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udi 7 février 2019

奇葩兵器集锦(下)



标签:  Fish原创                        分类:  历史追忆 史海钩沉



  暗器之王

  在本文上集第一单元里分析古代十八般兵器与农具的血缘关系时,为了节省时间跳过了作为暗器的“拐子、流星”。Fish觉得有些对不起暗器这一古老的兵器门类,所以在此用一个单元专门讲述算作补偿。暗器里的暗字,与光明正大中的明相对,是隐蔽、不公开的意思。暗器的特征是便于隐藏,敌人在遭到攻击前一般很难发觉它的存在。其实暗器并不一定是为刺客杀手设计的专门兵器,很多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武将在练习使用一种主要兵器之外还会学习另一种兵器作为辅助暗器。《说唐》里的隋唐时期著名武将尉迟恭用的主要武器是丈八蛇矛(一说龟背驼龙枪),当对手和他的长兵器撞在一起时,尉迟恭就会腾出一只手从背后抽出暗器 一把竹节钢鞭狠抽,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将敌将打落马下。因此他在担任刘武周部队先锋的时候创造了“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作战记录。无独有偶,另一位名将秦琼也会玩暗器。演义小说里秦琼一般用虎头枪作为主要兵器,当对手的长兵器和他的枪碰到一起之际,秦将军会从背后抽出瓦面金装锏横向抽击对手 这一招名叫“玉带围腰”。有人说如果尉迟恭和秦琼碰到一起那会怎样?《说唐》第45回里正好有这么一战。当时的情况就像是一场赛马比赛:尉迟恭正在月下追杀秦王李世民,秦琼赶来救驾。秦王跑在最前面,尉迟恭追尾而去,最后赶到战场的秦叔宝位列第三。跑到美良川的时候天色微明,尉迟恭纵马跑过一个狭窄的山路拐弯后决定在此伏击秦琼。他右手提矛,左手抽出钢鞭等在山道后面。谁知秦琼十分小心,马拐弯之前就先把枪挂起来,抽出一对锏防备着。秦琼刚一露头,尉迟恭大吼一声,抬手就是一鞭;秦琼用左手的锏架住钢鞭,右手锏反抽过去。尉迟恭用右手长矛挡住锏,收回左手钢鞭再次攻击。秦琼重复了一遍左手的格挡动作,右手锏再次反击。尉迟恭也重复了一遍用矛格挡、用鞭攻击的老套路。不过这次秦琼才架住他的钢鞭,再想回敬一锏,那边尉迟恭已经打马跑开了。这便是《说唐》里“三鞭换两锏”的暗器格斗故事。《说唐》后来被改编为小人书连环画,《三鞭换两锏》成为其中一集的标题。


  早期的侠客有很多最后成为著名刺客。这应该是由于古代侠客都有一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性格,完全不像现代武侠小说里面那些贪生怕死的伪君子。印象中最早的著名刺客要数春秋时期吴国的专诸。《东周列国志》第73回写到:吴国民俗兄终弟及,王僚在父亲死后自立为王,引起庶兄(应该是堂兄)公子光不满,阴谋夺取王位。楚将伍子胥投奔公子光后向他推荐大力士专诸。公子光通过代替贫穷的专诸为其母养老送终而得到了后者的誓死效忠。专诸为了便于接近王僚特地到太湖边去学习用鱼做菜,三个月后成了很有名气的烹鱼高手。于是公子光请吴王僚去他家尝尝大厨师专诸的手艺。当时王僚对公子光已经心生戒备,但一是贪图鱼的美味,二是怕影响内部团结,没有听从太后的劝告推辞不去,却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宴会那天王僚干脆借机举行阅兵式:从王宫到公子光的府邸,各路人马塞满了大街小巷,宴会现场则是“(王僚)心腹布满厅堂”。厨子上菜的时候得跪着“膝行”,由宴会上的侍席武士搜过身后,在安全人员监视簇拥下上菜。当时专诸端上的大菜是“炙鱼”,也就是烤鱼。武士们按规矩对他搜身监视,大概是因为这已经不是专诸第一次上菜了,是熟面孔;加上对他的烹调很满意,王僚居然允许他走近自己。专诸装作布菜,突然从烤鱼肚子里掏出暗器“鱼肠短剑”,奋击直刺,“手势去的十分之重”。王僚在朝服下贴身披了三层软甲(恐怕连内衣都没法穿),居然都被宝剑贯穿,“透出背脊”。王僚大叫一声,当场气绝。估计喜欢吃烧烤的朋友已经没有胃口再读下去了:王僚的心腹手下大怒,在公子光发信号让埋伏在地下室的带甲武士冲出来接应之前就把刺客专诸剁成了肉酱。后来公子光继位,即为吴王阖闾。封专诸之子为上卿,用“鱼肠”宝剑陪葬专诸,以告慰其在天之灵。作为暗器(暗杀兵器)的“鱼肠”毕竟是短剑,比后来荆轲用的“徐夫人”匕首要长,所以王僚临死看见却没能吃到的烤鱼个头应该不小(好可惜啊,最后是给谁家的猫叼走吃掉了?)。有趣的是专诸并非用剑高手,只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却因为使用的暗器被后人奉为剑侠之祖。虽然付出了生命代价,专诸的刺杀到底是成功的,而且出道时间比“图穷匕见”刺杀秦始皇未遂的荆轲要早很多年。

  那么什么样的暗器最厉害呢?古龙的武侠小说《七种武器》系列第二部《孔雀翎》里写到:天下的暗器共有三百六十余种,但其中最成功、最可怕的就是孔雀翎。从外表看来,孔雀翎是个由纯金铸成、闪闪发光的圆筒,上面有两道枢纽,按下枢纽,筒里的暗器便飞射而出,据说这些暗器发出来时,美丽得就像孔雀开屏一样,辉煌灿烂,然而,就在你被这种惊人的神灵感动得目瞪神迷时,它已经要了你的性命。很可惜,根据剧情发展读者会发现真正的孔雀翎早已被前辈使用者遗失在泰山,江湖上当宝物流传的孔雀翎居然只是一个空心的黄金筒。尽管如此,为了保守秘密故事主角还是被害死灭了口。除了已经失传的孔雀翎之外,古龙在他的另一个武侠系列《楚留香传奇》里面写过另一种暗器“暴雨梨花针”。这是一种变形的连弩(详见后附),从外面看是一个扁的银匣子(非金即银,古龙在为珠宝首饰店打广告么?),一侧密密麻麻开着很多小洞;匣子里面排列着很多钢钉(钢针),把开着孔洞的一侧对准目标,从没有洞的某一侧(没有具体写)按动机关,钢钉就会蜂拥而出。因为机簧非常有力,速度快得人不及跑,鸟不及飞。故事里面某世家子弟打算用它来暗杀轻功高手,绰号“盗帅”的楚留香。楚留香很精明地抓住了这件暗器的弱点:只能齐射一次,不能连发,所以只要躲过第一次攻击,敌人根本就来不及再装钢针发动下一次打击。结果世家子弟一击不中后逃走,连银匣都丢在地上让楚留香捡去送给不会武功的漂亮姑娘当做防狼喷剂使用。


至少到宋代暗器还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使用着。张清是小说《水浒传》中的虚构人物,河北彰德府人氏,原为东昌府守将。此人擅掷飞蝗石,如同沒有羽毛的箭矢,百发百中,攻势凌厉,因此得了个“没羽箭”的绰号。前往梁山剿匪的张清曾用独门暗器连打梁山十五员战将,其中不乏鲁智深、徐宁、董平等名将好手。张清被吴用设计擒拿后归顺梁山,在一百零八条好汉中排第十六位,上应天捷星,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五名。大概是因为容易和姓名发音相同的“菜园子”张青搞混,“没羽箭”张清在梁山虽然排名在前二十名之内,却没有给观众留下多少印象。接受诏安后张清跟随宋江征辽时用飞蝗石巧杀敌将阿里奇,又在征四寇时屡立战功。到了征方腊时,为了给周通报仇,张清和董平持长枪弃马步战,把飞蝗石忘在了马上箭袋里。最后为了掩护董平,张清被方腊手下厉天闰用长枪刺中,战死于独松关,追封忠武郎。上图出自明代《水浒人物插图》,仔细看的话右上方的人物手里抓着石子,他就是“没羽箭”张清。而另一位带弓箭、长胡子的人物根据原图标注是“金眼彪”施恩。

  既然写暗器,就得提一下血滴子。到了清代,暗器几乎成了侠士刺客的专用武器。血滴子是传说中清朝最厉害的暗器,据说能隔空取人首级。血滴子是什么样子清代没有留下资料记载。只能在现代影视作品中看到一些踪迹。最典型的形式大概是一个口上有刀片的布袋或者外围有一圈利刃能投掷飞行的铜钹。小时候看过此类香港电影,觉得这东西很好破解:随便用根链条投进布袋/铜钹里面,就可以把其飞行机构卡主。与这些早期的粗糙形象相比,更实用的血滴子形象可以在另一部影片里找到。《七剑》是2005年徐克导演,根据梁羽生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改编的电影。(注意不要和2006年霍耀良执导,与原著同名的大陆连续剧混淆)该片在46届威尼斯电影节被选为开幕首映式电影之一。可以说Fish是捏着鼻子逼自己看完它的。在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武侠大片里,众多的男主角(七剑基本上都是男的)中只有刘家良、甄子丹是著名的武打明星。扮演大反派烽火连城的孙红雷是学舞蹈出身;黎明是唱歌的干活。各位男星总算在武术指导与后期剪辑高手们的帮助下没有露出太大破绽。多达三位的女主角则让Fish彻底傻了眼。扮演乡村女教师的杨采妮还算称职:能凑合着让人听懂台词。最早扮成放牛娃出场的张静初,听到她用极其不标准普通话说出第一句台词:“老先生”,吓得Fish差点从椅子上滑落。号称最美女一号的金素妍是韩国演员,一句中文都不会说。她扮演的外国美女“绿珠”从头到尾都在和甄子丹扮演的大侠楚昭南用韩语沟通 这还能算是一部中国古装电影么?此外服装的处理也令Fish大为不满。除了披红挂彩的烽火连城和只出场一次的清朝王爷,电影里其他人的服装几乎都是灰暗色系。用黑色服装把普通小兵包装起来突出主角的道理我懂,问题是就连众位主角也只有一位穿着蓝布长衫 还是蓝灰色的。下山的七剑衣着朴素简直全都成了丐帮弟子……


  让我咬牙把《七剑》看完的原因有二:首先是日本作曲家川井宪次(Kenji Kawai)为该片制作的几首气势磅礴的背景插曲。Fish后来特地去网上下载了《七剑音乐合集》。这么好的音乐配这么烂的电影,简直是明珠暗投。另一个原因是本片的道具很下功夫。那些烽火连城杀人团伙里的头目们使用的尽是一些奇门兵器:凤翅镋、铜钹、金刚伞(不是盗墓工具)……应有尽有,简直成了各种奇葩兵器的商览。匪首烽火连城的兵器反而很平凡:一把短柄鬼头刀。长话短说,《七剑》里有一个片段很值得玩味(参上图):七剑在烽火连城匪帮血洗武庄时出手相助。当时烽火连城不在场,攻进武庄祠堂的三名杀手头目正准备把庄主父女俩干掉,突然另一位头目的脑袋被人切下丢进祠堂,七剑随之现身。有一位头目的长兵器(发夹式钉耙?)被大侠的宝剑剁烂之后急忙躲避。他发现躲在祠堂一角的女教师后顺手从背后摘下血滴子 一个木头圆环,投出去套住女老师的头颈,然后木环的内侧自动跳出一串铁齿利刃。可血滴子还没来得及切下女人头,它的主人就先被大侠干掉了。接着大侠用剑一下把血滴子劈成了两半…… (居然没有伤到人?高科技啊)这组镜头将电影版血滴子的弱点暴露无遗:为了隔空取人头,非要把一个木环硬套到目标的脖子上去做“枷锁断头机”。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玩过套圈?Fish小时候逛庙会见识过这种游戏。地上是一摊零散排列的货物彩头。付给摊主几块钱,会得到三到五个比女子手镯略大的塑料圆环。玩家退到五步之外,努力将环投向地面的彩头,套中哪样就拿走哪样,套不中就只好空手而归。且不说距离玩家越近的彩头越不值钱,就算侥幸套中最远处价值最高的彩头,那货物的成本也远远低于玩家已经付出的金额。我在一边观察过,用塑料圈把彩头套住的机率很低。除了完全投飞碰不到的,大部分塑料环会撞到彩头弹出摊外。电影版的血滴子就好比庙会上的塑料圈;目标人头就好比地摊上的彩头,其使用难度不言自明。即使目标静止不动,刺客手持电影版血滴子站在高处居高临下不断投掷,也很难有把握正好套中目标颈部。最搞笑的是血滴子被很多网友称为“暗器之王”的原因 居然是因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搞过一期关于中国古代兵器的电视节目,那里面把血滴子列为最恐怖的杀人凶器!



  国产的血滴子问题多多,国外却发现了较为靠谱的血滴子原型。话说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出现过一次电视剧制作热潮,其中有一部奇幻风格长篇连续剧《女战神Xena》很受欢迎。故事中的流浪女战士Xena使用一把奇特的环形兵器,不仅可以投掷割下人头,而且可以分解成两把半圆形砍刀(见上图)。有一位该剧的西班牙裔发烧友在他的网站(网站是西班牙文的,不肯定作者就是西班牙人)爆料揭示Xena兵器的真面目。道具的原型就是著名的古代兵器印度环刃(Chakram)。印度环刃是印度锡克教徒特有的兵器。一般就是外侧有刃的环形精钢圈。上图中的电影道具为了能分解成两把刀特地在环内加了手柄。不过据说这种带手柄可分离的印度环刃也是以前真实存在的暗器。作为暗器,你猜锡克教徒把印度环刃藏在哪里?就放在他们洋葱头式的包头巾里面!这种周围都是刀刃的兵器怎样发射呢?原来是用食指作为支点加速旋转后再手腕发力投掷出去。Fish在网上搜了很久,除了几张模糊的视频截图外根本没有图像来显示这一奇葩的投掷方式。说来难以置信,下面贴出的这张最清楚的印度环刃预备发射图竟然是我自己十多年前亲手绘制的!至于这种暗器射空飞回后如何回收?当然没有人傻到再伸出食指去钩住它。应该有两种可能:一种就像Fish自己手绘设计的那样,用一杆多钩多刃的长兵器去拦接住它;另一种可能电视剧里就有:女主角手持另一个(带柄)环刃去迎击飞回来的环刃 实战中这需要很高的技巧。环刃减速后会从水平飞行变成竖立状态,此时女战神两手一拍,合掌把两个环刃都夹在手中。据说有经验的锡克教战士抛出的环刃是以垂直而非水平状态飞行,那样的话回收起来应该更容易。不管是发射还是回收,使用印度环刃都需要长时间刻苦训练,否则一定会切到手!



  在本单元的最后再介绍一款据说比血滴子更阴险毒辣的奇葩兵器:鸳鸯钺。鸳鸯钺是清代武术名家董海川发明的,为八卦门独有暗器。全名为“双钩子午鸳鸯钺”。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日月乾坤剑”。该兵器的长度不到一尺,却能杀人于无形,常用于暗杀、水战。使用这件冷兵器,需要练一套独特的武功,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它讲究步法,按照乾坤八卦的方位进行位移、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点类似于段誉的凌波微步。此兵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能切能锁能剐能挡,还能当飞镖扔向远处。它小而精,一雄一雌,开合交织,一人舞动可抵挡三四人。抛掷出去,疾如闪电,削人首级轻而易举,比血滴子更加阴邪狠毒。不是Fish存心想和八卦门过不去,但是鸳鸯钺这个名称和我以前写过的斧钺定义严重冲突,两者一点关系都没有,很容易让人把“八卦门”与“斧头帮”混淆起来。在下斗胆提个建议,能不能给鸳鸯钺换个更响亮点的名字?离别钩就很不错,可惜古龙已经在他的小说《七种武器》里用到过了,要不改名叫鸳鸯翅?再狠一点叫索魂钩怎么样?



