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di 1 janvier 2019

世界七大奇迹(下)



标签:  Fish原创                        分类:  历史追忆 史海钩沉



6.       罗得岛太阳神铜像



  接下来这两段文章乍一看是在说题外话,实际上是Fish为了交代本处和后面即将提到的两个古代世界奇迹建造的历史背景而不得不写出来的。被后世尊称为大帝的亚历山大三世于公元前336年继其父腓力二世成为马其顿国王(本是希腊城邦之一,此时已变成独立王国),致力于实现其父的扩张计划。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国统治的小亚细亚地区发起进攻,开始长达十年的东征。经过一连串辉煌的胜利,他击败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个波斯。不到30岁就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为了寻找并抵达“(已知)世界的尽头和大外海”,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6年出征侵略印度,但最终因军队极度厌战不得不撤军。公元前323610日或11日,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病死在巴比伦,没能来得及实现他入侵阿拉伯半岛的计划。亚历山大大帝一生未尝败绩,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统帅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统治者”。在他死后,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年幼,由亚历山大之同父异母弟腓力三世继任,帝国开始还保持了形式上的统一。公元前311年,13岁的国王亚历山大四世在马其顿被杀害随着有资格的继承人相继去世,亚历山大的将领们互相不服,最终引发内战,亚历山大帝国也就迅速土崩瓦解。当时统治各块领地的将领们陷入史称“继承者战争”的公开内讧。最终弗里吉亚的伊浦苏斯之役结束了争端:亚历山大的帝国被分割为四大部分。卡山德统治希腊;莱西马库斯占据色雷斯;被称为“胜利者”的塞琉古一世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而托勒密一世分得黎凡特(今黎巴嫩)和埃及。另外,安提柯一世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建立了短暂的统治,但很快就被上述另外四个将领联合击败。塞琉古一世对印度的控制也很快就因被旃陀罗笈多(即月护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一个统治者,Fish注)击败而放弃。到公元前270年,历史进入古希腊全盛后期,上述希腊化国家经过一连串吞并战争剩下以马其顿/希腊为中心的安提柯王朝、亚洲的塞琉古帝国以及占据埃及和叙利亚的托勒密王国。到公元前一世纪,大多数西部的希腊化地区都被罗马共和国吞并。而东部的希腊化疆域则由于安息帝国的扩张和巴克特里亚(即大夏,也称吐火罗)的脱离而被明显削弱。

  本文的主角德米特里一世(希腊语:Δημήτριος ό Πολιορκητής,公元前337年至前283年在位)是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的国王,开国之君安提柯一世之子。在群雄并起的继承者战争中,他是其父安提柯最主要的帮手,希腊化时代初期著名的军事统帅。这位王爷绝对是行伍出身 差不多才20岁就上了战场,并在帕莱塔西奈战役中担任安提柯军中伙友骑兵(近卫骑兵)指挥官。公元前312年,父王命他在叙利亚率领一支大军抵挡军事经验丰富的托勒密。尽管德米特里首次指挥战斗就在加萨战役中大败,但他随后又组织突袭,稳住了叙利亚战线。公元前306年,德米特里从希腊率领一支舰队进攻塞浦路斯,并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摧毁了托勒密大部分的舰队和兵力,并俘虏托勒密一个儿子,迫使托勒密的兄弟墨涅拉俄斯投降。这场以少胜多的胜利不仅让德米特里的名声大振,还攻占了塞浦路斯这个重要的岛屿。安提柯一世因为这场大胜仗而自封为王并宣布和他倚重的儿子德米特里一起分享国王的头衔。德米特里接着准备把全希腊城邦联合起来,重新在科林斯筹组泛希腊同盟,并准备对付卡山德。卡山德感到威胁先发制人,他再度与托勒密一世、塞琉古一世和利西马科斯组成反安提柯联盟。在前301年的决战伊普苏斯战役中,安提柯和德米特里所率的军队被联军击败。父亲安提柯一世战死,德米特里带着残兵逃亡。这时王朝疆土大都丧失,大部分希腊人也背离德米特里,尤其是雅典城叛变并拒绝收留他,仅剩下少数城市和塞浦路斯还效忠于他。幸好这时敌人们因为互相猜忌而无空暇时间解决德米特里,使他可以获得喘息重整旗鼓:德米特里把女儿嫁给塞琉古,自己则娶了托勒密的女儿。在修整一段时间后他再度率舰队航向希腊并于前295年用武力攻占雅典,重新控制许多希腊城邦。接着他利用卡山德病逝后的混乱局面回师马其顿,除去卡山德的儿子们,于公元前294年到前288年这段时间登上马其顿王位。德米特里一心想夺回他父亲原有的失地,他疯狂地扩军并建造庞大的舰队。这使得他的人民心怀不满,以前的敌人们也惊觉并再度联合起来攻入马其顿。面对涣散的民心士气,德米特里不得不放弃马其顿,命他儿子小安提柯统辖希腊本土的军队,自己率领一支舰队孤注一掷入侵小亚细亚。尽管他的远征初期连连得胜,但面对敌人们的合力追剿,德米特里的处境越来越困难,最后在公元前286年被塞琉古的军队包围,被迫投降。虽然德米特里的儿子小安提柯情愿以所有领地,甚至他本人来交换父亲的自由,但德米特里终究没有被释放。公元前283年,德米特里一世在软禁中去世。塞琉古一世把他的骨灰归还给小安提柯,这位未来的安提柯二世在科林斯为父亲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写了半天,Fish终于要进入正题了。话说安提柯一世时期,马其顿国王数次进兵希腊,试图号召希腊城邦加入他的阵营,但最终结果都差强人意。于是他派儿子德米特里率领一支250艘战船所组成的舰队入侵希腊。德米特里兵不血刃地迫降了最重要的希腊城邦雅典,赶跑了当地卡山德派的领袖法勒鲁姆的德米特里,随后又驱除卡山德和托勒密的希腊驻军。雅典人为了感谢德米特里恢复了当地的独立,同时授予安提柯父子“索塔尔”(希腊语:Σωτηρ“解放者”之意)称号。公元前305年,安提柯一世以先前罗得岛拒绝加入他与埃及的战争为由,命德米特里率领大军围攻岛上的罗得城。在这场罗得围城战中,德米特里展示了他在工程学上的才华:他使用的攻城武器数量不仅超过之前的任何围城战,规模也大很多。据说他用的攻城槌总长55米,需用一千名士兵来操作;他发明的攻城塔被命名为破城者(Helepolis),是一座高38米、共九层的巨型攻城武器,下面还有轮子可以推动。因为这些攻城武器前所未见而且大的惊人,事后德米特里获得“围城者”这个绰号。尽管有这些惊人的攻城武器,德米特里仍旧没有办法顺利攻占罗得城,最后被迫解围撤兵。大概正是受到这些巨型攻城武器的启发,战后罗得岛城邦居民为了庆祝他们能击败如此强大的对手,收集熔化遗留在战场上的无数兵器和其它铜制品,铸成一座青铜巨像来纪念胜利。这座雕像便是之后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罗得岛太阳神铜像。根据斐罗的记载,该铜像约建于公元前292280年,由雕塑家林多斯的查尔斯设计。雕像的内部是空的,树立于岛内15米(50英尺)高的大理石底座上方,也有纪录说罗德岛太阳神铜像是站立在港口防波堤的上方。这尊太阳神海利欧斯的青铜像高度超过30米(107英尺),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青铜像。海利欧斯又是何方神圣?原来希腊神话里的太阳神一共有三位,最早的是12泰坦神(Titans)之一的许配利翁(Hyperion),他是乌拉诺斯与该亚之子,是太阳的球体化身;第二位海利欧斯(Helius,一译赫利俄斯)是许配利翁(Hyperion)与提亚(Thea)之子,曙光女神厄俄斯(Eos)之兄。他是太阳的人形化身,是位驾驶战车的太阳神。其形象为高大魁伟、英俊无须的美男子,身披紫袍、头戴光芒万丈的金冠。第三位阿波罗(Apollo)在前面提到过,其实他本是光明之神,后来才被宙斯任命为太阳神。由于阿波罗与海利欧斯外形类似,他们俩经常被后人搞混。

