塞维利亚天主教堂。在那里,哥伦布的遗骨被永久安放在一个精美的灵柩台里,台上装饰着藏有哥伦布骨灰的银质快帆船模型。

  在此提一下美洲的命名,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意大利著名航海家。1499年,亚美利哥随同葡萄牙人奥赫达率领的船队从海上驶往印度,他们沿着哥伦布所走过的航路向西航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美洲大陆。亚美利哥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并编制了最新地图。1507年,他的《海上旅行故事集》一书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他在这本书中,引人入胜地叙述了自己“发现”(可惜已经是在哥伦布之后了)新大陆的经过,并对那里的一切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和渲染。与哥伦布不同的是,亚美利哥认定他到达的是一个欧洲未知的新大陆,而不是什么印度,正式向世界宣布了新大陆的概念,一下子冲跨了中世纪西方地理学的绝对权威普多列米制定的地球结构体系。于是,几个法国学者便修改和补充了普多列米的名著《宇宙学》,并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以表彰他对人类认识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新《宇宙学》一书出版后,根据书中的材料,在世界地图上加上了新大陆 亚美利哥洲。后来,依照其他大洲的拉丁名称构词形式,“亚美利哥”又改成“亚美利加”(America)并被沿用至今。起初,这一名字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麦卡托的地图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一部分了。

  除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大航海时期的欧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著名的主要有:

瓦斯科·达伽马(葡萄牙人,最早(1498)从欧洲直航到达印度的人。)、

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葡萄牙人,历史公认最早(1500)发现巴西的人。)、

胡安·德拉科萨(西班牙人,哥伦布后来的绘图员,1500年最先在地图上标注美洲。)、

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葡萄牙人,好望角的发现者(1488),最后在那里逝世(1500)。)、

乔瓦尼·卡波托(意大利人,生于热亚那,后加入威尼斯籍,是纽西兰的发现者(1497)。)、

胡安·庞塞·德莱昂(西班牙人,参与哥伦布的第二次远航,于1513年在佛罗里达附近登陆,命名该地为圣奥古斯丁。后成为博里基恩(今波多黎各)的首任总督。)、

斐迪南·麦哲伦(为西班牙效力的葡萄牙人,1519-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向西环球航行,死于与菲律宾土著的冲突中。虽然他没有亲自完成远航,但他船上余下的水手在他死后在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船长率领下继续向西航行,五艘船只有一艘成功回到欧洲,完成了这一壮举。)、

……等等。

  在当时远洋航行意味着拿自己和别人的性命冒险:他们的设备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随之诞生。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经济与技术基础。新大陆的发现,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

  尽管大航海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全文完)


忙碌的哥伦布并没有留下任何肖像,
后世画家对他的描绘都是出自想象。





Aucun commentaire: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