  现代冷兵器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不需要入伍当兵,相信大部分读者都知道我们同时还身处热兵器时代。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本身是一个不允许普通人买卖枪支的地方,但是受到各种警匪片和电子游戏的影响,很多少年儿童比他们的父母长辈都懂枪,知道不开保险是无法扣动枪扳机的。那么冷兵器时代真的彻底结束、寿终正寝了么?答案是否定的。要不然Fish还怎么按照设想来写本单元的奇葩兵器呢?话说2016820日,海外某中文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由于杭州G20峰会即将召开,中国各大城市持续提升保安级别。内地近日公开一组武警在街头巡逻的照片,武警除了配备枪械外,居然手持古兵器狼牙棒。有关照片引发争议,网民认为,用狼牙棒打击罪恶(原文如此,应为犯罪)简直是胡闹。当局解释,特种兵器主要用来震慑罪犯。海外华人都知道该网站是由某宗教团体开设的,经常用言论攻击中国政府。Fish当时是因为搜图而误闯进去,条件反射地正要退出,却又被该文章所配的一张图片吸引住了(见上图)。图下方注解为:深圳警察配备“屠龙刀”。文中对应提到:“内地早前流传深圳宝安(原文如此,应为保安)特勤人员身后背大刀的照片,还被戏称为大刀队。”背着大刀巡逻确实有夸张嫌疑,不过Fish越看那些未出鞘的“大刀”越觉得它们根本就不是刀。结合文章作者自己提到的狼牙棒,Fish再次发挥超强整合能力,经过网上搜索发现所谓的“屠龙刀”其实很可能就是消息中反复描写的狼牙棒 只不过它是现代版冷兵器狼牙警棍。



  接下来这张国内女警花展示狼牙棍的图片足以证明Fish的观点:无论尺寸和手柄末端均与第一张图完全吻合。有趣的是狼牙警棍还有不同的型号款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在顶端安装不同的配件(上图二)。这里需要讲明一个概念:狼牙棒和狼牙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不同的冷兵器。尽管《新华字典》里面棍和棒是一回事(互相引用为对方定义),作为古代冷兵器来讲,棍和棒是有区别的。棍棒均为无刃长兵器。在我国北方,多称棍为“棒”或“白棒”,南方则统称为“棍”,因此很容易混淆。一般来讲凡是从头到尾粗细一致(通长同直径),跟人的身高差不多长度的条状兵器叫“棍”。棍是双手使用的长兵器,不一定是木制,可以是铜铁等材质的金属棍。棍是可以中断的,比如一条棍分成三截就叫三截棍。 棒是从棍演化而来,属于棍类兵器。棒比较短粗,一般不超过使用者的身高,而且直径有变化,通常为一头大而沉重,也就是俗称的大头棒。棒长约五尺,棒头可为金属锤,棒身以坚韧白蜡木制成。两端粗细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处。往上愈细,顶端粗为八寸。和棍相比,棒的种类较多,仅宋代《武经总要》记载中即有钩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杆棒、大棒、夹链棒七种。


  先说比较有名的古代冷兵器狼牙棒。这种兵器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被不少名将选为武器使用。最有名的当属曹操 打住,暂停,曹丞相怎么用起狼牙棒来了?作为《三国演义》当中的主要人物,曹操出场次数多,用的兵器种类也杂。曹操使用兵器的场面共出现五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均在在第四回。这里提到了七星刀,但七星刀是曹操从王允那里借来的暗杀武器,所以不是曹操的兵器。逃亡中误杀吕伯奢一家用的是剑,但这应当是常规的防身佩剑,也不能算曹操的兵器。第三次在第20回,曹操借天子宝雕弓射鹿,用毕“就自悬带”,这个是占便宜打劫,也不能算曹操自己的兵器。第四次在第41回,原文是“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钍(釭),倚天剑自配之,青钍剑令夏侯恩佩之。”这里第一次提到曹操自用的兵器。倚天剑应该是曹操专属兵器之一,后来所谓“梦中好杀人”,刺死内侍用的应该就是倚天剑。第五次在第48回,曹操按庞统的建议修好连环船,高兴得在赤壁举行庆祝晚会,他在会上“横槊赋诗”,给读者留下良好的诗人形象。原文是“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从这段文字可以知道,曹操军上阵所用的兵器是槊。那么曹操手里的槊怎样变成狼牙棒啊?先说一个笑话,某高中老师在讲解语文课本之际,宣称因为《三国志》里没有曹操用槊的记载,所以曹操赋诗时拿在手上的家伙可能是击楫中流里面的楫 也就是船桨!呜呼!可怜的汉大丞相曹操也得学后辈祖逖击楫中流了?



  《新华字典》里槊的定义是:长矛,古代的一种兵器。这个定义不但笼统,而且不全面。古代的槊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两类。其主流是马槊(上图一),也就是骑兵在马上使用的重型长矛。马槊的早期原型有多种可能,除了战国时期的锐殳(上图右,见金吾那个单元)、还有铍和矟(上图二)。铍是一种把剑的短手柄改成竹木长柄的变形武器,而矟更接近于矛,被认为最有可能是马槊的前身。关于马槊的定义如下:《说文》:矛也。亦作矟。《通俗文》:矛长丈八谓之槊。《博雅》:矟,矛也。《释名》: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也就是说马槊是长一丈八尺的长矛(矟),达不到这个长度的仍旧称之为矛。长矛为槊;短槊为矛。另外槊的尖端狭长有刃,既可以当矛刺、挑,也可以如剑扫、削。为了防止骑马冲锋时在敌人身上刺得太深拔不出来,在马槊矛尖底部一般有起阻拦作用的“节”。现代《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古代兵器分册》认为马槊起源于汉朝,其兴起与当时出现大量动用骑兵的战争有关。因为马槊是槊的主要形态,后世定义时马槊就成了槊的同义词。《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倒大旗一杆,夺槊三条”,缴获的很可能也是马槊。马槊之外的各种槊统归为杂槊类。例如隋末唐初名将单雄信的兵器枣阳槊,据说重达一百二十斤。全长七尺,柄长六尺。槊头为类似于枣核的圆形铁锤,上面密布六排铁钉,柄尾有棱形铁鐏。怎么样,是不是已经有点感觉了?再看这一款 狼牙槊。其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顶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鐏。因钉齿形状与狼牙相似,故称为狼牙槊。下图最左边的是短柄兵器护手狼牙槊,也就是步槊,一般成对使用。Fish特地将《武备志》里的这三种杂槊和《武经总要》里的狼牙棒、杵棒放在一起展示,宋代记录的狼牙棒和狼牙槊的血缘关系十分明显,基本上是一家人。只不过狼牙棒的铁钉或铁齿更密集一些,没有排多少行的记录。此外有些大力士用的狼牙棒包括手柄可以是全金属的,狼牙槊则一定是木柄。


  槊的使用者名单很长,除了前面提到的曹操、单雄信,张飞的“丈八蛇矛”很可能也是一把铁槊。还有人试图证明关羽、程咬金和李世民也都用过槊。大部分绘画和影视作品里曹操在赤壁横在手中的都是马槊。为什么曹操不能用一把狼牙槊呢?汉末文人贵族、官僚大员都喜欢佩戴华丽的宝剑从而彰显身份,这也是曹操佩剑的原因;而马槊是普通骑兵使用的兵器,有诗人气质,身佩倚天宝剑的曹操会用一把普通马槊上阵么?会把这样普通的兵器立在赤壁宴会的现场摆威风么?有人问曹操会武功吗?《三国演义》没有提到,《三国志》也不曾涉及,好在给《三国志》做注释的裴松之爱搜罗这方面的故事。裴松之提供的信息是:曹操年轻时有一次潜入当权宦官张让的家行刺,被发觉后曹操“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跳墙而出)。”虽然是行刺未遂狼狈逃跑,能够全身而退,作为刺客曹操的功夫还真不错。有人说狼牙槊那么重曹操舞得动么?一些书中记载过曹操身高为七尺,换算成今天的常用的身高单位也就是大约1.61米。而且加上他会作诗,有一些人就觉得曹操没力气,只能指挥作战,并不会冲锋陷阵。《魏书》上有着这样的记载:“(曹操)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明确的提到了曹操的力气很大,还善于骑射。一天射杀63只野鸡,可见曹操的体力是不错的。那时候还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体力是衡量个人武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这些都表明曹操有着过人的体格,由此证明曹操不仅只是一个用脑的三军统帅,还是一名有武力的将领。《三国演义》里曹操在战场上屡次被人追赶,需要曹洪、许褚等人救驾,曹操的武功显得很烂。各位不要忘了演义作者是拿他当大反派来写,恨不得他给人当场杀掉才好。我们知道曹操本身是武将,以讨伐黄巾军起家。原著删掉了曹操早年临阵斩杀黄巾军的场面。每次想到这个曹操和狼牙棒的话题,Fish就会想象这个场面:有一次曹操被吕布打败,逃跑时和自己的队伍走散了。一个西凉兵骑马追上曹操。他不认识曹操,而曹操这个人很不讲究穿着,于是他误以为对方和自己一样是个普通骑兵,举起马槊敲了敲曹操的头盔问:“你知道曹操在哪里么?”曹操立刻指着一个方向说:“在那边!”这个骑兵赶忙招呼自己的伙伴向错误的方向追了下去。在Fish的想象中还得加上这一幕:曹操目送对方走远,一边赶紧拍马逃命,一边从马鞍边摘下一把狼牙槊,心里嘀咕:“幸好他既不认识我这个人,也不知道我这件兵器!”



  接下来写狼牙棍。根据前面棒与棍的区别定义,我们知道狼牙棍没有明显的顶端,基本上是上下一样粗的。当然这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如果前后完全一样粗细,慌乱中抓到有狼牙的部分也不对。至少有狼牙的部分应该更粗更显眼一些。这里Fish再晒一张明代《水浒人物插图》。左下方拿着算盘的是“神算子”蒋敬。那么站在右上方的那个人是谁?说了你恐怕不信 他就是“霹雳火”秦明!秦明是《水浒传》中的虚构人物,一百零八将之一。因其性如烈火,故而人称“霹雳火”。祖籍山后开州。使一条狼牙棒。秦明本是青州指挥司统制,攻打清风山时,因中宋江的计策,被俘后只得归顺。自上梁山后,秦明凭手中狼牙棒在一系列战斗中屡立战功。大聚义排座次时,在梁山是第七把交椅,馬軍五虎將第三位。这幅插图里面的秦明拿的怎么看都是狼牙棍,而不是狼牙棒。也许明朝的时候中文里已经开始棍棒不分了?还是画家想给咱们来个看图纠错,告诉我们秦明的兵器不是狼牙棒而是狼牙棍?更奇葩的是这根狼牙棍只有一侧装着铁齿,它还能算得上是狼牙棍么?老实说我心目中的狼牙棍多少应该有几行对称排列的铁齿才对。暂时找不到国内的实物,只好用这张日本狼牙棍“鬼金棒”的照片来代替。鬼金棒外表形状很像现代棒球棍,棍身是用沉重硬木做成,这样击打硬物、铠甲时不宜折断,重心在棒端前头以便挥甩打击,棍身覆盖铁皮避免被利器斩裂,铁皮上固定圆钝钉以增强打击杀伤力,整体重量六到十几斤左右。这种据说最早是恶鬼使用的东瀛兵器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狼牙棍的定义。不仅如此,这件兵器和本单元开头写的现代狼牙警棍的亲属关系也很明显。还请诸位不要因为照片里和鬼金棒合影的不是日本妖姬就排斥它。顺便再晒一张奇葩兵器图片。话说中国警察配备了狼牙警棍后,一些厂家发现了其中的无限商机。这是一款面向普通民众的“狼牙棍”:可伸缩安全防卫手电筒。怎么样,够奇葩的吧?




  Fish一直在想怎样在节约篇幅的前提下把现代冷兵器的特性表现出来。下面就来个初步尝试。暗夜,昏黄的街灯下走过一位晚归女郎。她挎着提包哼着小调大步向前疾走,恨不得一步就到家。姑娘先感到自己的身后有动静,于是突然止步。这时她又感觉从提包那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力量。姑娘拧头一看,有个人蹑手蹑脚地跟在她身后,正在用一把小刀划开她的提包!女郎惊叫起来,拽着包拉扯;对方气势汹汹地把刀挥舞起来,恐吓她放手。正在相持不下之际,一个人闯进来隔开两人,提包的带子被扯断了,落回姑娘手中。“警察!不许动!”新来者亮出身份,一把将女子推离灯光范围,她撒腿就跑,随着一阵细碎的足音很快消失了。灯光范围内剩下的两个人开始互相打量。持刀的歹徒本来下意识地后退准备逃跑,却又站住了。对面的警察虽然穿着夏季制服,却没带帽子;手里没枪,只拿着一根警棍。那根棍子不是被称为“甩棍”的伸缩式金属警棍,而是一把侧面有手柄的美式警棍。记得网上介绍过这种家伙:这种警棍的学名叫侧柄警棍(Side Handle Baton),来源于日本冲绳岛武术古武道的器械Tonfa(トンファー),同时它也是中国古兵器“拐子”的分支。在中国它本来是成对使用的卜字拐(也叫浮萍拐),是短拐的一种。柄上端垂直一横拐,呈卜字形。这种拐不仅流传于中国和日本冲绳。菲律宾和泰国都有成体系的拐术。网上展示美国警察在训练时,手握这种警棍侧柄转腰划一个弧线,警棍会借惯性向前抽180度,非常狠。这种拐式警棍还有很多用法,如贴身战中用作护臂挡刀棍,手握侧柄用短头捅对方的胸腹,用警棍的直角撬门窗……这东西虽然很有威力,但是没有任何锐角,也不通电。歹徒冷笑:不就是根棍子么?棒槌。我怕你干什么?