  在罗得岛太阳神铜像建造期间利用泥土来建造铜像上层。工匠们在铜像周围堆叠巨大的土堆,并随着建筑过程而不断被增高,然后在雕像完工后再把整个土堆移除。只剩下太阳神铜像独自站立在基座上。在动工12年后,太阳神铜像于公元前280年完成。当时希腊人曾经创作一首诗来赞颂罗得岛太阳神铜像。铜像完成后安然矗立56年之久,直到罗得岛于公元前226年遭到强烈地震侵袭。这次地震严重破坏了罗得岛包括港口与商业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太阳神铜像在地震中被摧毁,膝盖以上部分完全崩塌。据说埃及国王托勒密三世曾经试图提供资金来重建太阳神铜像,但是女祭司皮媞亚让罗得岛人相信此举将冒犯另一位太阳神阿波罗,所以当地人最后拒绝重建太阳神铜像。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的纪录,太阳神铜像的残骸堆在岛上长达800年之久,虽然经过不断的风吹浪打、日晒雨淋,并没有什么破损许多到过罗得岛的旅行者对此印象深刻。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也记载说,当时一些人用手臂来测量断掉的铜像大拇指,发现每根手指都比岛上大多数雕像还大。后来这些巨大的铜像残片突然从罗得岛上消失了。传说伊斯兰教的哈里发穆阿威叶一世于公元654年侵入罗得岛时,这些铜像的残骸被卖给一位名叫伊德萨(Edessa)的犹太商人。他后来将残骸打碎,利用900只骆驼运回家里。现在专家认为这个故事可能是由巴比伦伽勒底帝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梦境所衍伸出来的隐喻,是7世纪早期一位修道士当作新约圣经中所描述的启示录(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证据编写出来的。实际上罗得岛太阳神铜像的残片可能是被当地人自己熔化卖掉或者制造成其它铜器了。考古学家于淑拉(Ursula Vedder)在2008年提出一个新理论:她认为太阳神铜像并非位于港口,而是罗德市卫城的一部分,可以俯瞰整个港口。位于罗德市卫城的神殿遗址原先被认为是阿波罗的神殿,但是于淑拉认为它其实是海利欧斯的神殿。神殿附近有许多石块构成的地基,目前学者仍然无法确定其用途,于淑拉则认为这就是当年支撑太阳神铜像的基座遗迹。


Fish推荐6: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



  虽然自由女神像和罗得岛太阳神铜像的建筑年代相去甚远,但是Fish依然决定把它作为后者的替代景观加以推荐。理由是两者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内部中空的青铜巨像;都是建立在海港附近的基座之上;都有头戴光芒之冠,身披长袍的造型;都是有纪念意义的所在地标志性建筑等等。更何况自由女神像还是Fish有幸亲身游览过的景点之一。自由女神像(英语:Statue of Liberty)又名自由照耀世界(法语:La 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是一座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港的巨型新古典主义青铜塑像。这座雕像由法国人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设计,于18861028日落成,是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塑像主体是一位身穿长袍的女性,代表古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的册页上写有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脚下还有断裂的锁链。该塑像同时是自由平等的象征和美国对外来移民的欢迎标志。因为自由女神左手的书本上写着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使很多游客误以为它的建筑年代久远,是在美国独立后就动工建造的(17831130日《巴黎和约》签署,美国正式独立。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曾出兵帮助美洲殖民地对抗英国)。实际上当法国法学教授兼政治家爱德华·勒内·德·拉沃拉叶于1865年表示法国和美国人民应该共同制作美国独立的纪念品时。他的这一想法根源其实是为了庆祝南北战争(18611865年美国内战)以他支持的北方胜利、南方奴隶制寿终正寝结束。他同时也希望通过此举呼吁人们关注美国这段时间取得的成就,让法国人民受到启发,对抗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而巴特勒迪正是因为受到拉沃拉叶的想法启发而开始设计这座塑像的。18701871年普法战争期间巴特勒迪在法军服役并担任少校。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战败被擒后退役。作为雕塑家,巴特勒迪于19世纪60年代末联系埃及赫迪夫伊斯梅尔帕夏,提议在苏伊士运河位于塞德港的北面入口处建造一个古埃及女性法拉欣或农夫形象、穿着长袍、高举火炬的巨型灯塔。他为此还设计了草图并制作了模型,但最终没有动工建设。该设计明显参照过一个经典的先例:那就是罗得岛太阳神铜像,这座古老的铜像是按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海利欧斯形象制作,高度据信超过30米,同样坐落在港湾入口,提供照明指引船只。由于当时法国在战后经济上陷入困境,因此自由女神像的设计建造工作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初才真正展开。整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蔚为大观。

  18716月,巴特勒迪带着拉沃拉叶签名的介绍信横渡大西洋到达纽约港后,他觉得贝德罗岛正是放置塑像的理想位置:他对所有到达纽约的船只都需先经过该岛感到惊奇(实际上1892年至1954年更多的船只必须经过邻近的埃利斯岛,那里是当时所有外国移民到达美国后办理手续并被检疫隔离的地方,Fish)。他高兴地得知纽约州议会已在1800年出于港口防御需要将该岛转让给美国联邦政府。为此他在给拉沃拉叶的信中称这里是“(美国)各州共有的土地”。巴特勒迪会见了纽约各界名流,还拜访了美国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后者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由贝德罗岛作为塑像的选址不会有太大困难。接下来巴特勒迪又乘火车两次横穿美国,和许多可能会支持塑像计划的美国人见面。巴特勒迪此次到达美国期间造访了美国艺术家约翰·拉法基(John LaFarge)位于罗得岛州的工作室,他绘制的第一幅塑像草图之后也就由拉法基收藏。回到法国后,巴特勒迪继续进行塑像的设计。随着计划的进展,巴特勒迪对设计进行了多项修改。塑像从一开始就设计为右手把握火炬,其实这结合了早已存在的美国的女性形象哥伦比亚的特征。时至今日,哥伦比亚手持火炬的形象还不时出现在一些美国电影的片头。为了避免初始设计中的人物与戴着伞状帽的法国化身玛丽安娜混为一谈,他最后选择了在古罗马人民,特别是在废奴主义者中受到普遍崇拜的,头戴冠冕的自主神形象。王冠的光环上有7道尖芒,分别代表了太阳、四大洋和七大洲,并且结合火炬代表了进步与自由将照亮全世界。雕塑的轮廓强烈而简明,不过分注重细节,好让塑像兼顾庞大与庄重。塑像的面部是根据巴特勒迪的母亲夏洛特(Charlotte)面容设计的。设计还考虑到塑像将被放置港口的布局特点,好让乘客在进入纽约港的过程中随着船只向曼哈顿前进而看到雕塑在角度上的不断变化。巴特勒迪起初不确定让自由女神的左手拿着什么样的物品。他曾考虑让自由女神手持一截打断的铁链,但后来认为在美国内战后的背景下这容易造成不和而放弃。修改后的设计将断链转移到了自由女神脚下,又被长袍遮掩住了大半,从地面上很难看到。他最终选择了楔石形状的平板,用来代表法律。他最终铭刻在平板上的字样是“JULY IV MDCCLXXVI”(罗马数字缩写177674日),即美国独立宣言通过的日期,从而呼应独立自由的主题。同金属铸造厂协商后,巴特勒迪决定采用铜片制作蒙皮,并通过墩头工艺在底座上安装成型。这一选择的一大优势是整个塑像的重量会轻得多,铜皮的厚度只需要2.4毫米,塑像的高度略超过46米。雕像所需的铜来自多个不同的来源,其中有些据称来自挪威罗加兰县的铜矿(没能通过测试完全确认)。根据卡拉·萨瑟兰(Cara Sutherland)为纽约市博物馆编撰、以自由女神像为主题的著作中记载,塑像的建设一共需要9.08万公斤铜,法国实业家尤金·塞克里坦(Eugène Secrétan)捐献了其中5.81万公斤。历史学家优思明·可汗(Yasmin Khan2010年有关塑像的著作中则表示,铜商雅皮·弗瑞里斯(Japy Frères)捐献了价值6.4万法郎(相当于2016年的356,000美元)的铜。

  1875年,法国政局已趋于稳定,战后经济也逐渐复苏。拉沃拉叶正式提出法国募捐为塑像投资,美国方面则提供场地并制造底座。虽然有许多法国人对美国没有在普法战争期间伸出援手感到不满,这一计划的宣布总体上还是得到了良好回应。但是有些人还希望美国支持法国建设巴拿马运河来做为回报。虽然整座塑像的建造计划尚未完全敲定,巴特勒迪在雕塑全部设计好以前就完成了其头部和高举火炬的手臂。18765月,神像举起火炬的手臂原计划在费城百年博览会做宣传展出。由于塑像的手臂迟至博览会即将结束的8月才到达费城,因此并未能列入展品目录,有些记者还错误地把这件作品称为“巨臂”或是“巴特勒迪电灯”。展览场地有许多极为庞大的艺术品争相吸引参观游客的注意,巴特勒迪自己设计的一个超大喷泉也在其中。虽然存在以上不利因素,但自由女神像的手臂在博览会最后几天里还是很受欢迎,许多游客会爬上火炬上的阳台观看展览会场全景。博览会结束后,这条臂膀被运至纽约,从18761882年长期在麦迪逊广场展出。之后再运回法国与塑像的其它部分组装。187733日,格兰特总统在自己任期的最后一天签署联合决议案,授权新总统接收法国送来的塑像并为其选址。次日就职的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选择了巴特勒迪最初提议的贝德罗岛。返回巴黎后,巴特勒迪集中精力完成了塑像的头部。1878年,自由女神像的头部完工并在同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法国的募捐活动进展顺利:市面上开始有塑像模型出售,市民还可以买票进入加吉特·戈捷公司的车间参观工程进度。法国政府授权发行了彩票,奖品包括银盘和塑像的陶瓦模型。截至1879年末,巴特勒迪已经筹得了约25万法郎。与法国相比,美国方面筹款的进展非常缓慢。1873年经济恐慌导致的经济衰退在美国持续了很长时间。当时在建的方尖碑(即华盛顿纪念碑)也因为经济原因而停建数年,最终花费了超过35年才完成。美国委员会为自由女神像募款的工作推迟到1882年才展开。纽约州州长格罗弗·克利夫兰于1884年否决了一项为塑像建设提供5万美元的法案。到1885年时,底座的建设仍然受到缺乏资金的威胁。美国国会提议拨款10万美元,这笔款项将足以完成整个项目,但仍因民主党议员拒绝接受而功败垂成。当时纽约美国委员会的银行账户里只剩下三千美元,被迫暂停底座的建设。鉴于该项目岌岌可危,包括波士顿和费城在内的其他多个城市团体组织表示只要将塑像迁至他们的城市树立,就愿意承担全部费用。这反而刺激了纽约市民的自尊心,开始出现自发的民间捐款活动。

  1880年,巴特勒迪获得了创新设计师兼建筑商居斯塔夫·埃菲尔(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的帮助。埃菲尔与手下的结构工程师莫里斯·克什兰(Maurice Koechlin)决定放弃传统的墩头工艺,改用铁桁架塔。埃菲尔不使用完全固定的结构,因为这会使应力在蒙皮上积聚,最终导致开裂。考虑到塑像在纽约港受风时会有小幅的晃动,并且金属在炎热的夏季还会出现膨胀,他用末段为金属网的金属框架来铆接蒙皮。这一过程中的工作量很大,每一处铆接部分都需要单独打造。埃菲尔还使用浸满了虫胶的石棉作为绝缘物,防止蒙皮和骨架间发生电化学腐蚀。采用铁桁架塔还使得巴特勒迪不必再按原计划那样先在美国的选址处建造骨架,而可以在法国完成大部分工作后,再将自由女神像拆解运输到贝德罗岛上直接重新组装起来。作为开工的象征,美国驻法国大使列维·莫顿(Levi P. Morton)敲下了第一颗铆钉,将一块铜板固定在自由女神像的脚趾上。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蒙皮就是按照自下而上的严格顺序安装;有些工作是由承包商完成,例如其中一个手指就是根据巴特勒迪的明确要求由法国南部小镇蒙托邦的一位铜匠完成。埃菲尔是最早的幕墙设计者之一,即外墙不承重,由内部骨架支撑。塑像内部设计有两座螺旋楼梯,游者可以登上自由女神像头上的王冠。另外,预期作为灯塔使用的火炬周围还有一个平台环绕,但是手臂的粗细只允许搭设一组12米长的窄梯子。随着铁桁架塔建造起来,埃菲尔和巴特勒迪细心地协调对方的工作,使得蒙皮和骨架能够严密接合。铁桁架塔部件则是在附近的巴黎郊区勒瓦卢瓦·佩雷的艾菲尔工厂建成。挪威移民土木工程师约阿希姆·戈程·吉阿夫(Joachim Goschen Gièver)设计了自由女神像的结构框架。他的工作还包括初始设计和计算、详细的制作和施工图纸以及对实际施工的监督。到1882年时,塑像已经完成到了腰部,巴特勒迪为此邀请记者到塑像内的平台上共进午餐以示庆祝。拉沃拉叶于1883年逝世,法美联盟法国委员会主席、曾主持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斐迪南·德·雷赛布接替了他的工作。188474日,莫顿大使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塑像完工仪式,德·雷赛布宣布法国政府已经同意承担将塑像运至纽约的费用。塑像以原样在巴黎放置了一段时间。到18851月,美国的底基施工进度达到要求时再拆解打包准备远涉重洋。