  那边警察也在打量罪犯,发现对方身穿全套的摩托车骑手护具,头上戴着摩托车安全盔,监控完全拍不出真面目。最骇人的是他的武器:那是一把塑钢匕首。塑钢有两种定义:一种说法是建筑材料。20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德国出现,我国从1983年开始引进。所谓塑钢就是用PVC-U为主成分挤压成型的门窗材料,也就是我们说的塑料。在加工过程中往型材中添加配套的衬钢,以防止型材变形。塑料加钢简称塑钢。另一种说法是具有刚性的塑料也就是工程塑料,比如安全帽的材料。是这种塑料轻且能部分代替钢材使用,人们俗称为塑钢。这里定义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材料。PVC-U塑料的主要成分是PVC,也就是聚氯乙烯树脂。而工程塑料的主要成分是PBT,也就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完全不同的分子结构和物质。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把塑钢匕首可能是用工程塑料为外壳,套住45号特种钢材刀刃制造的。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金属含量低到普通探测器没有反应。匕首的设计者显然有格斗经验:使用者可以把食指套在匕首柄末端的指环上,这样即使手腕负伤兵器也不容易脱手。这时双方的相持状态就好像蝎子(匕首)遇到螃蟹(拐子),蝎子必须尽量靠近才能刺到对方;而螃蟹虽然在钳子长度上比较占优势,却没有蝎子那么锐利的兵器。两人短促接触了一下,匕首一击不中,立刻后退;拐式警棍挡住攻击,进而横扫却扑了空……就这样你来我往斗了几个回合。使匕首的凶犯终于找机会使了个绊子,成功突破警棍的防御,将匕首攻入警察喉咙之前。



  突然有人大声喊停,灯光亮起,原来这不过是一场警察间的防暴模拟训练。假扮歹徒的警官随手摘掉笨重的安全盔 居然是位女刑警。她开玩笑地用匕首在躺在地上的同伴眼前晃了晃,然后伸手扶他起身。男警察一脸不服气:“师姐你离开特警队这么久,还是那么厉害。其实我以前学过浮萍拐,如果我今天用的是双拐……”女警白了他一眼:“你在特警队几年就这么点长进?你会用双拐,我还会用双刀呢。”男警察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女警官低头端详着手中这把奇特的匕首。男警察说:“真是伤天害理,这刀子明明是进攻性武器,居然以安全护具的名义在网上卖。”女警察笑了:“人家肯把刀尖做成这么小,已经是留好后路,很给政府面子了。”男警察拍了拍身上的浮土:“师姐,你可得告诉我这刀子该怎么破,要不遇上真格的……”女警察扮个鬼脸:“那你得请客才行。”两个人说着话走远了。等一下,这塑钢匕首到底该怎么破啊?如果Fish没猜错,女警察会叫男警官去复习一下另一件现代冷兵器 九节鞭。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作为短兵器的匕首虽然厉害,可以出其不意发起攻击,但是在一对一的较量中总体上还是不如长兵器。九节鞭是武术软器械之一,在现代武术比赛中属其他器械组的第三类:软器械。它和古代暗器“流星”也就是流星锤属于同一分支,可缠在腰间或折叠藏身,携带使用方便。九节鞭由鞭把、鞭头和中间8个钢节组成,每节用3个圆环连接起来,故称九节鞭。鞭的长度一般以人体直立高度为准,鞭把顶触下颏,镖头触地为宜。九节鞭虽然是古代兵器,但是占据尺寸优势,而且还有尖锐的枪型标头,到现在仍属于攻守兼备的利器。它对付匕首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缠绕对方,使对方刀不脱手也很难发挥作用。为了证明武警训练教材里确实有九节鞭用法,这里再发一张插图。


  在本单元最后讲一下复合弓。这原来是本文下集附录《弓弩传奇》里面的内容,不过由于该文章字数已经严重超额,只好插到这里作为现代冷兵器来写。复合弓本是古代的一种武器。据说首先是由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 1237年)发明的(另一种说法为拉美西斯二世的复合弓技术得于赫梯人,因为这种技术并不是很容易掌握成军的,而与埃及同时期的劲敌赫梯人拥有同样强大的复合弓),其它地区如东亚也曾独立发明。这种弓主要靠弓身而不是弓弦来发力射出箭矢。弓身以混合的木材或骨头按一定承力结构组成。古代最著名的实战复合弓是蒙古大军征服欧亚各地时所用的“反曲弓”。弓身由竹子、硬木、兽角和动物肌腱合成。其巨大的弹射能力只有中世纪的英国长弓才能与之相比(详见本文附录)。但是相比之下英国长弓尺寸过大,只供步兵射手使用,而蒙古反曲弓加上骑马射击的机动性,简直就是蒙古军队敌手们的噩梦。现代体育竞赛用的弓基本上都属于复合弓,只不过材料改为金属弓片和工程塑料。当然复合弓也不是没有缺点:复合弓设计制造时主要考虑射击强度和精度,一般不会考虑拉弦空放的情况。如果不搭箭拉弦空放的话,拉弓使弓片变形所储存的能量就不能经由箭的动能带走 这也是为什么复合弓的箭重量也是有讲究的。复合弓弓弦是伸长率极低的材料,所以通过弓弦伸缩释放的能量非常少,这样比较容易造成弓身崩裂。现代的复合弓使用前后可以调节射击时的拉力磅数,在低磅数的前提下空放测试弓弦强度还是可行的。


   火船的故事

  “谁说三国战场上只有冷兵器?罚他上火船去烤火看热不热?”写出本单元的第一句话,Fish倒先把自己给逗乐了。确实,火船这东西奇就奇在它偏偏是身处冷兵器时代的热兵器。这个题目不太好写:火船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兵器,大部分都自我牺牲飞灰湮灭了,历代也没有太多资料流传下来。作为开头我们先来讲一讲火船的主要攻击目标:楼船。公元前515年,伍子胥见吴王阖闾谈论兵法,讲到水战时曾说:“楼船,与楼车当也” 。说明当时中国已有楼船,而且其外形与用法可以参照陆上攻城用的楼车。官方指定的楼船发明者是亚述人。亚述帝国(Assyrian Empire,公元前911-609年)最大版图包括整个两河流域和埃及,如果把地中海简化为长方形,亚述的西部海岸线约等于地中海的东部一侧整个边长。欧美学者考证亚述人最早发明了撞车和楼车等攻城器械,于是将楼车搬上船去便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了。最早的楼船外形应该是在并排的划桨战船上修建蒙着兽皮的高塔(下图一)。而吴王阖闾时期的中国水军主要在江河湖泊里用狭长的划桨战舰“戈舟”作战,所以当时的中国楼船很可能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这种类似三国时期连环船的临时设计很快就被独立的大型平底楼船所取代。秦汉时期中国水军己颇具规模。汉代最著名的战舰就是楼船,《史记》、《汉书》中有楼船将军、楼船校尉、伏波将军、戈船将军等称号。汉武帝刘彻曾创建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拥有十多万常备兵员的大型水师,《史记》记载:“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楼船的最大特点是它甲板上面高大的城楼状舷墻,分为二到五层。步兵可以隐蔽在舷樯后居高临下地对敌人放箭或者用长兵器攻击,甚至可以找机会跳到敌人的船甲板上进行近身肉搏(下图二)。使用楼船的早期经典战役发生在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决定消灭东吴统一全国。西晋动员了20万大军,水路并进攻打东吴的首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镇南大将军杜预率领陆军从江陵发起突破;益州刺史王濬率领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军沿着长江顺流东进。当时西晋水军使用的楼船非常庞大,每一艘船号称能容纳两千人。建造如此巨大的船只需要花费好几年时间,一些被砍下来的木料顺水漂到了东吴境内。



  吴国太守吾彦发现后急忙向吴王孙皓发出警报。孙皓却自持有水军和长江天堑,完全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吾彦不肯坐以待毙,下令在长江的险要地段设立拦江铁索和人造暗礁 一丈多高的大铁锥作为障碍物。西晋舰队到达秭归地区时被铁索和铁锥拦住了去路。王濬命令用木筏架着灌满麻油的巨型火炬,花时间将拦江铁索融化烧断。同时用木筏故意碰撞江底的铁锥,让木筏把扎入船底的铁锥移开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布扫水雷记录了。西晋舰队进入东吴境内,和已经攻克江陵的杜预陆军会合,直捣建业。东吴丞相张悌带3万步兵渡江迎战杜预,被晋军全部歼灭。一万东吴水军在将军张象率领下前去对抗王濬水军。东吴水军久未操练,看见西晋楼船旌旗蔽日,塞江而来,吓得没打就干脆投降了。吴王孙皓这下急了,又派将军陶濬率领两万水军去和西晋水军作战,结果出发前的那天晚上,这两万人居然全部哗变,逃了个一干二净!王濬率领舰队在离建业一百里处停靠,八万水军弃舟登陆,大声鼓噪,直逼建业城下。吴王孙皓山穷水尽,只好肉袒(光膀子不穿上衣)自缚,开城投降。这便是王濬楼船破吴的经过。看起来楼船还是具有战略威慑力的古代兵器,能把成千上万的敌人吓到投降逃跑确实很不容易。楼船是威猛的水上巨兽,但是它也有弱点:速度慢转向不灵活。到后来随着楼船的上层结构越造越高大(起码三层,最多五层),楼船虽然看起来越来越威风,真正的战斗力却不断下降。甲板上部分的堆高使得整体重心偏移,在风浪中很容易造成倾覆翻船。本来通过加大船身吃水深度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偏偏楼船的主要任务是用来靠岸攻打地面上的临水防御工事,为避免搁浅要求较低的吃水深度。于是楼船在自相矛盾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变成了高与墙齐,不能出海,只能在江河湖泊里面抖威风的“畸形怪兽”。


  要对付楼船通常只有两招:一是制造出更大更高的楼船;二是使用火船把楼船烧掉。前者技术含量较高,成本也不低。最主要的是古代造船速度低下,按图纸制造一艘大型楼船往往需要成年累月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太守吾彦能提前发现对方楼船的存在。火船的情况正好相反,只需要使用相当于楼船上救生艇吨位级别的小船,加上大量的柴禾以及引火用的助燃材料,成本低廉;制造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火船要考虑的问题是水流和风向。当年周瑜盼东风得病绝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隋朝渡江灭陈的时候,江南的陈朝水军想向周瑜学习放火船烧掉隋军的艅艎大舰,谁知道风向突然改变反而把自己的舰队给点着了!先晒一张外国人画的火烧赤壁想象图。画里的楼船与战船其实很有战国时期的风格,而那用稻草垛放在小船上顺流投放的火船实在有点简陋。很难想象曹操扎水寨的时候会不考虑水的流向问题。《三国演义》里写得明白,曹操之所以敢用铁链把自己的蒙冲斗舰成排栓起来 也就是建造所谓的“连环船”,是因为当时是冬季,西北风当令,而预测少量的东风并借机释放火船当时是风险大难度高的战术。偏偏周瑜是个技术型人才(诸葛亮借东风是演义不可信),成功利用了很短暂的东风时机,一把火将曹操烧得大败而逃。老实说单纯使用火船还是打不败曹操的,最主要的隐藏原因是东吴派出特种部队,在放火船的同时还点火烧了曹军在陆地上的粮库!反正赤壁之战后,除了《水浒》里面出现过一次“连环马”,再也没有人敢尝试“连环船”战术(演义里还有不算)。而本来不被重视的火船立刻名声鹊起,成了后来历代水军的标准装备。


  火船的成功只是昙花一现,毕竟使它成名的对手是固定目标:用铁链捆在一起的连环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楼船。让我们来看一个使用火船失败的例子。公元759年,中国唐代“安史之乱”进入高潮:紧跟着安禄山反叛的第二号大叛将史思明降而复叛,从范阳起兵,打败了号称60万的唐朝九路大军,入邺城后在内讧中杀掉了安禄山之子安庆绪,自封大燕皇帝,进兵洛阳。镇守洛阳的是唐朝名将李光弼。很多史学家认为李光弼的军事韬略不在同一时期的中兴名将郭子仪之下,可惜他没有城府,不懂政治,所以只能在郭子仪盛名之下屈居亚军。当时的形势是史思明挟胜利之威,迫使李光弼主动放弃洛阳,撤往河阳(今河南孟县)布防。由于唐军撤退前坚壁清野,只得到一座空城的史思明移兵南下来和李光弼拼命。史思明从河北带来一千多匹战马,每天都在河阳附近的沙洲上放牧养膘,李光弼派人四处收集带着小马的母马,下令把小马驹留下,放一群母马出城和敌军的公马混在一起。过了一会儿母马思念小马嘶叫着跑回城里,把那一千多匹战马也带动回去了。史思明被李光弼的“牧马计”激怒,集中了几百条战船准备从水路进军河阳。李光弼令人建了一座浮桥拦住叛军去路。史思明命令舰队继续前进,用一条火船在前面开路,打算把唐军的浮桥给烧了。李光弼临危不乱,派几百名士兵手持带着铁甲头箍的长竹竿站在浮桥上,用竹竿顶住火船使其无法再顺流前进。火船很快烧得舷裂樯倒,翻沉入水。同时唐军用投石机猛轰其余的叛军舰只,打得史思明舰队大败而逃。从希望摧毁的目标为浮桥而桥上守军需要用几百条长竹竿才能挡住一条船判断,史思明是硬充内行,临时把一艘唐代楼船(上图)改成火船来用,结果一败涂地,贻笑大方。


  火船的没落开始于宋代 当时的楼船建造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一些楼船改变驱动方式,摇身一变成了全新的舰种:车船。车船是中国古代用人力驱动运转的明轮船,也称轮船或车轮舸(上图一)。古代人类船舶的推进主要是仰仗风力和人力,前者用帆,后者用桨。车船是在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设计的,桨用手力,而车船使用脚力。早在南北朝(公元420589)时期,已有车船的记载。有人说大科学家祖冲之所造千里船即为车船,按《南齐书》卷52《祖冲之传》说:“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由于记载未涉及此船之动力无法确认。《陈书》卷13《徐世谱传》说:“世谱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此处文字简单,但“水车”不是作为灌溉用具的水车应该无疑,因为灌溉用具是不可能“益军势”的,南北朝时的水车可能就是后世的车船。唐代李皋对车船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制造的车船用人力踏动可以快速移动。宋代的车船盛极一时,绍兴二年(1132)王彦恢制成的“飞虎战舰”,“旁设4轮,每轮8楫(桨片),四人旋斡,日行千里”。 木匠高宣也是造车船的名匠,曾创造大小车船10余种。大型车船长2030丈,吃水1丈左右,可容纳700800人;中型车船一般承载200300人。车船有2车、4车、5车、8车、9车以及2324车等多种。宋朝最大车船长36丈,宽41尺。《老学庵笔记》卷1说,宋朝所造车船,最大“有长三十六丈,广四丈一尺,高七丈二尺五寸,未及用,而岳飞以步军平贼”。《杨么事迹》说,杨么在洞庭湖一带起兵造反,宋军为对付杨么,有“木匠都料高宣者,献车船样”,都料是指工匠头目,现代工程师之前身。先“打造八车船样一双”,“令人夫踏车”,“船两边有护车板,不见其车,但见船行如龙”,“上下往来,极为快利”。后又“造二十至二十三车大船,能载战士二、三百人”。宋朝为消灭杨么造车船。在一次战斗中,车船和高宣本人被杨么军俘获,于是杨么方面也造出二十四车、二十二车大船。按李纲记载,当时车船最多达四十车,计有八十个翼轮。据《宋会要》食货部50之卷15张浚奏,他在鼎州(今常德)看到“造下车船,通长三十丈或二十馀丈,每支可容战士七、八百人。”面对“日行千里,迅驰如飞”的新型改良楼船 车船,它原来的天敌火船变得无力应付了。当然办法不是没有:将车船直接改成火船就是一种可能,不过作为一次性使用的水上兵器其成本代价显然是太高了。




  中国古代车船仅作军用,而且只有在南宋时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按陆游记载,当时车船为三十六宋丈大船,依每宋尺31厘米计,长度约合111米。南宋车船有两个缺点,一是不能在浅水航行(作为楼船并不合格),二是不能入海。《梁溪全集》卷121李纲给吕祉信中说,“来论恐车船重大,不可用,是不然”,“顷尝试之,运动轻快,施于大江重湖,以破长风巨浪,乃其所宜”。叶梦得记载:“(三十宋丈的大车船)当时皆是欲于洞庭湖中,水面浩渺之处,以为形势,今施之于江,固无所用”。看来大车船即使用于大江,也未必适用。南宋后来逐渐发展小型车船。据《宋会要》食货50222833卷记载,宋孝宗时建康府(今南京)制造一种“一车十二桨四百料战船”。当时一料是指载重一宋石,约折合55公斤,四百料即载重22吨。鄂州(今武昌)造八车船五艘,“重滞不堪行使”,便另外“改造七车、六车、五车共五只”。江西路“造马船(运兵船)一百只,暗置女头(护板)、轮、桨,使可折卸”,可随时装拆,也是技术上的进步。宋宁宗时造出一种“铁壁铧觜船”,“四百料,两边各安车二座并桨三枝,船身通长九丈二尺”,“装载战士七十人,踏驾兵、梢二十人”。《嘉定镇江志》卷10说,当时驻军的车船以断妖港为停泊处。南宋后期《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30《缴奏奉使复命十事》说,湖南、江西等路“打造四车海鳅舡(上图一是海鳅,但不是四车的)”。据《景定建康志》卷39记载,当地修理军船,其中包括四车船三十艘。最早宋军车船发挥威力的记载是在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的采石之战中。席卷淮南的完颜亮金军饮马大江准备南渡,却遭“迅驶如飞”的宋军车船(上图二)堵截,以失败告终。战后官府统计征发的民间踏车夫就有6300人之多。南宋对元作战也使用车船,据《元史》卷7《世祖纪》和卷161《刘整传》说,在襄阳之役,宋将张顺和张贵“驾轮船”,救援襄阳,又“以轮船出城,顺流突战”,均遭失败。明初陈友谅也曾使用车船在鄱阳湖进行水战(详见下文)。