  自由女神塑像的底座位置定在伍德堡,该处是贝德罗岛上一处已经停止使用的军事基地,于18071811年建成。从1823年起这里就处于基本荒废的状态,只有在内战期间曾短期用作征兵站。伍德堡的防御工事是一个朝向11点方向的星型结构,自由女神像的底座和地基将会对齐,确保塑像面朝东南,欢迎从大西洋进入港口的船只。1881年,纽约美国委员会委任理查德·莫里斯·亨特设计底座。亨特在几个月内就递交了一份具体方案,他预计的施工时间大概需要9个月。他提议的底座有35米高,委员会考虑到财政方面的困难而将之缩减至27米。委员会聘请退役陆军中将查尔斯·波默罗伊·斯通(Charles Pomeroy Stone)监督施工作业。15米深的地基于1883年开挖,底座在次年正式奠基。亨特原本设想以坚实的花岗岩建造底座,但是最终迫于财政压力修改了设计,只用花岗石作为墙面,内里浇筑6.1米厚的混凝土。采用的花岗岩来自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县布兰福德(Branford)的贝蒂采石场。浇筑的混凝土重量创下当时的新纪录。1885617日,法国轮船“伊泽尔号”(Isère)带着在法国建成又拆解打包的自由女神像远涉重洋,安然抵达纽约港。纽约市民对塑像表现出新的热情,有多达20万人和数以百计的船只在码头排队欢迎“伊泽尔号”以及装有拆解塑像的板条箱。《纽约世界报》出版商约瑟夫·普立兹发起捐款完成这一项目的倡议,1885811日,连续5个月来每天都在号召人们为塑像基金捐款的《世界报》宣布一共从12万捐款人那里筹集了10.2万美元,其中80%的人所捐数额不到一美元。筹款工作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底座还是一直到18864月才完成,塑像的重组工作随即展开。艾菲尔的铁制框架挂靠在混凝土底座中的钢制工字梁上并组装起来。这一部工作完成后再小心地把蒙皮一片片连接起来。由于星形底座的宽度太大,因此不可能架设脚手架,工人在连接蒙皮时只能用绳子把自己吊在空中,幸运的是整个建设工作期间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巴特勒迪曾计划在火炬的阳台上安装泛光灯用于照明,但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在塑像落成一周前否决了这一提议,担心这会导致船只驾驭员在经过塑像时因光照到眼睛而无法看清前方情况。于是巴特勒迪在火炬上切出舷窗,把灯放置在舷窗以内,舷窗外还有金箔覆盖。岛上为火炬照明及其它供电需要还新建了发电厂。蒙皮全部装好后,纽约市中央公园和布鲁克林展望公园的知名景观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负责监管贝德罗岛上的清理工作,准备迎接即将举行的落成仪式。18861028日下午塑像完成之际,纽约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纸带游行(游行队伍经过纽约证券交易所时,交易员从窗户向外抛洒纸带,为纽约增加了纸带游行的新传统),当时的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主持了落成仪式。落成仪式只对政要开放,普通民众未能参与。只有两位女性获许出席,分别是巴特勒迪的夫人和德·雷赛布的孙女,官方对此的正式说法是他们担心女性会在人群的挤压中受伤。纽约的女权主义者对这种限制感到不满,她们租下一条船到达了她们能够到达的最近位置(现在禁止除了专门渡船以外的任何船只在岛上停靠的规定就是由此而来)。该组织的领导人发表演说,为塑像以一位女性作为自由象征表示欢迎,并且倡导赋予女性投票权。由于天气情况不佳,原计划的焰火表演推迟到111日才举行。

  关于自由女神的趣闻轶事颇多。由于篇幅所限,Fish尽力按照时间顺序编辑整理如下:自由女神像的火炬于落成仪式当晚点亮,但产生的光芒非常微弱,在曼哈顿几乎都很难看到。《纽约世界报》称:“这与其说是明灯,不如说是萤火虫”。巴特勒迪提议在塑像上贴金,增强对光线的反射能力,但因成本太高作罢。美国灯塔委员会1887年开始负责自由女神像的管理。虽然他们承诺会安装设备增强火炬的照明能力,但在采取了多种措施后,塑像火炬到了夜间仍然几乎看不到。1901年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下令将自由女神像管理权移交战争部,此后贝德罗岛上有一个单位的陆军通信兵驻扎,再从1923年起由宪兵驻扎,直到该岛不再属军事管辖时为止。塑像外部起初是暗铜色,但1900年过后不久,铜制蒙皮上开始因氧化而有绿色的铜绿(学名碱式碳酸铜)蔓延。媒体早在1902年初就提及了这种现象,到了1906年,整座塑像都已被铜绿覆盖。有观点认为铜绿说明塑像受到了腐蚀,国会为此拨款6.28万美元进行各种修复努力。当时针对外部粉刷还招致了相当大规模的公众抗议。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研究了铜绿可能对塑像产生的影响后得出结论,这一氧化层实际上能保护蒙皮免受侵蚀,“软化了塑像的轮廓,令其更显美观”,因此到后来只有塑像的内部进行了粉刷。陆军工程兵团还安装了电梯,游客可以搭乘这架电梯从地基上升到底座顶部。1916730日,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特工和亲德破坏分子在泽西市布莱克汤姆半岛引发了一场灾难性的大爆炸。多个装载有计划送往英国和法国支援其战事的炸药和其他爆炸物的火车皮被炸毁,导致7人死亡,此地被爆炸夷为平地之后改建为州立自由公园。由于爆炸地点距贝德罗岛很近,自由女神像也受到了轻度破坏,其中主要是高举火炬的右臂受到冲击轻微变形,塑像因此关闭了10天。对塑像和岛上其它建筑物的修复成本约为10万美元。通向火炬的狭窄通道从公众安全方面考量予以封闭,之后再也没有对外界开放。1929年,一位不知名男子从自由女神塑像王冠处的窗户爬出后从高空跳下,在塑像的胸部擦过后摔死在地面,这也是迄今为止自由女神像历史上唯一一次有人在此自杀身亡。

  1933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始负责塑像的维护和管理工作。193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塑像都因翻新工程暂停向公众开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女神像继续向游客开放,但因战时灯火管制不会在夜间提供照明。只有在19431231日曾短暂点亮,同时还在盟军诺曼底登陆的194466日用灯光闪出一段摩尔斯电码信号代表英文单词“胜利”的起始字母V19441945年,塑像安装了更强烈的新照明灯光,从二次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开始恢复在日落后提供照明。这以后的照明在每个晚上仍然只持续几个小时,一直到1957年后才会每天通宵长明。1946年,塑像内部游客能够到达的地方涂上了一种特别塑料,这样游客的涂鸦就可以轻易被冲洗掉。1956年,贝德罗岛经一道美国国会法案正式更名为自由岛,其实早在巴特勒迪时期就曾有过这样的更名倡议。20世纪80年代初,塑像出现严重老化,必须加以重大维修。因此塑像于1984年至1986年关闭,将火炬和大部分内部结构替换掉。1984年,工人架设的脚手架遮挡了观看塑像的游客视野。塑像内部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有“登月服”之称的防护用具,并且配备自给式呼吸系统。工人们采用液氮来除去经过数十年已经浸入铜制蒙皮内部的油漆和两层煤焦油,工人采用小苏打粉末进行爆破,这样既可以除去煤焦油,又不会对铜皮造成损伤。埃菲尔曾使用含有石棉的物质来防止电化学腐蚀(经过检查后发现这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给修复工作带来了阻碍)。铜制蒙皮上较大的孔洞得到修补,并且在必要处还增加了新的铜皮。198673日至6日是美国的“自由周末”,标志着自由女神像落成100周年并重新开放。里根总统主持了重新落成仪式,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也到场助兴。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后,塑像出于安全和保安方面原因再度关闭,其底座于2004年重新开放,而塑像则要到2009年才开放,还对能够登上王冠的游客人数设了限制。2011年,包括底座和地基在内的整座塑像又关闭了一年,直到20121028日再度开放,目的是安装辅助楼梯等安全保障设施,自由岛本身在这期间一直保持开放。不过就在塑像重新开放次日,自由岛因飓风桑迪的影响临时关闭,塑像和自由岛于201374日再次开放,但邻近的埃利斯岛(设有移民博物馆)仍然处于关闭状态。



7.       亚力山大港的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英语:The light house of Alexandria)是著名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遗址在今天埃及亚历山大城附近的法罗斯岛上。就像写罗得岛太阳神铜像不能不提到安提柯王朝的德米特里一世国王一样,写亚历山大灯塔就必须先交代一下托勒密王朝。托勒密王朝是埃及的一个朝代。首都在亚历山大港。第一代君主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将领托勒密一世,最后的君主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即著名的埃及艳后)和其儿子托勒密十五世(又名小凯撒,公元前44年至前30年在位)。虽然就血统而言这个皇族的成员都是外来的马其顿人,这个异族王朝的诸位君主都被埃及当地人承认为法老。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67年至前283年在位),是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的好友兼部将,曾跟随大军一同远征波斯。公元前330年秋季,原近身护卫官之一的德米特里因谋反案被撤职,改选托勒密顶替为七位近身护卫官之一,在亚历山大身边担任保卫工作,这当时是很高的殊荣。波斯王大流士三世战败并被贝苏斯杀害后。亚历山大决定继续在中亚追杀僭位者贝苏斯。贝苏斯的部下斯皮塔米尼斯(Spitamenes)等人决定背叛贝苏斯并把他抓了起来,准备与亚历山大谈判。因为担心其中有诈,当时没有人敢去与斯皮塔米尼斯见面。最后正是托勒密出面完成谈判并押著贝苏斯带回亚历山大面前。托勒密在远征后期入侵巴克特里亚和印度时大放异彩。托勒密伴随亚历山大入侵印度追击阿湿摩伽人(Aspasioi)时,托勒密率军奋勇追敌。当时他看到小丘上现出敌人领袖的踪迹,就连忙爬上去一枪刺死敌方领袖。亚历山大之后率军攻击其他敌人盘据的大山,并命托勒密率领一些轻装部队和骑兵参与围攻。他再一次率兵突破敌人的阵地,俘获大批战利品。在论功行赏时托勒密获得金冠。后来大军从印度返回在苏萨举行集体婚礼时,亚历山大把波斯贵族阿尔塔巴左斯的女儿阿塔卡玛许配给托勒密。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一开始,尽管托勒密是当时最重要的马其顿将军之一,但他不像其他军政领袖安提帕特、佩尔狄卡斯和克拉特鲁斯那样有许多支持者。在决定帝国继承者的会议中,托勒密与佩尔狄卡斯意见不合。但随着会议中途墨勒阿革洛斯和马其顿步兵闯入,造成骑兵派和步兵派的紧张对峙。此时托勒密决定加入佩尔狄卡斯的阵营,并在其后的巴比伦分封协议中获得利益。根据该协议,他在名义上成为新国王腓力三世的埃及总督,而前任埃及省长希腊人克里昂米尼成为他的副手。托勒密来到任地后,他的势力迅速发展,在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托勒密擅自征服了昔兰尼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或许是为了对帝国摄政佩尔狄卡斯表示不满,托勒密策划劫夺亚历山大灵柩并将其安置在孟菲斯。因为根据古老的传统,只有现任马其顿国王才拥有埋葬前任国王的权利,佩尔狄卡斯怀疑托勒密想取代自己的摄政地位,觉得他是自己所有对手之中最危险的。公元前320年,佩尔狄卡斯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进军埃及,引发了第一次继承者之战。托勒密以通敌的名义处决了副手克里昂米尼,在埃及独揽大权,并获得埃及历代王朝之前累积的巨大财富。他成功击退了帝国摄政佩尔狄卡斯的进攻,使埃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在公元前320年的尼罗河防御战中,托勒密使佩尔狄卡斯渡河失利并损失两千多人。这造成佩尔狄卡斯声誉受损,引发军队哗变而被自已的将领培松(Peithon)、安提贞尼斯及塞琉古所杀。托勒密随即渡过尼罗河,与马其顿军讲和并提供物资援助将其遣返。在佩尔狄卡斯死后,托勒密谢绝放弃了当上帝国摄政的机会:这一决定可说是深谋远虑,它确保了托勒密王朝的权力基础。托勒密敦厚的名声和大方赢得马其顿和希腊士兵的对他效忠。在参加内战的所有继承者中,托勒密是唯一安享天年的(托勒密一世死于前283年,享年84岁,Fish注)。

  在漫长的继承者战争(长达40年)中,托勒密的第一目标是确保埃及的安全,第二目标是控制埃及的外围地区,如昔兰尼、塞浦路斯以及叙利亚。他的第一次占领叙利亚是在前319年,同时塞浦路斯成为埃及的保护国。公元前315年,安提柯一世成为亚洲的主宰,为了阻止安提柯的野心,爆发了第三次继承者之战,此时托勒密加入反安提柯联盟。战争爆发后,叙利亚随即失陷于安提柯。在塞浦路斯,托勒密与安提柯对抗,并重新征服了全岛。公元前312年,托勒密和巴比伦的流亡总督塞琉古入侵叙利亚,并在加萨战役中击败了安提柯的儿子德米特里,他再次占领叙利亚,但仅过了几个月,当德米特里在战场上击败托勒密的将军,且安提柯回师叙利亚,托勒密立即放弃叙利亚的占领区并撤离。前311年,双方缔结和平协定。此后不久,13岁的国王亚历山大四世在马其顿被杀害,托勒密成为埃及的绝对主人。公元前309年,托勒密亲自指挥舰队,把一些安提柯的沿海城镇如吕基亚和卡里亚等纳入自己统治,更把势力伸入进入希腊,如科林斯等一些城邦。公元前306,德米特里率领舰队袭击塞浦路斯,击败托勒密的弟弟墨涅拉俄斯,并嬴得决定性的萨拉米斯战役,塞浦路斯也再度易手。这次胜利之后,安提柯与德米特里一起称王。萨拉米斯战役之后安提柯企图进侵埃及,但风暴令德米特里无法为他的舰队补给,只好返回重整。后来德米特里转而攻击较小的罗得岛,当时托勒密埃及给了罗得岛很大帮助,使罗得岛免于沦陷,从而也赢得了“索塔尔”(解放者)的称号。公元前304年,托勒密也效仿其他继承者宣布自己为王,致力于在埃及建立一个希腊化风格的王国。

  公元前302年,托勒密加入再次成立的反安提柯联盟并第三次入侵叙利亚,当听到安提柯赢得与利西马科斯在小亚细亚的决定性战争时,他主动撤离叙利亚。但是紧接着却传来消息说安提柯已被利西马科斯和塞琉古于伊普苏斯战役中击败且阵亡,他随即回军第四次占领叙利亚。对反安提柯联盟的其他成员来说托勒密是战场上的逃兵,于是战后联盟把叙利亚分给了塞琉古。往后一百年的时间里,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王朝经常为叙利亚南部的所有权发生战争。此后托勒密尽可能介入争夺小亚细亚和希腊的事务。大约公元前294年左右,他失去了在希腊的属地,但重新占有塞浦路斯,并把他的继子马格斯派到昔兰尼担任总督。公元前285年,他的儿子托勒密二世被立为国王,成为他的共治王和继承者。亚历山大灯塔就是在托勒密二世统治时期修建的。公元前280年秋,一艘执行外交联姻任务的埃及皇家战舰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船上的皇亲国戚以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海底。(实际上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姊弟通婚很多。男性后裔常称托勒密,女性的名称常有克利奥帕特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其中最后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最为后世所知的。)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40年的努力,一座宏伟的灯塔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礁石上,全称为“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灯塔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综合各种现有资料,当时的灯塔通体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建成后以约400英尺的高度当之无愧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在吉萨大金字塔之后排名第二,Fish注)。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用以存储与输送油料;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海利欧斯的青铜立像。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白天日光闪耀,夜里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方形塔基有14米高,实质上是覆盖在大岩礁上的一座三四层高的木棂。在塔基正中拔起的下层塔身有71米高,同样为方形,上端四角各有一尊波赛东之子吹海螺的青铜铸像,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用以表示风向和方位。中层塔身又缩成细柱形,9米高。在中层塔身的八角方位上立起八根石柱,共同支起一个圆形塔顶。这个洋葱头形的圆塔顶,成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建筑的重要参考借鉴物。上层塔身之上是一圆形塔顶,其中一个巨大的火炬不分昼夜地冒着火焰。塔顶之上铸着一尊高约七公尺的海神波赛冬青铜立像,为这座建筑增添了神话与艺术的风采。亚历山大灯塔的外部造型非常美观考究,内部结构也十分严密复杂。塔基的几层还有50多个房间,估计这些房间是值班人员住宿、办公或操作各项业务,也可能是天文学家、气象学家观察天象的专用房间。三层塔身本不适用,为克服单调感,求得整体建筑具有艺术性的视觉造型,因而建有许多相当于楼房的层层窗口。一些研究者们认为塔身下层内部宽阔,从这里修筑了通到塔顶的倾斜的螺旋式上升的通路。在通到中层和上层的倾斜梯上还分别筑有32个和18个台阶。正中间有一个相当于现代电梯的人工升降装置,用以运送火炬燃料及各种物品,保证火炬长年日夜不熄。据说火炬的作用除本身的火焰光芒外,还设有一个凹面金属镜,反射出的耀眼的火炬火光,使60公里以外的航船能遥望到灯塔的方位,从而不会迷失方向。可径直向亚历山大港驶来。灯塔约在公元前280278年建成,巍然屹立在亚历山大港外达1500年。罗马帝国在公元前30年推翻托勒密王朝入主埃及。公元700年,亚历山大发生地震,灯室和波西顿立像塌毁。关于此事,传说东罗马帝国一位皇帝企图攻打亚历山大,但惧于其船队被灯塔发现,于是派人向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进言,谎称塔底藏有亚历山大大帝的遗物和珍宝。哈里发中计下令拆塔,但在黎民百姓的强烈反对下,拆到灯室时便停止。880年,灯塔修复。1100年,灯塔再次遭强烈地震的破坏,仅残存下面的第一部分,灯塔失去往日的作用,成了一座瞭望台,在台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后来1303年和1323年的两场地震使得灯塔严重受损,最终于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