  到了元明两代,因为种种原因火船和楼船这对天生冤家都曾经回光返照般重新出现于战场记录。但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Fish要在此处证明,不论是火船还是楼船,最后出场时它们实际上都已经是其它类型的战船了。火船的最后华丽登场是在元末陈友谅、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大型水战之中(太平天国石达开也用过火船,但不成功)。公元1360年,自称汉王的军阀陈友谅令太子陈理监国,自己带领30万人马,战船5千艘,从江州起兵攻打占领集庆路(江苏南京)后自立为吴王的朱元璋(一说朱元璋称王是在1364年,当时自称吴国公)。汉军到达采石矶发动夜袭,守将花云、朱文逊不敌,退守太平府。当时陈友谅的舰队里有高大的楼船(有些还是车船),以船尾高楼为攻城塔,直接冲击太平府南城门。“士卒缘舟攀尾而上”,守将王鼎阵亡。陈友谅先锋张定边等杀入城内,生擒花云、朱文逊。二将不肯投降,英勇殉职。陈友谅兵多将广,占据上游,一时间处于优势地位。朱元璋被迫走了一步险棋:命令手下将领康茂才行诈降计,派一位陈友谅认识的老仆人去送信。刚刚取胜的陈友谅听说驻守在江东桥的康将军愿为内应,很是相信,立刻亲率数万主力来取江东桥。朱元璋在江东桥附近虚设营寨,为防止陈友谅识破计策绕道突破,又命人连夜将当地的木桥改建为石桥。陈友谅到达后弃舟登陆,在营寨前按事先约好的暗号大声呼唤“老康!”结果老康是来了只不过是带着伏兵一起来的。这一战打得陈友谅落花流水,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要不是部下拼命抢下一条小船,恐怕这位汉王就要交代在江东桥附近的岸边上了。陈友谅吃了大亏,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他花了三年时间重新建造大船,又集中60万大军,带上太子和家眷再次南下。一开始陈友谅的汉军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久攻不下。听说朱元璋率领20万援兵从水路来救洪都,陈友谅放弃围城,直接把舰队拉进了鄱阳湖,准备和朱元璋在水面上一决胜负。


  七月二十一日,鄱阳湖战役正式开场。双方在湖面上布阵。据说当时陈汉军队的战船涂成红色;朱吴舰队涂成白色(一说分别使用红旗、白旗识别,可能两者兼而有之)。陈友谅的战船中,最大的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船只分三层,船甲板上居然有士兵骑马来回巡视。从船的前面看不到船尾(首尾不相望),朱吴士兵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只能仰视敌船(仰不能攻)。陈军不但船大,而且多,大型军舰至少有500艘,舰队主力一字排开竟有十几里长。朱元璋的舰队居然是以至元二十年龙湾之战中缴获陈友谅的船只为主力,还有若干渔船掺杂在内。他们的战船太小,在陈友谅的巨舰面前就像玩具一样。这仗还怎么打?这时名将徐达主动向朱元璋请求当先锋打头阵。徐达仔细分析了敌方船只的弱点,认为敌人的船只虽然大,但机动性不好(楼船的老毛病),利用自己船只的灵活性,是可以击破敌人的(不利进退,可破也)。第二天徐达率领他的舰队开始了突击。他身先士卒,带领前军前进,在靠近陈汉舰队后,出奇不意的带领自己的部队向陈友谅的前军发动了突袭。陈汉军没想到朱吴军竟然敢主动发起进攻,急忙派出舰队迎击,此时徐达的舰队突然分成十一队,从不同角度围攻敌方巨舰(类似群狼战术)。由于楼船巨舰行动不便,顾此失彼,一时无法打退徐达的攻击。徐达带人乘势攀上其中一条巨舰,杀敌千余人并俘获该舰,陈友谅的前军被打败。但陈友谅毕竟是渔夫出身,精于水战,在初期的混乱后他及时整顿了舰队,发挥自己巨舰的优势,利用船只上的火炮对徐达军发动猛烈反击。徐达的战舰被击中,他不得不放弃旗舰,转移到其他船只上,暂时失去了对舰队的指挥能力。陈汉军趁机发动反攻,连续击沉朱吴军几十条战船,朱元璋的部下损失惨重,溺水死亡者不计其数。双方回到了僵持状态。接下来陈汉军模仿徐达的攻击特点,集中几十艘巨舰发动集群攻击试图包围对手。徐达急忙将舰队后撤,陈友谅军顺势追击:他们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圈套。陈友谅军尾随追击徐达时风向突然转为逆风,在中军舰队里等候多时的俞海通立刻集中大量火炮,向进入射程的陈友谅军猛烈轰击,陈友谅前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二十余条战船被焚毁。陈汉军又吃了败仗。

  接下来陈友谅的先锋猛将张定边率领他的旗舰和两艘副舰从陈友谅水军阵型中驶出,双方舰队都以为他是出来巡逻示威的,并未在意。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张定边率领区区三条战船竟然直接冲向朱吴舰队!此时交战双方都被他的惊人之举惊呆了。陈汉军不知为何出现这一情况;而朱吴军更是没有提防,前锋纷纷败退,张定边毫不理睬,直杀过去。张定边勇不可挡,以孤军突破朱元璋水军前阵,一直冲到中军,朱元璋水军才反应过来:他的目标是主帅朱元璋!被惊呆的朱吴将领们纷纷回过神来,指挥自己的战舰前去阻挡。张定边冲到敌方中军,已经被三十余条战舰团团围住。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看来他的偷袭已经失败了。可是这张定边简直堪称赵云再世,他身陷重围,孤军奋战,却越战越勇,锐不可当!张定边为鼓舞士气,亲自持剑站立在船头,以示决不后退。陈汉士兵为其勇气所感动,无不尽力死战。三艘舰船居然从重围中杀出。一路击败朱元璋各路将领:先后斩杀大将韩成、陈兆先、宋贵等人,冲出一条血路。朱吴水军竟被他冲成两半。在后军指挥的朱元璋眼见张定边战船一路冲杀过来,也慌了手脚,连忙命令船只规避。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转舵太急旗舰竟然搁浅了!此时大将常遇春的战船就在朱元璋旗舰不远处,他手持弓箭,来到瞭望哨身边,沉稳的对他说:“不要慌乱,告诉我,哪个是张定边?”军士用手指向前方战船舰首站立的一人,常遇春拉弓搭箭,军士手还未放下,箭已离弦,一箭正中张定边!(真厉害,这射的可是移动靶)张定边被射中负伤后无法指挥,他的三艘战舰就此退出战斗,朱吴水军竟无人阻挡(吓呆了或是表示敬佩)。演义《英烈传》中称当天夜里陈友谅召开作战会议,总结了当天作战的经验教训,他认为要发挥自己战船的长处,必须保证集群突击,而船只的行进速度不同,无法保证统一,于是他“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主意: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打渔出身、精通水战的陈友谅竟会出此下策?这恐怕不太现实。

  决战时刻到来了。第三天朱元璋亲自吹响号角,召集众军前来布阵进行决战。此时陈友谅的舰队发挥了巨大威力,舰船首尾相连在一起,绵延竟有十里之远,望之如山。朱元璋连续派出三支舰队轮番进攻,都被打败(一说朱元璋连战三天都不能取胜)。陈友谅敏锐地察觉到朱元璋的右翼比较薄弱,便指挥大军猛攻朱吴军队的弱点。这一招十分厉害,朱吴舰队抵挡不住,眼见形势不妙,朱元璋亲自仗剑守在船前,以旗舰为底线,退后者亲手立斩!但他连杀十余名后退的千户军官后,仍然挡不住败势,眼看就要全军崩溃,谁知此时他的军中也出了一个类似张定边的猛将。丁普朗是赵普胜的结拜兄弟,两人都是当年徐寿辉起义军四大金刚之一。陈友谅先杀徐寿辉自立,然后以合兵会师为幌子,又把赵普胜骗去给杀了,兼并了他们二人手里的军队。丁普朗投奔朱元璋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迫不得已,所以作战一向并不积极,但此时要对面的对手却让他为之疯狂。对丁普朗而言什么都在其次,只有兄弟义气是最重要的,陈友谅这个卑鄙小人,先谋杀了老上级徐寿辉,又杀了他的结拜兄弟赵普胜,今天一定要他偿命!据说当时丁普朗在自己的船头树起七尺白布,上书八个大字“旁人不问唯诛九四”,因为陈友谅小名为陈九四,这意思就是说,老子只找陈友谅算账,无关人等都闪一边儿去!不过他的冲锋并不理想,与张定边不同,他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冲。勇则勇矣,却有勇无谋,自己还吃了不少亏(身被十余创)。《明史》记载打到最后丁普朗的头已经掉了,人还拿兵器稳稳站立,陈友谅的士兵以为天神下凡(首脱犹直立,持兵作斗状,敌惊为神)。正在整体面临崩溃败退的时候,丁普朗以自杀式攻击鼓舞了军队的士气,使得朱元璋能够撑到下午那个决定性的时刻。

  其实朱元璋的部将郭兴早就向他建议过:现在敌强我弱,并非我方士兵不卖力,实在是没有办法。敌人的船只太大,一对一硬拼我们打不过他们,只能用火攻!朱元璋深以为然,准备了七条船装载火药,并把稻草人穿上盔甲,摆出动作欺敌;组织敢死队在甲板下面操纵船只,还派人在后接应。一切都布置好了,火攻却无法实行。因为朱元璋遇到了和周瑜一样的问题 没风!朱元璋再有本事也拿老天爷没办法 那就等吧。就这样苦苦支撑,到了下午三点,奇迹发生了东北风起!朱元璋随即命令火船出发。这七条船在点火后靠近陈友谅战舰,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陈汉军船大转动不灵,你推我撞,躲避不及,被火船引燃,蔓延开去。陈汉军顿时陷入一片火海。朱元璋趁机命令军队发动总攻,于是战局发生大逆转,弱小的朱吴舰队战胜了实力远胜自己的陈汉舰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最后陈友谅率领残兵从朱吴水军封锁的湖口突围时被流箭射中左眼,透入头颅死亡。这里Fish有一个疑问:当年为了对付号称80万人马的曹操连环船队,周瑜、黄盖出动了20艘火船。且不说陈友谅有没有笨到把舰队用铁链子栓起来有待商权,朱吴舰队只出动区区七艘火船就把对方五、六十万人、数百条大舰和无数条小舟全给毁了?对此《英烈传》里有一种说法是“拼命三郎”丁普朗根本不是死于白天的水战,而是带着35名敢死队员去向陈友谅诈降,半夜三更在陈汉军水寨里面四处放火,根本没有火船什么事。还有一种看法是那七艘火船不是普通渔船改造的,而是称为“飞舡”的高速战舰(可能是车船),而且不是一次性使用的,而是携带火器、可以多次出击的新型舰种。



  Fish的推论是:一,白天在战场上一边打一边等风向改变太过冒险;朱吴水军应该是乘风向突变发动夜袭。古代舰队在夜晚休息时会结阵排成水寨,这就是演义中陈友谅出馊主意建连环船的真面目。二,七艘火船的数目存疑,可能是十七艘甚至七十艘之误。如果一定要维持七艘的数字,那么这种火船很可能不是原来定义里一次性使用的火船。Fish的判断是,当时朱吴水军夜袭的阵容如下:前面是七艘“连环船”,后面紧跟着至少一百多艘“网梭船”。首先说明引号里的“连环船”和曹操在赤壁使用的连环船完全是两码事。《武备志》是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明代茅元仪编辑,240卷,文200 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16611672)等刊本流传。清乾隆年间曾被列为禁书。《武备志》里的连环船是轻型战船,长四丈,由前后两船连接而成。前部上载火球、神烟、神沙、毒火、火铳等爆炸物品,后船安桨载乘士兵。战时顺风冲阵,点燃前船火器后撞击敌舰;后船解脱铁环返航(上图一)。该船用火点燃延迟引信爆破焚毁敌船,已经不是火船而应该属于雷击舰(现代鱼雷艇的前身)。“网梭船”则是一种袖珍型战船,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内有24人,装备二、三支鸟枪或火铳,战时二三百船齐出,蜂聚蚁附攻击对手(上图二)。要在短时间内毁掉陈友谅结成水寨的大舰队,最好用“连环船”和网梭船联合出击。可以用两到三艘网梭船拖带一个备用的“连环船”前方战斗部,使得七艘“连环船”反复出击,扩大战果。鄱阳湖水战是中国内河湖泊水战中规模最大者。同时它也是楼船(包含车船)的谢幕演出。明中叶以后,卢崇俊制作多种型式的车船,称为“静江龙船”。直到20世纪初,中国南方还有少量车船。车船在明代尚可见到“车轮舸”图,但使用不广,至清代便销声匿迹了。中国车船技术之失传固然是件可惜的事:由于明清统一天下的局面,江防丧失了重要性,让位给了海防,车船随之被淘汰亦属必然。随着楼船和车船的消失,我们的主角火船也因为失去目标随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古代的士大夫们认为自然科学应用技术不足挂齿。古代的社会需要和环境扼制了技术的进步。中国人首先发明了车船,但西方人却在数百年后跟进创造了明轮汽船,接着又改进为现代的船用螺旋桨。


  接着写一个关于楼船的定义错误。网上资料描写万历二十年壬辰朝鲜战役最后的海战场面里出现了楼船。公元1598年(万历年二十六年)8月,日本实际上的执政者丰臣秀吉病逝,留在朝鲜战场上的日本侵略军不战自乱,丰臣家的四位摄政家老开始筹划从朝鲜全面撤军。当时小西行长的部队孤军深入,被困在猫岛无法撤回。和小西行长同为基督教信徒的九州大名(诸侯)岛津义弘率领包括宗义智所部在内的五百条战船、约一万四千人(大部分是撤退到船上的陆军部队)抄近道从露梁海峡前去解救小西行长。中朝联军分为左、右两协对这支日军舰队进行了伏击。资料中称左协由明军担任,主帅是陈璘,老将邓子龙率领三艘“新型楼船”为先锋。右协由朝鲜水军担任,名将李舜臣率领龟船为主力。文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明军利用“楼船”舷樯高大的优势,用猛火油(从拜占庭希腊火改编来的)加上投掷燃烧的浸油柴禾大肆焚烧岛津舰队的壮观场面。请注意这是一场海战,而根据本单元开始的定义,楼船属于内河舰船,是根本无法出海作战的。这里的“楼船”应该是一种海船才对。作为大型船舶的海船在中国自古有之,在明代得到长足发展,已经完全取代了内河楼船的海军主力地位。当时沙船、广船、福船、鸟船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船系”,其中前 三类为海船,最负盛名。鸟船是明清时期浙、闽、粤沿海的一种小型快速船,因船艏形似鸟嘴而得名。鸟船船头眼上方画有一条绿色眉线,被水手称为“绿眉毛”。鸟船常作战船使用,无风时用桨,有风时用帆,适用于沿海,不宜远洋航行。沙船是中国古老的海船之一,因适于在水浅、多海滩的航道上航行而得名。早在南北朝时期,航行至朝鲜和日本的海船均属此类。在唐宋时期,该种船已基本发展成型,只不过到了明代才冠上“沙船”的名称。沙船底平,吃水浅,在退潮时可以平稳搁滩,所以也叫“防沙平底船”。沙船适合在长江口以北特别是江苏省沿海和渤海浅水海域应用。沙船一般有 5 桅,挂长方形平衡纵帆。船的两舷有披水板,舵可升降。在浅水海域两者均须提起,依靠操纵橹、桨推进。到了深水区域,用帆航行时,船舵和下风一侧的披水板要放到船底以下,以提高操舵性能和避免船的横漂,使逆风张帆航行的能力增强。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沿海仍有不少沙船。广船是中国一种著名的船型,起源于春秋时期或更早,于唐宋时期发展成熟,定型于元明时期。广船多用热带硬木如铁力木(柚木)制造,坚固耐用,寿命可达60 年之久。广船船底特别尖,在海上较为摇摆,但不易翻沉。广船一般采用多孔舵以便减小转舵力矩,提高操舵效率。福船是浙江、福建沿海尖底海船的统称,也叫“大福船”。它是中国古代一种风帆动力船,是宋元时期中国主要的海上运输船。古书称福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这是诞生于福建沿海的一种船型的统称,其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建材主要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福船有龙骨,吃水较深,往往在 一丈以上,适航性优良,但不能进入浅水狭窄航道。在一些港口停泊时人员上下船和登离岸需小船摆渡。船上有 23个主 桅,挂长方形平衡纵帆。福船甲板宽大,适合用作战船。明朝名将戚继光平定倭寇之患时,其率领水师的主力舰船就是福船。明朝中国海军的装备主要以福船为主,按大小共分为六号。海战用的福船一般是指较大的一号和二号(上图)。属于福建水师编制的邓子龙应该是带着三艘大号福船参加了露梁海战。