  亚历山大灯塔所在地“法罗斯”(Pharos)这个岛屿名称成了现代多种语言中“灯塔”一词的语源。许多埃及的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尖塔都模仿了亚历山大灯塔的三层式设计,这足以显示此灯塔在建筑学上的广泛影响。传说1480年灯塔倒塌后,埃及玛姆路克苏丹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使用灯塔遗留下来的石料在灯塔的遗址上建造了盖特贝城堡。埃及独立之后该城堡成了航海博物馆(Naval Museum)。后世也有人认为这个灯塔根本并不存在,完全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因为除了文字记载,并没有人见过它的实物。好在埃及有关部门根据考察资料绘出了亚历山大灯塔的复原图,后来的联合水下考古也证明了亚历山大灯塔是确实存在的。1994年,一些潜水员在亚历山大港东部港口的海床上发现了灯塔的遗址。通过卫星照片,更多的遗址随后显现了出来。199611月,潜水员在地中海深处发现了据说是亚历山大灯塔的遗留物。20055月,埃法水下科学考察队在地中海海底发现三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迹和两处地下古城,并打捞出不同时期的各种雕像、器皿、浮雕、钱币等珍贵文物。20077月,美国的一个科考小组用振动空管从亚历山大的地中海水下6米深的沉积物中提取深水标本,化验表明其年代比人们想象的还要久远。同时,他们还在亚历山大发现了可能是建筑用的高含铅量陶瓷碎片以及来自埃及其他城市的建筑石料和下水道中的有机材料。由此他们推测出,早在亚历山大大帝到来之前,这个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的地方就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殖民城市。201559日,埃及决定原地重建亚历山大灯塔并作为旅游景点向公众开放。


Fish推荐7:意大利罗马斗兽场




  本来作为对亚历山大灯塔的呼应,Fish曾打算写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故事献给读者。但是很快发现至少目前无法达到目的。其原因有两个:首先由托勒密一世创立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藏书丰富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迅速成为当时的科学、文化、哲学、艺术的知识宝库与传播站。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纷纷来到这里,进行研究、讲学、著书立说或从事其他学术交流活动,使图书馆享有“世界上最好学校”的美名,并在整个地中海世界传播文明长达两百至八百年。然而历代文人墨客热衷于记录藏书的数量和在此工作的名人轶事,对亚历山大图书馆本身的建筑结构与外观装饰却毫无兴趣。它的消亡更充满了神秘,根据为数不多的史料记载,现今人们只知道它先后毁于两场大火。公元前47年凯撒征服埃及亚历山大之战,焚毁了位于布鲁却姆(Brucheium)的总馆,全部珍藏过半被毁。后来安东尼(公元前83?30年)将由柏加曼城图书馆掠夺之书籍20万卷赠予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公元前6930年)作为赔偿,但不久又被损毁。在公元纪元后,亚历山大图书馆日渐式微,其藏书一部分运至罗马以充实首都图书馆之馆藏,后来亦毁于3世纪末罗马皇帝奥勒利安统治时期爆发的内战。十八世纪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朋认为位于塞拉比斯神庙的分馆也于公元391年毁于基督教徒之手,导致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和建筑无一幸存。但现存文献只记录着神庙被毁事件,对分馆下场则只字未提。相关资料是如此匮乏,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发起重建亚历山大图书馆时,连原来总馆的位置都无法确定。新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选址考量一是靠近大学校园,二是属于古代皇城范围之内。第二个原因就是20021016日完工的,有“世界最佳建筑”之称的新亚历山大图书馆。这座新图书馆现已成为亚历山大的一大景观,埃及媒体称它是“人类知识的灯塔、是文明的交汇;这里是埃及了解世界、也是世界了解埃及的窗口”。它的存在使得Fish的网上搜索工作举步艰难:现在只要输入亚历山大图书馆,搜索结果十有八九会和新亚历山大图书馆有关。无奈之余,Fish只有另辟蹊径,来写一写意大利罗马斗兽场。

  罗马人起源于三个部落,属于奴隶社会。它的人民最初分为两个等级:统治阶级被称为贵族,下层阶级被称为平民。军人武士的社会地位介于两者之间:是贵族当中身份最低微者,大多出身于平民家庭。法律在罗马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法、刑法、十二表法等等都是基于古代法来制定的。随着罗马势力的扩张和财富的增加,刺激了犯罪发生,又不断有新法律诞生。关于犯罪和惩罚的描述也越来越详细。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们因为拥有立法权而处在社会阶级金字塔的顶端;在金字塔最下层的则是众多默默无闻的奴隶。为了维持共和制度,防止独裁,罗马共和国负责具体行政的执政官一共有三位,至少有一名是平民出身,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另外专门设立保民官维护平民的权益。军队将领定期轮换,以防出现拥兵自重者。即使元老院在紧急情况下会任命全权掌控一切的独裁官(例如汉尼拔入侵罗马时,老将费边被任命为独裁官),其任期只有一年,且不得连任。在简单的早饭之后,成年罗马人习惯出门去集会场所,逛商店、做买卖或是闲逛。多数古罗马人被认为是天生的演说家。集会场所是公众演讲、讨论政治、交换新闻的地方,同时也是主要的集市和商业中心。这个场所还可以用来庆祝节日和宗教仪式。对罗马人来说,去集会场所之前或之后的沐浴是每日的程序。他们每天至少要去一次公共浴室。进入浴室要付费,孩子们不许进入浴室(浴室开放的时间段他们应该在家或学校里);奴隶不准使用浴室,但他们可以在那里作服务生。下午,富有的罗马人在家休息或者和朋友聚会,而穷人则要整日不停地工作。注重生活质量的罗马人是一个很喜欢追求享乐的民族。虽然贫富差别很大,他们还是争取在晚餐方面尽量丰富自己的生活。如果没有钱,就想方设法跑到贵族家里做客或是参加有食物分发的庆典。当男人们举行晚宴时,妇女和儿童要分开进餐。晚上人们可以去免费的剧院消遣。古罗马人崇拜多神,认为他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扮演支配他们命运的重要角色。对罗马人来说最重要的神是朱比特(众神之王),他的妻子是朱诺(天空女神)。其他的神包括马斯(战神),墨丘利(神的使者,旅行者之神),尼普顿(海神),坚纽斯(门神),狄安娜(月神和狩猎女神),维斯塔(女灶神),密涅瓦(康复和智慧女神)以及维纳斯(爱神)等等。有些贤明君主在特定场合也被作为神来崇拜。每一个神都有一个特殊的节日,通常也是一个公众假期。很多公众假日一直流传到现代。例如每年1225日的圣诞节,正好和古罗马农神节(Saturnalia)是同一天。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集体参观那个被庆祝的神所在的庙宇。同样的神庙以同样的建筑模式遍布整个古罗马势力范围。在祭坛献祭牲畜期间,被人们称为占卜官的人出现在庙宇中。这些特殊的神父通过诠释自然现象,使人们相信他们可以接收来自神明的信息。这些现象包括鸟类的飞行,云和烟的图案,被祭献牲畜肝脏上的标记等等。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语:Colosseo 英语Colosseum,亦译作大斗兽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塞奥、科洛西姆、哥罗塞姆等),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82年间(80年落成投入使用,两年后彻底完工)。大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它虽只剩下大半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大斗兽场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在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从地面看,它呈正圆形;从空中俯瞰,它是椭圆形的。这座古罗马帝国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由古罗马弗拉维王朝的三位皇帝接力建造完成。它的建造工程是这个新王朝皇族为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形象地位而发起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的组成部分。韦斯帕芗(Vespasian,公元6979年在位)皇帝是这个王朝的缔造者。他的出身并不高贵。在暴君尼禄(公元5468年在位)自杀后的短短一年之内,罗马又经历了三个短命皇帝(伽尔巴、奥托、维泰里乌斯)的失败统治。在四帝争立之年(公元69),韦斯帕芗趁机崛起坐上了皇位。那时尼禄的暴政还未被遗忘;他所吞噬的广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品已经激起民愤。因此当韦斯帕芗决定填平本属于尼禄的宫殿废墟和人工湖并将其变成公共娱乐场所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公元72年,韦斯帕芗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下令开始建造大斗兽场,由他的儿子提图斯为工程揭幕。据说大斗兽场是罗马人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罗马政府将俘虏来的奴隶卖给当地人民,获得了巨大的收入,从而得以支持建造斗兽场的庞大支出。而真正建造这座建筑的人,更多是拥有相当技艺的建筑师和有专业知识的自由民工匠。设计斗兽场的建筑师究为何人,至今还是个谜。有人认为可能是后来建筑多米斯亚诺宫的建筑师拉比利奥,但已无从证明。这个斗兽场建在著名暴君尼禄的“金宫”(Domus Aurea)原址之上 此宫殿在公元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烧毁。罗马斗兽场的意大利语名称“科洛塞奥”(Colosseo)为“高大”、“巨大”之意。据说当年这里是尼禄的御花园,在一个小湖边建有高120英尺的尼禄镀金铜像,罗马人就管它叫“科洛塞奥”,大斗兽场便是因此而得名。韦斯帕芗死后,提图斯(公元7981年)继位并继续营造大斗兽场。两年后提图斯驾崩。他的弟弟图密善(公元8196年)本没有被指定为继承人,却在禁卫军拥戴下强行继位。为取悦军队将士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图密善皇帝最终将大斗兽场建筑完成。整个工程经历三位皇帝,前后一共花了810年时间。建筑主体是用石块在三层混凝土拱券结构上垒砌而成。使用了大约10万立方米石灰石,它们采自提维里附近的采石场,通过一条特殊的专用道路运至罗马。人们相信大约有300吨的铁被用来制造将石头连接起来的抓钩。

  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露天剧场,因为受到技术限制,当时的剧场都依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顺着山坡向上层层升起。到了古罗马时代,建筑技术日趋成熟,再也不需要依靠山坡而建了。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从平地架起,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埃庇道努剧场(Epidauros Theater,大约建于公元前330年,设计师为皮力克雷托斯Polykleitos the Younger)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后来为了增加观众人数并兼顾回音效果,出现了从圆形到椭圆形的进一步发展。大斗兽场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188米,短轴156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斗兽场的看台建设于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另有160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各级座位,被称为吐口,观众可以通过它们进出,混乱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够被快速的疏散(据说全场只需十分钟就可以被彻底清空)。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名观众(一说五万多名),因为入场通道设计周到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科学的设计至今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大斗兽场围墙高约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共分四层,下面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在古代雅典常见的三种柱式。大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建成时地面铺设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荣誉席;第二层供大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和武士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出于安全考虑,最前排的荣誉席比表演区高出5米多,下层观众席位和武士席位之间也有6米多的高差,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最上一层观众席背靠着外立面的围墙。每个区里的观众又根据不同职业有各自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学者和教师。场内还设有外国高僧长老的专用席位。观众席总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观览条件良好。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拉丁语:Velarium),一般这是用来遮阳和避雨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也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顶阁的奴隶们像水手控制风帆那样操控(一说就是由舰队的水手们负责操作)。

  斗兽场也称之为竞技场,因为场内可以举办体育比赛、歌舞和阅兵。不过那并不是它的主要功能。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角斗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野兽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兽与兽之间的搏斗。如今,通过电影和历史书籍等媒介,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当时在这里发生的人兽之间的残酷格斗和搏杀,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作壁上观的观众带来一些原始而又野蛮的快感。安排新的假日是每位新执政官的德政内容和保留节目,随着公众假日的不断增多,街上充斥着游手好闲的流氓,犯罪率一路飙升。执政者只得在假期对自由民免费开放剧院和斗兽场,试图减少犯罪的发生。相对于有文化的上层贵族才看得懂的歌剧,没有什么能比原始而野蛮的角斗更能吸引庶民百姓。角斗是斗兽场的主要节目,是一天中娱乐活动的高峰。大部分角斗士都是奴隶和死刑犯。他们事先都受过专门训练,出场表演时带有长戟或短剑。格斗节目分许多种:最有名的是一对一决斗。这种决斗分为攻守双方:功方是手持三叉戟和网,穿着战裙,上身几乎赤裸的角斗士;他的对手是守方配有轻型甲胄、带短剑和小圆盾的角斗士。在格斗当中扮演攻击者的角斗士力图用网缠住对手再用长戟把他杀死;另一位角斗士则拼命防御并寻机战胜他的对手。最后失败倒地的一方要努力恳求看台上的人们大发慈悲。观众们(尤其是前排的贵宾)决定着他的命运,假如他们挥舞着手巾,他就能免于一死;假如这些人握拳并把拇指朝下,那就意味着失败者的表现太差,必须以死赎罪。而胜利者除了保住性命之外还可以获得物质奖励。个别表现出众者会被最尊贵的观众(一般是皇帝)当场宣布恢复自由。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斗兽场竣工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驱使5000头猛兽(一说9000只)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先后上场表演。各种兽与兽、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持续了整整100天。直到这5000头野兽和3000条人命在自相残杀中同归于尽。难怪当时有人说,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在重大庆典当中经常出现另一种角斗节目,那就是将数十名到上百名不等的角斗士通过抽签组成两队,模拟古代著名战争的厮杀场面。罗马人还喜欢用这种方法集体处置战俘,在角斗中幸存下来的战俘可以重获自由。因为这种节目多少有些戏剧表演成分,估计大斗兽场的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便是由此而来。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便于在这里储存道具和野兽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人工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城建立1000周年。