十一  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本是2010年姜文执导的一部国产电影的名称。该片集结了周润发、葛优、姜文、刘嘉玲等一线明星,票房收入据说也很不错,可惜Fish看过后很快连剧情都记不清了,完全没有感觉。让子弹飞 听起来很容易,找一把枪填好子弹拉开保险扣动扳机就可以了。其实从中国人发明火药开始算起(1044年《武经总要》率先记载了火药配方),到成功让子弹按照射手的要求飞起来的整个过程跨越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在网上曾经看到有人提过这样一个问题:“手榴弹和枪炮哪一个是先被发明出来的?”答案是如果纯粹按发明时间算,两者几乎是同时在中国诞生的(宋元时期);按实际作战效果来算,则手榴弹投入实战远远早于枪炮 后者还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通过“让子弹飞”这一技术难关。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建立西夏王国,这个神秘王国存在了190年。这个以党项羌人为主的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周围的辽、金、北宋、南宋对峙,不仅没有被以上大国军队打败,相反还对曾经征服欧亚两大洲、所向披靡的成吉思汗军队给予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它在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 瓷蒺藜(世界上最早的手榴弹),作为热兵器时代的最早发明领先世界数百年。党项人不仅尚武善战,而且智慧无穷。他们不仅创造发明了属于自己的文字,还在天文历法、冶金铸造、雕版印刷、土木建筑、陶瓷制造、水利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发明并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夏瓷器制造业达到了鼎盛。在武威古城(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当时全国有48座窑。人们称之为古城窑城,亦称西夏官窑。西夏王朝在这里专门从事制瓷业。大量色彩丰富、造型别致的瓷器均出于此,其中包括特殊的军用产品 瓷蒺藜(下图)。这种奇葩兵器实际上是对已有的现成材料的重新整合再利用。它是在小型陶罐中安放铁蒺藜(一种和绊马索配合使用、像地雷那样散布在地面上的三角铁,是防御骑兵的重要武器),填装火药并安上导火索而成。



   1994年武威市文管会在下乡做遗址墓葬调查保护时征集到2枚瓷制火蒺藜(瓷蒺藜)。西夏瓷蒺藜器形为平底球形状。直径18厘米,高10厘米;上部弧形顶端开一小孔,直径12厘米,为装置火药及置引火线的小孔。外表施绿釉。有逆刺16个,分上中下三层,上下各4个,中间为8个,逆刺长约3厘米。中间为空心药室,内装有小铁块。瓷质厚重,重2.5公斤,估计瓷蒺藜爆炸后具有很强的杀伤力。点燃火线引爆后碎瓷片与铁钉(铁蒺藜)射向四面八方,杀伤力非常强大。瓷蒺藜有两种:一种是带把的投掷型瓷蒺藜,类似手榴弹;不带把的滚动/埋设型瓷蒺藜,相当于地雷。考古学家惊呼:“瓷蒺藜的出现是中国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的一个分水岭。”它的出现代表在冷兵器战场上人们开始尝试利用热兵器,运用热动力机械系统和现代技术杀伤手段投入战斗。据说西夏王朝最后在短时间内遭遇毁灭性的覆灭也跟发明使用瓷蒺藜有关。西夏人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主要得益于不少自制的火器。瓷蒺藜这个类似现代手榴弹兼地雷一般有着巨大威力的武器,作战时一旦投向敌群,就会让对方人仰马翻,死伤无数。元太祖成吉思汗多次征讨西夏无功而返也跟瓷蒺藜有关。据说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征讨西夏时就是被瓷蒺藜爆炸掀起的气浪顶下马来,不久便病逝而亡。临终前成吉思汗对西夏下了“三灭令”:灭绝西夏政权、灭绝西夏族人、灭绝西夏文化。这导致后来的蒙古大军对西夏人和西夏文明实施了灭绝性的彻底破坏,于是强大的西夏王朝在短时间内迅速消亡。但是手榴弹并未因此灭绝 入主中原的金朝对西夏瓷蒺藜进行了改良。1232年蒙古军队进攻金国南京(开封)时遇见并很快采用了这一火器。日本《蒙古来袭》图里出现了这种铁制外壳、杀伤力进一步增强的新型火蒺藜 由于作为冷兵器的铁蒺藜仍在使用,为了不和它搞混淆,于是有人给铁制火蒺藜起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震天雷”(上图二)。



  火铳,有时又称火筒,是世界最早的金属射击火器,现代枪械的鼻祖。官方认为它最早出现在宋代(南宋),为粗毛竹筒中装入火药引爆后发射弹丸(可能是一次性使用),称为火筒或突火枪,后来由铜、铁等金属制作,故用金字旁的“铳”来命名。铜铁材质的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一说宋元之交的西夏铜火铳已经出土),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可以看到铳管上还留有竹节),整体分为三部分:填装弹丸的筒管,填装/引燃火药的燃烧室和用来插入木柄的尾管(上图一)。在元末明初时火铳与火筒、铳筒等同为各种射击火器的泛称。明朝时期的国内外战争对火铳的发展和使用起了重大推动作用。那时出现了两种实战意义上的原始火枪:三眼火铳和鸟铳。三眼火铳的前身是永乐年间从安南(今越南)引进的火器“神枪”,据说当时已经能够“三矢俱发”,随后便被明朝广为仿制装备。三眼火铳其实还是现代散弹枪的祖宗,它除了可以通过点火射出三发弹丸(铅子)外(步兵的三眼枪是齐射的,每铳只著铅子一个,在三、四十步内发射;骑兵的三眼枪是用散弹连发的,“每铳著铅子二、三个” ),在敌人逼近的紧急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舞动插入铳后的木柄当做棒类长兵器使用。火铳属于火门枪 也就是射手需要手持火棍直接在枪膛上方的火门点燃发射引信。鸟铳又称为鸟嘴铳或鸟枪 ,也就是西洋兵器火枪,属于火绳枪(musket)。这种抢因为射手作战时手持一根可以长时间燃烧不熄灭的火绳而得名。鸟铳于明朝嘉靖年间由西洋传入中国,与原有的管身火器相比具有照门、照星、铳托、铳机,可以双手同时持握发射,便于瞄准。鸟铳因为比三眼火铳精准,可以射落飞鸟而得名。到了明朝末年因为财务吃紧,且败仗太多损失过大来不及补充,而鸟铳价格又太过高昂且制造不易(与三眼铳对比需要更精炼的钢铁),只好用可以大量生产的三眼火铳应急。因此明末时辽东各镇几乎都以三眼铳作为制式装备,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都普遍装备三眼铳。根据辽东镇于1630年的编制,正兵火器营的基本战术单位”队”,即是完全装备三眼火铳的部队。明末战国时代的日本从船只失事后流落到种子岛的葡萄牙人那里学会了仿制和使用火绳枪。日军当时称为“铁炮”,成为和日本刀齐名的军中利器。真正的铁炮 发射石头弹丸的攻城臼炮在西方最早应该是在公元 1250 1275 年间出现在北非及西班牙的摩尔人王国军队中。


  最早实用的火绳枪由欧洲陆军强国西班牙发明,时间大概在公元 1535 年左右,那时火枪手与长矛兵一同出现在著名的西班牙方阵部署图里。1550 年的荷兰战争期间欧洲各国在战场上看到这种新武器,拿回去大量仿造。 火枪口径不小,大约20mm,球形弹丸重约 50 克,枪重约 1820 磅,因此发射时必须使用叉架来支撑。早期火枪的准确性不高,杀伤力却不小,在 150 公尺时仍可以洞穿 2 吋厚的木板或者轻甲。如果能够将大量火枪手集中运用,对于某些目标还是很有威胁性。不过这就需要对火枪兵施以正式的编组训练,才能在战斗状况下发挥功用。火绳枪虽然基本具备了现代步枪(Infantry firearm)的外形(上图),但是需要改良的地方还有很多。荷兰人在公元 15971598 年间出版了世界最早的步兵训练手册,该文件很快地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到其它国家。公元 1607 年的英文版中共有 118 张图片,其中 43张有关骑射火枪,43 张有关步兵火枪,另有 32 张有关长矛的用法。也就是说当时使用火枪的标准步骤竟然有43条之多!在发射头一发子弹后,还需要 21 个步骤才能将火枪重新装填完毕。不仅如此,有许多步骤都要靠左手单手握持并平衡总重量近 9 公斤的火枪、火绳和叉架。在手册上还严格要求除了装火药那一步外火枪不能碰地,执行其它各动作时枪托都不许接触地面,连用通条将药弹舂入枪膛压实时也一样,这无疑更增加了操作难度。所以火绳枪的发射速率非常缓慢;一般在训练时能达到每分钟两发已经算很不错了;在实战时很容易降低到每分钟一发。但是火绳枪也有它的优势:首先它的生产快速。一名工匠平均半天就可生产一支火枪,用模具铸造的弹丸每分钟就可以生产 十几发;相较之下,一把合格弓弩的制造需要花上四个星期,每支箭也得花半天。火枪手的训练只要几个星期;而弓弩手和长弓手的训练至少长达数年之久。对诸侯领主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便宜地快速训练装备出一支以火枪手为骨干的军队 虽然它不能算精锐,但是能够以量取胜。同时由于火枪手可以被大量地训练与配置,他们对于中世纪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逐渐形成一种挑战。随便哪一个农夫经过几周的训练后就可上阵。他们的火力虽不及弓弩手,还是对原来占有优势的骑士构成相当威胁,因此各封建领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毫无价值的民兵来看待。由于他们在战场上地位的提升,相对也降低了贵族骑士的地位。各国骑士对此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最多只能以个人为单位搞一些打击报复行为。16 世纪初法国骑士德贝亚(Chevalier de Bayard 1475-1524 对他俘虏的火枪手一概是杀无赦,他自己最后还是丧命在火绳枪下。15 世纪意大利霸主米兰公爵 (?-1499)还算仁慈:他总是把抓到的火枪手两眼弄瞎并砍断双手。


  由于射手必须手持火绳的限制,在使用火绳枪时有诸多不便。特别是在天气不佳,或者需要长期待命时,要维持火头不熄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为此大多数火枪手除了手上的火绳,还会在身上(一般是腿上)捆一根点着的备用火绳。可是由于火枪手身上到处都装有备用火药袋,那两个晃晃荡荡的火头怎样安置都让人随时提心吊胆。当时造成火枪手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除了枪炮炸膛之外,就是不小心引燃了身上的火药袋造成严重烧伤。尽管存在这些问题,火绳枪还是被广泛使用了200多年:因为它们比起直接用手点燃火药的火门枪来说是更好的选择,而且造价低廉。到了 1516 世纪之交时,用机械力量打火的新发明很快地就被拿来装在火枪上做为击发装置。这种打火装置的原理跟今天的打火机类似:在枪身一侧安放一个铁制的转轮,利用弹簧驱动旋转,让有粗糙纹路的轮面跟一片黄铁矿石摩擦而产生火花。使用这种新点火方式的枪械被称为簧轮枪(上图)。簧轮枪到底是谁发明的?这就跟许多历史上的发明一样,各家说法莫衷一是,无法确定发明者及其年代。过去认为打火机的草图最早出现在1505 年德国纽伦堡贵族 Martin Loffelholz 拥有的手稿之中。另外有人认为打火机装置是出自文艺复兴巨匠李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 da Vinci)之手:在他的手稿Codex Atlanticus 中也有类似机械的图画。不过该页的完成时间无法确定(可能在 1500 - 1519 年之间)。还有人将簧轮枪的发明年份设在1517年,源自纽伦堡的枪匠 Johann Kiefuss。近年来学者对最新发现的达芬奇手稿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达芬奇在公元1490年左右或更早就已经对簧轮枪中使用的一些零件做过发明。簧轮枪的零件中许多结构非常类似他在该时期发明的一种门锁;簧轮枪连接主弹簧与转轮轴的链条和他设计的脚踏车传动链条也非常相似;早期簧轮枪使用有切痕的转轮更跟他当时创发的一种切削机如出一辙。把这些结合起来看,簧轮枪很可能真是达芬奇的创意!