  Fish选择用罗马斗兽场来替代亚历山大灯塔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基于一个特殊的理由:两者都是当时最高科技水平的优秀代表。亚历山大灯塔建设于法罗斯岛上,拥有当时最出色的光学照明设备和燃油供应设计;而大斗兽场的施工速度之快在当时也是一个奇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答案相当惊人,那就是混凝土的使用。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现在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用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混合物,全称为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土木工程上。听起来混凝土很像是一种十分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但实际上它就是古罗马人发明的。罗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掺和进碎沙子制造出混凝土,他们作为骨料使用的沙子是称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产自意大利的玻佐里地区。各种材料与海水的结合引发了一场热化学反应,水分子进入混凝土的结构,整个混合物牢牢的凝聚在一起。古罗马人将混凝土用在许多壮观的建筑物上。像本文的主角罗马大斗兽场这样的宏伟建筑物,如果没有混凝土,建造起来就非常困难。公元476年古罗马衰落后,用白榴火山灰制作混凝土的技术在西方逐渐被人们所遗忘。1756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斯米顿重新发现这一技术,那时他正在寻找一种用来建造德文郡埃梯斯通塔地基的材料。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人约瑟夫·莫尼尔产生了用铁条加固混凝土的想法。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缸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1879年,他开始制造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后发展为整套建筑使用由钢筋箍和纵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梁。仅几年后,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楼时采用了经过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主柱、横梁和楼板。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尔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能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以后工程师们发现可以用其他沙子来代替白榴火山灰。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于是在建筑物中使用混凝土再次广泛流行起来。有趣的是,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某些方面古罗马制造的混凝土比起现代产品要更为高明。混凝土被罗马人用于建造许多首都最精美的建筑,如万神殿,斗兽场和国家档案馆,它们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直到今天仍然屹立不倒。这些古代混凝土坚固而耐久,经过千年也不会退化,而现在主流的水泥混凝土超过50年后结构强度便会下降。此外由于成分结构的缘故,古罗马混凝土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很少,而现代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的7%,这有违现今社会倡导的低碳潮流。不过古罗马混凝土很难直接用于现代工业 它的凝结时间太长了。专家们指出,在一些更看重耐久度的建筑工程方面,古罗马混凝土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信不信由你,角斗士与混凝土甚至还和古罗马社会政治体系的改变有所牵连。罗马共和国后期出现了专门培训角斗士的角斗学校。由斗兽场来为4所角斗学校提供资金,这4所学校每次可以分期培训2000名角斗士,实际上这些角斗学校不过是训练营和监狱的组合体,因为绝大多数的角斗士都是来自罗马帝国各个地方的奴隶和俘虏(偶尔也有寻求刺激的自由民为了挣钱而自愿前来学习格斗),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公元前72年至前71年期间古罗马著名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就是一名色雷斯族战俘出身的角斗士,他最初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宣称要推翻奴隶制,队伍很快发展到9多万人,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这次奴隶起义给了以元老苏拉为首的罗马奴隶制沉重的打击。日后成为三名执政官“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约公元前115年至前53年)就是靠镇压斯巴达克起义而起家。克拉苏既是古罗马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罗马共和国末期声名显赫的罗马首富。苏拉隐退后,他和庞培、凯撒合作,组成三头政治同盟。相对于另两位巨头,克拉苏控制的军队、拥有的财富最多,但是在战功方面却有所不足。后来他因嫉妒行伍出身的庞培、凯撒立下的许多战功,于公元前53年仓促发动了对安息帝国的战争,在帕提亚的卡莱战役中全军覆没,本人也死于战场。传说敌人为了嘲弄这位罗马首富,在他被割下的头颅口中灌满被融化的黄金。克拉苏死后三巨头只剩下两个。两人之中,庞培是位英勇的将军,一度是负责在地中海地区对抗海盗的剿匪司令。由于骁勇善战,他在苏拉统治期间就掌握了很大的权利,成为东方一些王国的“王中之王”。庞培为了政治利益和苏拉的关系亲近,还娶了苏拉的女儿。他的权力和威望达到顶峰后成为罗马最有权势的人。公元前62年,庞培满载着东方的战利品返回罗马。由于元老院不满意他在东方搜自将行省征税权给予武士,更担心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实行独裁,因此迟至公元前618月元老院才为其举行凯旋式。庞培请求元老院批准他在东方实行的各项政治措施也遭到元老院断然拒绝。于是庞培开始同元老院对抗。公元前60年,他同恺撒、克拉苏秘密结盟,即历史上的“前三头同盟”。结盟之后,庞培在东方的措施顺利得到批准。为了与同样出身贵族的将军恺撒更好地勾结利用,年近50岁的庞培娶了恺撒之女、当时年仅14岁的尤里娅。克拉苏死后,本来屈居下风的凯撒出任高卢总督,用8年的时间成功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凯撒连年征战,声望日隆,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两巨头政治之间出现不平衡。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不久凯撒的女儿死于难产,维系双方关系唯一的政治筹码也没有了,两巨头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为了维护他的权威,庞培抢先利用当时的新发明混凝土建造了罗马最早的永久性剧院;作为回应,凯撒建造了一座新的集会广场。两人的竞争逐渐升级,最终导致了共和国的毁灭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49年,两巨头公开决裂,开始内战。凯撒率军打败庞培,占领共和国首都罗马,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庞培在战败后流亡海外,妄图东山再起。就在他逃亡到埃及并寻找藏身之处的时候,被托勒密王朝派遣的侍从刺杀,尸体在当地被焚毁。当这个消息传到了凯撒的耳中时,他也为之感到悲伤。但是这种悲伤并非出自对庞培的同情,而更多的是来自国家民族的荣辱观。庞培是罗马贵族,就算是死也应该死在自己国家人之手。无独有偶,公元前44年,自封为终身独裁官的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8岁。恺撒死后,其甥孙兼养子屋大维于公元前31年的亚克兴大海战中击败竞争对手安东尼及其情人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联军(也算是为庞培报了仇),推翻共和国,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奥古斯都”。

  公元217年,大斗兽场遭雷击引起火灾,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斗兽场主体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大兴土木,斗兽场的许多石块被挖去建造宫殿和教堂。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据说罗马人折磨基督徒是因为后者拒绝供奉罗马神明,而这对前者来说是一种侮辱也是一种背叛行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生前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仪式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但是却没有历史证据显示确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此后又经过多次修整,才使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建筑得以保留至今。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都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建筑设计并不落后于现代的美学观点。事实上,大约2000年后的今天,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罗马斗兽场的设计风格。古罗马时代的斗兽场修建了很多,遍及地中海周边沿岸城市,但是留存下来保存完整的屈指可数。下面以斗兽场的规模按层数(指建筑外围的拱券楼层,而不是内部观众席的层次数量,Fish注)来大概介绍一下:单层竞技场(包括原来不止一层但现存仅为单层者):意大利的卡布亚竞技场(Antica Capua)。轮廓清楚,但四壁只剩部分残垣;位于英国威尔士郡纽波特(Newport)的古罗马卡利恩要塞内部有圆形竞技场残迹(Caerleon Amphitheatre);西班牙梅里达竞技场残迹(Mérida Anfiteatro)。二层斗兽场保存比较好的主要有三座:法国尼姆竞技场(Arènes de Nîmes),建成于公元70年;法国阿尔勒竞技场(Arles Amphitheater ),建于公元前46年;意大利维罗纳竞技场,建于公元一世纪初。三层斗兽场保存完好的主要有两座:克罗地亚的“普拉竞技场”(Pula Arena),建于公元前27年至公元68年;突尼斯的“杰姆圆形竞技场”(Amphitheatre of El Jem ),建于公元3世纪。最高等级的四层斗兽场全世界只有一座,就是本文的主角,现存于意大利罗马市的大斗兽场。这个古老的斗兽场遗迹因为位于罗马市中心,占尽天时地利,每年吸引全球四百万左右的游客前来参观。人多眼杂,对古迹的破坏并不罕见。虽然根据记录其损失最严重的高峰期是在1930年前后,但真正让人心痛的是近几年发生的“字母事件”。201411月,有一名俄罗斯游客因为在罗马斗兽场的砖墙上刻下了一个“K”字(含义不明)被捕,后来以造成(斗兽场)古迹被严重破坏的罪名被处以20000欧元罚款。20153月,两名美国女游客被发现在斗兽场二层西边的一堵砖墙上刻下了自己名字的起首字母“J”和“N”,字母最大长度约20厘米。她们在被捕前还有自拍行为,是为了跟墙上刻下的名字首字母合照留念炫耀涂鸦。二人均被意大利警方拘捕并被控破坏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建筑罪名。虽然说人心不古,但是如此莫名其妙的行为竟然发生在古迹保护早就立法并成为习惯的欧洲重地罗马,只能说是现代人道德沦丧的一种折射和缩影了。(全文完)


Aucun commentaire:

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