  不过受技术条件限制,只有贵族大富翁才能为自己配备一把簧轮枪。当时有个兵种称为龙骑兵(dragoondragon在法文里是龙的意思,为区别增加了一个字母O),他们通常不在马背上作战,马匹只是他们进行战术机动的工具,到达战场后他们会下马结阵,当作步兵使用,所以不妨称其为“骑马步兵”。他们的武器也比较接近步兵武器,使用的枪也以火绳枪为主,虽然有的军官也使用簧轮枪,但不常见。上图中的骑兵火枪训练画稿应该不是为龙骑兵准备的。骑兵手持的火枪很可能是簧轮枪:首先骑兵大多出身贵族,买得起马匹甲胄,接下来就该买一把好枪。此外步兵火绳枪需要支架才能连续使用,骑兵要操纵缰绳无法使用支架 最早火绳枪是顶在骑兵胸甲上发射的!图中显示用单手操纵的小型马枪正是簧轮机构使枪支体积缩小的成果。簧轮装置的发明大大改善了火绳枪携带及使用不便的问题,让枪械可以随身携带并随时使用。相应地出现了小型化的火枪 手枪,为增加簧轮枪携带时的安全性,产生了最早的各种保险装置(cocked and locked),也让枪械成为真正的随身自卫武器。还有一种人因为手枪的发明而获益匪浅 那就是执行暗杀任务的刺客。现存实物中有一把法国表匠兼枪匠皮埃尔·柏吉尔在公元 1634 年献给法王路易十三的簧轮枪,其击发机构密闭,可在水下发射!簧轮枪的出现等于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改良火枪的各种新花样接踵而至:十八世纪时欧洲士兵使用的标准枪管内壁都是光滑的 这称之为滑膛枪。人们逐渐发现圆形弹丸发射时会在枪管里旋转,消耗部分能量造成威力损失(而且根本打不直)。1500年左右诞生于德国纽伦堡地区(具体发明人不详)的“来复枪”解决了枪弹在滑膛里的转动问题。来复枪又称为来福枪,是英文rifled gun的音译。该单词来源于古法语的动词rifler(刻划之意,现代法语为érafler),后来转化为中古英语的动词。意思是“(用工具)刮切出划痕”。最后简化为现代的名词“rifle”。来复枪也就是线膛枪,主流的膛线制造工艺是钩切法,造出的线膛大多为螺旋形,虽然受到膛线限制枪弹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但这是以增加枪管制造成本和缩减枪管寿命为条件的。直到十九世纪出现了可以稳定旋转的米尼子弹(Minié ball)之后,制造时锻有膛线的枪械才成为主流。



  以上这一系列的改良结合在一起,便出现了一款真正的最早步枪。燧发枪(Flintlock)的名字来自它的燧发式枪机(法语:fusil,火镰),这种枪的枪机是从簧轮枪机简化而来的,它的机械结构非常类似于发展到后期的线膛火绳枪(rifled musket),但是燧发枪的簧轮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还采用了更强力的击锤弹簧保证提供足够的撞击力度。为了看清楚这里贴一张燧发手枪的图。因为强化弹簧燧发枪的扳机力和扳动击锤都要比火绳枪来得费力,精度也略低。但是相对于“背上一里长的火绳打一天仗”的老式火绳枪,仅仅需要几小块打磨好的燧石片的燧发枪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和火绳枪相比燧发枪最大的优点是不仅不用担心夜晚有燃烧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的气味暴露目标,而且射速更快、口径更小、枪身更短、重量更轻、后坐力更小、射程更高。与簧轮枪相比,燧石发火装置是第一个性能可靠、价格相对低廉的枪械点火系统,因此在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广泛流行。它首先出现于16世纪中叶,但直到17世纪,在英国军队将燧石发火系统应用于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之后才传播开来。燧发枪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一直广受欢迎,美国内战之后才被现代撞击式雷帽枪机所取代。这意味着,作为经过实战考验的稳定技术,燧发枪在枪械发展史上称霸长达300年之久!燧发枪的广泛应用,加速了自15世纪开始的火器淘汰冷兵器的过程。16世纪旧式步兵方阵逐渐让位给更能有效发挥火力的线式队形,为了让更多的枪在一个正面上开火,整个步兵阵列的纵深被压缩到了只有几个人。此外火绳枪为了要给火绳留出距离,并排的两名士兵不可能挨得很近(至少1米),但燧发枪兵却可以紧密地排列着,然后在横向上很长地延展开来……冷兵器上阵以来的战争样式彻底改观了。战场上的火线从此更加密集,而且燧发枪的快速装填速度也使得燧发枪兵队列得以保持很小的纵深,只有34列而已。按照古斯塔夫王的命令,瑞典火枪兵被要求进行“雷霆般的齐射”,也就是追求单次射击的震撼力和威力; 18世纪中叶菲特列大帝训练的普鲁士军队能够用燧发枪达到每分钟5发的射速,被认为相当了不起(上图二),但那更多地是建立在普鲁士式的非人操练基础之上。


  现在回头讲一下我们的飞行主角 子弹。最早的子弹和炮弹一样都是实心球形弹丸(Ball),弹体基本为铅制。使用时先要在枪管里填装火药压实,再从枪口填上子弹才能射击。19世纪初,法国研制出将弹头和装满击发火药的纸弹壳连成一体的定装式枪弹,简化了装填子弹的操作过程,使步枪更加简便实用。19世纪560年代出现了预先压上底火的黄铜整体金属弹壳之后,使射击前将多发子弹存储在弹仓里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射速。1807年,英国牧师AJ.福赛斯发明了使用雷汞(特种火药)击发药点火装置。以后又有人发明了火帽,打击火帽就可以引燃火药。具有这种结构的步枪被称为击发枪。现代的枪械全部是这种击发枪的子孙后代。1835年德国研制成功德莱赛击针枪(撞针击发枪,上图)并迅速装备部队。这种枪采用后装式螺旋膛线,回转枪机,用长杆型击针刺破纸弹壳,冲击枪弹中的击发药发射弹头。这就明显地提高了射速:比原始击发枪提高射速45倍,并可以用任何姿势进行射击(终于不用排队开枪了!)。1861年美国内战 南北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步兵给来复枪装弹药仍采用前膛装法 也就是把子弹从枪口处放入。1810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的美国枪械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夏普斯(Christian Sharps)意识到如果能从枪后膛装弹,步枪的射击效率将会得到大幅提高。他设计了一套特殊的系统:射手将撞针往后拉,利用控制杆打开枪后膛上的暗门(上图二),子弹放入后再用控制杆将暗门关闭,拉回撞针直接射击。这种新设计减低了枪后膛的气密性,牺牲了一部分步枪射程,但是射击效率确实如预期的那样大幅提升。除此之外,后膛装弹设计还使得在步枪里填装多发子弹再按顺序逐一发射成为可能。夏普斯在后膛装弹步枪(breech-loading rifle)的基础上发明了可以装四发子弹的夏普斯卡宾枪(Sharps Derringer)。因为暗门的机械装置结构复杂(以当时水平而言),后膛装弹枪价格昂贵,所以当时卡宾枪只装备了少量骑兵部队(因此卡宾枪也被称为马枪)。美国人斯潘塞在1860年就发明了可以装7发子弹的后膛装弹步枪(弹仓枪),但因为造价比卡宾枪还贵,未被推广使用。南北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部队主要使用的还是英国制造的战地来复枪(Brown Bess 前膛装弹燧发枪),开战前夕北方联邦政府订购了43万把战地来复枪,开战后南北双方都继续追加订购。子弹终于像模像样地飞起来了!




十二  古代二级火箭



  引起话题的是一件外国奇葩兵器:婆罗吹杀(上图)。网上资料称这件兵器又叫婆罗洲龙头杖。出现于19世纪的婆罗洲地区。长53106厘米,材质为硬木。雕刻精细的龙头、龙尾位于杖身两端。全杖中空,分为六节。前五节内壁镶嵌有铁管。第三节部分设有横拐,并配有保持平衡用的垫板。作者称这件兵器类似于中国古代兵器“拐子”,奇葩之处在于拔掉龙尾那一节就变成了南美洲土著常用的吹箭管,用于行刺十分有效,一吹即杀,故名为“婆罗吹杀” …… 任网上吹得天花乱坠,在阅读该资料的同时Fish脑海里却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古代热兵器图像。稍有现代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最早实用的火箭(有的资料称为导弹,装上导引设备的火箭就是导弹,当时已采用无线电导航)是纳粹德国为了远程奔袭英国而于1942年左右研制投产的秘密武器V1V2V1的外形像一架小飞机,通过发射平台轨道与地面平行释放,可视为现代无人驾驶飞机的鼻祖;V2的外形像底部加装尾翼的竹笋,和现代火箭一样是竖立着从地面垂直发射的。所以一些人认为V2才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战术火箭。有常规就会有例外,不知道哪位高人喜欢和老外较劲,在故纸堆里找出了更古老的国产初始二级火箭 火龙出水。



  Fish手头最早关于火龙出水的附图记载来自1984年版的《航空彩色图册》。关于它的介绍只有几行字“明朝发明的火箭武器‘火龙出水’,用竹筒做成龙身,龙嘴里放有几支火箭,作战时先点燃龙身下的小火箭,托起竹筒(龙身)在水面飞行,等小火箭火药快烧完时自动点燃龙嘴里的火箭,快速射向敌人(船只)。这是原始的二级火箭。”(上二图)听起来相当高科技,实际上按照这个定义,火龙出水原来是明代两种实战火箭武器的结合体。首先得重新定义一下火箭,这里Fish要写的火箭既不是从德国V1V2开始的现代战术火箭,也不是春秋战国时期那种在箭头插上引火易燃物品用来纵火的兵器。和火龙出水有关的这种火箭构造并不复杂:它是一种利用火焰热喷气原理飞行的箭。元朝(1279 - 1368)就已经有火箭并被投入实战了。当时它就是一杆前端带着推进火药筒的箭或投枪(很像烟火里的窜天猴放大版)。一般是被安放在X型支架上发射的(下图一),X型支架除了临时用竹木制作外,还可以利用靠在一起的长兵器组成。到明朝这种火箭已经是部队的标准装备之一了,甚至有规定某一兵种要带多少火箭上阵。明朝《武备志》里的“流星炮”为一种较大的火箭,是在一个竹柄长矛上安装推进火药筒。虽然画上没有,但是文字说明中提到这种火箭尾部应该带有翎毛尾翼(下图二)。同一本书中还出现了可以同时发射多枚火箭的原始火箭筒“一窝蜂”。“一窝蜂”和火炮不同,发射时没有什么后坐力,网上资料中有明军把小型“一窝蜂”夹在腋下发射的图片 — Fish倒很为画中人物捏一把汗:就算后坐力再小,火箭发射时人靠尾焰太近把衣服头发点燃了岂不危险?




  说得简单一点,古代二级火箭火龙出水就是以一窝蜂(上图)为基础,在火箭筒前后安上装饰性的龙头、龙尾,再在周边绑上四个辅助推进火箭(流星炮),远看活像长条板凳一样的奇葩兵器。问题是Fish觉得官方给的火龙出水定义并不准确。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武备志》里的火龙出水插图以及现代人据此画的复原想象图(下二图)。从原始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没有任何火箭从龙头的嘴里面伸出来,那个龙头被雕刻成大张着嘴,嘴里甚至还画着一根舌头。而复原图虽然取消了龙的舌头,那张开的嘴里依旧是空的。此外请注意那四根辅助推进火箭并不是呈直角,而是呈约45度角绑在龙身上的。Fish突发奇想:那个龙嘴里除了原来定义中的几支火箭,是否还能放其它的火器呢?比如说在龙嘴里填装原文插图左侧的“飞空击贼震天雷炮”?更进一步的话我应该问:火龙出水的攻击目标是什么?这明显是一种反舰武器。它实际上取代了我在前面写过的火船。可是能出海作战的船只肯定有很大体积,区区几根火箭是无法烧毁整条战船的。那么发明火龙出水目的到底何在?当然不可能只是恐吓制造混乱。Fish认为火龙出水要攻击的不是整条敌舰,而是古代海上战舰的动力系统 船帆。古代船帆虽然重要,但是很少有船会带备用船帆上战场 至少在中国古代的海战记录里面没有提到过。只要能烧毁船帆,就会使敌舰丧失机动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难 只要龙嘴能喷火就可以了。我认为这件兵器的主体,也就是火龙的躯干部分其实应该是具有喷火能力的突火枪(下图三)。有趣的是最早的突火枪和火龙出水的主体部分材料相同 都是粗竹筒。后来突火枪改用金属筒之后就变成了火铳(详见上一个单元)。可以说发射火焰的突火枪是比后来的火箭以及“一窝蜂”火箭筒都要成熟可靠的热兵器,选用它而不是一窝蜂来作为火龙出水的主攻兵器是完全符合情理的。




  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那四根辅助推进火箭并不是呈直角,而是呈约45度角绑在龙身上?官方定义是作战时先点燃龙身下的小火箭,托起竹筒(龙身)在水面飞行。首先要明确一点,明代时中国海军船型大干舷高,在冲撞等近战场合有明显优势。就是说火龙出水被放在甲板上发射时只需要向前水平飞行,不需要担心因为发射角度偏低而一头栽进水里去。那为什么不干脆绑一个大型火箭,而要绑四根辅助小火箭呢?Fish也不认同这样一种观点:火龙出水开火之前需要爬升到一定高度。现代反舰导弹需要贴近海面飞行最后爬升发动攻击,那是为了躲避敌舰的雷达搜索。古代战舰又没有雷达,就算被瞭望哨的肉眼发现当时也没有拦截手段。火龙出水完全没必要低空掠海飞行。说到底绑那么多辅助火箭是出于什么目的?Fish大胆推测这些辅助火箭在一开始是朝后下方喷射火焰帮助主体火箭升空朝前飞行的,但是在接近主要武器 突火枪开火的时候,它们会分成前后两组,转而朝相反的斜侧方向喷射。这会导致龙嘴喷火时不是朝前直线发射,而是朝正面划一个大弧线 这样无疑可以增大延烧范围,争取最大战果!此外有人提出过火龙出水的射程问题。其实在古代战场上根本不会使用目视距离以外的远射程兵器 古代火箭精度很低,总得事先目测瞄准好了大概方向才能发射。所以火龙出水的射程最多不过两、三百步左右(一步约合0.5米)只要不把自己人当敌舰给点着了就成。

  本单元开头提到的所谓“婆罗吹杀”的奇怪之处有三:一,不管它是拿在手上用嘴吹箭还是手持格斗的工具,木杖第三节的平衡垫板是做什么用的?从图片上看,那根横拐应该是可以转动的,对比手持用的“卜字拐”单侧固定横拐却极不利于手持。它更像是飞行中用来保持平衡的水平翼。二,如果是冷兵器吹管,空心杖内壁完全没有必要镶嵌铁管。这样既增加重量,又提高成本,还不方便单手填装(一只手抓吹管,另一只手填装吹箭)。三,不论是作为冷兵器拐子还是吹箭管中的哪一种,这件兵器都不需要分节,这样会破坏整体牢固程度和吹管气密性,不利于长期持续使用。Fish认为所谓的“婆罗吹杀”实际上就是一个流落到海外的“火龙出水”主体部分 只不过遗失了突火枪、辅助火箭和龙身后下方的一个平衡翼(或者原本就只需要在前端安装平衡翼)罢了。在木管内壁包铁是为了防止放火时管壁提前烧毁炸膛;龙身分节是为了使用前有一处破损可以随时更换零部件 不需要为了其中一节而更换整体。也许你会说这个火龙出水尺寸怎会这么小?在外国被当做棍类冷兵器来用?古代火器本来就会根据不同需要制造出不同的规格尺寸。这枚袖珍火龙出水可能只不过是训练时使用的道具(龙嘴里喷的是彩明珠一类的焰火球)而不是战场上用的真家伙。


  顺便说一下,有人在网上议论说火龙出水根本是纸上谈兵:在强劲的海风面前区区四根导引火箭根本不可能保持飞行火器的平衡。首先持这一观点的人没有考虑到四枚辅助火箭很可能是每两根绑在一根衡木上的,就算火箭全部耗尽能量,光靠平衡翼结构就足以维持火龙出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水平飞行一段距离。另外Fish建议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去博物馆参观一下这件东西:唐代(618 - 907年)出现的“被中香炉”(上图)又叫“卧褥香炉”、“香熏球”,最初被称为鉔。这是一个铜制的球形容器,可以打开变成两个半球形的碗,其中一个碗里固定有活动支架,支架上是另一个小碗。使用时在小碗里放入火炭和香料,点燃后置于被中,是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拿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 “被中香炉”利用万向支架原理,使得圆形香炉里燃烧的炭火香料不论铜球如何运动都不会洒出来引发火灾。其实这和航空学上的陀螺仪万向支架原理完全相同。能够早在唐代就利用陀螺仪原理制造出这种日常用具的中华民族,到了四、五百年之后的明朝反而不能解决火箭发射后的平衡问题?


十三  原子弹之初

  差不多谁都知道原子弹问世于1945年第二次大战末期,是美国为了尽快结束对日战争而准备的一张“王牌”。早在1939年,物理学领域里的原子分裂实验就已在德国取得成功。二战前夕,为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担心纳粹德国抢先造出原子弹,推举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加强利用核裂变过程来抢先制造这种超级炸弹。罗斯福总统采纳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下令成立研究原子武器的委员会。1941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加快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1942年开始实施以“曼哈顿工程”命名的庞大计划,由美国陆军工兵部队全面负责研制原子弹。该计划投资25亿美元,动用10多万名科技人员和工人,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加紧研制。其具体研发过程Fish就不多说了:网上这类资料比比皆是。这里就晒几张难得的原子弹图片资料。



当时美国倾尽国力也只生产了三枚原子弹。194571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弹“大男孩”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的沙漠地区爆炸成功,其威力相当于15002000TNT炸药。上图一是爆炸前“大男孩”的照片。科研人员居然就坐在它边上休息,看来他们还不太明白核辐射的恐怖。716日凌晨52945秒,“大男孩”轰然炸响,一个蘑菇状的大火球升到了10000英尺以上的高空,作为爆炸核心点的铁塔也被高温在瞬间蒸发得无影无踪!这场爆炸超出了现场所有人的想象,整个美国西南部都感到了爆炸的震撼。为了隐瞒真相,当时美军编造谎言说是阿拉莫戈多军事基地的弹药库发生了大爆炸。



  随后美军用远程轰炸机做载体,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二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迫使日本天皇作出了投降决定。虽然原子弹的威力使二战得以提前结束,促成了和平,但它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严重的破坏。人们对核武器有很多误解,其中之一就是在核武器攻击范围内所有人都会被高温直接气化,感觉不到痛苦就死了。其实核弹造成的伤害远非如此。除去远离爆炸中心的人们会被核辐射污染得上各种后遗症之外,上图显示一名日本人被核弹热流直接烧成一具白骨的惨状。也许有朝一日阅读本文的读者当中会有人有幸手握核按钮。Fish在此希望:请不要忘记这张图片,在按下核按钮之前仅仅三思而后行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堂堂原子弹又如何与奇葩兵器扯上关系了呢?话说二战结束后因为原子弹当时才问世不久,美国军方对这个“新玩具”爱不释手,热情高涨,于是50年代美国人一口气发明了不少特殊核武器。图中这款神奇的武器为M388核火箭筒,其主要用于帮助美军地面部队对抗苏联军队的装甲集群,其设想是由三名射手发射出一枚核火箭弹后就能干掉一整片苏军的坦克群。该火箭筒使用的是重约23公斤的W54核弹头,其可选择相当于10吨到20TNT的当量设定,使用120毫米发射器的话射程是2000米,而使用155毫米发射器的话射程是4000米。但问题是不论取哪种射程,核弹头爆炸后的杀伤和辐射半径都会对己方操作火箭筒的人员造成杀伤。一般认为除非射手这边有绝佳的掩体保护,否则的话就只能和敌人同归于尽。为此它后来被网友们戏称为“最脑残的核武器”。尽管如此美国依然制造了2100W54核弹头并在上世纪60年代装备部队:可见美军为首的北约部队真是被苏联坦克的钢铁洪流吓破了胆,据说当时还有人提议搞核手雷 当然最后没法完成。不过核手雷虽然没搞成,但是核地雷倒真的研制出来了。核地雷是将地雷中的常规炸药换为核装药,极大地增强地雷的爆炸威力。比如美国研制的山脉型核地雷,重达45.36千克,爆炸威力为10TNT当量,只需一枚即可造成相当大的杀伤。Fish私下寻思,美国人当时可能只是把所谓核火箭筒当成幌子,掩护自己开发核地雷的真正目的。



十四  最昂贵的武器

  要讲清楚什么是最昂贵的武器,首先得谈谈性价比这个概念。这是经济学里的一个名词:性价比(英文:costperformance ratio)全称是性能价格比,是一个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一件商品综合性能与价格的比较就是性价比。具体公式:性价比 = 性能 / 价格。性价比也可以定义为产品根据其价格可以为用户提供性能的能力。通常不会在同一性能基础上比较或比较的机会较少。性价比应该建立在你对产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先满足性能要求,再谈价格是否合适。所谓性价比合适,就是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性价比经常用于选购商品时,在同等商品之间做比较,最终选择性价比合适的一件。严格来讲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武器也是一种商品。一般来说性价比高的商品就是值得拥有的 这也是新武器开发对生产商招标时用的基本准则。最昂贵的武器往往就是综合性价比最低的那一种。



先来看一款生产价格低廉、性价比很高的奇葩兵器。Fish小时候被学校组织去看电影《大决战》(隔的时间太久记不得当时是在上小学还是初中?)。只记得这部长篇大作分为三集,每集都是长到让人憋不住要去上厕所的样子。唯一给Fish留下印象的是影片里的一种武器:飞雷炮。三大战役当中的淮海战役里,19481125日早晨刘伯承指挥中原野战军成功将国民党黄维指挥的第12兵团(约10万人)包围在安徽省宿县西南以双堆集为中心、纵横约7.5公里地区内。国民党黄维兵团不断努力试图突围,但是直到1215日被全歼为止均以失败告终。在这次大规模围歼战后期,为了突破国民党坚固密集的防御工事,共产党方面动用了“秘密武器”飞雷炮。所谓飞雷炮不过是借鉴了迫击炮原理用土炮发射炮弹。它是用大号汽油桶当做炮筒,填装发射的炮弹很特殊 是做成圆饼形状的炸药包 也就是所谓的“飞雷”(上二图)。这种武器的威力惊人,使共产党解放军成功按计划全歼了整个黄维兵团,也使解放军在总兵力对比上转为优势,彻底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黄维12兵团的覆灭事实上已决定了淮海战役的胜负。后来我在一本描写淮海战役的书里读到过关于飞雷炮恐怖杀伤力的描写。这个故事的原述者当时还是个当地的乡下孩子,他和小伙伴们在共产党那边观看着对面日益缩小的包围圈,大人们都支前打仗去了,他们除了看家就专门在战场上捡战后丢弃的弹壳和武器。有一次他们在攻击过后在战场上看见一个国民党军官坐在一棵树下睡觉,这人看起来官不小,手上握着一把闪着银光的美制左轮手枪。讲故事的那位在孩子当中胆子最大,决定去把那人的枪缴下来。等他偷偷摸摸抓到手枪的时候,下意识地看了那军官一眼,立刻吓得连枪都不要了,连滚带爬地飞逃而去。那个军官脸上有了“死人斑” 也就是尸斑 原来他早就死了。这就是飞雷炮的杀伤特点 有些死者身体表面连一点伤痕都没有,但是内脏已经被爆炸产生的压力击碎了。据说美国B52轰炸机投放的重磅炸弹也能产生类似的杀伤效果。Fish估计当时以那个小孩看中的军官用手枪的价格估计已经足够买上两门飞雷炮外加不少特种炸药包炮弹了。如果有人能够想到性价比超过飞雷炮的武器不妨留言相告。说起来中国人的废物利用能力一直在世界上享有盛誉。Fish小时候曾被外祖母带去参观关闭之前的社区粮站(现在那里是苏果超市),亲眼看到过一台用来给米袋注入大米的机器,喷嘴上端的连接部分外围就是一个大油桶。这可能是用报废的食用油桶改装制造的。

  现在回到本单元的主题:什么是最昂贵的武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外乎以下几种:空投式原子弹的升级版战略核导弹;运载/发射战略导弹的核潜艇;专门用来拦截返回大气层的核弹头、正在研制中的激光武器…… 这些新式武器确实一样比一样贵,不过作为一次性使用武器的核弹没有激光武器的使用寿命长,所以性价比相对还要低一些。其实有一种常规武器的使用寿命很长、它的造价昂贵、它的战场生存能力低,总之性价比低到一塌糊涂  — Fish认为性价比最低,同时也是最费钱的武器应该是巨型航空母舰。每一艘航空母舰从建成服役到最后过时退役至少要经过十年时间,这种军舰本身的制造成本已经是天文数字,而后期维护以及大量船员的生活消费外加军饷福利积累起来更是惊人。这里晒一张美国“无畏”号航空母舰3348名船员(含飞行员)平均每天要消耗的食物数量 光是这笔开销就已经够吓人的了。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1956117日下水,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的福莱斯特级(Forrestal-class)航空母舰佛瑞斯塔号建造完成后一举超越二次大战时的日本航空母舰信浓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由于佛瑞斯塔号是第一艘在建造时就直接采用斜向飞行甲板(Angled flight deck)的美国航空母舰,因此它经常被视为是美国航空母舰现代化的起点(下图)。佛瑞斯塔号虽然原本隶属大西洋舰队,但在越战时曾调防派驻于越南外海的东京湾。1967725日,佛瑞斯塔号首次派出舰载机加入轰炸北越的任务。729日,正当佛瑞斯塔号正在准备进行升空任务时,甲板上突然发生大爆炸并随即发生火灾,造成134人死161伤,21架飞机损毁与航空母舰本身重创的惨重事故。经调查发现事故起因于一架F4幽灵II式战斗机上所挂载的祖尼火箭(Zuni rocket)走火,误发的火箭击中甲板上一架A-4天鹰式攻击机满载燃油的外挂油箱。倾泄而出的航空燃料着火后产生剧烈爆炸,酿成巨大灾难(下图二)。



  佛瑞斯塔号修复后参加过波斯湾战争并于1993年正式退役。美军航母退役后的命运一般有以下几种:作为纪念馆永久保留、卖给其它国家海军继续使用、改装成其它船只、拆了卖钱。佛瑞斯塔号的结局就是于2013年(开始准备)拆解出售予一家金属回收公司。2014511 军报记者援引美国《星条旗报》网站报道称,美国海军8日表示已与ESCO船舶公司商定以象征性的1美分的价格拆解并回收一艘福莱斯特级航母(即佛瑞斯塔号,1美分是海军可以支付的最低合同价格)。该公司将负担把该舰从罗得岛纽波特海军基地拖走并将其解体出售。是的,Fish没有写错,各位也没有看错。一艘8万吨级大型航空母舰当废铁出卖,还只卖1美分!交易双方是不是发疯了?没有,这完全是双方自愿的交易。美国海军把这种退役军舰每多保留一天,就等于还要多花一大笔维护费用。这种烫手山芋越早脱手越好。1美分是法律规定的最低价,否则肯定白送(搞不好还愿意倒贴一些东西)。船舶回收公司接受这份合同也等于是在赌博:如果把船拆散了还卖不出足够利润来支付工人的工资,那可就是一大笔亏本买卖。要知道航空母舰不单单是一艘大船,处理起来跟普通民用船也不一样。航母内部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例如石棉,拆起来有毒还费劲。这种高科技的产品又不能随便出口,运输起来也是相当麻烦,所以买卖起来相当于白送。希望现在各位对航空母舰的性价比之低、最终价格之高昂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当然,对Fish而言人的生命才是最昂贵的。据说有一次成吉思汗击败对手后,面对遍布战场的阵亡将士尸体痛哭失声。他自言自语地说:“金子,你们(的生命)比金子还要宝贵!”这也是美国要努力开发无人驾驶飞机的初衷了。最后用Fish打算写到自己小说里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奇文:无敌的兵器是不存在的。兵器只是工具,要想一件兵器成为无敌神器,先得找出其使用者 无敌的人。(全文完)



附:弓弩传奇

  暗器“暴雨梨花针”的原型连弩是真实存在的古代兵器。早在战国时期弩便登上了战争的舞台(发明者为战神蚩尤、楚国的陈音或琴氏,有争议),弩与弓机理相同,但它是具有“延时结构”的机械弓。作为对比先来看一下弓,很多人在想到开弓放箭的时候只考虑需要射准,其实当弓箭手的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体力 特别是膂力。古代的弓基本上都是硬弓,没有力气根本拉不开弦,更不要提搭箭瞄准射击了。中国古代的武科考试一直有三个保留项目:拉硬弓、舞大刀、掇石(举石锁)。那么到底要多大力气才能获得在战场上开弓放箭的资格呢?Fish先以宋代为例,选择两个有趣的人物来做例子。谁都知道默许秦桧害死岳飞的南宋开国皇帝是康王赵构。与重文轻武的父亲、兄长略有不同,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在书法上赵构造诣颇高,著有《翰墨志》,还有他的传世墨迹《草书洛神赋》;赵构的记忆力很强,每天能读诵书籍当中的千余言。除此之外他的武功也不一般。史料记载:赵构练武时两臂平伸,各悬挂一斛米,能行走数百步之远。按照现在的重量来衡量,宋代一斛米相当于现在110斤,可见赵构力气很大。赵构擅骑烈马,能拉开一石五斗的硬弓(需要150市斤合75公斤的拉力),这可是宋朝禁卫军的能力标准。而岳飞更是了不得,少年时他参加武术考试,就能拉开二石硬弓把箭射出二百四十步远(一步约合0.5米),号称“全县最强”。其次是用弓射箭需要耐力。中世纪时的英国长弓手称雄欧洲。英国长弓一般长5英尺(1.5) 左右,大致齐眉,个别的长达1.82米,比欧洲常见的4英尺弓要长。这是单体弓增强威力的必然选择。为了追求较强的弹力,就必须使用坚硬的材质,不易弯曲,所以必须做得长一些。一般的长弓拉成满月大致需要100120磅,也就是4555公斤的力量,最强的达到180(80公斤) 。现在的弓箭爱好者用70(32公斤)的弓就非常吃力了,一般用的是450磅左右的弓(这也奥运会男子射箭项目用的磅数)。在挑选长弓手时,虽然能拉开弓的人就能入选,但是后期淘汰率非常高:只有膂力超群的人才能做到连续射击。但这也不代表你能上战场 经过非常严苛的训练,最后合格的英国长弓手能在战场上一次性射出十几二十支箭,而且射完一轮基本上已经脱力了。长弓射出的箭可以飞出180300米左右,在古代这已经是非常远的距离了。使用锥形箭的话还可以穿透普通的锁子甲。由于距离远弓力强无法瞄准,所以长弓手是往天上射的,让箭以抛物线飞落目标区域的头顶。为确保杀伤敌人必须集体进行连续齐射。



  弩与弓的最大区别在于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而是先用机械把弦扣住,再从容瞄准扣动扳机射击,因此命中率大为提高。成年男子为弩上好弦后,完全可以把瞄准射击的后续工作交给体力不足的妇女、老人和孩童,是最早的“全民皆兵”型大众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弩不仅可以依靠个人的臂力,还可以脚踏或者腰引,甚至可以用绞车装置集中几十个人的力量上弦,从而使重型弩的使用成为可能。宋代床弩的拉力最大可达四石(200公斤)。它的弦单人拉不开,需要用绞索牵引。重型弩主要用于破坏工事或大型攻城器械。历史上关于弩最经典的一个战例,便是三国时期袁绍凭借弩兵战胜了公孙瓒部下极为彪悍善战的骑兵组织“白马义从”。连弩是一种古代的远射武器,是普通弩的改良版。连弩共分两种:一种是能把箭连续不断射向敌人的连射型;另一种是能同时发射多支箭的多发型。先说连射型,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改良制作了一种新型连弩,称作元戎弩。它能连续发射十支普通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固定在阵地上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寨。后来魏国发明家马钧对其进行过改良,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射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结构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没有大量投入使用(另有一个原因,见下文)。近现代人见到的所谓“诸葛弩”并不是诸葛亮原创的元戎弩,它是后人假托诸葛亮,对连射型连弩进行小型化改造后得到的轻型单兵连弩(上图一)。“诸葛弩”虽然能连续发射十几二十只箭,但为了缩小尺寸做了两个重大调整。首先是使用特制的箭,这种箭活像削尖了头的竹木筷子,后部没有任何尾翼,所以水平飞行距离不远。射击原理是把所有的筷子箭(这是Fish吃饱以前的叫法,吃饱后我管它叫“大牙签” :)填入弩上方的箭函里,射手不断来回拉动箭函后面的铁扳手,弹簧机构不断收缩。第一支箭被弹出后其它筷子箭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箭函依次滚落射击槽,弹簧在往复运动中将箭一只只连续弹射出去。


  第二个调整是因为需要反复拉动,扳手机簧讲求灵活,不可能很有力。“诸葛弩”的射程大概最远能达到五十到一百步左右。弓弩手每人手持一把“诸葛弩”,万箭齐发,远处敌人鬼哭狼嚎抱头鼠窜的情景,只能在电视剧里面才看得到。上面的“诸葛弩”图片来自一本出版于1903Ralph Payne-Gallwey写的书《弩》(The Crossbow)。书中详细记载了这种名为“中国连弩”的武器,它也应当是结构最接近“诸葛弩”的武器了。历代都对“诸葛弩”做过改进。到了清代连弩一次可以装20支箭,每次可以发射2支。但是这时候的西方已经逐渐步入热兵器时代了。“诸葛弩”一度退居二线,成为山中猎户的猎具。但恰恰是这些“门外汉”赋予了“诸葛弩”新的生命。猎人们发现“诸葛弩”不仅射程不足,而且杀伤力也弱。有时明明射中了,猎物还能带箭逃跑。有经验的猎人很自然地想到在筷子箭头上涂抹毒药。这一来使得“诸葛弩”再次披挂上阵,卷土重来。据说到清末甲午战争期间,清军还用这一有毒暗器对抗拥有新式步枪和大炮的日军 结果当然还是失败了。中国人那么聪明,为什么单兵“诸葛弩”拖了这么久才被开发到有毒暗器的程度呢?Fish认为它生不逢时:诸葛亮开发大型元戎弩的时候,他的对手魏国早已经用上威力更大的武器了。官渡之战时曹操军队开发使用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投石机。当时袁绍部队在营中堆土成山建成高楼,从上边向曹军射箭,一时间曹军伤亡惨重。曹操下令造发石车,“飞大石过三百步,所当辄溃。”,将箭楼全部破坏殆尽。曹军称这种武器为“霹雳车”。拥有远程重炮“霹雳车”的曹魏部队就算缴获诸葛亮的元戎弩也不用 不是不会用,而是不需要用。这也是魏国发明家马钧对连弩进行改良最后却无疾而终的真正原因所在。



  和结构复杂的连射型相比,多发型连弩的构造相对简单。只要箭槽够宽装得下,弓弦有足够的弹力,一次同时发射二到三发弩箭不成问题。理论上弩越大发射的箭也就越多。欧洲的巨型石弩一次可以射出十几只特制的标枪级巨箭,不过上弦需要多人出力花很多时间,扣动扳机还要借助特殊工具。对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1999年版的美国电影《圣女贞德》。多发型连弩的技术关键是需要保持每一杆箭之间的距离,预防箭发射时偏离轨道,互相撞击。如果再高级一点,还可以搞出扇形发射效果提高命中率 这也是多发型连弩最初的开发目的。它的缺点在讲“暴雨梨花针”的时候已经写过:只能齐射一次,再次填装使用很花时间。受篇幅所限这里只写一个推理故事。其实古代战场上的武将拥有的最大暗器是搞突然袭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关羽,字云长,子啊山西运城出生,汉末名将。被后人称为“关公”和“关帝”。他在《三国演义》中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义薄云天的人。关羽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 …… 这位大英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Fish认为就是“刀疾马快”四个字。同样是单匹马力,曾为吕布坐骑的赤兔马的速度绝对是鹤立鸡群。别的不说,颜良、文丑在袁绍的“河间四将”之中排前两名(另两位是张郃、高览,后来集体投降了曹操。)如果和关羽认真打起来,至少几十回合之内应该不分胜负。每次都是赤兔马用冲刺速度把关羽带到这两位敌将面前,出其不意一个照面就砍倒解决了。关羽一生中最丢脸的事情就是失荆州、走麦城,最后被俘。那他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呢?演义说是因为东吴君臣嫉妒他“水淹七军”大败魏国的于禁、庞德,威名远振,所以派吕蒙白衣渡江,在大英雄的背后捅刀子。真相到底如何呢?

  相对于人人敬仰的关羽,魏将庞德被历代文人涂抹得一团漆黑。为什么呢?因为庞德是唯一一位在战场上打伤过关羽的敌将。下面Fish就来讲讲这个“三国大冷门”事件。庞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马超父子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庞德每次出征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马超部队被魏将夏侯渊打得只剩七、八骑的时候庞德都没有弃他而去,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演义称庞德身染重病未和马超一起出征刘备,留在汉中张鲁处养病。没想到马超两军阵前降了刘备。后来曹操灭了张鲁,庞统便归降了曹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出兵樊城,魏将曹仁敌不过关羽,向许都告急。曹操派大将于禁帅七路精兵去驰援。此时庞德主动请缨做于禁的前部先锋。因为庞德曾是刘备大将马超的部下,于禁怕他会临阵倒戈,劝曹操撤销任命。庞德为表忠心,留下家小,抬着棺材去和关羽拼命,曹操这才放心了。面对当时已经被神化的蜀汉五虎上将第一名关羽,庞德主动请缨的勇气确实可嘉。接下来《三国演义》里的战斗经过如下:庞德抬棺材出发时对部下说:“如果我被关羽杀了,就用这口棺材埋我;如果我杀了关羽,就用这口棺材装着他的首级回去!”关羽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命令义子关平前去攻打樊城。关平与庞德打了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觉得关平经验不足便亲自上场跟庞德交战。两人酣斗一百多回合难分上下,双方将士在一边全都看呆了,唯恐自家将领有失,便都鸣金收兵。要注意的是当时于禁鸣金在前,关平怕关羽追击遭到暗算,紧跟着也下令鸣金,这为第二天发生的事埋下了伏笔。



  次日庞德又跟关羽骑马对战。两个人打了五十几回合,又不分胜负。庞德突然调转马头,拖着刀往回逃跑。关羽哪肯罢休,拍马追了上去。关平怕关羽有什么闪失,便也拍马追上去。没想到庞德却把刀挂在马鞍上,暗中把弓拉开,对关羽就是一箭。关平看见大叫“小心!”,这时关羽听见弓弦之声,躲避不及,左臂中了一箭,鲜血直流。关平连忙护着关羽回营。庞德见关羽中箭,连忙调转马头想要杀回去。没想到于禁站在高处,看到庞德射中关羽,怕他立下大功抢了自己风头,下令鸣金收兵。庞德只好撤兵回去(按当时军法,闻鸣金不退者斩首示众)。庞德回营后责问于禁,对方狡辩说:“魏王曾说关羽智勇双全。今日他虽中了一箭,只怕有诈,所以鸣金收兵。”后来庞德每天带兵辱骂关羽,关平高挂免战牌,还不让关羽知道。庞德对于禁说:“关羽中了一箭没法动弹,我们不如乘机带着部队杀入关羽大营之中,这样便解了樊城之围。”可是于禁怕庞德建功,坚决不肯动兵。就这样庞德又一次地丧失了擒杀关羽的机会。等到关羽箭伤好后,发现樊城外的襄江水势很急。当时连续下了几天暴雨,结果被关羽筑坝水淹曹军,大获全胜。最该效忠曹操的于禁做了软蛋,被俘投降了;庞德被周仓所擒,见到关羽不跪,誓死不降,最后被关羽下令斩杀。首先为关羽抬大刀的周仓是位虚构人物,史料记载庞德因为所乘战船被大水激浪打翻而被荆州水军俘获。后世称庞德的箭头带毒,所以害得关羽找神医华佗来“刮骨疗伤”。有趣的是80年代初作为儿童历史读物的《上下五千年》里有一集专门写华佗的医术。“刮骨疗伤”作为中国古代外科手术的典范,居然完全没有被提到。也就是说编辑认为“刮骨疗伤”纯属虚构,没有采纳。


  庞德箭射武圣关羽,爆出了一连串冷门。首先以赤兔马的究极速度,在追击时居然赶不上庞德的坐骑。庞德射伤关羽后,蜀汉军队称之为“白马将军”,心里对他(还有他那匹马)十分畏惧。Fish天性不赌,如果有人用枪逼着我赌赛马的话,我一定把神圣的一票投给庞德胯下那匹白马 这是何等的宝马良驹啊。虽然有关平提醒,听到弓弦的声音,关羽居然还是中箭了。关羽作为万人敌的大将,即使老了(当时58岁左右,一说60岁。因为正史里没有出生年月,当时庞德的年龄不详,虽然肯定比关羽年轻,也应该有五十出头了。)也不该轻易中箭啊!庞德挂刀后还要张弓搭箭瞄准,这很费时间,关平离他那么远都看见了,经验丰富的关羽居然没有察觉?庞德用的到底是何宝弓(难道是宋代神臂弓)?三国时期武将大多擅长用弓射箭,然而弓箭在作战中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只能由人力射出,人力毕竟是有限的,有时无法破坏敌人的盾、甲等防御设施。Fish斗胆推断,庞德用来射关羽的根本不是普通弓箭,而是一把事先拉好弓弦,只要回身扣一下扳机就可以发射的多发型连弩!最重要的一点是,和演义小说不同,正史里记载庞德这一箭射中的不是关羽的左臂,而是他的额头!就算关羽习惯不戴头盔上阵,以他的级别地位,至少应该在前额戴一片装甲“抹额”。只有弩箭的机械力量才能射穿抹额直达皮肉。这也是为什么庞德明知道自己的箭上没毒,却从射中的部位判断关羽头部受伤“没法动弹”,坚决要求于禁去袭营。后世小说家把庞德这一箭移到关羽左臂,还加上毒药夸大伤害,可能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堂堂关帝老爷,那是神啊,怎能让凡夫俗子射中额头彻底破相了呢?电视剧里的庞德说过一句话:“那关羽是人我也是人,那关羽有刀我也有刀,主公何不问问那关羽惧我否?”综上所述,庞德在《三国》里的最大成就是:使用暗器连弩射伤关羽,让世人明白了关羽也是人,既然会受伤,也就能被杀死。于是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达到他军事生涯的顶点之后,立即遭到曹魏、孙吴两家联合围剿。腹背受敌的关羽很快就被孙权抓住杀掉了。暗器大将庞德永远是“关羽神话”最早的终结者。


  再补叙一下我在斧钺单元略过没写的宋代奇葩兵器“神臂弓”。史称该兵器北宋神宗时期由李定发明(一说为李宏,朱弁记录),“以檿(山桑,一种坚韧的木材)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就是说弓身长三尺二,弦长二尺五,最大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其他远射器械都比不上。成为宋军弓弩手的制式标准兵器之一。神臂弓成名于约一百年后的南宋时期,金朝大将完颜宗弼(金兀术)在其遗嘱兼回忆录《遗行府四帅书》说:“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大)斧,外无所畏,今付样(仿)造之。”也就是说连精于骑射的金朝女真人都很赞叹神臂弓的威力,希望仿造。有趣的是在北宋兵器资料《武经总要》里面根本没有神臂弓,而只有神臂弩(上图一)。有人认为《武经总要》开始编辑于1040年,成书于1044年,也就是宋仁宗时期;而宋神宗赵顼是1048525日至108541日在位。也就是说《武经总要》出版时神臂弓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后世史书则认为神臂弓和神臂弩应该就是同一样东西。宋代军人习惯将单兵弓弩统称为弓,而用弩特指床弩等重型投射兵器。负责编写《武经总要》的天章阁特制、工部侍郎和参知政事等人都是文官,他们很可能不按武将的习惯来称呼神臂弓,而是直接写为神臂弩。《武经总要》中的神臂弩无论尺寸、材料(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都和神臂弓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射程。神臂弩射程为二百四十步至三百步,比传说中神臂弓的射程少了一百步到四十步。现在官方说法支持神臂弓就是神臂弩。请注意插图中的神臂弩前方有环状绞索,也就是说它是用脚蹬而不是手动拉起弓弦固定的。神臂弩的威力极大,可以“射三百步,透重札”。也就是说射到三百步远的时候仍旧可以射穿重铠。

  其实最有趣的话题并不是神臂弓的定义,而是有关它的种种传说。首先是其发明者的身份疑问。《宋史·兵志》记载:宋神宗熙宁年间,党项人李定(一说李宏,朱弁记录)投奔宋朝,献神臂弓。党项人当时在北宋西部边陲立国,建立了抗衡宋辽金的西夏王朝。 《宋史》承认神臂弓就是西夏人在弩的基础上创制的。西夏文献里并没有留下关于神臂弓的记载(1993年出土过刻有西夏文的铁弩机)。汉文史籍里倒是有不少:除了《宋史》还包括《宋会要》、马端临《文献通考》、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三笔》、朱弁《曲洧旧闻》、高承《事物纪原》、王应麟《玉海》、章如愚《群书考索》等等。诸书所记情节基本一致,辗转负贩的痕迹很明显。其中有两种文献研究价值最大,一是《宋会要》,该书是神臂弓一事记载的总源头,不仅记载了神臂弓是李宏创制的,还有关于神臂弓构造最为详细的叙述。二是《梦溪笔谈》,里面明确记载献神臂弓者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离宋神宗统治时期非常近,具有权威性。Fish判断因为西夏境内多铁矿,在北宋仍在部分使用青铜的时候就开始大炼钢铁。当时西夏产的铁剑“夏人剑”非常出名,连宋钦宗都佩戴使用过。宋人很早就开始仿制西夏神臂弓 《武经总要》里记载的就是仿制品,但是真正的核心技术一直被西夏掌握。直到李定这个党项叛徒出卖西夏原版样品给宋朝,北宋神臂弓才完全达到与西夏相同的水平。更惊人的是后来(1911年版)《梦溪笔谈校证》一书在神臂弓条“李定”名下注道:李定,(北)宋扬州人,字资深。少受学于王安石,登进士第,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神宗召问青苗事,定极言其便,于是诸言新法不便者,皆不听。拜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知制诰。坐庶母死匿不为服,改政宁殿说书。累官御史中丞。传载《宋史》卷三百二十九。事实上此李定非彼李定。虽然二人同名又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履历完全不同。前者是投诚宋朝的“党项羌酋”,后者是扬州进士,一个武将,一位文官。为什么会出现文官李定和武将李定争夺神臂弓发明权的怪事呢?幸运的是Fish知道整个事件的全貌,可以为读者做出解释:原来那都是南宋文人搞的鬼。


  古代中国人相信君权神授,于是每次改朝换代时都会留下一些灵异故事。著名的“泥马渡康王” 就是其中一例:相传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 康王三矢俱中, 金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 康王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中,梦神人曰:“ 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 康王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也就是说宋朝人质康王赵构因为会射箭、有武功被金人误以为是冒牌货。他借机出逃南奔,经过磁州时在崔府君庙里得到神人托梦相助,骑着庙里的泥胎马渡过黄河摆脱了追兵。多年前Fish在一本叫《中国灵怪大全》的书里读到过另一段故事:后来还是这位宋高宗赵构又一次和神仙发生了亲密接触。金朝攻灭北宋后,1127年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被拥立为帝,史称宋高宗,建立南宋,当时仍控制河南、关中地区。金国闻讯后又派兵南下,意图彻底灭亡宋朝。宋高宗害怕了,放弃关中逃到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当时中原抗金队伍四起,而南宋还有开封留守宗泽等人坚决抵抗金军,宗泽一直主张渡黄河出击金国,但宋高宗一味偏安江南,宗泽最后忧愤而死。金国于1130年派遣完颜兀术大举南下,一度渡过长江,攻克金陵,将宋高宗逼到海里,烧杀抢掠一番后撤军。这一回赵构逃到海上时金兵紧追不舍(小样儿,看还有没有泥马来救你?)。突然有神人率领天兵天将,在云端用弓箭对金兵进行拦阻射击,金人惊惧退兵(海市蜃楼?)。赵构问左右可有人认得是哪路神仙救驾?有人(马屁精)回答:传说前代神宗朝的时候,有李定进献神臂弓。那神人臣虽然不认识,不过用的兵器应该是神臂弓没错。于是赵构在定都杭州后为李定修祠建庙,大肆宣扬。这个“李定救高宗”的故事没有“泥马渡康王”编得好。后来南宋文人发现神臂弓的原创者武将李定居然是党项族西夏人,堂堂大宋天子怎么能被异类西夏人显灵救驾?于是乎便移花接木,把同一时代的文官李定(汉族扬州人)拿来冒名顶替。更夸张的是故事里甚至还添油加醋地写到:御史李定年轻时文武双全,和天上神女结合,二人缘分耗尽之际,仙女姐姐主动把神用兵器神臂弓送给他建功立业……好一段凡人神侣、弓弩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